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何看待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 鲁迅作品《孔乙已》中的孔乙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如何看待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引言
孔乙己是鲁迅作品《孔乙己》中的主人翁。他的真实姓名不被人所知,孔乙己只是当时人们给他取的一个绰号,因为他姓孔,又满口之乎者也,所以人们从“上大人孔乙己”这句文言文中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关于孔乙己的趣事很多,如:教少年鲁迅写“茴”字;给小孩子分茴香豆吃;“窃书不算偷”的论调;打折了腿“爬”来喝酒等。在酒馆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一个人。这又是为什么呢?该怎么理解呢?
酒馆里的长衫与短衫
要想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鲁镇这个小酒馆中长衫客人与短衫客人的区别。
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鲁镇的酒馆是当街搭的一个曲尺形大柜台,来喝酒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穿短衫的,他们大多是做工的工人,来喝酒就站在柜台外,喝最便宜的四文一碗的水酒,偶尔加一文,吃一碟小菜。另一种是穿长衫的贵人,他们出手阔绰,在酒馆房子里面坐着慢慢喝,并且下酒菜荤素都有,十分享受。
孔乙己似乎是两者的结合体。他是穿长衫的,但却没有进包厢坐下喝酒,而是站在外面和“短衣帮”一起,时不时的被短衣帮人调侃。
穷酸文人的尊严和现实
孔乙己是一个读书人,但他却没有考中过功名,其他的营生也没有会的,所以日子十分贫困。他之所以要穿长衫,目的很明显,表明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他和酒馆里其他站着喝酒的人身份是不同的,但无奈的是经济条件相同,囊中羞涩,所以也只能站着饮酒。
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孔乙己作为一个穷酸文人,被现实所折磨,但又不屈服于现实,竭力维持自己文人身份的一种体现。
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
孔乙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身份是很看重的,他思想上的传统性和保守性体现的十分明显。这从他张口闭口“之乎者也”可以看出来,难道他不会说白话文吗?显然不是的。那为什么他要说这些令人似懂非懂的话?这是他守旧思想决定的,孔乙己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想要的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而不是通过做工来发家致富。在他内心深处,实际上是看不起那些做工的工人的。
所以受这思想的影响,孔乙己即使再穷,他也不会脱下长衫。因为脱下长衫,在他看来就意味自己放弃了自己。
新旧时代交替的牺牲品
孔乙己所处的年代正是新旧交替的时候,受西方的冲击,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孔乙己也是生不逢时,此时的他因为外界的诸多原因与功名官场无缘。其实他是十分博学的,这从《孔乙己》原文中可以得知。他来喝酒并不是因为他多喜欢酒的味道,而是他可以用酒来排遣寂寞、麻痹自己,甚至是被别人调侃,他也感受到了一丝快乐。
其实在那个时期,类似于孔乙己的这种人有很多。作为新旧时代交替的牺牲品,站着喝酒是新时代的无奈,穿长衫是旧时代的防守。
若木语
孔乙己最终脱下了他的破旧长衫,在他被丁举人打断了腿后。他最后一次来喝酒是穿着破夹袄来的。这并不是孔乙己改变了自己的思想,而且他彻底放弃了。或许是他知道了自己死期将至,穿不穿长衫已经不重要了。随着他的远去,留下的是我们无限的悲歌。
(文/若木 图/网络)
鲁迅作品《孔乙已》中的孔乙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孔乙己最印入脑海的就是,茴香豆茴字有六种写法,在别人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用手指在酒碗沾着在桌面,洋洋得意的形态下,写出得意之作。对着小孩们说着没有了,囊中羞涩的书生气,死要面子活受罪。写的出神入化。
那种酸酸的味道,十足的模样,就好像站在你面前。对过去所谓的百无一处是书生极大讽刺。用尽了笔墨真是不惜一切,泼墨如水,但却是恰到好处,用的很入神。
至于后面,偷书为窃。我反而认为,有狡辩嫌疑,但最后那个背影,不输朱自清父亲的背影。
凄凉的人生暮年,科举制的受害者。社会也处处打击,特招人嫌。
连最后老妈子小孩都打击他,不能看了生怜。幸庆时代不同,否则,他也会看着你笑的。
鲁迅鞭挞了旧社会,但是抨击的制度,科举制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