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加身的意思(黄袍加身真的是赵匡胤自编自演的一出戏吗)_赵匡胤_黄袍加身_自己的

本文目录

  • 黄袍加身真的是赵匡胤自编自演的一出戏吗
  • “黄袍加身”的后周大将赵匡胤,北宋开国皇帝,为何收回兵权
  • 精明如“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却陷 “烛影斧声”而身亡,你怎么看
  • 历史上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是真的吗有何历史依据
  • 玄武门之变、黄袍加身、靖难之变,这些在我国古代发生的惨烈事件,在其他国家有没有

黄袍加身真的是赵匡胤自编自演的一出戏吗

一个历史上最“成功”的卑鄙阴谋家,最终遗祸中国

赵康胤,如果放在今天,他就是一个无耻的野心家、阴谋家。一个罔顾道义又处心积虑、老谋深算的小人。天不开眼的是,他非常顺利,成功了。

一、一个卑鄙小人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唐朝灭亡后,中国陷入一个大分裂时期,政权更迭剧烈,经济、社会动荡不安,这就是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最后一个政权叫后周,皇帝叫柴荣,即后周世宗。

这个周世宗柴进,是一位了不起的人。

史载他“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

公元951年,郭威建立后周, 954年,郭威驾崩,义子柴荣继位为帝。

柴荣在位期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柴荣英明神武,治国有方,深得所有人的拥戴。

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开始复苏。世宗又南征北战,而且所向披靡,朝着统一中国而努力,可惜的是,天妒英才,公元959年,在商议取幽州时,柴荣病倒了,不久去世,年仅39岁。

如果周世宗柴荣不是英年早逝,中国历史上,就没有赵康胤的什么事了,中国的历史必然改写!

可惜的是,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于是,赵康胤的机会来了!

二、阴谋家的成功之路

这个赵康胤,原本是个投靠柴荣的人,跟柴荣称兄道弟,柴荣对他可谓恩重如山。令人扼腕的是,周恭帝太年幼了!赵康胤精明地找到了柴氏的致命罩门。

在满朝文武怀念旧主,天下百姓感激世宗的时候,受先帝隆恩的赵康胤是不能轻举妄动的,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

赵康胤将阴谋家的老奸巨滑老谋深算演绎得淋漓尽致!

柴荣尸骨未寒,他就迫不及待地行动了,怕夜长梦多!

大年初一,赵氏就散布谣言,契丹兵趁世宗新崩,将南下攻周,一时风声鹤唳,满城风雨。主政的符太后毫无主见,手足无措,柴氏皇室威严荡然无存!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领兵抵抗。

只带自己的一点队伍,当然成不了气候,赵匡胤便推脱兵少将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

兵权在握,周军行至陈桥驿,历史上“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大戏便隆重上演了!一切都按编好的剧情发展着。

不过,这样的剧情好像也太单调生硬了,赵康胤大导演决定增加一些情节,把戏演得逼真一点。

于是,周军一出城门,城内便谣传四起,说赵匡胤将做天子,也不知是何人所传,反正满城风雨,谁也不敢相信。

不管剧情如何发展,赵康胤都挺受嫌的,柴荣的口碑毕竟在那里,受到天下人的拥戴,赵大导演是需要掂量掂量的。

为了做得天衣无缝,赵导演就让自己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议论皇帝幼弱,不能亲政,大家前途渺茫等等。

这些倒也是合情合理的,天下谁不顾自己的前途?将士的兵变情绪很快就被煽动起来。

顺理成章地,亲信们将一件早已准备好的黄袍披在“醉酒”的赵匡胤身上,大戏演到了高潮。

聪明的阴谋家大导演将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反正,我赵康胤是不可能做恩将仇报的伤天害理之事,都是你们这班兔崽子干的好事!赖在我的头上!天下雨时,雷劈不到我赵某人的头上!

契丹南下,当然是骗人的鬼话,赵匡胤只是走了20公里左右便率军回师,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宋”,仍定都开封。赵康胤一群抬轿吹唢呐的兄弟皆得节度使位号。

三、阴谋家也有自知之明,成功后需要涂脂抹粉,从善如流。

赵匡胤非常清楚,最不可欺的,就是天下人心,为了掩盖自己的卑鄙小人行径,惺惺作态是必须的功课。

兵变之后,就当众宣布,回开封后,对后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惊犯,对后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对朝市府库不得侵掠,服从命令者有赏,违反命令者族诛!

赵康胤兵变,没有发生改朝换代时那种烧杀抢掠,只是杀了周室的个别侍卫将领而已,因而得到原后周大小官吏的支持。后来的一些反抗,赵康胤亲率大军平叛,基本上稳定了局势。

四、心怀鬼胎的赵康胤杯弓蛇影,遗祸中国

赵康胤沿用了柴荣的政策,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200多年乱局。统一了中国,为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是必须肯定的。

但是,他知道自己是如何取得政权的,每天都在惶恐不安中不可终日,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不再重蹈后周覆辙,千秋万代,国祚绵长,他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对柴氏宗室,是万万不能铲草除根的,他们少了一要头发,都会引起天下的质疑。

既然这样,就赐给柴氏丹书铁券!那是免死金牌哦!你看我老赵多么的重情重义!但柴氏宗室都明白,这东西是大宋对他们的紧箍咒!如果有谁不服,你就有违道义了,如果不乖乖做好柴大官人,那是要人头落地的!最无“道义”的赵康胤祭起了“道义”的大旗。

“杯酒释兵权”,大家都一清二楚吧?是不是对赵康胤五体投地?

解了亲信的兵权,只是头疼治头,脚疼治脚而已,聪明的赵导演发明了一招治国政策:“重文轻武,文臣御武事”!事实证明:这是天底下最烂的国策,害人害己!

凭心而论,北南宋朝三百多年国祚,特别是北宋时期,老百姓生活是富足的,勾栏瓦舍,歌舞升平,完全可以跟今天媲美。

但是,宋朝却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深的耻辱!北方那些毫不起眼的少数游牧民族,随便哪一个都可以欺负一下富足的大宋,最后元蒙鞑子的铁蹄彻底蹂躏了整个中原大地,崖山之战,十万将士蹈海殉国,大宋子民变成了下三流的贱民!一百多年间过着炼狱般的生活!

中原大地所有这些灾难,全拜赵康胤的做贼心虚所致!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赵康胤挖空心思,制定了自以为保护自己子孙万代的政策,恰恰是这些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国策,错判了形势,国家只富不强,造成了后来“靖康之耻”,断送了他后代的性命,更造成中国一百多年的灾难!

“黄袍加身”的后周大将赵匡胤,北宋开国皇帝,为何收回兵权

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

赵匡胤是如何当皇帝的?他原本是后周的军事将领,在陈桥驿,手下披了一件黄袍到他身上,然后欺负人家后周的孤儿寡母,他就名正言顺地成了皇帝。

当了皇帝后的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的和平方式,将兵权收归自己。

防止出现第二次“黄袍加身”

赵匡胤作为军事将领可以通过“黄袍加身”当皇帝,他手下的军事将领各个都立有汗马功劳,又拥兵自重,同样可以复制他的成功。赵匡胤吃到“螃蟹”,当了皇帝,但不能让别人再来吃“螃蟹”,抢自己的饭碗。为了防止“黄袍加身”的历史重演,他必须要收回兵权。

避免再出现五代十国的乱世

自唐朝末年以来,天下打乱,各路诸侯拥兵自重,纷纷占山为王。有了”枪杆子“,就会有地盘。拥有军权的人多了,就容易出现乱世。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就是因为军阀之间相互争斗。赵匡胤是军人出生,知道军事将领不听指挥的危害性。

皇帝与朝廷,需要集权

新朝建立后,卸磨杀驴的事情数见不鲜。当初打天下需要将领,治天下的时候,这些手握重兵的功臣就成了威胁。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也面临这个问题。皇帝需要加强个人权威,北宋朝廷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军权的集中必然是重中之重。收回军权,赵匡胤才算大权独揽,才能全九五之尊,才能政由已出。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一次和平的权力交接,也是一次政治交易。通过这次交易,君臣之间应该皆大欢喜。赵匡胤解除了心头之患;将领消除了皇帝的猜忌,为自己换取平安和富贵。对比刘邦与朱元璋的手段,赵匡胤集权的方式,最为温和。既不用流血,也没有伤和气。

精明如“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却陷 “烛影斧声”而身亡,你怎么看

你好,我是木易八未,喜欢历史,致力于用大白话讲出有趣历史~

先来说说赵匡胤,不同于水浒传中对赵匡胤的美化——说他是朵天命所归的“白莲花”,历史上的赵匡胤是一个既腹黑又无情还可以拿奥斯卡奖的皇帝(名副其实的“黑莲花”)。

能拿奥斯卡小金人是因为他在柴荣面前太能装了。

赵匡胤23岁投奔后汉枢密使郭威,郭威后来发动了兵变建立后周,赵匡胤被提拔做了禁卫军的小头目。看准了周太祖膝下无子,便积极在周太祖唯一的养子柴荣面前展现自己有才华又机敏的一面。柴荣非常欣赏赵匡胤便对他多加提拔,任命他承担训练、整顿禁军的重任。赵匡胤表面上对柴荣忠心耿耿,私底下却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为陈桥兵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说他腹黑是因为他两顿酒就解决了两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第一顿酒,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胤提前喝了一顿酒,在酒桌上对属下的将领们“频频暗示”后,装作酩酊大醉睡死过去了,只等第二天被“强迫”穿上龙袍。你不信?我就问问你,哪个将领出征抗击外敌入侵会带着私制的龙袍?为何《辽史》中根本不曾记载过有在那个时候发动战争?

你问赵匡胤怎么暗示的?

赵匡胤“醉醺醺”地问军师赵普:“汉高祖刘邦这样一个无业游民,为什么能做皇帝呢?”
赵普:“因为他文有萧何相助,武有韩信相助。”
赵匡胤:“这样啊!我看先生就是萧何!”
赵普眼光一亮,然后就有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第二顿酒,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坐上皇位之后不久便请当时给他黄袍加身的各位将领参加宴会,酒过三巡之后,赵匡胤跟他们诉苦:“我最近这段时间天天失眠,多梦,总梦见你们也被属下拿刀架在脖子上,被强迫穿了龙袍,这可怎么是好?”将领们立马酒醒了一半,纷纷下跪表忠心。赵匡胤扶起将领们:“我知道你们不愿,但是我当初又如何是自愿的?情势所迫啊!为今之计,我赏你们大量金银土地等不动产,你们回家享受生活去,可好啊?”将领们纷纷领赏谢恩,第二天就告老还乡了。

说他无情是因为在他宣誓效忠的柴荣死后不久,他就欺负柴家的孤儿寡母,夺了他们的江山。虽未“斩草除根”,但封柴荣10岁的儿子柴宗训为“郑往”,远远的送到房州(今湖北房县)。柴宗训20岁就郁闷而死了。

那么如此腹黑、无情、会演戏的赵匡胤为何会被弟弟给弄翻船了呢?因为赵匡胤没有其弟赵光义狠毒。杀兄欺嫂灭侄除弟,这都是宋太宗赵光义干过的事!

杀兄: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请赵光义吃饭,吃饭时屏退了左右,吃饭的时候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知道,只是外面的太监先是看见烛光影下,赵光义似乎在推拒什么,而后听见赵匡胤用柱斧(镇纸文具,材质为玉或水晶)戳地面,并伴随着赵匡胤大喊:“好做,好做。”的声音。三更时分,太祖睡去,晋王离开。五鼓时分,官宣皇帝驾崩。说睡去的凭证是“遥闻鼾声如雷”,但真正什么时间死的,谁知道呢?无论过程怎样,结果是赵匡胤死了,而继位的由赵德芳变成了赵光义。(赵匡胤身上发生的“大事”都和酒有关,就连死也不例外)

欺嫂:赵光义继位后,没有完成对开宝皇后的承诺(锦衣玉食、生活无忧),而是将她强留在皇宫的冷宫中,在开宝皇后死后又不允许她和赵匡胤合葬。这是前所未有的怪事,也因为这种奇怪的事情导致有一些人还有桃色猜测,觉得这件事另有猫腻。

灭侄除弟:尽管赵光义自己的皇位是按照兄死弟承的方法得来的,但是他并不想传位给自己的弟弟,他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所以他先设计杀死了自己的弟弟赵廷美,气死大侄子赵德昭、又设计杀害二侄子赵德芳。

从以上这些事看来,赵匡胤输在了对弟弟的信任和不如弟弟狠毒上!

历史上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是真的吗有何历史依据

历史上的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了皇帝,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

在中国的历史上,几千年来想当皇上的人,可谓多如牛毛,手段各异,有的征战多年,多次的死里逃生,也未能穿上龙袍,有的甚至到最后尸首两地,到阴朝地府称帝去了。

可也有的却不费吹灰之力,却当上了皇帝,当然继承皇位的就不算了,就说赵氏的祖先赵匡胤,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当上了皇帝,就连他自己都觉得,这个皇上当的很意外。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赵匡胤一开始是给北周国的老柴家打工,他本身就是一个武将,且武艺高强,有万夫不当之勇,为人仗义,在他手下的将士们,都很敬佩他尊重他,并把它视为知己,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网罗的许多心腹死党,也给他日后称帝打下了基础。

实际上大周朝的皇帝周世宗柴荣,对赵匡胤也不薄,把他视为自己的心腹,让他当了禁军的最高将领,统帅的国家军队的主力,并时常的出入后宫,当他每次看到皇帝周世宗柴荣无数的嫔妃,真是羡慕不已,时常给他的弟弟赵光义,和亲信赵普石守信等人说起这事,并赞不绝口的说,还是当皇帝好啊。

然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据史书记载,就在后周皇帝柴世宗死后第二年,公元960年的初春,传来消息边关告急,说契丹人和北汉政权要联合进攻大周,经众大臣商议,建议只有八九岁的小皇帝,令赵匡胤率大军去抵抗敌人的进攻。

就在离开封不远的陈桥驿,赵匡胤扎下营盘,当晚宴请手下大将,席间喝的叮咛大醉,赵光义,赵普等人将他扶入后帐歇息,此时由于走的匆忙,一个媳妇儿也没带,此时他想起皇宫里的皇上那大大小小的妃子和宫娥宫女,让他感慨万分,又说了一句:还是当皇上好啊。

赵光义及他的亲信们,觉得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这个成语就是从赵匡胤这而来的,这大哥是想当皇上了,赵光义和他的死党心腹经过一夜的密谋,于是第二天早上,众将领及兵士们跪倒一地,山呼万岁,没有龙袍,就把杏黄大旗扯下来,当成龙袍披在那赵匡胤的身上。

这样,赵匡胤便顺水推舟,就此当上了大宋朝的开国皇帝。

陈桥兵变的消息传到朝廷,此时朝廷想派兵去剿灭赵匡胤,可朝廷已是无兵可派,说话间,赵光义率领大军杀入皇宫, 赵匡胤随后赶到,那小皇上大骂不绝:赵匡胤你个挨千刀的,你这酒是喝到人肚子去了,还是喝到狗肚子去了?

赵匡胤听后自觉理亏,觉得这皇帝当得不光彩。

赵光义,赵普等人要斩草除根杀死小皇帝,此时,被赵匡胤拦下,并请出皇太后,让他们到云南去当藩王,并年年供给俸禄,这老柴家的人觉得大势已去,并且听从了赵匡胤的劝说,带着小皇帝到云南上任去了。

此后赵匡胤亲自领兵征战,除了契丹和回鹘及党项这几个游牧民势力之外,很快平定后唐北汉等其它地方割据势力,建立的强大的宋王朝。

由于这赵匡胤皇帝当的太快,太突然,太容易,也使他感觉不安,生怕有人也像他那样,再来一次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了它的鸟位,于是,在一次酒宴上,便上演了杯酒释兵权的闹剧,在这之后,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并把兵权然后牢牢的控制在皇帝的手中。

以后的所有官员都要从科举中选拨。

玄武门之变、黄袍加身、靖难之变,这些在我国古代发生的惨烈事件,在其他国家有没有

其他国家也有,其中最著名的:

(1)1762年俄罗斯彼得三世在宫廷政变中被妻子叶卡捷琳娜(叶卡捷琳娜二世)废黜。10月底,被废的沙皇彼得三世被毒死(也有说是勒死),叶卡捷琳娜对外宣称是消化不良而死。

(2)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保罗之子,杀父夺权.神圣同盟的组织者之一.

密谋杀父夺位登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