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前,安禄山贵为三镇节度使相比王忠嗣,高仙芝,安禄山有什么对外作战功绩?安姓中都有什么名人或帝王_安禄山_玄宗_节度使

本文目录

  • 安史之乱前,安禄山贵为三镇节度使相比王忠嗣,高仙芝,安禄山有什么对外作战功绩
  • 安姓中都有什么名人或帝王
  • 安禄山做过哪三地节度使(除了范阳以外还有什么)
  • 唐朝的安禄山原名叫亚历山大吗
  • 安史之乱怎么回事,安禄山史思明都是何许人
  • 安禄山造反第二年就失明了,是否说明造反时身体已经很差了这么差的身体值得造反吗
  • 唐朝的安禄山是怎么突然武力大增的
  • 安禄山史思明的胡人姓名是什么
  • 野心家安禄山如何演绎一场震惊中外的安史之乱
  • 杨贵妃为什么要认安禄山这个干儿子

安史之乱前,安禄山贵为三镇节度使相比王忠嗣,高仙芝,安禄山有什么对外作战功绩

大家伙,弹指千年为您解答!

  • 导读:说到安禄山,就不得不提“安史之乱”。一直以来人们都是把“安史之乱”作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而安禄山也是大唐由盛转衰的罪魁祸首。历史从来都是无法假设的,我们不知道如果没有安禄山,大唐是否能够一直繁荣,事实上从安禄山发迹开始,大唐的命运就注定了!

相较于王忠嗣、高仙芝,安禄山没有显赫的战功、没有行云流水的文采,他的发迹更加戏剧和偶然。

安禄山从小就是孤儿,30岁以前一直以商人的身份混迹在边疆地区。30岁步入军旅,用不到4年的时间就升到平卢将军,然后开始沉寂,在经历两次死里逃生之后,在40岁那年一跃成为驻守边疆的藩镇最高军事统帅——平卢军节度使。在之后的几年里,他创造了边疆番帅仕途腾达的神话。42岁兼任了范阳节度使;45岁兼御史大夫;46岁朝廷赐之铁券封开国公;48岁赐爵东平郡王;49岁又兼河东节度使;自40到49岁,安禄山从一方节帅到身兼三镇,所获得的荣耀与君宠达到顶峰。50岁策划变乱;51岁称大燕雄武皇帝;55岁被杀。

可以看到安禄山的政治发迹,主要是在40岁以后,而他的发迹和战功其实并无太大的关系,主要归功于他处心积虑的个人经营!他是如何做的呢?简单说来至少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攀附宰相贿赂官员,营造个人荣誉

开元二十九年河北处置使张利贞到营州考察,安禄山对张利贞及其随员厚赠金帛,张利贞回朝复命之时对他大加称赞,第二年安禄山就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天宝五年吏部尚书席建侯监察河北,安禄山又如法炮制,席建侯在向朝廷的报告中力称安禄山“公直、无私、严正、奉法”。

之后他投靠宰相李林甫,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取到更多的政治利益。所谓:“右相李林甫与禄山交通,复屡言于玄宗,由是特加宠遇。”可以说安禄山能够得到重用,与李林甫等人的推美是有直接关系的。

第二,造假创政绩

安禄山知道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就是要让朝廷确信他可以确保唐朝东北边防的安全。为了“以边功市宠”,他常常利用欺骗手段诱杀“两番”。史载:安禄山前后十余度欺诱契丹,酒宴之时酒中放莨菪子,预掘一坑,待其昏醉,斩首埋之,皆不觉死,每度数十人。甚至不惜有意侵掠两番,制造事端,恶化边境形势。这样安禄山有了出兵的理由,也就有了立功的机会。

本来东北边帅身兼“押两番使”,绥靖两番、确保东北边境安谧乃其职守,安禄山却借之成为他仕途腾达的阶梯,其阴毒残忍与狼子野心可见一斑。安禄山正是利用东北边防之势,挟两番以邀其功,一步一步博得了朝廷的信任、玄宗的恩宠。从这层意义上说,是唐朝的国策造就了安禄山。

第三,赢得皇帝的欢心。

安禄山看准了唐玄宗对东北形势的态度,明白自己身当守边重任,向皇帝表达忠心十分必要。进京觐见时,他总是会用很肉麻的话表达忠心。在宴会上,安禄山进奏:“臣生番戎,宠荣过甚,无异材可用,愿以身为陛下死。”

在唐玄宗面前,安禄山反应敏锐,回答皇上的提问,有时还不乏诙谐。安禄山长得很胖,晚年益肥,腹垂过膝,自秤得350斤。安禄山每行,必有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有次朝见,唐玄宗指着他的大肚子开玩笑:“胡腹中何有而大?”答曰:“唯赤心耳!”诙谐中很确切地表达出自己对皇上的赤诚忠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纵观安禄山的发迹之路,有几点还是比较明显的:

一是他的出生和商人本性,让他在唐朝边疆地区找到了发展的土壤。二是洞悉仕途之上的游戏规则,把个人才华和皇帝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使皇帝信任自己是一个可以倚赖的“万里长城”。三是紧紧抓住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充分利用了与杨贵妃的“母子关系”讨得皇帝的欢心,巩固自己的地位。

可以说在安禄山没有叛乱之前,一直是唐玄宗信任的边疆守将,那些奏称安禄山有不臣之心的人,唐玄宗都下令押送给他处理。

结束语:安禄山从边疆守将走上叛乱进而与皇帝分庭抗礼,不是朝夕之事。这与安禄山自身的经营有关,也与唐朝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形势有关,不可一言以蔽之。应该说是当时的历史条件给安禄山这样的野心家和投机者提供了舞台,而这样的人能够发迹并且红透大唐,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警示。

安姓中都有什么名人或帝王

安姓中的名人,书写几位,共同欣赏!

——安子文——

安子文(1909—1980),陕西子洲县人,原名安志瀚。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1947年,在西柏坡担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列席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出席了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部长,主管党中央和政务院干部管理工作。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979年任中央党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十一届四中全会上,增补为中共中央委员。

——安志敏——

安志敏(1916—1967),原名安天江、曾用名张天江,四川人,开国少将。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对外联络处处长、情报部局长,总参谋部办公室主任兼军委办公厅机要秘书处处长,装备计划部副部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安志敏——

安志敏(1924—2005),山东烟台人,著名考古学家。

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北京大学史学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考古》杂志主编,中国史学会理事,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1985年,被授予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院士。

——安业民——

安业民(1938—1958),满族,辽宁开原县人。

1957年,参加人民解放军海军,在海岸炮兵连当瞄准手。1958年8月23日,在福建前线炮击金门战斗中,为保护火炮,全身严重烧伤,仍坚持战斗,直至炮战结束,抢救无效而牺牲,年仅20岁。被追记一等功,并授予“共产主义战士”称号。

安禄山做过哪三地节度使(除了范阳以外还有什么)

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

范阳唐方镇名。亦名范阳镇、幽州。开元二年(714)设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742)更名为范阳节度使,为玄宗时十节度使之一。以临制东北奚、契丹。兵额九万一千人,马匹六千五百。后为河朔三镇之一,治幽州(治今北京西南)。辖境屡变,久领幽、蓟、平、檀、妫、燕六州,约当今河北怀安、新城以东,抚宁、昌黎以西,霸州、天津以北地区。为安禄山反唐基地之一。宝应元年(762)李怀仙降唐,复为幽州节度使,兼制卢龙。后历为朱滔、刘济、张促武、李全忠等父于兄弟割据,元和时曾听命朝廷,但内部争夺最为激烈。乾宁二年(895)为刘仁恭所据。

唐开元七年(719年)置镇,治营州(今辽宁朝阳)。安史之乱期间,平卢反正。上元二年(761年),节度使侯希逸为史朝义部所迫,南迁淄青(青州),从此淄青有平卢之号。

河东

代指山西。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秦汉时指河东郡地,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唐代以后泛指山西。顾炎武《日知录》第三十一卷称:“河东、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师在关中,而其东则河,故谓之河东;元之京师在蓟门,而其西则山,故谓之山西,各自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

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传说中“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这块土地上。上古时代女娲氏炼石补天、神农氏尝百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舜耕历山等均发生于此。

河东地区历代名臣良将辈出。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张仪、名将李牧、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霍光、关羽、张辽、唐代名将尉迟恭、薛仁贵、宋代宰相司马光、名将狄青、明代重臣王琼、清代第一廉吏于成龙……均诞生于此。

河东地区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荀子、中国第一位西行取经的僧人法显、隋代大儒王通、唐代诗人王勃、王翰、王维、王之涣、王昌龄、卢纶、宋之问、温庭筠、柳宗元、白居易、司空图、金代大文豪元好问、元代杂剧家白朴、郑光祖、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清初文学家傅山、近代文学家赵树理等,为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斗转星移几度秋,作为华夏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河东文明,经历了蓬勃的发展时期,并将继续着它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河东儿女也在期待着中华另一个盛世的来临。

唐朝的安禄山原名叫亚历山大吗

安禄山的姓氏读作“亚历山大,”他的姓氏为康,名为阿荦山(或者轧荦山)。父母为他取这个名字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因为唐时的太宗频繁发动征讨土谷浑的战争,家庭处于战争的地区,所以长安三年(703),安禄山哭着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父母欣喜之余,取名扎荦山。

安禄山其实就是一个草根出身的孩子,父亲只是一个终身庸庸禄禄的胡人,但是,他的母亲倒是一位能干的强人,属于阿史德氏突厥的女巫。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突厥人,他们是活跃在唐时丝绸之路上的外国人。

上面图片是在日本miho博物馆所藏北朝祆教画像石。还有西安北周萨宝安伽墓石棺床画像石、太原隋萨宝虞弘墓画像石中,均有披长发的阿尔泰系突厥人形象与短发伊朗系粟特人形象,长发披肩者是突厥人,安禄山应该是这种形象,袄教就是拜火教。在金庸小说中有所涉及。

安禄山幼年失怙,只有与小弟弟随母回娘家棲身。当安禄山可以自己干活挣银钱的时候,母亲终于熬不住即将到来的黎明,母亲改嫁了。嫁给突厥将军安波柱的弟弟安延偃。

聪明的安祿山并没有与对方“相忘于江湖”,而是“相濡以沫”。于是改姓为安,“安禄山”之名于此而来。

安禄山就是在这个环境和复杂的心情下成长为一个健壮魁梧,性格却奸巧巨滑、善揣人意却凶狠毒辣的大奸之人,这时,他结识了史思明。

两人都是斗狠斗勇之人,虽然他生活在军人之弟的府邸,他却对在马上搏取功名不感兴趣,反而选择做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商人。

这时的范阳(北京以南)节度使是张守珪,一个颇有名气的将军,问题是安禄山在偷羊子的时候被现场缉拿,在拼命拒捕中,安祿山竟然振振有词大叫:“大夫不欲灭奚,契丹两蕃耶?而杀壮士!”翻译一下就是:“将军不是想灭奚和契丹两个蕃帮吗?咋个把我这个壮士杀了?唵!

范阳军分区司令员端祥了安禄山一番,沉默中缩回抽出的宝剑,下令松绑,历史在此打了瞌睡,犹如五、六百年后的李成梁收回杀小努尔哈赤的宝剑如出一辙。

两位巨枭的活命,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是福耶?祸耶!

结束语

在张守珪节度使手下,二年后安禄山作了平卢将军。

但是,当时的著名宰相,那位以“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诗句笑傲大唐的张九龄却以独到的眼光看出安祿山脑后有反骨,他曾多次与侍中裴光庭密语:“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安祿山范阳起兵,史上称“范阳兵变”,狡猾的安禄山开始打的旗号是“清君侧,铲除杨国忠”,颇有军事天才的安祿山打得大唐兵败如山,大唐华丽盛世的大幕垂下后,君臣才发现丝绒幕布下的无㡳深渊。

安史之乱怎么回事,安禄山史思明都是何许人

安史之乱,又名天宝之乱,是我国唐朝中期所爆发的一场大动乱,同时也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禄山和史思明就是这场动乱的主要发起者。

安史之乱的起因

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唐王朝一直处于上升期。在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几代人的努力下,唐朝的国力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到了顶峰。

但是在盛世的外表下,是内部矛盾的大量积累。

  • 经济发展所催生出来的土地兼并,从根本上破坏了唐朝的均田制。使得大量原本拥有土地可以自给自足的农民,被迫成为流民,给当时看似稳定的社会局势埋下了隐患。

  • 好大喜功的唐玄宗,积极的组织兵力对外扩张。这也导致之前沿袭的府兵制被肆意破坏。为了掌控更多的兵源,募兵制登上历史舞台,同时由于扩张速度太快,原本在中原地区所施行的郡县制并不能很好的适用在边疆地区,于是唐玄宗开创性的设立了“十节度”,给予边疆大将足够的经济与军事自由权,这又给看似歌舞升平的唐朝埋下了定时炸弹。

  • 在经历了开元年间的盛世之后,唐玄宗逐渐的沉溺于奢靡当中,自身又极度的膨胀。对内,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阿谀奉承之人,对外,重用安禄山等心怀不轨的异族将领,同时又没有均衡的去对待内外两派势力,加剧了矛盾。

最终,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秋(公元755年),拥兵自重已久的安禄山以“奉诏讨伐杨国忠以解国忧”为借口,在河北范阳起兵。至此,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的过程。

  • 在动乱初期,由于唐玄宗太过于信任安禄山,并不相信前线发来的战报,反而以为是朝中那些讨厌安禄山的大臣们在陷害他。这样一来,大大的延误战机,使得安禄山得以快速攻掠河北山东等地,局势一度十分紧张。
  • 等到唐玄宗确信安禄山已反的时候,叛军已经达到潼关附近,这时候呢,唐玄宗又做了一件蠢事。他轻信监军太监的谗言,以“失律丧师”的罪名,把刚从关外驰援回来在潼关驻守的高仙芝与封常清处斩,强行让卧病在家的哥舒翰领兵出击。在这一连串的神操作下,唐军阵脚大乱,在出关与叛军的交战中大败,暂时的失去了抵抗能力。
  • 在叛军攻取潼关之后,长安已经危在旦夕。唐玄宗慌忙带着杨贵妃等人逃往四川,途中士兵哗变,在马嵬坡处死了祸乱朝政的杨国忠和杨贵妃等人,太子趁乱北上前往灵武,寻求回纥等盟友的帮助,同时等待精锐边军的回援。
  • 很快,在回援的精锐军队与回纥骑兵的支持下,刚刚即位的唐肃宗李亨组织反击。这时候叛军内部又出现了矛盾,安禄山之子安庆绪由于担心自己的地位不保,伙同安禄山的内侍一起谋害了安禄山,这样一来,叛军阵营内部分裂,史思明率部投降唐军,而安庆绪则被唐军围困在邺城。
  • 公元758年,由于唐朝廷对史思明的不信任,试图除之而后快。但是消息意外的走漏,使得史思明再次反叛,在背后攻击围困邺城的唐军。是役,唐军数十万主力被史思明所击败,而安庆绪也被史思明诱杀,所部都被其吞并。在这之后,叛军声势浩大,史思明派长子史朝义驻守邺城,自己则返回根据地范阳休整。

  • 公元761年,与唐军僵持数年的叛军内部又一次发生了政变。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逐渐离心离德,犹如一盘散沙。随着唐代宗的即位,任命仆固怀恩为统帅,把握住良机,在洛阳城外彻底打败史朝义。之后,溃逃至范阳的史朝义被手下部将所出卖,最终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自缢而死。

至此,持续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终结,而盛唐也由此走向衰弱。

安禄山造反第二年就失明了,是否说明造反时身体已经很差了这么差的身体值得造反吗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影响了大唐国运乃至中国历史走向的叛乱就此拉开序幕。

战争的杂音搅乱了盛世靡音的旋律,如日中天的大唐王朝一下子下坠了半截,两京先后失陷,整整八年间,北方兵连祸结,给社会生产造成无比巨大的伤害,同时唐朝抽调边军平叛,使得吐蕃和回纥等边境势力迅速壮大,甚至又丢了两次长安。

安史之乱的破坏力如此之大,可能连它的反对者安禄山自己都没能想到,这个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突厥族人,原本只是一个巫婆的儿子,但却成功逆袭,做到了三镇节度使,手握唐朝40%的精兵良将。

不过正如题主所说,手握重兵的安禄山身体其实很差。据《旧唐书》记载:“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俄及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

由此可见安禄山作乱时候的健康状况已经非常糟糕,他身上常有疮和疽这些皮肤软组织感染疾病,而疽在古代,是能搞死人的,安禄山甚至曾为此中途罢朝。更糟糕的是,安禄山造反以后视力逐渐下降,并最终失明。

安禄山的健康状况这么糟糕,跟他的过度肥胖脱不开关系。

安禄山的肥胖可能有点遗传因素,因为他年轻时候还没发达的收就不瘦了,当时他的上司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常嫌他太胖。为了不让上司嫌弃以争取升迁,安禄山咬咬牙开始减肥,主要方法就是不吃饱饭,但即便如此,安禄山的体重也没降下去,只是没胖的那么快。

到了后来,安禄山受到重用,边疆就是他说了算,想吃多少吃多少,体重就彻底失控了。《旧唐书》载:“(安禄山)晚年益肥壮,腹垂过膝,重三百三十斤,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

三百三十斤、腹大垂膝、走路要用两个肩膀向上提起自己的身子才能动脚,大家想想安禄山有多肥,甚至他骑马上朝中途也要换马,因为马撑不住。

长期过度肥胖、反复发作的皮肤感染、视力下降直至失明,这三者综合起来,说明安禄山可能是一个资深的糖尿病患者。

长期肥胖的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明显高于常人,而安禄山这种从年轻时一直胖到老的,患病概率更是不知高到哪去。

至于说安禄山这么差的身体值得造反吗?

首先安禄山并不知道自己身体差,即便是在今天,糖尿病也是个很容易被人忽视的病,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耽误吃饭不耽误睡觉不耽误干活,放在安禄山身上,对他各项工作也毫无阻力。现代人到了病状全面爆发还有进医院后悔的机会,但唐朝的医疗条件,别说治疗糖尿病,诊断也不是每个医生都能诊断出来的。

其次皇位的吸引力巨大,安禄山为此准备了太久太久,他搜刮财宝以作军资,他收买人心以成心腹,他贿赂朝臣以成耳线,他极力卖弄以娱皇帝,还有扣下良马、囤积粮食等等,他准备了十几年,岂能因为看起来好无大碍的“病”就放弃。

再次,中央终于有对安禄山下手的苗头了。唐玄宗信任了安禄山很久,也被这个智勇双全的胖子当猴耍了很久。

在安禄山造反前一年,杨国忠坚称安禄山会谋反,怂恿玄宗皇帝召见安禄山,并认定安禄山不敢奉诏到长安来。结果安禄山痛痛快快来了,还向唐玄宗一阵哭诉,彻底打消了唐玄宗的疑虑,给他加封了不少官职,以至于后来安禄山造反消息传来,唐玄宗一开始竟然根本不相信。

不过这次召见也让安禄山感觉到危险,他离开的时候是“疾行出关,日行三四百里”,跑的贼快,之后唐玄宗再叫他到长安,他是打死也不去了。(十四载,玄宗又召之,托疾不至。赐其子婚,令就观礼,又辞)

疾病折磨下的死亡

唐朝军民久不知战,直接被安禄山横扫,叛军仅仅35天就占据洛阳。但此时的安禄山一改之前的谋略过人,他迫不及待的在洛阳称帝,直接把自己造反的理由(奉诏讨伐杨国忠)给整没了,而且安禄山延误了迅速西进攻取长安的战机,失去了控制皇帝和皇太子,挟天子以令天下的机会。

叛军在攻破潼关后,整整十天时间没有出发进攻长安,导致唐玄宗得以逃脱。而当叛军占据长安后,“日夜纵酒,专以声色宝贿为事”,也没有追击唐军。

而且造反后的安禄山跟之前的收买人心政策全部推翻,杀降、劫掠百姓,民心尽失,毫无深谋远虑之心,而是性情暴躁,贪图享乐。

安禄山的性情暴躁很可能是因为病魔折磨,尤其是失明之后,他动不动就杀人打人。甚至连他手下的丞相严庄和心腹宦官李猪儿也都随便打,使得这两位苦不堪言。

再加上按路上宠爱幼子使得次子安庆绪不满,安庆绪跟李猪儿合谋,由李猪儿动手把双目失明的安禄山给砍死了,在床下挖了一个几尺深的坑,用毛毯包着安禄山的尸体埋了。

安禄山一死,叛军就逐渐下坡了,事实上,即便他还活着,叛军估计也还是会衰落。

唐朝的安禄山是怎么突然武力大增的

谢谢悟空邀请

有句谚语: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唐朝安禄山的武力也不是一夜之间就变得强大起来。安禄山的智商极高,又因外表给人以敦厚老实的感觉。因此,其行事极具迷惑性。以至于起兵叛乱的消息刚传到京城时,唐玄宗仍坚持认为这只是误传罢了。

钻营有术安插眼线,笼络人心收获满朝好评

安禄山的外表,史书是这样描述的: “外若凝直”,就是看上去老实巴交傻傻的。除了外表没有“杀伤力”讨人喜欢,他还精通多种少数民族语言,这为他日后网罗各少数民族人才提供了便利。

安禄山世故圆滑深谙钻营之术,总能把握时机找到靠山。先是认张守珪为干爹,借着这层“父子”关系登上政治舞。而后又认杨贵妃为干娘,凭“母子”关系出入皇宫借机接近唐玄宗,以便向其大表忠心。当唐玄宗以嘲讽的口吻问他肚中装有何物时,安禄山不假思索张口就答: “只有一颗忠心。”

安禄山在范阳时,就时刻留意朝廷的一举一动。先把刘骆谷安插在长安,随时打探各种消息。同时,儿子在长安做官,儿媳妇是宗室之女,更容易得到朝廷的第一手讯息。其后更安插吉温在长安作为耳目,将收集到的信息全反馈回范阳。

贿赂朝廷官员,是安禄山另一个手段。只要有朝廷官员到范阳视察的,不分年龄大小,职位高低,一律贿赂。安禄山到京城时,更会按各高官的个人喜好来进行不同形式的贿赂。“吃人嘴软拿人手软”,朝廷里的官员收了好处,自会对安禄山大肆吹捧,好评如潮。

恩威并施搜罗人才,建立“独立军队”

安禄山不仅钻营有术,在军事上也有一套。因“声威振于绝漠,捍御比于长城,战必克平,智能料敌。”安禄山成了卫国守边的万里长城。他揣摩到了唐玄宗只求天下太平边疆安宁的心思,在与契丹、奚的多次交战中,安禄山胜多败少,保卫了唐朝的东北边疆。

安禄山是胡人,对出身于少数民族的官兵有特殊感情。但对有能力的汉人,也同样看待、同样重用。并且,李林甫的专权及他为唐玄宗出的以蕃将替代汉将的馊主意,铺平了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的道路。

坚持用人唯贤,大量网罗汉族与少数民族有才能的人,完善人才储备。如俘虏李猪儿、酷吏吉温、奚族名人张孝忠、李宝臣、柳城胡人李怀仙、唐太宗四世孙李之芳、薛仁贵之子薛蒿等,其中的胡人更成为日后叛乱的猛将。

安禄山对生活在东到靺鞨北至突厥广袤土地上的各族人民,采用恩威并施的手段,使他们心悦诚服。凡不愿接受统治的,不是出兵威胁就是诱杀。凡主动归附的,除亲自接见,还分给粮食配以妻妾,使不少人对其感恩戴得。

自此,突厥、契丹、奚、回纥、鲜卑、仆固、同罗、室韦、靺鞨、柳城胡等政权中的大批人才加入到了安禄山的军队中。这些人常年打仗,军事素质极高,将其与汉族将士配合协同作战。据唐代《安禄山事迹》记载,其父子军“精兵无敌于天下”。

因此,在与杨国忠交恶后,得知其将被削去兵权时,提前做好人才与武力储备的安禄山,能够迅速组成一支强大的军队,并在叛乱中大败唐朝军队,让人感觉仿如一夜间武力大增。

安禄山史思明的胡人姓名是什么

安禄山(703年~757年)为营州(今辽宁朝阳)人。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本姓康,名阿荦山(一作轧荦山),即战斗的意思

史思明(703~761)唐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营州宁夷州突厥族中的杂胡。本名史干。

曾到长安奏事,为玄宗赏识,赐名思明

野心家安禄山如何演绎一场震惊中外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起兵发动安史之乱,是因为看到唐朝府兵制瓦解,唐王朝内部腐朽,杨国忠又对安禄山并不友好,如果不死兵只有死路一条!

安禄山最早的想法,可能只是以兵谏的形式,向唐玄宗陈述不公正的待遇,但随着战事进展的太过顺利,才终于显露出野心!

安禄山的底气是唐玄宗授予的三镇近二十万精锐,加上边境契丹与鲜卑部的支持,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这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为自己的恶果买单,授予全国半数的兵权,又在叛乱发生后胡乱指挥,使封常清等名将阵亡,失去长安作为屏障,令唐王朝的威信扫地!

所以,安禄山的叛乱看似野心的结果,实际上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个人放纵结果!

杨贵妃为什么要认安禄山这个干儿子

原创回答!

我是今日头条阿邦61!

关于杨贵妃认安禄山作干儿子,无论是历史还是野史,无论是朝庭还是民间,传得沸沸扬扬,唾沫横飞,成为谈资。

那杨贵妃为什么要认胡人安禄山作干儿子呢?事情从头说起!

其时,已是平卢节度使的安禄山带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来到京城。还特别带了一只会人言的鹦鹉。

在御苑,安禄山见到了皇上。还有杨贵妃。

杨贵妃是第一次见安禄山,被安禄山特殊的体态逗得想发笑。

皇上就向杨贵妃介绍,说安禄山是张守廪的养子,对皇上很忠心,皇上待他如养子云云。其实皇上这样说,是有笼络安禄山的动机。

没想到杨贵妃说,此人真所谓可儿矣。

更加没想到,皇上说,既然贵妃以为可儿,便可抚之为儿。

安禄山喜出望外,求之不得,即趋杨贵妃面前,立即下拜,口称:臣儿愿母妃千岁!

这样,原本是一个随口笑话,竟然是安禄山作成了杨贵妃的干儿子!

更可笑的是,认下干儿子后,杨贵妃戏言,人家养了孩儿,三朝例当洗儿。竟然乘着酒兴,叫内监宫女都来,把安禄山脱岀衣服,用锦缎包裹,绕宫游行。

一场大闹剧。

后来,安禄山还写出形容杨贵妃胸部的歪诗:软温好似鸡头肉,滑腻如同塞上酥!

(谢谢阅读!人生,看上去很美!我是今日头条阿邦61)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