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为什么说明朝都是出生就看见死亡的朝代
- 万历初年首辅高拱为何会输给太监冯保,而让张居正捡了“便宜”
- 明朝的首辅是否就是宰相
为什么说明朝都是出生就看见死亡的朝代
明朝从1368年建国开始到1644年,享国276年,统治时间在历史上也算是比较长的了,何来是出生就看见死亡的朝代一说?
照这样说的话,清朝从1616年到1911年,也不过是295年,剩下的唐朝,宋朝等等是不是都是出生就看见死亡的时代?
或许题主的意思不是这个,而是想说明朝是个从建立就能看到它必须灭亡的时代吧?
这样说还算是有一定道理的,明朝是封建制王朝,采取的是封建制度和皇帝家天下的制度,所以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不管是明朝还是其他朝代,都是从建立就能看到它必须灭亡的,落后制度必定会被先进制度取代,这是历史的铁律。
其实跟后边的那个时代相比,明朝还算是比较符合时代的,因为在明朝时期,无论是周边国家还算欧洲国家都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才刚刚诞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所谓的先进制度取代落后制度还是没有到必定的一步,所以明朝以朱元璋推翻反动的元王朝,以相对平和的民族平等制度来对元朝的民族压迫制度,这个朝代也是以先进取代落后的,所以历史上都说明朝得国最正,这不是没有理由的。
而与此同时,后世的清朝才算是落后替代先进的典型,算是出生就看到灭亡的典型吧,毕竟当时的世界各先进国家都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清朝却没有跟上,反而逆流而行,搞了更加专制的王权时代,导致中国的全面落后,这个时代才算是出生就看见死亡吧?
万历初年首辅高拱为何会输给太监冯保,而让张居正捡了“便宜”
高拱能当上首辅已经是个奇迹了,此人虽然能力出众,但性格缺陷太明显。当二把手屈才,当一把手失人,也许当个参政议政的助手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惜他走上了首辅之位,反而缩短了政治生命!
导致高拱输给冯保和张居正的原因,除了他性格上的缺陷外,他不懂政治平衡的重要,妄图排斥冯保,压制群僚,独霸朝政。这个举动导致自己四面受敌,成了孤家寡人,同时又引起李太后的反感和警觉。再加上被人算计,失败是早晚的事。
高拱的性格缺陷,导致他四面树敌
高拱性情刚直,刚直得不通人情世故,高拱性格暴烈,暴烈得让人厌而远之。不管发生什么事,只要与他相左,必定以你死我活的方式,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所以,与他交往没有协商,更没有妥协,只有服从。这种态度别说政治生活,即便常人交往也是行不通的。
高拱几十年政治生涯,几乎没有盟友,更没有长久的盟友。徐玠举荐提拔他一步步走上高层,他把徐玠逼得告老还乡。张居正帮他复出,他视张居正为跟班。内阁大臣,被他折磨走了四个,甚至逼得有人不惜对他大打出手。
帝国最高领导层,差点成全武行,高拱的性格缺陷,成了引爆内阁的雷管。
其实,高拱因此吃过亏,被贬黜了一年多,可惜他本性难移,再次回到内阁后,当了一把手,变得更加极端,更加暴戾!
这种性格即便没有冯保,总会有人起来扳倒他,就像一课长在路当中的歪脖树,早晚会被砍掉!
其实,作为内阁首辅,首要的任务不是个人的能力,更不是个人意见的对错,甚至不是权力大小,而是营造一个好环境,让大家各尽所能。就像他自己在复出时所说,与诸君一起为国事尽心。可惜他做不到,性格使然。
不懂政治平衡术,将冯保推向对立面
政治最讲求力量的平衡,既保证大方向正确,又保证不会一言堂。这样的生态模式才是稳定且安全的。
高拱不懂,他要集权,准确说要独霸朝政,让所有人成为他的跟班,让多极世界变单边政策。甚至他连盟友的建议都不愿意听,让朝堂变成他的独唱会,而且是没有伴奏的清唱!
司礼监的参政,绝不是一点正面意义都没有,否则它也不会存在百余年。张居正的孤傲和清高,让他看不起太监出身的冯保。
一片大森林里,即便是一只蚂蚁,也有它存在价值,你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横加戕害,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冯保这只被高拱肆意践踏的小蚂蚁,一旦发威,也可以啃光一头大象。何况冯保代表的不是他个人,而是一种生态模式。高拱要捣毁也不是冯保个人的前途,而是帝国的政治模式。
一个人与整个体系为敌,高拱太自不量力!
张居正的背后一刀很要命
毫无疑问,张居正的手段有点下作,明里叫哥哥暗里捅刀子。这就是张居正跟高拱的差别,为了结果,张居正不太在乎手段上的亏缺。就像他用人,宁可用德行亏缺的循吏,也不用德行高尚的腐儒。
其实,扳倒高拱,不能怪张居正,实在是这个人太难合作,已经把内阁搞得分崩离析了,他不倒,塌陷的将是大明帝国的天地!
张居正也给了高拱机会,当年高拱复出,就是张居正鼎力相助,怎奈此人不上道。无论于公于私,张居正都必须除之而快!
于是,就在高拱准备对司礼监砍下夺命一刀时,张居正突然反水,提前在他背后下刀!
当高拱志满意得,准备面见太后,请太后在他废除司礼监的条呈上盖章时,李太后扔给他一道罢职归养的旨意。可怜高拱如雷轰顶,准备好的台词,一个字都没来得及说,就从此告别政坛!
皇帝需要安全感,高拱托大不尊
李太后为什么不支持高拱,她应该知道高拱的能力,及对先皇的贡献。
很简单,高拱没有给皇帝和太后留下安全感,甚至连起码的尊敬都没有。他们感觉到的只有高拱的咄咄逼人和轻视。
高拱是先帝隆庆皇帝的老师,资格老,深受尊敬。大概他自我感觉太良好,对小皇帝不发放在眼里,居然说小孩子懂什么政治!
这话虽说是真理,但如果对象是皇帝,那就是你做臣子的毫无人臣之礼,大不敬。虎视眈眈的政敌,当然不能错过这么重要的证据!
再说司礼监,司礼监其实就是皇帝的家奴,用来代表皇帝,监控大臣的工具。所以,他们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皇权。高拱竟然要剥夺司礼监的权利,请问你想干什么?这样的臣子能让人放心吗?
李太后未必不懂张居正和冯保的心思,但在司礼监的问题上,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并不是李太后糊涂,听人挑拨那么简单。
张居正与冯保为何结盟
客观来说,朝中真正能抗得起大梁的人选本来就不多。冯保和张居正,一个是万历皇帝的大伴,一个是万历皇帝的老师,两人相交颇多,冯保对张居正的能力是清楚的,不单纯是两个人的私利。
张居正做事的风格更加灵活,不讲死理,也不愚昧地死守文章道德,这点更容易与冯保的身份形成共鸣。
张居正也很清楚,首辅大臣要想做事,没有司礼监的鼎力支持,根本行不通,这就是环境,只能妥协,不可抗拒!
既然冯保愿意联盟,张居正求之不得。当然,出于文人士大夫的自尊,张居正与冯宝表面上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对李太后来说,冯宝她是放心的,张居正这位帝师,她也是放心的,她和两人同心协力,一心推行新政,真正做到了三位一体!
综上所说,是高拱自己的性格缺陷,和霸道的作风,以及政治上的幼稚,把自己搞下了台。他的下台,为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做足了鸣锣开道的功课!
明朝的首辅是否就是宰相
前年热播的某部电视剧中,有一段台词能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
由于朱元璋废了“中书省左右丞相”,明朝再无“丞相”这一官职,所以很多人对明朝的印象就是没有“宰相”了。
然而,这个印象其实是不准确的。
因为所谓“宰相”,是指对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某位官员并不是一定要被冠以“丞相”名号,才算是“宰相”。
打个比方说,一个省的长官,清朝称巡抚,汉末则叫州牧,清朝巡抚权力远不如东汉末年的州牧。但我们不能因为清朝一省最高长官不叫州牧,权力远不如当年的州牧,就说清朝没有省级最高长官了吧?毕竟巡抚和州牧的职务名和权力虽然不同,但它们的工作职责是类似的,都是代中央管理一省要务的最高长官。
明朝首辅和宰相的关系,也是一样的道理。
“相”这个职务设立之初,权力非常大。西汉早期的丞相,享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与皇帝坐而论道的待遇,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是,正是由于丞相的权力太大了,所以皇帝很快就开始限制丞相的权力。
具体来说,就是把相权收回一部分,转交给其他人。用内朝官管外朝官,用自己的心腹架空丞相。
那么,心腹指得是什么人呢?
每个朝代还都不一样。
西汉从元帝开始,“真宰相”是大将军,正经的丞相只不过是橡皮图章而已。
东汉时期,丞相这个职务直接就没有了,所谓的宰相变成了“三公”。后来,皇帝又剥夺了三公的权力,导致三公坐而论道,一切政务全归台阁处理。
于是尚书台的“尚书令”和“尚书仆射”就变成了真宰相。当然,东汉后期曹操又恢复了丞相,这属于特殊情况。
唐朝情况略有不同,但大体一样。唐朝前期的宰相叫“中书令”、“尚书令”、“侍中”,但皇帝觉得宰相们的权力太大(这已经是“群相制”了) ,便就跟当年的东汉一样,又把原有的三省长官虚位处理,朝廷的真宰相变成了“同中书门下二品”、“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而这些职务,理论上可以授予任何官员,哪怕是九品芝麻官都可以。
从这种变化就可以看出,其实唐朝虽然有宰相制度,但唐朝宰相也是样子货。而那帮真宰相并没有制度保障,皇帝说撤就能撤,这与明朝的大学士,其实没多大区别。
晚唐以至五代,军阀政治达到顶峰,唐朝中前期确立的宰相制度彻底废了,变成了枢密三司各有职衔,而宰相不过是虚位而已。这就又变得跟汉末一样了。
时间来到宋朝。宋太祖收藩镇兵权后,宰相制度又得以恢复,但宋朝跟唐朝一样,朝廷正经的宰相都是虚衔,相权实际掌握在二府三司手里。后来宋神宗改革,废除了二府三司制,恢复了正副宰相制,但没过多久,尚书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又被“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取”取代了。
再来说明朝内阁。
朱元璋废丞相后,皇权、相权一手抓,把他累的够呛。后来的朱棣觉得这样不行,就设立了内阁制度。
起初,内阁没什么权,大学士只是五品,具体工作就是辅佐皇帝办公,相当于秘书。这就跟汉朝的“尚书”,唐朝的“同中书省下二品”是一样的概念,都只是皇帝的临时秘书。
后来皇帝开始偷懒了,于是内阁权力就大起来了。不过,这时候让一群五品官去管六部尚书那些二品官,部长们肯定不听话,肯定会产生政令不通的问题。于是后来的皇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干脆让六部尚书、侍郎等高品级官员直接兼任内阁大学士。如此一来,内阁成员的地位就大大提高了,权力也增强了。
但面对文官集团的坐大问题,皇帝也是寝食难安,于是明朝皇帝想到了一招,即仿效当年的汉唐,让宦官集团制衡文官集团,把批红权交给了司礼监,让宦官和文官形成了制约局面,导致明朝的文官集团经常被太监欺负,画面极度难堪。
但是,像这种难堪局面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别的朝代也一样。比如说汉朝,到底有几个正经宰相是有实权的,恐怕掰着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汉朝的尚书一开始也是秘书,但后来干着干着就变成了宰相,主管行政了。刺史一开始只是管监察,但干着干着就变成地方行政官员了。还有唐朝,三省长官是最初的宰相,但干着干着就让临时宰相取代了。终唐一朝,到底有几个实权宰相是三省长官,恐怕也是掰着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
咱们国家历史上,很多制度在实际运作中和纸面上的规定,完全是背离的。汉唐的宰相制度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所以,如果要问明朝大学士是不是宰相。我可以明确的说:从制度上来说,不是!因为明代的丞相早在太祖朝就废掉了,而且朱元璋也不允许后世皇帝设相位。但如果以权力而论,那么明朝后期由尚书、侍郎充任的大学士就是宰相。
换而言之,如果明朝大学士不是宰相,那么汉朝的尚书,唐朝的“同中书省下二品”同样也不能算是宰相。因为他们也没有宰相应该有的一些待遇,算不上是真正意义的“相”。
但如果担任这些职务的人都不能称之为宰相,那咱们的历史上,还有宰相吗?或者说,还有多少人能配得上宰相这个职衔的?也就是既有宰相之名,也有宰相之实的?
总的来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宰相,要分具体情况,要分人。这就跟开头提到的某热播电视剧中的台词一样:李达康当县长,那县长就是一把手,李达康当书记,书记就是一把手。到底谁是一把手,不是看职位,而是看人。是政治实力到位才做得宰相,而非宰相本身能带来足够政治实力。
西汉的开国功臣申屠嘉,在汉景帝时期担任丞相,这是妥妥的宰相了吧?可他居然被晁错气死了。而当时的晁错仅仅只是一个俸禄一千多石的内史。晁错当时有皇帝支持,他就是能压制着申屠嘉。你说气人不气人?
还有张居正,你说他和胡惟庸比,到底谁的权力更大?胡惟庸是丞相,也是真宰相,但他这个丞相的权力未必比张居正这个不敢以宰相自居,时时要受太监冯保限制的内阁首辅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