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唐时期皇帝封王都是一个字,到了清朝变成了两个字,区别是什么?历史上哪一个太监被封王了_封王_洪承畴_清廷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了封王 封王 洪承畴 清廷

本文目录

  • 在汉唐时期皇帝封王都是一个字,到了清朝变成了两个字,区别是什么
  • 历史上哪一个太监被封王了
  • 投降满清的汉人中,很多人封王了,为什么洪承畴功劳很大,爵位却低的可怜
  • 刘备称帝之后,却为何不肯给兄弟关羽张飞封王
  • 刘备称帝之后,成了一国皇帝,却为何不给关羽张飞封王
  • 祖大寿和洪承畴投降满清后为什么没有像皮岛三位将领那样被封王
  • 太平天国永安开国封王秘闻,为何只封了五个王

在汉唐时期皇帝封王都是一个字,到了清朝变成了两个字,区别是什么

汉唐到清朝,无论是一个字的还是两个字的封王都是有的,字数上其实并没有区别,区别在于封号上

清朝之前封王多以地域名来赐封,清之后封号不封土。

这其实是清朝吸取前朝教训对于王爷的防范,是中央集权逐渐取代分封的表现。

1、一字王与两字王

亲王的封号中,有一字与两字,比如秦晋齐楚之类的一字王,长沙、中山、琅琊、成都之类两字王。

虽然都是亲王,但是秦晋齐楚在春秋战国时期都是最大最强的国家,所以魏晋之后在封王是会刻意凸显这四王的尊贵性,而以其他诸侯国名封的王或者两字王自然低一等,尊卑与权力大小不同,大多数这样,但是也是有例外。

比如东晋,司马睿当皇帝之前封号是琅琊王,所以东晋一朝琅琊王的位置就是下任储君的位置。

一字王与两字王最大的区别就是封地不同,而后期通过人为操作的因素给予不同的政治意味。

2、清朝为什么不以地域封王

纵观中国历史清朝之前全部是以地域封王,但是只要封出去,无论怎么进行限制王爷在自己的封国内还是享有一定特权,这就容易出现叛乱。即便明朝朱棣之后把王爷当成高级囚徒软禁,都还发生过叛乱。

所以清朝吸取历朝经验将所有的亲王都圈养在京城,只赐名号不封土,这是为了防止亲王到了地方之后扰民或者发生叛乱。

历史上哪一个太监被封王了

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太监,比如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等都是权倾一时、位高权重的大宦官,但都没有哪一个封过王,号称九千岁的魏忠贤也顶多封了个爵,唯独一位被封王的就是宋朝的童贯,在他71岁时封为了广阳郡王,走上了人生的最高峰。 宋徽宗时期,民间素有“六贼”之说,童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当时人们称蔡京为公相,童贯为媪相,媪是妇人的通称,也因他是宦官出身,意指其为母相。


宋神宗时期,童贯进宫后拜在同乡宦官李宪门下作徒弟,跟随李宪数十次出入西北,打下了很好的军事基础,但始终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到了宋徽宗的时候,年近50的童贯以其办事才能和宰相蔡京的推荐,方才得到徽宗赵佶的重用,徽宗令童贯监军出征西北的羌人,他与主帅王厚等人调集十万兵马开赴西北,大军行至湟州(今青海省乐都县南),恰逢宫中大火,宋徽宗认为宫中失火是不祥之兆,应避免大动干戈,于是火速传令给童贯,不让他出兵,怎奈童贯立功心切,根本不理会徽宗的命令,抗旨出兵,大败羌人,而且还占领 了惶城、都城、廓州等战略要地,徽宗念其有功,封他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


童贯收复大片西北领土后,又想着手攻辽夺取燕京,在他的撮合下,宋金结盟联合攻辽,双方达成协议,由金攻打中京,宋攻打燕京。

童贯率20万大将北伐燕京,结果大败而归,童贯要是这样回去该有多丢脸啊,于是他乞求金兵代为攻取燕京,然后童贯再用100万贯钱赎回燕京,这功劳全给安在自己头上。


宣和七年(1125年)宋徽宗遵从宋神宗的谁能收复全燕之地者赏以封地、封为的遗训,下诏封童贯为广阳郡王,由此童贯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封王的太监。 金人灭辽后,矛头直指开封,派兵大举南侵,徽宗在一片不安中传位给钦宗,,自己贪生怕死而南逃,童贯不听从钦宗让其留守汴京的命令,而随徽宗南逃,大学士陈东等人上书弹劾蔡京、童贯等误国六贼,童贯作为罪魁祸首被贬职,靖康元年(1126年)钦宗命令监察御史张澄处斩童贯,第二年,北宋灭亡。


其实童贯握兵20年,在与夏、金、辽的战斗中还算尽力,并无误敌投国,北宋之灭根本在于宋徽宗的不作为而招致朝廷腐败、经济崩毁,童贯作为徽宗的替罪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出身宦官,朝廷官员多瞧不起他,加上童贯骄恣,上下结怨,徽宗让位,童贯失恃,众人落井下石,自然就不会有好的下场了。

投降满清的汉人中,很多人封王了,为什么洪承畴功劳很大,爵位却低的可怜

首先,题干上就有歧义,在清初汉人封异姓王真正大权在握、名气比较大的也就是4个罢了(像义王孙可望封的比较水,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此题说的好像汉人封王一大把,独独落下了洪承畴一样。清初四位异姓王分别是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仲明、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其实就这4个异姓王论对清朝的贡献率完全不亚于洪承畴,甚至高于洪承畴,再加上当时军政形势的需要,所以清廷对他们的器重确实远高于洪承畴。

从贡献率来看,四王当中孔、耿、尚三人早在清入关之前已经在为清太宗皇太极卖命,而孔有德和耿精忠在投降皇太极之前发动吴桥兵变,使明朝负责补给辽东地区的山东登、莱沿海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尽管在背叛明朝的时候一开始还没有想着降清,但这场兵变客观上对清朝起到了支援作用,皇太极在他们降清之后对此兵变评价道“夺据山东,残破数城,实为我助”,肯定了孔、耿二人的这份投名状。在尚可喜投降清朝后,三人又率领自己的部属随清征朝鲜、入关破明,参加锦州围城战和松山决战。在清入主中原后,替代水土不服的八旗军在南方作战,夺取了湖南、广西、广东等大片土地,其中所历艰难困苦,实是惊人,也算是为清廷立下了汗马功劳。

《清史列传·贰臣传·孔有德》:每解衣自视,刀剑瘢痕,宛如刻划。风雨之夕,骨痛痰涌,一昏几绝。

而吴三桂对清朝则首先有献山海关之功,我们不能不承认一个事实,吴三桂尽管在气节上虽然为人不齿,所谓“自古不子不臣之人,鲜有如吴三桂者”,但是其本人确实是一个优秀武将,自降清后从山海关开始,转战河北、山西、陕西、汉中、四川至云南,前后同农民起义军、南明永历政权打了无数死仗、恶仗,所立的功劳相对于三顺王只大不小。

而洪承畴确实是一流的文官,其战略能力和指挥能力确实是相当出色,但是具体到攻城略地,还必须有敢打敢拼的武将来实施,况且清入关初始,特别崇尚军功,而这四位出身于辽东的武将确实不负清廷所望,所以爵位在洪承畴之上部分也在情理之中。

更何况孔有德、耿精忠投降清朝时,携带了六、七门西洋造的红衣大炮以及修炮、造炮的炮匠,清的火炮技术得到了质的提升,为入关后的攻城略地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像太原、潼关这样的坚城就是在红衣大炮的轰鸣下垮塌的,如果没有火炮引进,八旗军功夫再高,一座城一座城的啃,恐怕八旗男丁都要打没了。光是这一点,洪承畴所做的贡献就无法与三顺王相比。

但是,清朝给洪承畴的待遇相对于他的功劳来说确实是低了很多,好歹他在永历政权暴起之时,苦苦支撑西南战局,经略西南五省达四年之久,所谓“西南底定,皆其功也”。但是,在他乞休之后,仅仅获得了三等轻车侍卫的职务,而且只准袭四次,这对于他来说简直算的上羞辱了。

《清圣祖实录·卷三》:给致仕经略大学士洪承畴三等阿达哈哈番,袭四次。

这个爵位不要说和孔、耿、尚、吴相提并论,他居然和无耻告密、出首李之椿复明案的谢国宝相同,实在让人大跌眼镜。很显然清廷在有意压制洪承畴。

我认为有如下原因:

首先,洪承畴是一介文臣,他在降清的时候孑然一身,根本就没有私人的部属和武装力量。所以,在清廷眼里可以用完就扔,不会有任何后遗症,放心又安全。而孔、耿、尚、吴是个人就不同了,他们属于“带资入组”性质的,就孔、耿二人就“携船百艘,兵二万来归”,当然里面存在大量非战斗人员,根据《清史稿》所载耿仲明有旧兵2500、孔有德有旧兵3100、尚可喜有兵2300,本来八旗人丁就少,一下来了近万能战之士,这就是雪中送炭,清廷自然是要高规格礼遇重用的。

《清太宗实录·卷十四》:且又全携军士官民,尽载甲胄器械,航海来归,伟绩丰功,超群出类,朕深嘉尚。

而吴三桂则带着关宁军余部加入清军,史称“三桂精骑五千,俱敢战,为建州之所畏,至是合,势益张”。随着这四个异姓王南下,战事不断推进,随着投诚兵员增多,力量增强,清廷为了消灭南明政权,反而会更加倚重他们,手里有无筹码,这就是洪承畴与清初四王的本质区别。

其次,洪承畴尚对故明有愧疚之心,引起了清廷对他的猜疑和忌讳。

尽管洪承畴降清之后,为清廷尽力办事、出谋划策。但是,其本人由于背叛了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忠君信仰,心理备受折磨,唾面自干、怀羞愧恐之感在所难免。就在顺治二年,洪承畴经略江南之时,洪承畴入南京文庙讲书,提到马士英不忠之事,有生员何光显嘲讽洪承畴“马士英虽然不忠,未事二姓”,当时洪承畴就怒了,大家都认为何光显性命堪忧,没想到“府教官戒饬十五下而释”,这说明他内心应当有愧。

而在其招抚东南的过程中,被两次告发,一为与反清人士有牵连,二为放纵有“谋逆”文字者,反叛这两次纯属诬告,顺治帝虽然表示这是“反间以图阴陷,朕岂堕此小人之计耶”,可是又嘉奖巴山严查之功,这显然就是警告洪承畴不得有二心。

在其经略西南之时,竟然不主张穷追永历皇帝,当吴三桂向他请教自保之策时,洪承畴则告以“不可使滇一日无事”,言下之意就是要“养敌”自重,当时之敌不就是永历政权嘛!而在顺治十六年的八月,清廷兵部咨询洪承畴攻取缅甸事宜,洪承畴竟以云南未靖等理由,暂停进兵。

但是老谋深算的吴三桂可并不这么想,上疏力主进攻缅甸,邀宠自固,抓获永历帝,提出“三患二难”之说,吴三桂奏疏一上,立即抓到了清廷的痒痒肉,议政王、贝勒、大臣立即表示支持吴三桂之说,进兵缅甸。

这个对于洪承畴来说就比较尴尬了,吴三桂的奏疏反面说明了洪承畴不想进兵缅甸之理由,实为强词夺理,乃不想剿灭永历帝的说词,清廷对这个首鼠两端的洪承畴更加不能信任了。

《清史稿·卷二三七》:桂王既入缅甸,不欲穷追,以是罢兵柄。

既然洪承畴无根无基,清廷又怀疑其有二心,对其不信任,在爵位上打压他也是理所当然了。

引用文献:《清太宗实录》、《清世祖实录》、《清圣祖实录》、《清史稿》、《清史列传》、《庭闻录》、《国榷》、《甲申传信录》、《明季南略》、《簷曝杂记》

刘备称帝之后,却为何不肯给兄弟关羽张飞封王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说的,在《三国志》等正史上,并没有刘关张结拜为兄弟的记载,《三国志》上只说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刘备向以大汉继承人自居的,想当初,刘邦建汉,大封异姓功臣为王,结果异姓王总萌生异志,不断起来反叛,让当上皇帝的刘邦,不得在朝廷上安闲一日。一次刘邦在镇压过叛军后,路过老家沛县,就搞了个与家乡人民同欢,以前一向不务正业的混混刘三,现在竟当了皇帝,成了汉高祖!家乡人自然高兴奉承,刘备也高兴,衣锦还乡啊,人生最大快事。于是刘邦就大宴家乡父老,酒酣耳热之际,刘邦不禁起舞作歌,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由此可见,刘邦被异姓王已搞得焦头烂额,荣归故里之际,心里仍带着忧愁。后来刘邦干脆不再封异姓王,大封同姓王,将自己的哥哥、子孙们都分封到各地为王,临死时还招集群臣杀白马留下遗誓:以后“非刘姓者不得为王,若违此誓,天下共诛之!”以后吕后当政,违了此誓,吕后死,汉臣们尽诛吕氏。刘秀建立东汉,也严守此誓,没有封异姓王者。刘备自称西汉中山靖王之后,正宗汉室苗裔,他在蜀地建汉称帝后,自然也要严格遵守老祖宗留下的遗誓。关羽、张飞虽与他恩若兄弟,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毕竟与他不是同姓亲兄弟,他怎敢有违祖宗遗誓,冒然封关张为王呢?

其实关张与刘备关系密切,在蜀汉举足轻重,官高位显,封不封王,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呢?

刘备称帝之后,成了一国皇帝,却为何不给关羽张飞封王

封爵不封王,刘备对于这同甘共苦的两兄弟,始终没有忘记祖训,但与此同时,他也是出于大局考虑。

虽然能用封王解决的的问题,必将产生更大的麻烦与信任危机,毕竟当时还不是居功自傲,封王称霸的时候,为何这样说,且听我一一道来!

刘备与张飞关羽的交情,是我国古代史上为人称颂的兄弟情义,兄弟三人也一起打拼下大半个江山,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没有深究历史的绝大多数人仅仅还将思维停留在《三国演义》中,三人并非同胞兄弟,但却情同手足,着实让人羡慕,三人桃园结义的佳话其实是有史以来,存在很大误解与狭隘偏见的。

之所以如此,就是我们绝不能否认小说与历史事实的差距,人心隔肚皮,当没有利益关系涉及,三人确实能够做到同甘共苦,但是也并非绝对,时间会让友情贬值,同样也会让友情升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其实已经言过其实。

为了顾全大局,牺牲兄弟情义也是常有的事,何况我们要知道,涉及的是政治权力,亲兄弟、亲父子都会反目成仇,何况是异姓兄弟。三人能够和睦相处,相安无事就是最大的幸福,并不是封王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不封王还好,要是封王将会产生蝴蝶效应。

首先当时刘备称帝,并不足够支撑他为兄弟封王。登基称帝只是确定其政治主导地位,当时并未实现天下大一统,也并不是该论功行赏的时候,时局未稳就盲目封王,难免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提前封王,也极易造成将领和下属产生懈怠,积极性很难提升,将大大提升将来作战失利的可能新性。

其次当时封王,也面临着极大的舆论压力

对于封王这回事儿,属实要慎重,毕竟论功行赏没毛病,但是如果不能准确揣测人心,就极易造成误会,很难做到公平共正,这也是刘备不敢轻易封王的重要原因。

其实封张飞和关羽为王也未尝不可,但是要妥善处理其他将领的功劳,就不见得一朝一夕就能轻易解决,太过草率必将遭人口舌。凡事都由刘备决策,反而降低了决策成本,独裁是当时最好的团结方式。

最终刘备不敢如此,是因为有前车之鉴

还记得当年称帝的刘邦吗?他作为汉高祖,自然也有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异姓将领,大约在公元前185年,刘邦亲自立下白马之盟约,就是为了解决异姓王的问题,当然也有防止吕后干政的意思。

总之当时对于异姓王的封杀排挤,相当厉害。刚开始确实问题较少,但是日久见人心,诸侯王很难再服从刘邦管制,时常会有造反的嫌疑,为了警醒诸侯王,还特地召集群臣,拉来白马,将其杀之。

“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祖训。

刘备一直以来都有作为正统汉室的优越感,自然对于先祖教训不敢轻易淡忘,兄弟情义一旦涉及政治纠纷,就不见得有那么纯正了,直接关乎利益大小。

刘备自然不敢轻易试探人心,自然也不想拿兄弟情义开玩笑,倘若不出问题还好,一旦出现问题,反目成仇,就不是能轻易解决的了。

(刘备画像)

何况刘备的识人用人之术了得,当初和张飞、关羽结拜,自然有出于自己的考虑。很明显,张飞关羽都不像是那种争强好胜之人,即使刘备不封王,也不会说什么,他们想要的很简单,称王那不过都是后话。

祖大寿和洪承畴投降满清后为什么没有像皮岛三位将领那样被封王

投降时机不一样,归顺时的资本不一样,建立的功劳不一样,待遇自然也不一样了。

先说时机和投降资本。

孔有德、耿仲明在崇祯六年归顺后金时,当时后金军与明军还在辽东进行拉锯战,装备远不如明军。

而孔、耿二人此时率一万精兵以及后金军当时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及匠人归顺,不仅帮皇太极树立了威望,招揽一部分汉人的民心。而且还帮助后金军扩充了实力,建立了完整的火炮部队,使后金军在攻城和野战当中,具备了与明军火炮对射的能力,缩小后金军与明军的装备差距。

试问如此巨大的功劳,以及如此恰到好处的投降时机,他们怎能不封王?

相比于孔、耿,尚可喜和后来的吴三桂归顺的时间虽然稍晚一点,但他们也是在最佳时机归顺的。尚可喜归顺于皇太极称帝前,吴三桂归顺于清军入关前,都属于老资历。并且他们也都是“带资入股”。尚可喜带了五万人和广鹿、大小长山、石城、海洋五岛军资器械归顺。吴三桂带了四万关宁铁骑归顺。

从时机和资本来说,尚可喜和吴三桂甚至比孔有德和耿仲明要更大。他们封王,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孔、耿封王,那么尚可喜和吴三桂也应该封王)

另外,孔、耿、尚、吴都有嫡系班子,从上到下如铁桶一般,都是奉行投机主义的以原明军为主的军事利益集团,清廷很难分化他们。对这四位,清廷不裂土封王根本笼络不住。而没这四位,清军想拿下南明又是白日做梦,就以满蒙八旗那点人,怕是连划江而治也做不到。(即便是如此笼络,后来也一样爆发了三藩之乱)

而祖大寿和洪承畴就不一样了。

祖大寿是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因锦州被围困,且援军又不来的情况下才归顺的。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明朝的援军是不会来了,而锦州城破只是时间问题,祖大寿投降与否并不影响整个战局的结果。如果他这种情况都能封王,那明朝降将几乎都可以封王了。清朝也给不出那么多王爵。

至于洪承畴,他的情况更尴尬。

他是文臣带兵,原本就没多少本钱。并且他还是兵败被俘而降,自己的嫡系曹变蛟等部被打得全军覆没,可谓孤身一人而降。

虽然说他有很强的军事战略头脑,但他手下无兵,纯粹就是一个打工仔。清廷多他少他的就那么回事。皇太极极力劝说他投降,不完全是爱惜他的才华,更主要的是想利用他的投降给关内的汉官做样子。

需要用他时,就拿他出来用,不需要时就把他扔一边去,不必担心他会造反。

再说功劳。

有清一朝,无军功不封爵。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封王,当然不可能仅仅只是他们带兵归顺。最关键的是,他们在清营中,都立有很大的军功。

祖大寿虽是个武将,但他投降后,一是年纪大了(64岁),二是清廷不信任他,所以他在归顺清朝后,并没有立下旷世军功。皇太极封他做汉军正黄旗总兵,其实已经是高抬他了。

至于洪承畴,投降之前是文官,投降之后依然是文官,最高做到大学士,正一品。他在清廷的工作履历上并没有真正带兵打仗的经历,都是诸如节制几省督抚军务的,抓宏观的工作。

所以,洪承畴别说是封王,他应不应该封爵位都是个问题。

当时支持对洪承畴赐爵的人认为,洪承畴是明朝降清最高级别的官员,no.1,不封难以服降臣之心。并且洪对平定南方,经略中原也参谋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建议办法,对稳固天下确实有功。

不支持赐爵的则认为,他没军功,就是不应该封爵位。

最后,几经争论,议政王大臣会议才以洪承畴确实有功劳为由,在洪承畴退休后,封了他一个级别非常低的三等轻车都尉。

这个爵位有多低,我就不多说了,看下面这张表就知道了。

轻车都尉,而且还是第三等……

当然了,清朝统治者并不认为给洪承畴一个三等轻车都尉是羞辱。

因为在当时被封爵的明朝降臣中,除了洪承畴等少数几个人是文臣外,其余的人都是军官出身。按理来说,洪承畴不该封爵。给他一个低等爵位,已经是开恩了。

PS:资深汉奸范文程是子爵,但洪承畴的地位远不如范文程。

太平天国永安开国封王秘闻,为何只封了五个王

这个得看实力了,先说下石达开吧

1864年7月,历时14年,纵横全国十余省,攻占500余座城市,曾经一度将大清推向灭亡边缘的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当时,九帅曾国荃麾下吉字营将士杀进天京,纵火抢掠,忠王李秀成乘此机会掩护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而出。可惜,李秀成因将好马让出,自己乘坐一匹劣马,不幸被湘军俘虏,关在了两江总督府。应曾国藩之请,李秀成写下了几万字的《自述书》,讲述自己参加革命之经历,并对太平天国各诸侯王做了点评,其中,对于翼王石达开,李秀成说他“文武双全”,评价很高。

有意思的是,翼王石达开既然是文武双全,为何永安封王时却只能排在最后一位呢?1851年9月,猛将罗大纲率军攻破永安,拿下军兴以来第一座城市。同年11月,洪秀全在永安进行分封建制,杨秀清东王九千岁,管辖东方各国;萧朝贵西王八千岁,管辖西方各国;冯云山南王七千岁,管辖南方各国;韦昌辉北王六千岁,管辖北方各国;石达开翼王五千岁,意为羽翼天朝。从中可看出,石达开并没所谓的“领地”,而是“羽翼天朝”,也就是保镖。其实,石达开之所以排在最后一位,原因也是很简单,即是资本不够,他没法与前四位相比。

杨秀清——代“天父传言”之权力,军事谋略出众,石达开不具备

说句实话,杨秀清家境贫穷,平时以耕山烧炭为业,按理说几乎是不可能挤进太平天国权力高层,更别说是实际上的第一把手。但是,杨秀清却相当厉害,有着非凡的眼光和才干,这是他得以身居高位的资本。1848年,作为拜上帝教实际创始人冯云山被逮捕入狱,紫荆山区教徒人心惶惶,准备解散,杨秀清趁机表演“跳大神”,安定了会众,从而取得代“天父传言”之权力。而后,杨秀清立刻组织烧炭工人捐钱,搞“科炭”,通过贿赂桂平知县方式,救出了冯云山。金田起义时,又是杨秀清出谋策划,顺利将洪秀全、冯云山从花洲接回来,从而拉开了起义之序幕,史称“迎主之战”。就此两项指标而言,石达开不具备。

萧朝贵——代“天兄下凡”之权力,作战勇猛无敌,石达开也不具备

就在杨秀清取得代“天父传言”之权力后,同是烧炭佬的萧朝贵也表演了“天兄下凡”,借助耶稣附体,宣传拜上帝教,从而取得代“天兄传言”之权力。对于此种做法,洪秀全、冯云山表示认可,并加以利用。太平天国以宗教立国,天父耶和华是最大的神,天兄耶稣则是第二大神,既然萧朝贵是“天兄附身”,除了杨秀清,估计没人可以超越他。当然,萧朝贵能排行老二,也不全靠“天兄”,他还是有真材实料,即是作战勇猛,善于攻坚和野战,李秀成对其评价是:“勇猛善战,冲锋陷阵第一人”,这对早期太平天国而言,无疑具有相当重要之作用。

冯云山——拜上帝教实际创建者,善于宣传组织,无人可替代

实话说,若是没有冯云山披荆斩棘,深入不毛,在远离家乡近千里之外的紫荆山宣传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是搞不起来的。要知道,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曾天养等早期领导人均是冯云山拉进拜上帝教,洪秀全只是一个接盘侠而已。可以说,冯云山才是拜上帝教的实际创始人,他有着非凡的组织才干和宣传策略,太平天国的文书、典章、制度、礼仪、历法,等等,无一不是出自冯云山之手。若不是事发突然,自己被逮捕入狱,杨秀清、萧朝贵也不可能玩弄“跳大神”,从而取得凌驾于自己之上的权力。

韦昌辉——金田起义大股东,资本最雄厚,连兵器都是在他家打造

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这三位,石达开自然是无法超越的,那韦昌辉呢,他可否超越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韦昌辉资本比石达开雄厚。在太平天国首义诸王中,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是凭借资金入股的,就资金总额而言,胡以晃无疑最多,但胡以晃带来的人马太少,所以无法和韦、石抗衡。石达开呢,家境还算可以,但绝对无法和富户韦昌辉相比。要知道,金田起义所需的弹药、粮食、枪支、火炮等战略物资,基本都是在韦家搞定。正因为如此,当时的清朝官员还将韦昌辉当成是“逆首”,说他才是运动的领袖。

综上所述,杨、萧、冯、韦这四位都对金田起义贡献巨大,股份很多,这是石达开所无法比拟的。那么,石达开给金田起义带来什么呢?很简单,就是赞助一些资金,还有就是5000兵马,尤其是后者,否则永安封王时都没他的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