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号称唐朝第一美男子,有什么故事,野史?元和十年李师道、王承宗派人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书请抓捕凶手,为什么被贬江州_白居易_宰相_唐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武元衡 白居易 宰相 唐朝

本文目录

  • 武元衡号称唐朝第一美男子,有什么故事,野史
  • 元和十年李师道、王承宗派人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书请抓捕凶手,为什么被贬江州
  • 藩镇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请求彻查,为何反倒被唐宪宗贬官

武元衡号称唐朝第一美男子,有什么故事,野史

武元衡这人不简单。

看过一部网络小说《杀死唐朝第一美》,

他姓武,唐代姓武的你第一个想起来的是谁?

我第一反应是武则天。

这两人还真有关系。

武元衡是武则天的曾侄孙,武元衡的曾祖父武载德是武则天的堂兄弟。

出身名门,是武元衡不简单的第一个地方。

但凭出身,还不足以令人称奇。唐建中四年(公元784年),26岁的武元衡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位列进士榜首,货真价实的状元郎。这哥们儿不光考试行,还搞文艺创作,写诗,这么一写,在当时愣是能与白居易齐名。

才华横溢,是武元衡不简单的第二个地方。

武元衡相貌英俊,号称“唐朝第一美男子”,俘获了无数女子的心。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不光是现在,从古至今,都是看脸的时代。长的好,就是加分项。

颜值出众,是武元衡不简单的第三个地方。

“学而优则仕”。

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读这么多书不就是想当官嘛。武元衡不仅当上了官,而且能力出众会当官,一直干到了宰相的位置。因为卓越的政治才能、强硬的政治手腕,武元衡被称为“铁血宰相”。

能当大官,是武元衡不简单的第四个地方。

可惜的是,不简单的武元衡最终以悲剧结束一生。

武元衡致力于削弱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这不是什么好活,这得得罪多少藩镇势力。一言不合都敢反朝廷的人,你去惹他们,不可能善罢甘休。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三日,天还没亮,武元衡赶着去上早朝。武元衡不知道,上朝的路上早就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安排人埋伏好了。走出去没多远,武元衡就被躲在暗处的刺客射灭灯笼遇刺身亡。

武元衡遇刺案,被白居易称为“大唐国耻”。

武元衡在被刺杀的前夜,作了一首五言诗《夏夜作》:

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

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

一诗成谶:

这首诗暗暗隐藏了第二天清晨的事情,被人称为“诗谶”。

武元衡本来和自己的助手裴度一起,准备上朝议事。他们刚出靖安坊东门,突然有刺客将护卫的灯笼射黑,随后几十名黑衣人从黑暗中冲出来。他们以极其残暴的方法看下武元衡的头颅,一哄而散。

如此接近完美的人,竟然就以这样惊动天下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足以引得后人一声长叹。

另外献上书氪手写版的两首武元衡的诗。

武元衡《春兴》

(书氪读书手写版)

武元衡《题嘉陵驿》

(书氪读书手写版)

元和十年李师道、王承宗派人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书请抓捕凶手,为什么被贬江州

金庸写《神雕侠侣》,其中说到独孤求败年轻时曾与河朔群雄争锋,这个故事情节,多半受了唐朝传奇故事的影响,河朔群雄是谁?即河北三镇,其中就有王承宗任节度使的成德镇,而李师道的平卢镇更为强大,当时风俗和政治架构基本与河北三镇相同。

话说,唐传奇中的聂隐娘、红线女的侠客故事,都和河北三镇之一的另一镇魏博镇很有关系,而李师道、王承宗却上演了现实版的侠客刺杀宰相的故事。极度主张削藩的宰相武元衡在大清早上朝的路上被当众刺杀,其下属裴度(后来唐朝著名的宰相,协助唐宪宗中兴唐朝,完成了短暂统一)被砍翻在地、跌入旁边沟渠之中。此事发生后,朝野震动,百官人人惶恐,皇帝唐宪宗李纯更是震怒不已。

这桩案件在当时是一大疑案,凶手是谁扑朔迷离(若是发生在武则天朝,就该入狄公案了),虽然在好多年后一个偶然的造反事件发生后一体告破了,但其实其中内情也不定就那么清楚。反正,最后的幕后凶手定在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头上(李师道后来被灭,平卢被分割为好几个镇),但在当时,唐宪宗更怀疑是成德节度使王承宗。

唐宪宗李纯,是唐朝安史之乱直到唐朝灭亡150年时间里的第一英主,在他统治的晚年,终于平定了蔡州叛乱,制服了河北三镇和平卢镇,完成了唐朝中后期唯一一次统一。但唐朝积重难返,唐宪宗死后不久,藩镇再起,越演越烈,以至于唐朝灭亡。

唐宪宗提拔了出身寒微的白居易,让他逐渐成为了朝中的知名人物,青年俊杰。且说白居易的父亲,当年正是反对平卢镇割据而归附唐朝的功臣,因此白居易最初的政治立场,显然和武元衡等人一致。正因为如此,当武元衡等人执政时期,白居易虽然对朝政指手画脚,公然得罪权贵,甚至顶撞皇帝,惹得皇帝也很不高兴,但却有李绛等宰相为他说话。

大约就是武元衡遇害的前一年,著名的宰相李吉甫(武宗朝的唐朝名相李德裕的老爹)死了,李绛也被外放,朝中的政局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随着武元衡遇刺,朝廷的掌权者已经完全变了天。而白居易依然书生意气,我行我素,在朝堂上煌煌大言,请求宪宗彻查武元衡遇害一事。

武元衡遇害要查,这谁不知道?一代英主的宪宗难道不知道?何况宪宗是最极力主持削藩的鹰派。宰相们难道不知道?只是事发突然,宰相们还没想好如何应对,也不好多说。用得着你白居易来越班发言?

此时的白居易已经不担任谏官,而是太子府的宫官。但看看白居易在当谏官时得罪过什么人吧?皇帝最宠幸的宦官吐突承璀、或这或那的地方节度使、朝中老资格的混混以及皇帝。你不被贬官,还想怎么着?

历史记载说是:宰相们不满白居易越职发言,加之有人陷害白居易品行不端,事母不孝(其母因为观花坠井而去世,而白居易的诗中却多有花啊之类的),于是被贬。

而其实呢,那是因为白居易年少经验少,不懂官场险恶,得罪人太多造成的。当时的宰相应该是张弘靖、韦贯之。张弘靖是个拗相公,后来到卢龙去当幽州节度使,一意孤行,直接把已经平定的幽州又给激反了。韦贯之呢,一贯是不主张两面作战的,当时在打蔡州,何必非惹王承宗等人,白居易的发言也不符合其心意。因此,白居易被贬,也就很正常了。

其实,白居易被贬未必是坏事,贬他的人也未必都是坏心,当时的政局极为复杂,白居易离开京城或许是件好事。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星火辰头条号)

藩镇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请求彻查,为何反倒被唐宪宗贬官

武元衡,唐宪宗朝宰相,他主张对藩镇用兵。我们都知道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一直不好处理,而武元衡跟白居易交情很好,不过相比武元衡受宠于皇帝,白居易由于天天劝皇帝这个那个,并不被上面喜欢。

元和十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造反,武元衡主张对淮西蔡州进行清剿,唐宪宗,一个前期相当有作为的好皇帝,早就看这些藩镇不顺眼,这一来二去,使得成德节度使与淄青节度使十分担心,为了维护盟友,遂决定刺杀武元衡极其副手裴度,以救蔡州。

815年,武元衡赴大明宫上朝,时天色未明,刺客射灭灯笼,将其杀死,同时,裴度亦被刺三剑。

作为好朋友,白居易自然会替朋友上书,希望严查凶手,此时唐宪宗十分火大,平藩之心不灭,所以他立刻与裴度等人商量,对淮西用兵,两年之后李愬雪夜入蔡州,生擒吴元济,天下藩镇震动,纷纷上书请降,之后,朝廷连连用兵,淄青,魏博,成德等等节度使或死或入朝为质,天下重归统一。

而白居易虽然现在有名的很,可是当时他官实在不高,古人十分厌恶越级上奏,即便现在似乎也有些忌讳,故因此被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