五代中的“后唐”与“唐朝”有怎样的关系?唐朝、后唐、南唐有什么关系_大唐_后唐_南唐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后唐 大唐 后唐 南唐

本文目录

  • 五代中的“后唐”与“唐朝”有怎样的关系
  • 唐朝、后唐、南唐有什么关系
  • 同样以“唐”作为国号,后唐、南唐可以视为唐朝皇室复国吗

五代中的“后唐”与“唐朝”有怎样的关系

熟稔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公元907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被权臣朱温篡夺建立梁朝,李唐王朝就此灭亡。可是,仅仅二十年后,中原大地上又出现了一个政权,其国号一样叫“唐”,皇帝一样也姓“李”,只是历史学家为了将这个“唐”和之前的“李唐”相区别,就称其为“后唐”。

那这个“后唐”与大家所熟知的“李唐”王朝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得先了解下这个“后唐”的发家史了。后唐立国于公元923年,也就是大唐亡国后的15年。后唐开国之君唐庄宗李存勗,攻破了后梁首都汴京,重新立国号“唐”。既然两朝前后相差不过20年,且国号均为“唐”,国姓也为“李”,这样看来,“后唐”和“唐”不就是明摆的一家人嘛。

然而,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虽然李存勗姓李,建立的国家,国号也为唐,可是这个后唐”与“唐”根本没关系,而且李存勗也不是李唐皇室后裔,甚至连“汉人”都不是,而是一个苗正根红的“沙陀”人。既然,这是李存勗是沙陀人,为何他却偏偏要姓李,建立的国家又要叫“唐”呢?

这就得由李存勗的家族讲起了,李存勗本姓“朱耶”,祖先为内迁至并州(今山西)的沙陀族人,其父亲就是唐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又逢黄巢起义,李唐王朝早已呈大厦将倾之势。可当藩镇纷纷自立,无人再听大唐天子时。

李克用之父朱耶赤心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服从于大唐,还积极帮助大唐平定庞勋、黄巢乱军,又因其所统帅的沙陀铁骑战力彪炳,故使其深得唐僖宗的厚爱。皇上一高兴,给朱耶赤心赐了姓,别叫什么“朱耶”了,今后就跟着皇上一起姓“李”。自此,朱耶赤心摇身一变,成了李国昌,更由蛮夷之族的沙陀人变成了皇室宗亲。李国昌去世后,其子李克用也就跟着姓“李”,并因平定黄巢之功,受封“晋王”。

可惜好景不长,黄巢之乱后的唐朝,非但没有中兴,反而还受到权臣朱温的控制,皇帝不过是其手中的“提线木偶”。李克用见黄巢此时如此权势熏天,自然不愿居于其下,加之早先朱李二人又结过“梁子”(朱温曾试图设宴杀害李克用),故李克用就借着自己拥有“国姓”的身份,扛起了“复兴唐室”的大旗,屡屡起兵攻击朱温。朱温才不管李克用这套,既然你要复兴唐室,我就直接废了唐末帝,自己当皇帝,看你怎么办。

李克用见朱温废唐自立,不但不气反而还很是开心,因为这样不但朱温坐实了“篡位逆贼”的名号,自己也成为名符其实的“大唐捍卫者与复兴者”了。于是,大唐所封的晋王李克用就借着“复兴唐室”的旗号与朱温的后梁开始了十余年的“斗争”,直到李克用去世,他还念念不忘对其子李存勗交代,一定要攻灭后梁,复兴大唐。

李存勗也算争气,北破幽州刘守光,南并魏博杨师厚,西吞凤翔李茂贞,最终一战破后梁,逼得梁末帝举刀自盡,短短数年便一統北方。既然北方统一了,那李存勗顺理成章称帝了。可称帝了,国号叫什么呢?李存勗想想自己世受李唐皇恩,而自己和老爹打了十几年“复兴大唐的旗号,自己又姓“李”,那干脆就叫“唐”好了,“后唐”也就这样横跨出世了。

讲到这里,想必大家也就应该清楚了。这个“后唐”与“李唐”王朝虽然都叫“唐”,都姓李,可是两家人之间其实并无血缘关系。李克用、李存勗父子俩只不过是借着“大唐”这个“金子招牌”来为自己增加影响力罢了。这个“后唐”呢,当然也没达到大唐王朝的高度,立国不到20年,便被后晋“儿皇帝”石敬瑭攻灭,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短命王朝。

参考资料:

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

唐朝、后唐、南唐有什么关系

三者毛的关系都没有,就因为皇帝都姓李。为了给别人看的,我姓李,我就去李唐的后人,继承大统理所当然。就如今日,我们继承财产所取得的合法性。为了当皇帝不姓李也可以宣称是李唐后人,更无耻的是,一点血缘关系也没有,就冒充!

同样以“唐”作为国号,后唐、南唐可以视为唐朝皇室复国吗

我们今天说的大唐,往往指代的是从唐高祖李渊建国,到后梁皇帝朱温终结,这么一段历史,然而历史上,其实“大唐”一直存在到了宋初之时。

在朱温灭掉大唐之后,还有两个号称唐朝的政权坚定地接过了唐朝的旗帜,只不过,他们表现出的这股唐风,效果有些尴尬。

这两个政权一个是由沙陀人建立的,一个是由徐知诰建立的,为了便于区分,史书上将其分别称作:后唐、南唐

那么这两个都自称“大唐”的政权,是不是继承了大唐的衣钵,是不是正统呢?

实话实说,沙陀那个,勉强凑合,南唐这个,纯粹是蹭流量,接下来,咱们分别来说。

后唐是怎么来的?

后唐的建立,其实跟晚唐时期的唐懿宗关系很大,当年唐懿宗跟西南南诏死磕,国内兵力疲惫,碰巧遇到了庞勋起义,自己搞来搞去没搞定,于是手下将领便放了个大招——请外援。

就这样,沙陀部族大首领朱邪赤心进行了一波劳务输出,而且这位领着沙陀骑兵所立功劳还挺大,本着有功必奖,同时人才难得的想法,唐懿宗做了一个,让后世子孙很上火的决定。

烈考国昌,本名赤心,唐朔州刺史。咸通中,讨庞勋有功,入为金吾上将军,赐姓李氏,名国昌,仍系郑王房。

赐国姓,改名李国昌,本来赐名赐姓这套挺虚,但接下来将牒谱放到郑王房底下,这拉拢可就真是下血本了。

甭管血缘如何,人家沙陀李家从法理上,就是正牌唐朝宗室皇族,日后也就有了继承皇位的可能。

后来沙陀官二代李克用在代北杀官造反,跟着他爹一起作乱,使得原本打算留一个自己人镇守代北的打算,顿时打脸,成为了留一个皇族,在代北造反的极大隐患。

这也是为啥唐僖宗放着南面黄巢不着急,也要不断加码去干掉代北的沙陀叛军原因,北面那爷俩,威胁太大了。

后来大唐没落,朱温夺了唐朝皇室神器,取代李唐,四方诸侯谁都没吱声,因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唯独李克用选择了死扛,自己坚持高举大唐旗帜,沿用大唐天祐年号,誓死复唐。

因为他自己也明白,朱温杀了所有的李唐皇室,自己跟他虽然有仇,但真是普通身份投降,也能活命,但身上这层皇室身份,注定了他必须跟大唐共存亡。

因此,李克用、李存勖这两代爷俩,跟着南面后梁王朝血战十数载,最终攻灭后梁,算是为大唐报仇,最终打得复唐旗号,也确实能为当时所有人接受。

俄而帝与大军继至,王瓚迎帝自大梁门入。梁朝文武官属于马前谒见,陈叙世代唐臣陷在伪廷,今日再睹中兴,虽死无恨。帝谕之曰:“朕二十年血战,盖为卿等家门无足忧矣,各复乃位。”

因此,后唐还是勉强可以算得上是继承了大唐的衣钵,但后唐走的是与前朝越来越疏远的路子。

李存勖死后,李克用的干儿子李嗣源即位,这关系就远了些,后来李嗣源死后,自己的干儿子李丛珂又造了自己儿子的反,李丛珂这时的后唐又跟先前大唐的关系,再次远了一层。

关系淡了,国号也就是那么回事罢了。

不过后唐的路子虽然疏远,但也没有南唐那么扯,完全是生靠硬蹭流量。

南唐,我得好好挑个祖宗

南唐的开国皇帝徐知诰当年是跟杨吴政权腹黑权臣徐温混的,从螟蛉之子做起,受尽了徐温儿子们的猜忌和冷漠。

最终能够杀出重围、登上成功的巅峰,除了运气,更多依靠的是实力。

本来南唐前面是杨吴政权,徐知诰新建王朝的话,可操作空间很大,但怎么才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呢?

南唐建立前一年,石敬瑭灭了后唐,这让徐知诰看到了答案,北面的大唐被灭了,石敬瑭另起炉灶,建立了大晋。

那么作为一个建国数百年的王朝,影响力、号召力这一块,是不是可以利用起来呢?

徐知诰自己原本是跟李唐王朝搭不上边的,但这并不妨碍徐知诰的努力,他让下面的人帮忙查一查,自己到底是姓啥?

领导这么一说,下面的能不秒懂?很快,徐知诰祖上的资料就被递了上来,徐知诰一看,哦,闹了半天,原来我姓李呀!

棨自云唐明皇第六子永王璘之裔。唐天宝末,安禄山连陷两京,明皇幸蜀,诏以璘为山南、岭南、黔中、江南四道节度采访等使,璘至广陵,大募兵甲,有窥图江左之志,后为官军所败,死于大庾岭北,故棨指之以为远祖。因还姓李氏,始改名棨,国号大唐,尊徐温为义祖。

徐知诰找到的是当年唐明皇的儿子,那个李白曾经追随的造反王爷——齐王李璘,当年安禄山造反,李璘到淮南募兵,这个地理位置对上了,然后花边新闻一来,有个私生子,然后一代代传下来,到了徐知诰这里,其实人家姓李,是李唐宗室子弟。

这样的话,他这边接过大唐的旗帜,就变得义不容辞了。

徐知诰改唐有几个好处,一来洗白自己的微末身份,徐温养子这个身份,太Low。

其次,北面的大唐崩亡,大批唐臣仓皇奔亡,自己举起大唐旗帜,正好吸纳这些敌国的遗老们,为己所用。

最后,大唐威名,始终有着强大的向心力,以正统自居,也能为以后一统天下,产生先声夺人之效。

因此,虽然南唐是个“李鬼”,但空手套白狼,收到的实惠却也不少。

不过甭管是后唐还是南唐,这俩王朝,也只不过是照猫画虎罢了,先前的大唐,最终远去,谁也继承不了其当年的风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