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美国却迷失自我,德国已经敲响警钟,为何说朔尔茨无力回天?在世界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感到绝望(或者无力回天)的时候_无力回天_节度使_长安

本文目录

  • 迎合美国却迷失自我,德国已经敲响警钟,为何说朔尔茨无力回天
  • 在世界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感到绝望(或者无力回天)的时候
  • 现在“芭比Q了”比较流行,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 患抑郁症的人可以自我调节好吗
  • 老人病逝前,一直喊痛,打止痛针可能人立刻没了,这时该怎么办
  • 我觉得王力宏已经错过了最佳公关时期,已经无力回天,你觉得呢
  • 晚唐真的无力回天了吗
  • 南明弘光政权真的无力回天吗
  • 独生子女父亲病危ICU抢救无力回天,选择提前拔氧气,还是一直等到最后
  •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国际足坛有哪些悲壮的失败者

迎合美国却迷失自我,德国已经敲响警钟,为何说朔尔茨无力回天

西方不在其位也要谋其政的后果就是在其位的人往往无力回天

一国总理听上去好似“官”大的不得了,但其实手上真正的权利有多少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舒尔茨本来就不是一个强势总理,他属于一个联合政府里,大家不想让另一派别的人坐上总理的宝座,才让他得以捡漏的幸运儿。显然这个总理的头衔里花瓶的成分更多,也许更合适的头衔应该是政府工作的召集人。

一战和二战在欧洲战场的纵横捭阖,多年来欧洲经济的火车头让不少德国人“信心满满”。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然而德国作为经济上的巨人却只能接受政治上的矮子地位,再加上纳粹始终余孽未消,所有这一切都在推动着德国要谋取“突破”,即便是强势的默大妈也不敢轻忽视之。

有这股“民意”做底,弱势的舒尔茨自然也只能“顺从民意”。然而不在其位也要谋其政的局外人可以不负责任地乱说,在其位的舒尔茨却不能不为民众的生活操心。眼瞅着冬天即将到来,可是过冬的天然气还没有着落。真要是冻死了人,那些乱说话、扯后腿的人可不会替他背黑锅。

可要真想解决问题,就绕不开和俄罗斯妥协,这就需要总理本人具有足够的威望、手腕与强势,能够压制住反对的声音到冬天的来临。然而这些前提似乎舒尔茨一个都不具备,如今也只能“随波逐流”,走一步算一步了。

在世界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感到绝望(或者无力回天)的时候

抗日战争史上就有一些令人感到绝望的时刻。

1.综合国际政治和军事来说,中国最绝望的时候应该是1938末武汉会战结束至1939年欧战爆发之前的这几个月。

军事上,1938年10月,日军占领了中国东部最后两个未被占领的大城市武汉和广州,至此日军占领了东部的所有大城市,控制了中国绝大部分铁路线和工业。抗战初期中国赖以抵抗的德式精锐部队几乎损失殆尽。尤其是:1938年6月-10月的武汉会战,国民政府投入110万军队对抗日军35万,却依然没能守住武汉。在广东,日军登陆大亚湾,两个星期之内将中国军队击溃,10月23日占领广州。这两场会战中国军队都投入了绝对主力,试图保卫东部重要的交通线,都宣告失败。

当时对于能不能守住重庆,舆论都是没有信心的。国民政府甚至有迁都成都和昆明的打算。日本就是这个时候开始了对国民政府的劝降工作,最终导致汪精卫于1938年12月19日的出逃。

国际形势上,西方列强依然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虽然道义上同情中国,但并未对中国进行任何实质性援助,中国陷入了孤立: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将很快崩溃,国民政府将很快投降,因此在这个时候支援中国是没有意义的:烂泥扶不上墙。

局势从德国发动欧战开始有了转机。欧战开始后,法国很快投降,日本受到德国的鼓舞,认为英国很快会崩溃,再加上北进苏联的失败,有了南下英荷法殖民地的打算。这个时候英美荷才结束了对日本的绥靖政策,要求日本从中国撤军,并且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这时候国际外交形式开始对中国逐渐有利起来,英美和日本宣战看上去无法避免。

军事上,1939年9月-10月爆发了第一次长沙会战,24万中国军队挫败了10万日军对长沙的进攻,日军正面战场的疲态初现。长沙成为了第一个没有失陷的中国主要城市,日军试图解除侧翼威胁进攻重庆的计划失败,对重庆的威胁解除。这是抗战军事上的第一次转机。

2.松山战役胜利之后也无法让人开心起来,因为许多人已经看不到了。

荣3团过怒江时三千人雄赳赳,气昂昂。可松山战役结束时,就剩下了两百人,还是头、手、脚都有伤,过江时威武的军容被白色的绷带替代,团长赵发毕虽然久经沙场,但这么多天看到一个个将士的牺牲,他哽咽着说不话来。
有的团人不够成了连,可有的团居然连一个连都组不成。309团是松山战役后期调上来的,攻克横股阵地后,熊绶春给团长陈永思打电话:你们团还有多少人? 陈永思的伤口还未痊愈,连半点客套都说不出来:20个人! 熊绶春听了先是惊愕,然后大哭:天哪!怎么只会剩下20个人?
那可是个2000多人的团啊。

有许多人看不到胜利了,松山战役胜利后,数荣2团第3营官兵,去时600多人,胜利时就剩下18个人,其中一个排长,一个班长,16个士兵,其余600多人,营长、连长全部壮烈牺牲。
当参谋向副军长李弥说我们胜利时,李弥如同一个木头人一样,坐在指挥部外一块大石头上,一动也不动,只是眼泪一颗一颗落到地上。
他们的事迹已经鲜为人知,但他们的功绩永世长存。

有一首歌放在这吧。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似狂潮,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快奋起莫作老病夫,快团结莫贻散沙嘲,快奋起莫作老病夫,快团结莫贻散沙嘲,
快团结,快团结,快团结,快团结,团结,团结,奋起,团结,奋起,团结,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似狂潮,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国亡家破祸在眉梢,挽沉沦全仗吾同胞,天仇怎不报,不杀敌人恨不消,
快团结,快团结,快团结,快团结,团结团结,奋起团结,奋起团结。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枪在肩刀在腰,热血似狂潮,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

3.淞沪会战时郭汝瑰将军的一席话,绝望而又充满力量。

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郭汝瑰

现在“芭比Q了”比较流行,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芭比Q了其实就是BBQ的中文音译,也就是“Barbecue”的缩写,谐音。意思是烧烤,烤熟了吃了,完了结束了的引申义。类似于“炒鱿鱼”,卷铺盖走人,有一定的比喻意。现在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遇到不好的结果或问题都会随口一说芭比Q了,其实也是一种自嘲自我调侃

患抑郁症的人可以自我调节好吗

这样的问题其实没那么简单,我是精神科医生,说一说我的看法吧。

抑郁症能自我调整吗?

当然可能通过自我调整的方式缓解抑郁症状,但前提是抑郁的严重程度停留在轻度抑郁发作,因为只有症状停留在轻度发作的时候,抑郁症状可以有很多,但都不严重,不会对生活和工作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所以这样的时候是完全可以通过非药物治疗的手段自我调整的。比如运动疗法、旅游、放松、心理治疗甚至打坐、禅修等等都可能起到调整轻度抑郁发作的作用。尤其系统的心理治疗、团体治疗、音乐治疗都被证实对抑郁症的效果很好。

但请一定注意我说的前提是轻度抑郁发作,一旦抑郁严重程度来到了中度甚至重度抑郁的时候,抑郁症状会存在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或者绝大部分时间,抑郁的程度也会从对工作和生活造成明显影响到造成严重的影响,以至于无法坚持工作的状态。这个时候连工作都无法坚持,又怎么有能力去接受非药物的方式自我调整?所以中度以上的抑郁就真的不适合什么自我调整了,害人害己。

以医学上的认知为依据,单纯的心理治疗对于中度以上的抑郁发作是完全无效的,所以这个时期的药物治疗已经成为了必须,通过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的复合治疗方式可以帮助绝大部分患者缓解抑郁症状,走上抑郁症的康复之路。

总结一下

怀疑自己或周围亲朋身患抑郁症,一定要到正规的三甲医院心理科,或者最好到精神专科医院门诊进行诊断,如果确诊为轻度抑郁发作,可以进行非药物的自我调整;如果确诊为中度甚至重度抑郁发作,一定要遵医嘱,尽快展开专业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抑郁发作是有明确生物学特征的医学疾病,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经过足剂量足疗程的治疗一定会有个满意的疗效,甚至有50%的首次治疗患者,在足剂量足疗程的前提下完全可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程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有疑问可以私信留言,或者评论区讨论一下。对于抑郁症这种医学疾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听别人不负责任的想当然说法,还是听医生专业的意见,我想你会考虑清楚的,谢谢关注!

老人病逝前,一直喊痛,打止痛针可能人立刻没了,这时该怎么办

马上打止痛针,哪怕立即走了。人老是自然规律,既然无法改变,就顺其自然,让老人少受痛苦,就是孝顺。做为儿女都舍不得让老人离开,都希望多陪陪他们,但如果没有质量的陪伴,不如让老人尽早离开。老人已经全身衰竭,就是迟一天早一天的事,在那里一直喊痛,陪伴的人听着很瘆人,心里很难受,这个选择很艰难,选择打针,马上就会没有了,不打针一直疼,陪伴的这个人怎么样都会后悔,如果当时打针了多好,就少痛苦,如果当时没有打针,你多陪伴她几天,但看着白天晚上喊疼,人会崩溃。既然已经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别的子女也不要说什么,没有身临其境,很难想象陪伴之人心中的痛苦。

我有二位同事的父亲前后几天去世的,二个人都在后悔。两个人都是心肌梗死,一个做了支架,一个没有做,都没有抢救回来,一个后悔没有拼一下,说不定能救回来,一个后悔知道抢救不回来,还不如别做支架,别让老人痛苦,这时候作为朋友,就只能劝她们,怎么选择都会后悔,因为在老人的最后时刻只有一个选择,再没有机会去选择另外一个的机会,正所谓生命只有一次。

老人既然已经走了,就不要纠结了,相信都是爱老人的,不会害老人,都有私心,不想老人离开,这是人之常情。

我觉得王力宏已经错过了最佳公关时期,已经无力回天,你觉得呢

出来混,不走正路,迟早要付出代价!

12月15日王力宏发文,已经决定与妻子分开生活,并提出离婚申请,两个人结婚八年,育有三个孩子。

曾经的美好都成为历史,化作泡影!

我想王力宏事件,不是错过了最佳公关时期,而是迟早“败露的”。

王力宏事件,不是无力回天问题,这种明星,所谓的公众人物为何频频爆出“丑闻”,这是一个值得社会深思的问题?!

1,社会要真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扭曲的价值观,必然有扭曲的任何事情发生。

2,社会要多多宣传为国家、为民族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让英雄引领社会、激励人们。而不是所谓的明星引领,“娱乐至死”迂腐生活。

3,明星也好,社会公众人物也罢,要学会自尊、自重、自爱,不走正路的,报应迟早会来的。

4,接连出现明星公众人物“出轨事件”,应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是谁把他们“炒热”!

5,一个明显和公众人物“出格”,造成的社会负面后果严重,必须深查,严惩!

晚唐真的无力回天了吗

晚唐堪比汉末,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时代。

现在一般认为公元875年是晚唐的开端。

为什么是这一年呢?因为这一年爆发了王仙芝起义和黄巢起义。是不是很像汉末?由黄巾起义开启三国乱世。

三年后,王仙之兵败被杀,黄巢被唐军撵到了福建、广东一带。唐朝政府取得镇压的阶段性胜利。但也就是在这一年,黄巢强势逆袭,从南向北展开反击,仅用三年时间就陆续攻破洛阳,潼关、长安,反把唐僖宗撵到了四川。而他自己则在长安建国称帝,建立了大齐政权。

堂堂皇帝被流民赶出了家,唐僖宗当然是心有不甘的了。于是他在群臣和太监的建议下开始广发英雄贴,邀请各路实力派来勤王。

不久后,各路藩镇的大军赶到,开始疯狂围堵黄巢义军。而黄巢义军内部,此时却开始腐化堕落了。黄巢本人不理朝政,他把政务交给一个叫孟楷的亲信处理。而这个孟楷偏偏又跟义军的很多将领有矛盾。比如后来的建立的后梁朱温就跟孟楷不合。被这厮私下排挤得很惨。

当时朱温镇守长安的东大门大荔,承受了来自山西方向唐军的所有压力。起初,他勉强还扛得住。但后来,他是真的抗不住了。于是他就跟黄巢求援。可前面说了,黄巢此时已经不管事了,全交给孟楷负责,而孟楷恰好又和朱温有仇。因此朱温的十几封求援信都没有送到黄巢手里。

不久后,在绝望中的朱温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既然老大哥黄巢靠不住,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投降唐军算了。

公元882年,黄巢手下的大将朱温降唐。

听说朱温投降,唐僖宗大喜过望,马上加封他为左金吾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还把开封划给了他当地盘。并立其为榜样,号召义军中的实力派都向朱温学习,尽快迷途知返,脱离黄巢,报效朝廷。

听说朱温居然投降了朝廷,黄巢气死了。为了报复,黄巢调集大军围攻朱温。

说实话,黄巢义军的战斗力很强。之前朱温降唐,那是黄巢不理朝政造成的。一旦当黄巢重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后,义军就又恢复了战斗力。打得各路唐军,也包括朱温在内,是苦不堪言。

打不过义军,怎么办?这个时候,有人鼓起勇气向唐僖宗建议,去请李克用吧!

李克用,沙陀族。因为打仗牛掰,所以时人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飞虎子”。又因为瞎了一只眼睛,他还有个绰号叫“独眼龙”。

这位仁兄不得了,他手下有一支大唐最精锐的一支骑兵——沙陀骑兵。战斗力可以说是冠绝天下,完爆当时其它诸路唐军。

这么牛掰的部队,之前为什么没被唐僖宗招来围剿黄巢呢?这是因为李克用脾气爆,之前与山西的节度使有矛盾,大打出手,被朝廷视为叛军,赶出了中原。唐僖宗自然不可能招一支叛军来勤王。

不过此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唐僖宗以高官厚禄许之,诏李克用回朝。李克用当时正在关外吃沙子,皇帝诏他回去,还许以高官厚禄,他自然就是屁颠屁颠回去了。

李克用这一来,黄巢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沙坨骑兵打起义军,等于大象踩蚂蚁,几乎是一路平推着打进了长安。把黄巢撵出关中。

长安收复,李克用居功至伟。于是唐僖宗任命其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很开心,也很得意。他此时的实力冠绝群雄。谁都打不过他。

正在李克用很开心的时候,降唐的朱温却很不开心。因为李克用没剿死黄巢,他把黄巢从长安撵到了开封。那是朱温的地盘。

朱温不傻,自己哪里是黄巢的对手。于是他就广发英雄帖,求爷爷告奶奶,求周边的节度使救自己。这其中就有李克用。

各路救援大军赶到后,围攻黄巢。恰恰在这个时候,黄巢的外甥把他杀了,导致义军瞬间群龙无首。于是,黄巢的主力部队就此被唐军剿灭。

在消灭黄巢后,朱温大摆宴席,感谢各位大佬的救援。李克用在宴席上不鸟朱温,他一边喝酒,一边大骂朱温:你特么算个什么东西?要不是你投降的早,老子这次连你也一并剿灭!

李克用骂完了,很爽。他环顾四周,看到朱温不敢顶嘴,更爽。于是,他就说老子今天在你的(朱温)府里睡下了。你有意见没?

看到李克用的表演,朱温惊呆了。他自认是个土匪,但他是真没想到,李克用是土匪中的土匪。说话做事从来不给人面子。难怪先前会被朝廷视为叛军。这种活土匪,谁容得下啊?今晚必须要干掉他!不然以后自己有罪受的了。

于是朱温就起了歹念。一面嘴上奉承,说李克用在自己府上住,是他的荣幸。一面暗中调兵遣将,准备趁夜里干掉李克用。然后收编李克用的沙坨骑兵。(李克用的主力驻在城外,他只带了很少的侍卫进城)

不过他的暗杀计划最终失败了。李克用在侍卫的保护下,最终还是逃出了城。而朱温自此和李克用的梁子就算是结下了。朱家和李家前前后后,斗了两代人。

可以说,晚唐的后二十年和五代十国的前二十年,整整四十年历史,都是这次“开封城雨夜杀人事件”的后续。

李克用回到自己地盘后,他本来是打算报复朱温的。但他忍住了,没动粗。而是派人到长安上访,要求朝廷给个说法。

唐僖宗接到李克用的上访信后,让心腹们讨论讨论,给个答复。大家伙开了个会,最后一致认为,李克用实在是太能打了,不能让他一家独大。朱温一定要保。可是李克用受了这么大委屈,也不能置之不理。

所以这场讨论的结果就是:不罚朱温,重赏李克用。封他为陇西郡王,用一个王爷帽子堵上了他的嘴。

事后,李克用见朝廷保朱温,他明面上不好说什么。但心里面的膈应还是攒下了。

不久后,唐僖宗哀叹自己就是个摆设,连效忠于自己的军队都没有。为了组建效忠于自己的禁卫军,他便采纳宠信太监田令孜的建议,决定收回位于山西运城的两个盐池。

盐在古代是生活必须品,是朝廷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朝廷要收回盐池,那么地方节度使就必然是损失惨重。于是,运城当地的节度使就不干。拒不上交。

于是田令孜就怒了,他建议唐僖宗把这个节度使撤了,改派一个新节度使上任。为了确保新节度使能上任,田令孜又建议唐僖宗下旨,调李克用派兵保护。

运城当地的节度使一看李克用来了,知道自己打不过。但他也知道李克用跟朝廷因为朱温问题,有一些矛盾。于是,他就忽悠李克用,说朝廷里面有人忌惮你,你这次护送那个谁来取代我的位置,其实是朝廷故意把你诓骗到我这里来。等你一来,然后几路节度使一起发兵攻你,你就死定了。朝廷本来让我也出兵的,但我敬重你是英雄。我这里偷偷告诉你秘密,不可能说出去啊。

李克用心里本来对朝廷就有膈应,被别人一通忽悠,自然是大怒。于是,他就点齐兵马杀上了长安。

这一战,李克用势如破竹。轻轻松松就打败了田公公辛辛苦苦组建的一点禁军以及他刚刚拉拢过来的两个小节度使。

为了保命,惊慌失措的田公公放弃长安,带着唐僖宗就逃到了陕西凤翔。(唐僖宗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两次赶出长安的唐朝皇帝)

听说皇帝跑了,打到长安城边上后的李克用反而有点手足无措了。因为他的行为说白了就是造反。如果唐僖宗号召大家勤王,那他就死定了。所以等头脑冷静下来后,他马上下令部队停止追击,不要进城。尔后,他又马上向唐僖宗写了一份奏折。说我李克用这次发兵,只为锄奸,只要皇上您干掉田令孜那个王八蛋,我马上就接您回来!

田令孜看到奏折,彻底慌了,为了保命,他裹挟唐僖宗又继续逃亡。李克用一看,皇帝跑没影了,他也没辙,就返回了自己地盘。

后来,一个叫朱玫小节度使发现,李克用撤走了,皇帝也不在。现在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于是他就在长安耀武扬威,居然又拥立了一个新皇帝,即襄王李煴。而唐僖宗则被奉为了太上皇。

李克用听说了此事,怒不可遏:天下人都知道是他把唐僖宗赶出长安的,可他并没有做废黜皇帝的事。现在朱玫把僖宗废了,天下人自然把朱玫在长安城所做的这一切都归咎于他,这样一来,自己头上就被扣上了一顶乱臣贼子的帽子了。然而实际上,自己并没有从这次拥立新君的事件中拿到半点好处。

于是李克用调集兵马,攻打长安,分分钟就把朱玫灭了个干干净净,并把李煴斩首。然后又迎回了唐僖宗。

晚唐皇帝,本来就是橡皮图章,没多少实际权力,只是在名义上有点皇帝威严。而黄巢先灭了一次威风,现在李克用又灭了一次威风。唐僖宗的威严自然荡然无存。所以自这之后,唐僖宗彻底放弃了雄起的念头。心甘情愿的当起了橡皮图章。

后来僖宗身体不好,把皇位让给了弟弟,也就是唐昭宗。其实唐昭宗是个有志气,很有理想的皇帝。但是他老哥留给他的江山太烂了。他也无力回天。

靠皇帝是救不了唐朝了,其它枭雄呢?出一个曹操式的人物也行啊。然而很可惜,当时并没有这号人物存在。

李克用不是曹操,他没有大志,从他轻易就能被人忽悠可以看出。他撑死了,也只能算是个强化版的吕布。朱温倒是有点曹操的影子,但此时的朱温还太弱。不成器侯。

朱温当时跟黄巢的部将秦宗权死磕(一个投降黄巢的原唐朝节度使),秦宗权的流寇大军越打越多,他的部队越打越少。一来二去的,朱温这个镇压起义军的人,反倒被起义军围困在了开封城中,连门也出不了。

后来朱温是拉帮结派,到处找人结拜,联合四路节度使,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彻底灭了秦宗权。

公元890年,朱温一统河南。为了扩充地盘和兵源,他开始向山东扩张。打他的两个结拜兄弟朱瑾和朱瑄。(为了剿灭秦宗权而结拜的义兄弟)

扩张前期,朱温打得二朱节节败退,眼看着就要彻底拿下山东。然而这时候,李克用那个煞星居然来了。他在迎奉唐僖宗回长安后突然发现,自己不在的时候,朱温居然已经占稳了中原之地,现在竟然还要把山东也拿下来了!这怎么可以忍?!

为了遏制朱温,李克用强势介入,派出他的义子李存信援助朱瑾和朱瑄。

李克用的部队这一来,局面立马就乱了。朱温先是被重挫,但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在朱温的忽悠下参战,又重挫了李存信。李克用听说后大怒,自己带兵亲征罗弘信和朱温。后来这几家就像玩碰碰车一样,你打我,我打你,打了好几年。直到被李克用派到幽州守将的刘仁恭变节,勾结契丹人入关,意欲抄李克用老巢,逼得李克用退兵才结束。

李克用退走后,朱温整顿大军,一股作气灭了山东二朱。然后他开始休养生息,等着李克用来报复自己。

不过他的运势来了,挡都挡不住。李克用在征讨刘仁恭时,阴沟里翻了船,被刘仁恭打了个埋伏,五万大军死伤惨重。自此元气大伤。从霸主位置上跌落,开始走下坡路。而与之同时的朱温则顺利的消化掉了自己吞下去的山东地盘。朱温和李克用,实力对比发生了颠覆性的逆转。

公元900年,颇有志向的唐昭宗与太监的矛盾激化,为了整风,他决定对太监下手。可没想到,已经掌握实权的太监们不甘心坐以待毙,将他幽禁了,准备另立新帝。无奈之下的昭宗只得托人向朱温求援。

朱温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大喜过望,这可是他光明正大插手朝廷事务的大好机会啊!于是他马上点齐兵马,发兵长安。太监们打不过他,就像之前挟持僖宗一样,也挟持唐昭宗跑路。并找到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寻求帮助。

不过李茂贞也打不过朱温,几番大战,凤翔地界被朱温打得是十室九空。李茂贞心想这打下去,自己该变光杆司令了。于是他就找了个机会,干掉了挟持唐昭宗的太监,把昭宗送给了朱温。

唐昭宗见到朱温后,感动的要流泪,颇似当年汉献帝见到曹操时的景象。为了报答朱温的救驾之功,他封朱温为梁王,诸道兵马元帅,以及赐予“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称号。朱温一时之间,从一个地方军阀变成了操控中央的权臣。

为了巩固在中央的权势,朱温派人杀了唐昭宗身边的太监,一个不留,全杀。同时,他还派自己的侄子朱友伦在长安留守,监视唐昭宗及一干大臣。而他自己则回到河南,准备与李克用决战,一举消灭之。

但没过几年,朱友伦在长安打马球时,突然从马上跌落,摔死了。朱温怀疑朝中有歹人害死了自己的侄子。于是他就逼迫唐昭宗迁都,想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

昭宗听说这件事,心里瞬间哇凉哇凉的。自己看走了眼啊!原本以为朱温是曹操,结果没想到是尔朱荣。这要是迁都了,小命就全捏在人家手上了,说不定自己哪天喝口凉水都能被“意外”呛死。

一瞬间唐昭宗有了出逃的念头。但是此时的朱温权势滔天,自己还能往哪逃呢?于是唐昭宗只好带着文武百官,委屈的迁都到了洛阳。被朱温就此软禁。

眼见朱温控制了皇帝,不服气的李克用还想努把力。他和当时剩下还没臣服于朱温权势的节度使结成了联盟,一致要求朱温释放皇帝,并认罪服法。但朱温对此表示——你们有本事你们来打我啊。

不过朱温转念一想,他觉得唐昭宗依然是个威胁,万一昭宗趁着李克用等人挑事的时机在洛阳搞小动作怎么办?这样自己就不能安心的打李克用了。想通了的朱温,当机立断派人干掉了唐昭宗和一票大臣,制造了著名的“白马驿之祸”。

后来,朱温另立昭宗第九子李柷为帝,时年十三岁,史称唐哀帝。从此以后,唐朝完全失去了统治基础。唐哀帝虽仍在位,但唐朝实际上已经等于亡国。

公元905年,见昭宗被杀,李克用联盟瞬间解体。为了找新盟友助战,李克用病急乱投医的找到契丹国主耶律阿保机,两人结拜为兄弟,约定先灭刘仁恭,再灭朱温。

结盟之后,李克用非常开心,他觉得自己的沙陀铁骑加上契丹骑兵,天下无敌。朱温那孙子就等死吧。

可结果谁也没想到,耶律阿保机刚和李克用结盟,转身就跟朱温勾搭上了。把李克用气的要死,大骂契丹人言而无信,大骂耶律阿保机不是个东西。

公元907年,朱温正式篡唐登基,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彻底灭亡。死的透心凉。

得知这一消息后,李克用大哭不止,哀叹自己没能挽救大唐。转到来年,李克用先是一病不起,后来病情恶化。眼瞅着就不行了。

临咽气之前,他找来儿子李存勖说:这三根箭给你,每根代表我的一个敌人。一是朱温那个王八蛋,二是刘仁恭那个王八蛋,三是耶律阿保机那个王八蛋。这三个人都与我有着血海深仇。我是不行了,你可一定要帮我把仇报了!

李存勖痛哭不已,埋葬了李克用,从此担负起了同朱温对抗的重任。历史的进程也从晚唐进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

南明弘光政权真的无力回天吗

弘光政权只是南明其中一支政权,1644年崇祯帝自杀,明朝的遗老遗少们就在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改国号为弘光,这就是南明成立最早的弘光政权。弘光政权完美继承了前朝派系斗争的优良传统,这个不靠谱的福王朱由崧也是朝内派系斗争的私利产物。

当时的南明所处的环境并不差,甚至说不用休养生息就可守住不败,但无休止的内斗内乱,大范围的懈怠懒惰思想,让南明自己打败了自己。比如说建立弘光政权后,没有积极的去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规划,而是大多以井底之蛙的眼光,希望大清杀掉李自成为明报仇,这是多么可笑的想法。 当大清杀掉李自成南明沉寂在大仇得报的喜悦中,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时的大清可以腾出手来专心消灭南明。当大清军队兵临城下时,曾经雄赳赳气昂昂的南明将领,毫不羞涩的集体向大清臣服,朱由崧不声不响的开溜大吉。这样一群乌合之众各怀鬼胎组成的弘光政权还谈何发扬光大,开始南明不是无力回天,而是自甘堕落把自己玩废了。

但在南明抗清战斗中也有值得敬佩的将领,比如史可法,史可法开始认为福王朱由崧素质低下缺点甚多,希望品优的潞王朱常淓继位,最后目的未达成避走扬州。在清军攻打扬州时,史可法拒绝投降,后清军强行攻城,史可法战败被清军杀害。后清军攻入城后,以史可法没有先前投降为由,对扬州城内普通百姓屠杀十日,史料记载被杀百姓80余万人,史称扬州十日。想到这里我不由又想起了刘禅投降,有时候看这样的事情真的很矛盾,明知在无力回天的情况下,到底是该咬牙不顾一切树忠烈牌坊,还是落千古骂名求得全局安宁呢?我想当时刘禅如果不投降,他刘皇室一脉和黎民百姓也免不了被大肆屠杀。

点击关注更多精彩历史

独生子女父亲病危ICU抢救无力回天,选择提前拔氧气,还是一直等到最后

这个好难,明知回力无天,但真下手拔氧气。作为子女谁下得了手?

看着重症室插满管的亲人,知道奇迹渺茫,也知道躺在抢救室的亲人身心俱痛,子女却无能为力。医生一张张的病危通知书下达,作为子女茫然无助,只是企盼奇迹发生,企盼亲人闯过生死关。这种茫然无助曾经在父母病重经历过,好在我们这代人有兄妹姐几个商量着来。但独生子女没人商量,没人分解压力,只能独自承坦。

拔承受不了将来的内心自责,不拔又承受不了亲人的痛苦煎熬,承受不了身体欣疲倦,更承受不了每天哗哗的医治费。这个回题太予盾了。

我们小区有几位老人在医院医治无望的情况下,而必须一直吸氧。老人被接回家自购吸氧器(价值不菲两三万的)氧气跟送煤气形式一样,一瓶多少,吸完一个电话就送来,方便得很。

当然有的是必须在医院随时随地要抢救的,还真为难。拔与不拔理智战胜情感,还是情感左右理智,只能视个人而定。

我不会拔,拔了连个念望都没了,不拔总觉还有希望。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国际足坛有哪些悲壮的失败者

1990年世界杯,马拉多纳以一己之力将阿根廷队送进了决赛,在决赛中仅以一球落败。

早在1986年世界杯的决赛上,西德队就派出了马特乌斯对马拉多纳实施了全场盯防,即使这样也挡不住马拉多纳的致命一传。1986年世界杯之后,意甲联赛的一些球队,也开始对马拉多纳实施疯狂的杀伤战术,更多时候不是一个人盯防,而是两三个人对他进行前后围追堵截。

球员的名气越大,他所承受的压力就越来越大,理所当然会所受到更多的重点关照。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阿根廷的对手们成功的把意甲球队的战术运用到了国家队。

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完全是马拉多纳一个人推着阿根廷这辆残破不堪的老爷车在缓慢前行。这支球队中保留了一批参加过上届世界杯的球员,像巴蒂斯塔和布鲁查加,已经不复当年的神勇状态,而在年轻一代的球员中,也只有风之子卡尼吉亚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如果没有马拉多纳在中前场的组织,阿根廷队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让人称道的地方。

很多人认为马拉多纳在1990年世界杯之时,已经过了巅峰状态,因为他的进球数在逐渐减少,更多是在组织进攻,但是没有人关注他的伤势。实际上,另外一支夺冠热门荷兰队,古利特和巴斯滕也有伤情,但是他们连八强都没有进去。

平心而论,即使是一脚传球的功夫,到目前为止也很少有人能够达到他的水准。1/8决赛阿根廷对阵巴西队,尽管赛前舆论一边倒的认为巴西队的整体实力要高于阿根廷队,但是马拉多纳在中场通过变向和盘带,晃过了阿莱芒、邓加和罗查之后,面对三名对方后卫的围追堵截,在最合理的时间,将球传给了前锋卡尼吉亚,后者一击致命。以一记妙到毫巅的传球杀死对手,马拉多纳只用了20秒的时间。能通过一己之力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唯马拉多纳一人。

当阿根廷队跌跌撞撞进入决赛之后,卡尼吉亚因为禁赛无法出场,马拉多纳能做到的就是带领球队和德国队周旋到点球时刻。他们顽强抗争到了第85分钟,最终德国队凭借一粒点球侥幸获胜。

决赛结束之后,球王马拉多纳潸然泪下,心有不甘的他甚至拒绝和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握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