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果扶苏没有奉诏自尽,而是与蒙恬起兵勤王,胜算几何
- 李亨夺位后李隆基没起兵讨伐是心灰意冷还是没有本钱起兵讨伐了
-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如果没有选择投降,而是以皇帝号令天下勤王胜算有多大
- 魏国、韩国攻打周天子,秦献公为什么要起兵勤王
- 如果扶苏与蒙恬起兵勤王,秦国的命运是否会更长久
如果扶苏没有奉诏自尽,而是与蒙恬起兵勤王,胜算几何
胜算很大,首先扶苏还年轻,有蒙恬蒙毅一文一武辅佐,又有戍边军30万,全是战国末期上过战场的老兵,以长城为起点,一路横推向南。作为长子,会有很多贵族势力响应,胜算很高。
李亨夺位后李隆基没起兵讨伐是心灰意冷还是没有本钱起兵讨伐了
李亨私自在灵武登基,李隆基不但没有讨伐,还给儿子补发了继位的合法程序,自己则退居二线做了太上皇。李隆基这么做到底是心灰意冷?还是缺少本钱?都沾点边,但都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再出现内耗,大唐必亡!晚年的李隆基终于又英明了一回!
安禄山攻破长安后的大唐危局
安禄山的造反完全出乎李隆基的意料,可以说大唐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安禄山打了个偷袭,这就是安禄山起兵初期势如破竹的原因。
潼关失守后,长安已经门户大开。自知大势已去的唐玄宗,带领部分皇家子弟和后宫人员,仓皇出逃。
唐玄宗末年,大唐的中央军本来就出于弱势,在潼关之战中仅有的一点兵力丧失殆尽。两京失守,皇帝逃往,安禄山登基,按正常逻辑,大唐即使不算亡,也是个流亡政府了。如果安禄山不犯错误,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接下来可能就是大唐最后的残阳。
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
我们对照一下南宋、大明的灭亡,就会发现,大唐此时比南宋、大明还要窘迫!南宋起码还有民心,大明起码还有重振人心的南明政府,大唐还有啥?
有人说,还有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等忠臣和各大节度使。对,也不对!其实那时候从军事实力上唯一可以抗衡安禄山的,只有各大节度使了。可问题是,山河破碎的情况下,朝廷对节度使还剩下多少号召力?肯定有不少人坐上墙头两边看,与其吊死在李唐一棵树上,何不拿手上的资本,取媚于新主子!
这种潜在的危机如果不清除,大唐最后的一点抵抗力量,恐怕就是安禄山的捧脚汉!
李隆基已经不是重整山河的最佳人选
不大乐观的是,节度使们缺少继续效忠李唐的充足理由,满天下都知道,国家弄到这个程度,坐在金銮殿上的老皇帝,才是罪魁祸首,是他亲手毁了大好山河,是他把百万生灵推入死地。此时的唐玄宗,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他的神话已然破碎!
在马嵬坡,有个叫郭从谨的当地老人,直言不讳地当面批评李隆基远贤臣、近小人,听信谗言,导致国破家亡。
一个乡间村夫,竟然都用这样的语气指责皇帝,此时的李隆基不再是龙,而是一条蚯蚓,他不再是万人敬仰的神!
帝制时代,皇权的神圣是政权稳定的一部分,打碎神像的李隆基,他的统治基础其实已经没了!那些政治中心的节度使们不比郭从谨更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为何说,此时的大唐,比南明和南宋还要难的原因——人心散了,唯一法人代表遭人唾弃了!
实际上,李隆基也已经颓废到只剩下逃命的念头,这时候,即便他发出征讨安禄山的指令,一定不会有任何效果,甚至沦为笑话!
李亨灵武登基是大唐还魂的转折点
对眼下的形势,我觉得除了李隆基本人,大多数人都心知肚明。
马嵬驿政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事变绝不是针对一个女流杨贵妃,其目标直指唐玄宗。如果不是陈玄礼坚持不伤害唐玄宗的利益,恐怕马嵬驿就是李亨的登基地点,甚至有可能杨贵妃不是一个人孤单单地躺在那里!
陈玄礼虽然坚持维护李隆基最后的尊严,在政治立场上,他选择了与李亨站在一起。连陈玄礼和高力士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可见人心对李隆基失望到什么程度!
虽然经历了一个小波折,李亨还是顺利地在灵武登基。可以说,李亨登基,是大唐逆转安史之乱的开端,大唐从这一刻起,才恢复了真正的精神核心的存在,各路节度使有了主心骨,全民对抗安禄山的统一战线终于重新建立起来。
从后来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我们发现,李亨也谈不上明君圣主,包括后来的唐代宗李俶,能力都不咋地,他们的昏招,导致安史之乱平定的时间节点一拖再拖。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李亨灵武登基,最大的作用不在于其个人能力,而是对全民的精神动员,这一点恰恰是李隆基丧失的东西。
沉重的打击让李隆基终于有所醒悟
李隆基为何不反抗儿子的擅自登基?
心灰意冷吗?有一点,李隆基在长安出逃前,就曾经打算禅位给李亨。一个曾经一手打造了盛唐的帝王,又亲手毁掉了自己一辈子缔造的辉煌,垂暮之年的李隆基,心中的悔恨和无力回天的悲痛,让他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
没有反抗的资本吗?跟这个有一定关系。假如李隆基宣布李亨非法,正式发出讨伐诏书,我觉得肯定会有人响应,但是人数不会太多,至少说李隆基的本钱太薄,取胜基本无望,反而自取其辱。
不过,我更愿意相信,李隆基从安史之乱爆发后就有所反思,到马嵬坡事变发生后,他就已经明白了天下人心所向,他也知道自己已然成了众矢之的,所以,在付出杨贵妃性命为代价后,他只能眼睁睁地看李亨放单飞,那一刻他心知肚明,李亨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下。
假如李隆基选择父子同室操戈,不光没有取胜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大唐凝聚在一起的唯一契机将彻底丧失。四分五裂,人心涣散的结果,得利的肯定是安禄山,那样的话,大唐真的没救了。
李隆基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既然自己没机会了,也没有心力了,与其被安禄山侮辱,莫不如做得大器一点,即便受辱于儿子,至少儿子还有机会替他把安禄山之辱的仇恨报了。
所以,当李亨登基的消息传来,李隆基一点没感到意外,他甚至一直都没跟两位亲信,陈玄礼、高力士沟通过马嵬坡事变的事,直接一纸诏书,宣布禅位于太子李亨,自己退位为太上皇,给李亨补全了登基的合法手续。
可以说,李隆基的这个决定非常重要,他的这个举动,让李亨的政变合法了,这种祥和的气氛,让全国上下的凝聚力再次得到强化,对安禄山集团起到了沉重的打击效果。
李隆基年轻的时候,表现出一代圣主的蓬勃朝气,年老之后的颓废,又让自己变成了昏君。安史之乱的打击,让李隆基在痛苦中醒悟,宣布禅位李亨,支持李亨成为抗击安禄山的精神领袖,给他的一生,总算画上了一个比较满意的句号。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如果没有选择投降,而是以皇帝号令天下勤王胜算有多大
从单纯的纸面实力上说,曹爽如果采纳桓范的策略,拥天子反抗,局势尚有可为。不过,个人能力上的差距,注定了曹爽依然是要败的。
双方的的基本盘对比
合法性:曹爽占优。
曹爽手中的天子,是合法天子(而非曹爽废立)。曹爽是正宗的辅政大臣(先帝遗诏)。
与挟持天子的董卓不同,曹爽既是曹氏宗亲,又是先帝留下的辅政大臣,他和天子的合法性依然具有权威!
而司马懿手中的郭太后,她原本就与天子没有直接血缘关系,地位一直不太高。
因此,司马懿可以趁天子外出,以太后的名义控制禁军,但在天子能够发布命令的情况下,太后之令显然合法性要弱一些。
直接军事力量:司马懿占优。
司马懿政变后,迅速派亲信高柔、王观控制了曹爽、曹羲等人掌控的禁军。而曹爽所能调集的,仅只有数千屯田兵。
因此,曹爽想直接打回洛阳不可能了,如果要对抗,只有去外地找支援。
需要强调的是:曹魏的禁军不仅仅只是一支宿卫的力量,也是战略机动部队,十分精锐。当年名震天下的虎豹骑、许褚虎卫都是这只禁军的班底。
因此,即便只以禁军之力,司马懿就已经非常强大了。
外围力量立场分析
当时外军的实力派,一共有以下几股。
1、东线,扬州都督区。
该区的实力派人物:王凌、毋丘检、诸葛诞、文钦等。
不必多说了,这些人都是淮南三叛的主角。
他们或者早已防备司马懿(老朋友王凌),或与曹爽、夏侯玄亲密。
显然这些人会站在曹爽一边。而且,很可能不会像后来淮南三叛时一样“分时段依次造反”,而是一起拥护。
2、北线,河北都督区。
该区此时的实力派人物是:镇北将军程喜、并州刺史孙礼。
镇北将军程喜的立场暂时判断不了。他似乎与两派都关系不太大。
但是,并州刺史孙礼是司马懿的绝对拥护者!
孙礼甚至曾对司马懿迟迟不“管一管曹爽”感到失望,要说干曹爽,他是双手支持的!
因此,该区的立场略微倾向于司马懿。
3、南线,荆州都督区。
该区的领导人是:王昶。
该区是司马懿的绝对地盘。
前任都督司马懿,现任都督王昶,都是司马懿的人!
即使在曹爽掌权期间,司马懿依然可以指挥该方向的对吴战争。
高平陵之变后,王昶更是直接提出了改革的建议,看来,他对曹爽、夏侯玄的政治方针早已不满!
4、西线,雍凉都督区。
该区的实力派人物是:夏侯玄、夏侯霸、郭淮。
该区的情况比较复杂。
该区的都督是夏侯玄(曹爽派),但此前司马懿在这里当了12年都督,司马懿之前,曹真(曹爽的父亲)又在这里管了4年。
但总的来说,该区的将领们与司马懿的关系略微密切一些。尤其是骆谷之战后,曹爽、夏侯玄等人在该区的威信大幅度下降。
在曹爽主动投降的前提下,夏侯玄与夏侯霸只能考虑“入朝还是逃走”,但是,曹爽不降,夺权战争全面展开的情况下,就难说了。
如果曹爽与司马懿公然对抗,该区的立场比较微妙,但略微倾向于曹爽。
毕竟:夏侯玄好歹是都督,上面又有天子诏书,郭淮们还不至于能翻天。
更重要的是,该区的经济凋敝,粮草依赖中原补给,而大司农印在曹爽手中!
从这些立场看,四大军区中,明显倾向于司马懿的一个(荆州),明显倾向于曹爽的一个(扬州),略微倾向于司马懿的一个(北线),略微倾向于曹爽的一个(雍凉)。
双方基本是平手。
但是,毕竟曹爽手中的天子诏书更有合法性,因此,总体局势对曹爽略微有利。
桓范的建议,可以给司马懿制造麻烦,但改不了大局
桓范给曹爽的建议是:带天子到许昌,发天下兵来讨伐司马懿。同时,以大司农印来调集天下粮草。
从“合法”的角度来看,桓范的建议,看到了点子。
兵马调动,粮草先行。
试想,如果行此策,所有持中立态度的后勤体系官员都只得听曹爽的安排了。而支持司马懿的军队,连粮草都得不到。
但是,权力斗争到了这样的地步,只有你死我活,哪还有什么合法不合法呢?
如果曹爽采纳桓范的举措,确实有可能在争取外军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但是,许昌距洛阳不远,司马懿怎么可能坐视曹爽、桓范慢条斯理地调集力量呢?
司马懿极可能像当年平定孟达一样,迅速发兵,闪电战解决问题,迎回天子。
因此,我认为:如果曹爽举兵反抗,在道义上将占据优势,在全国军事力量的争取上,也将取得优势。
但是,以司马懿与曹爽个人才能上的差异,曹爽没有机会翻盘。
无非,也就是让司马懿再麻烦一点罢了!
魏国、韩国攻打周天子,秦献公为什么要起兵勤王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周纪中有这样一段话:显王五年,秦献公败三晋之师于石门,斩首六万。王赐以黼黻之服。即周显王五年(前364)时,秦献公在石门这个地方,打败了韩、赵、魏三个国家的联盟军队。本次战役一共斩首六万余人,周天子赐予秦献公“黼黻之服”。
我们知道,自从春秋时期以后,周天子的权威已不如当年,这时候各路诸侯已经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了,也就不用履行当年武王最初建立分封制时诸侯应尽的义务了。这样来看,为何魏国、韩国攻打周天子,秦献公会主动站出来起兵勤王?难道真的是秦献公忠于大周,忠于周天子吗?
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秦献公是一位非常具有野心,非常有志向有抱负的君王,他对秦国的贡献可不亚于他身后的任何一位君主,因为他的存在,奠定了秦国后期发展。秦献公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名师隰,《世本》记作秦元献公,《越绝书》又称作秦元王。元,有“头,首,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他堪称秦国第一个王。
早年的秦献公在魏国流亡,当时的魏国在中原地区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国,流亡期间的经历给秦献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回国担任国君后便学习魏国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废止人殉、迁都、扩大商业活动、编制户籍和推广县制,并且数次发动收复河西失地的战争。
这个收复河西失地的战争便是秦献公起兵攻魏的原因之一。秦简公七年(前408),晋国魏氏的军队攻打秦国,占领了秦国的河西之地,逼使秦国退守洛水,沿洛水修筑防御工事。从此河西失地成为了秦国的执念,秦国历代国君都以此为耻。
秦献公二十一年(前364),秦献公率领秦军攻打魏国,夺取了原来属于秦国的河西之地,一鼓作气,一直打过黄河,深入魏国境内到石门,斩魏军首级六万人。此战取得了秦国前所未有的大胜利。英明的秦献公把这些得到的土地赏给当时的地主和贵族,缓解了国内的矛盾,同时激励了秦军的士气。周天子也向秦献公祝贺这一胜利,秦献公被赐予与秦穆公一样的伯爵。
另外,秦献公内心还有一个计较——试探虚实,同时刷存在感,提高自己的社会影响力。
秦献公十九年(前366),秦献公眼见韩、魏两国威胁周天子,便打算以此为借口,起兵勤王。这样不仅可以试探魏国的军事实力,看看自己能否有实力可以在后面收复河西之地,同时也可以在周天子那里积德,赚点口碑。虽然当时周天子已经没了实权,但是能得到周天子的首肯,抱紧周天子的大腿总归会名正言顺,万事都讲究个名份。后来,人称虎狼之师的秦军在洛阳打败韩、魏两军,果然得到了周天子的赞赏,秦国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秦人仿佛又看到往昔的荣耀,国内的注意力不在纠结于国内矛盾而是转向外战。
同时这次勤王也让秦献公试探出魏国的实力,三年后他便发动了收复失地之战。
在明君治理之下,一切利益都是以国家利益为标准。自此以后,东方各国都知道了不能小觑西边这个边陲蛮夷之国,同时周天子也感激涕零,毕竟这是一个帮助自己、忠于自己政权的诸侯国。这一仗,秦献公为今后秦国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扶苏与蒙恬起兵勤王,秦国的命运是否会更长久
长久不一定,但是绝对不会在二世或三世而亡。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公子扶苏跟始皇帝完全是两个性格,而且在之前扶苏表现的为政之道也跟始皇帝不一样。公子扶苏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治世之君。
始皇帝统一六国,可以说是当时国内的矛盾很是尖锐,虽然通过武力统一了,但是意识形态上,思想上,文化上各种方面都没统一。这一方面是跟六国本身历史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跟秦统一后的施政方针有关,春秋战国那么多年,老百姓早就深受战争苦难了,秦统一后最应该要做的减少税赋徭役,让百姓休养生息,比如汉初,唐初,宋初,明初,还有清初也是。但是始皇帝还是担心六国贵族叛乱,只能利用法家思想,而且没有做好土地革命,分土地是按照军功分的,谁砍下敌人的头多谁分的土地多。这样,普通百姓就不行了,而且六国区域的老百姓本来就担心自己的财产,虽然后来秦政策做了调整,但是隐患已经埋下。
但是公子扶苏属于温和派,而且比较反对始皇帝的做法,正史中都有体现因为一些政策问题和他父亲吵的很不愉快,但是虽然争吵,然始皇帝还是非常满意公子扶苏的体现的。有的人说始皇帝不满公子扶苏才把他发配到蒙恬军营的,错,恰恰相反,扶苏虽是长公子,但是没有军旅经历,如果不把他放到军队里磨练磨练,等继位后,很多将领是不会服他的,这正是始皇帝喜欢公子扶苏,想让他继承自己的提现。就跟明太祖朱元璋从小带着太子朱标行军打仗一个道理。为什么说,如果朱标不死,朱元璋是不会杀那么多大将的。因为他知道朱标能够镇住他们,但是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不能。所以,没办法。
假如公子扶苏继位,我觉得肯定能够改变一些始皇帝的苛政,减少百姓赋税,给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从扶苏这里秦的施政方略就改了,起码在未来几世都能继续改善效仿,不会这么快就灭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