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为何石守信可以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_守信_太祖_赵匡胤

本文目录

  •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为何石守信可以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
  • 诸葛亮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吗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为何石守信可以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北宋名将石守信就知道这个道理。他学习西汉萧何的故事,自污其身,“横征暴敛”,终于摆脱了朝廷的猜忌,安享晚年。石守信是个明白人啊!石守信是如何做到的,我们今天就讨论石守信是一个怎样的人吧。

石守信(928年—984年),北宋开国将领。开封浚仪人。隶属于枢密使后周太祖郭威帐下。后周广顺初年(951年),升任禁军亲卫都虞侯。显德元年(954年),石守信跟随后周世宗柴荣征讨北汉,在高平之战中有功,升任亲卫左第一军都校。同年师还后,又升任铁骑左右都校。后累官至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宋太祖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赵匡胤“黄袍加身”后,石守信参加平定潞州、扬州等战役;961年(建隆二年)任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太祖即位后,封他担任归德军节度使。

后周世宗柴荣显德三年(956年),石守信随后周世宗征南唐,任先锋,下六合,入涡口,克扬州。显德五年(958年)三月,南唐割淮南求和后,石守信以功升领嘉州防御使,充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成为殿前司禁军主力的指挥官。得到世宗器重的,石守信也没有辜负后周世宗的期望。在世宗亲征御战淮南南唐的战斗中,做先锋,连战连捷,一路高升。

显德六年(959年)三月,后周攻辽,石守信任陆路副都部署,成为后周的主要将领之一,石守信再次勇敢出战,打退了契丹军,从契丹手中收复了瓦桥、益津、淤口三关及瀛、莫二州,以功迁殿前都虞候,转都指挥使、领洪州防御使。同年六月,赵匡胤接替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时,石守信接替赵匡胤任殿前都指挥使。此年,柴荣驾崩,其子柴宗训即位,石守信出任义成军(今河南滑县东南)节度使,仍兼任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在以赵匡胤为首的“义社十兄弟”中,是继李继勋、赵匡胤之后第三个建节的,而且长期与赵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赵匡胤的部属、亲信。他作为赵匡胤的副手,与赵匡胤的关系最为密切。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赵匡胤指使人谎报军情,暗中与赵匡胤勾结的次相王溥,促使首相范质仓促派赵匡胤率军北上,石守信是殿前司留京的最高长官,是赵匡胤事前安排的内应。赵匡胤于当天晚上准备兵变时,派心腹小校郭延赟驰回京城向石守信报告,石守信立即部署“将士环列待旦”,等待策应赵匡胤兵变部队回京作内应。第二天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就即在陈桥发起兵变。集结军队很快就向京城进驻,石守信很快就按照预先约好,与在城内其他参与者一起把守各处,以防不测,由于有石守信等指挥的殿前司禁军策应,赵匡胤的兵变部队得以顺利进城。石守信在大宋创建之初,为宋太祖南征北战,平定叛乱,功绩不可谓不大。石守信被提升为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还改统管归德军节度。

李筠反叛,石守信与高怀德率前军进军征讨,在长平打败了李筠的军队,破李筠众于长平,斩首三千级。又败其众三万于泽州,获伪河阳节度范守图,招降了太原援军数千人,全部杀了他们。李重进在扬州反叛,皇帝任命石守信担任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宋太祖亲征,到大仪(在今扬州附近)停宿,守信派人紧急奏请:“扬州城被攻破就在旦夕之间,如果陛下亲临,可以趁士气旺盛一举平定”。太祖同意,果然取得胜利。建国不足两年,面对两起重要的叛乱,石守信都作为主帅加以平定,宋太祖知他识时务、懂己心、大为赞赏。

乾德年初,皇帝晚朝后与石守信等人喝酒,酒过几圈之后,太祖说:“我没有你们辅佐就不会有今天,如今我做了天子,感觉到不如担任节度使时快和,整夜不能安枕睡安稳觉”。石守信等人磕头说:“如今天命已经确定,谁还敢有贰心,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太祖说:“人谁不图求富贵,一旦有人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你虽然不想做天子,难道不做能成么”?石守信对太祖说:“我们太愚笨想不到这些,恳请陛下指点我们”。太祖说:“人生如白驹过隙而已,你们不如多积聚些金银、购置田宅,将来留给子孙,多养些歌儿舞女来终享天年。我们君臣之间没有什么猜忌嫌怨,不是很好吗”? 随着宴席的继续,大家被赵匡胤叙旧情、共赴难,又说到为君难的困境,大家都很担心,石守信很快就悟出了皇帝的用意。石守信感激地说:“陛下为我们想到了这些,真是所谓的能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啊”!很快大家也明白了皇帝担心他们有谋反之意,所以纷纷自动请求隐退。第二天,石守信等人都托言有病,请求解除兵权,皇帝准许了他们,赏赐非常优厚,让他们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石守信、高怀德便主动带头交出了兵权。其他将领一看,也只好跟着交出了兵权。石守信本来就受宋太祖信任,交出兵权后,更是隆恩浩荡。日子过的很是潇洒。

石守信为了消除宋太祖的疑心,石守信肆意横征暴敛,专门让老百姓憎恨。在担任地方长官时,有意追求聚敛财富,积聚的财物为数极多。他本来就特别信奉佛教,专门在西京(今河南省洛阳)修建崇德寺。招募百姓用人力车运送砖瓦木料和泥灰,威逼驱使得百姓干活,却不给人家工钱,人们把这件事告状到了朝廷。宋太祖知道了这件事,只是笑笑,不作理会。石守信明白,自己虽然将兵权交出了,但是在军中威望还在,不这样做,皇帝还是不放心的。现在交出了兵权,又惹了骂名,宋太祖肯定会对这种现状满意,知道他是诚心交出兵权的。这么一来,不仅没有麻烦,而且还会得到朝廷的弥补。所以尽管石守信退了,但是他的子孙们却受到了宋朝皇帝的重用,可以说,他们家是满门显贵。

石守信也有头犯晕时候。一次,他的老朋友梁彦温的儿子梁周翰前来拜访,石守信见梁周翰文采不错,便起了爱才的心思。不久,赵匡胤在酒宴之中跟石守信谈到他身边缺个能文会写的人,并说要让梁周翰过来试试。石守信回家后就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梁周瀚。那梁周文瀚也脑子也有病,听了此事后,立马就给太祖写了一封感谢信。宋太祖当即大怒,不仅当即取消了这项任命,还把梁周翰赶出京城,外放效力。石守信得知消息,知道坏事了,以后就“专事聚敛,积财巨万”,这才消除了宋太祖的疑心。

宋太宗即位,石守信升为兼中书令,石守信自出任天平军节度使总共十七年未曾调任,专事聚敛,积财巨万。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罢石守信天平军节度使,改为中书令衔任河南尹、西京(洛阳)留守。石守信崇奉佛教,在西京建造崇德寺,招募民夫运输建筑材料,驱赶压迫工人十分厉害,但是不给工钱,很多工人因为这样受苦。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加检校太师。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征灭北汉,遂即移军进攻辽南京幽都府,起用石守信督前军。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之战,太宗亲自督战,但宋军大败,太宗狼狈逃回。同年八月,宋太宗将战败的责任推给诸将,石守信以“督前军失律”的罪名,被“责授崇信军节度使兼中书令”。但不久,朝廷又进封石守信为卫国公。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移任镇安军(陈州,今河南淮阳)节度使,复守中书令。

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六月,石守信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追封威武郡王,赐谥“武烈”。

宋真宗时期,石守信的儿子石保兴,以荫任补充为供奉官。至道二年,有岌伽罗腻几族率领部众结成方阵前来抗拒,石保兴选拔敢死的战士数百人,口中衔枚趁夜出击,歼灭了敌人。敌军大队人马又来复仇。保兴指挥部下出入战阵中,战马被流矢箭射中,他爬起来。换匹战马大声呼喊,杀入战斗。三天之内,双方共交战四十二次,敌人最终退去。咸平二年,正值西夏人入境劫掠,保兴要求取出国库中的钱数万串分给战士,主管官员坚持不同意做。石保兴说:“城池如此危险,怎么来得及等候朝廷的批复,这件事过后,如果朝廷不允许我这祥做,我愿用家财偿还这些钱”。西夏人被击退后,宋真宗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加罪他,反而称赞他会变通,做得好!

诸葛亮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吗

诸葛亮是谁?神人也!文贯古今,熟知历史。这么浅显的“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还能不知道吗?

纵观古代历史,尤其是春秋战国史,功成而身不退者,多无好的结局。比较著名的例子是协助越王勾践反败为胜、力吞劲吴的,越国大夫文种。文种有奇才,是使越国反吞吴国的首要功臣,与范叔齐名。而最后却是惨死于勾践之手。这就是有名的“兔死狗烹“之例!

但是诸葛亮却不必有此忧虑。为什么?原因有三:1,汉未纷争直到三国并立,刘蜀都是实力较弱的一方,一度自保尚难,何谈恢复中原?在这种情况下,刘蜀集团对于人才的渴求是近乎于无限的!而诸葛亮又正是不可或缺的奇才。因此即使其有功高震主之嫌,刘备与刘禅父子也不得不予以包容和仰仗。

2,诸葛亮是一个操守品德俱佳的名臣。为了刘氏天下呕心沥血,躹躬尽瘁。其人品与忠心,早己被刘氏父子所深知与信任!也因此刘备也才会在白帝城托孤于孔明。而君臣之间,有信则立、无信则废。

3,诸葛亮的才干和品行,不仅被自己人信服,甚至连对手都为之钦佩。在建国于蜀后,荆州势力与西川本土势力的矛盾与冲突,必须有赖于一个能被各方所信服的能臣所调解。而刘备父子正是因为善用孔明、李严…等能臣才得以在蜀地立住脚跟的。各方力量的平衡是轻易打破不得的。

综上:刘备集团的目地是使天下重归一统,使汉室复兴。在这个总目标未实现前,诸葛亮就更是安全的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