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的全诗的诗意?词牌为“浣溪沙”的诗词格式与韵脚有什么要求_词人_词牌_浣溪沙

本文目录

  • 浣溪沙的全诗的诗意
  • 词牌为“浣溪沙”的诗词格式与韵脚有什么要求

浣溪沙的全诗的诗意

不知道你要的是晏殊的还是苏轼的,我就把两首都放下上来吧。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缠绵哀感,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唯其如此,此联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这一派画意的光景,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它优美,洁净,潇洒……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它爽人耳目,沁人心脾,诱发诗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环境启迪,灵感生发。于是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词牌为“浣溪沙”的诗词格式与韵脚有什么要求

词牌为《浣溪沙》的诗词格式与韵脚有什么要求?

《浣溪沙》是一首词牌名,双调。上片三句,每句七字,共二十一字;下片也是三句,每句七字,共二十一字,一共四十二字。

这首词通篇为七字句。词平仄要求有律句和非律句之分。

词用律句往往比近体诗还要严格。诗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词往往要论。平仄格式为:

上片三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下片两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此外,还有平仄的几种变体。我们读词时去细心领会。

《浣溪沙》还有同调异名如《小廷花》、《满园春》、《东风寒》、《醉樨》、《霜菊黄》、《广寒枝》、《试香罗》、《清和风》、《怨啼鹃》等别名。

非律句一般是拗句。

七言词的节奏除了和七言诗句(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相同外,还有三、四,一、六,一、二、四的节奏。

此外,还有《摊破浣溪沙》,如李璟作的《推破洗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楼。

“摊破“,“减字“,是词文的增减有关的术语。往往是原调的某些句子一破为二,使某些句子的字数或全首词的字数、句数略有增加。“摊“就是展开。也是与词文的增减有关的术语,有“摊破“、“摊声“、“添字“、“促拍“、“减字“、“偷声“等方法和说法。

总之,词的平仄要求是比较难以掌握的。有这种知识儲备者,觉得用起来较为熟练,用这种体裁作词是一比较容易掌握的。没有通过这种训练用起来较为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较容易掌握的词牌,最好选择可平可仄的词牌,一步一步地摸索,循序渐进地学习、掌握,时间长了自然熟练生巧,以达到自己的理想。

另外,没有入门者,可以用其它文学形式表达你想表达的内容,又何尝不可!这就是毛泽东主席所说,不宜在青少年中提倡的原因所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