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羲【清代名臣】_太平军_同治_咸丰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李宗羲 太平军 同治 咸丰

李宗羲

李宗羲(1818~1884),号雨亭,四川开县人(今重庆市开州区)山西巡抚、两江总督。

李宗羲一生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忠君报国,守土抗倭,兴学育才,正气凛然,《清史稿》、《清史列传》有传。

李宗羲人物生平

李宗羲崭露头角

李宗羲五岁入学馆读书,十八岁参加县考,取得生员资格。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参加省城乡试,中举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任汉丰书院院长。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二甲第二十五名,以知县任用,分发安徽。道光三十年(1850年)四月,署英山县知县。八月,补婺源县知县。十二月,调太平县知县。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先后攻下安庆、江宁(今南京)。安徽按察使张玉田防守集贤关,委任李宗羲随军协理粮饷。咸丰四年(1854年)9月,奉调赴庐州(今合肥)清军大营,被委主办制造局,督造军械,继又兼管军装局。

李宗羲助剿太平天国

咸丰五年(1855年),清军围太平军于庐州城中,太平军派援军五六万往救。清军弹药不济,形势严重,他三昼夜不寝,督工赶造供应。7月,太平援军大队移攻柘皋,围清总兵吉顺营盘,布政使派李赴和顺大营求发救兵,他半夜扣营见和顺,求得救兵五千,连夜急行,天晓遇太平军,激战两日,太平军援军被迫撤回,柘皋围遂解。是役,李宗羲因功被保举以同知用。

9月,清军大举攻庐州城,得城内叛徒相约,10月2日三更后举火为号,内外夹攻太平军。和顺限李宗羲在三日内办就攻城必需的云梯、竹筏等物,他如期完成。届期,清军潜赴各门城边,城内火光四起,清军缘梯而上,太平军守军梦中惊起,伤亡惨重,庐州遂为清军攻陷。因克庐州府的功劳,赏戴花翎。

咸丰七年(1857年),李宗羲因剿来安有功被保举以知府补用。当时正逢太平天国南京事变之后,石达开出走安徽,李宗羲为清军代写致石达开的《招降书》,诡称:“去冬江宁,衅起萧墙,自相屠戮,即在阁下几有危于累卵之势,……如能归心我朝,倒戈相向,扫荡长江,立功自赎,虽万户侯不难致。”受到石达开义正词严的拒绝。

咸丰八年(1858年)8月,曾国藩派李宗羲随军办理营务,深受曾器重,倚为左右手。咸丰九年(1859年),署安庆府知府,李因病请假回开县调养。

李宗羲勤政爱民

同治元年(1862年),由于河南巡抚严树森举荐,得到调用,未至而严树森调任湖北巡抚,李宗羲跟随严树森听候调用。同治三年(1864年)清军攻占南京,曾国藩派李宗羲在南京办江北厘金总局(即税务总局),在任期间制定了沿江收税条例,裁减战乱期中各地自加的浮费,李宗羲因功升道员候补。

同治四年(1865年)春,任两淮盐运使,兼杨州道事。自清廷镇压太平军以来,淮南盐船改道泰兴,常遭风浪之险,李宗羲亲自勘定地势,在瓜州口东,新开凿一条长一千五百余丈的运河,方便了商旅往来。3月,李升任安徽按察使,8月调任江宁(今南京)布政使。

同治五年(1866年),运河水涨,清水潭决口,淹没七个县,灾情严重,李宗羲搜索司库存银12万两,奏请清廷准予拨款赈济,招收灾民为工,修复堤坝,疏浚河道,使30余万灾民得以度过灾荒。同时还制定了招民恳荒和酌减赋税的章程,及时恢复了灾区生产。

同治八年(1869年),李宗羲升为山西巡抚,在北京曾两次受到慈禧太后的召见,嘱加强山西河防。李宗羲到任后募新兵4千,交按察使李庆翔率领加强河防。当年冬黄河冰桥凝结,陕西回民起义军三次渡河,均被山西清兵击退。同治九年(1870年),丁母忧。同治十一年(1872年),服阙。

李宗羲封疆大吏

同治十二年(1873)升任为两江总督,兼办理通商事务大臣。当时,日本正乘隙挑衅,为防卫日本侵犯,李宗羲加强江防建设,增筑沿长江的乌龙山、江阴都天庙、象山、焦山、下关等地的炮台。先后在吴淞口及江阴北岸的浏闻沙、乌龙山北岸的沙洲圩等处添筑了炮台,使江防与海防互相照应,以便牵制敌人。

清末,慈禧太后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复修圆明园。李在两江总督任上,两次上书清廷,劝阻修建圆明园工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准备开会讨论有关海防问题,通知各督抚准备意见,李宗羲上书建议:重视人才的发现和使用,开发矿产,自办工业;提高海关税收,增加财源;停止兴修宫殿,节减行政支出,开发中国台湾 ,增强海防;选派得力人才充任使节,加强外交工作等等。

同治十三年(1874年)大旱,李宗羲寄银四千两回籍救荒,又捐银一千两修建开县城西培俊堂和资助学生参加乡会试。冬,因病上疏辞职。光绪元年(1875年),卸任回籍。

光绪二年(1876年),四川东乡(宣汉)百姓袁廷蛟等人反对官府横征暴敛,知县孙定扬谎报民变,请兵镇压,四川提督李有恒纵兵杀害平民一千余人,事件告到清廷。光绪四年(1878年),清政府指派在家养病的李宗羲查明此案。李宗羲微服前往宣汉黄金口等地暗访,据实上报。清王朝为了不使事态扩大,激起民变,不得不将此案平反。

光绪十年(1884)闰五月,李宗羲病逝于家。临死时口授遗摺,向光绪皇帝建议,要以帝学、圣功、用人、理财为重。李宗羲葬于开县城东迎仙山麓。

李宗羲家族后代

子:李本方,举人,官至兵部郎中。有才能,总督鹿传霖、锡良先后令董商务、学务。川东旱灾,治赈,被疾,卒,赠太仆寺卿。

李宗羲作品

船山先生像赞

峨眉毓秀,笃生英贤。有湖海气,结诗酒缘。

至情至性,亦佛亦仙。披图一笑,如见生前。

李宗羲《清史稿》记载

李宗羲,字雨亭,四川开县人(现重庆市开县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安徽即用知县,历英山、婺源、太平。咸丰三年,粤匪陷安庆,宗羲奉檄诣庐州军督粮械,积功累擢知府。八年,曾国藩进规安徽,调充营务处。九年,署安庆知府,以疾去官。同治元年,河南巡抚严树森疏荐,命送部引见,树森旋抚湖北,又疏调从军。三年,曾国藩督两江,调赴两江筦江北釐金总局,裁定沿江釐捐科则。江宁克复,以道员归两江补用。四年,署两淮盐运使。自军兴,淮南盐艘改道泰兴,宗羲於瓜洲东别濬新河,避长江风涛之险,商民便之。迁安徽按察使,再迁江宁布政使。五年,清水潭决,被灾者七州县,宗羲工赈并行,活民甚众。定招垦荒田酌缓升科限制章程,及江宁七属民卫丁漕折徵等次,民皆称便。

八年,擢山西巡抚,劾布政使胡大任废弛因循,罢之。令按察使李庆翱等率兵分地驻防,陕回乘河冰来犯,三战皆捷;屡自延川、韩城东窜,并击走之。丁母忧去官。

十二年,服阕,擢两江总督。日本方构衅,宗羲治江防,增筑沿江乌龙山、江阴都天庙、象山、焦山、下关炮台。又於吴淞口及江阴北岸浏闻沙、乌龙山北岸沙洲圩次第添筑,使江、海相犄角。时诏修圆明园,宗羲疏言:“外侮内患,天时人事,皆有可虑。请省营缮,减服御。”十三年,又疏言:“星变屡见,外患方炽。上年御史沈淮奏请停止园工,臣亦冒贡愚忱。兹复有不能已於言者,时局艰难,度支短绌,特一端耳。今外人入处肘腋,圆明园距京城数十里,既无坚城管钥之固,复少大枝护卫之兵。频年以来,每遇民、教争斗,外人动挟兵船要求。天津朝警,则海淀夕惊。皇上奉皇太后於此,此臣所万分不安者也。如蒙皇上乾纲立断,速谕停工,天下臣民,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敌忾同仇之气。人主居崇高之位,持威福之柄,苟无敬畏之念,则骄肆之心生;苟无忠谔之臣,则谗谄之人至。近日大学士文祥引疾,侍郎桂清外调,道路颇有惜词。臣窃谓老成忧国者,宜留之左右,以辅成圣德;忠直敢谏者,宜诱之使言,以恢张圣听。”疏入,上嘉纳之。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筹议海防六事,下各督抚详议,宗羲上疏曰:“万事根本,以用人为要,而就海防言,尤以求将才为要。宋臣杨万里有言:‘相不厌旧,将不厌新。’盖言用兵忌暮气,宜年壮气锐,素有远志,未建大功之人。至宿将勋臣,帝心简在,固无俟臣下之论列也。古有海防无海战,今练兵仍以水陆兼练为主。水师战舰不及轮船,轮船又不及铁甲,而船之得力与否,仍视乎驾驭之人。今战舰即不能一时尽易,应就弁兵中挑赴轮船学习,仍归水师提督节制。更招集沿海熟习沙线,能耐劳苦之人,参用西法,加以训练。然沿海地广,势不能遍设轮船,若敌乘无备,舍舟登陆,则我船炮皆无所用,故不可不急练陆兵。同治十年,曾国藩议沿海奉天、直隶、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七省练陆兵九万,沿江安徽、江西、湖北三省练陆兵三万,合成十二万。以陆兵为御敌之资,以轮船为调兵之用,海道虽极辽远,血脉皆可贯通。今诚踵其议而力行之,各省分定数目,各专责成,贵精不贵多,宜聚不宜散。从前缺额之兵,不必再补,现在已募之勇,更加精练,是在平时之实力讲求矣。西洋火器,日新月异,叠出不穷。今日所谓巧,即后日所谓拙。论中国自强之策,决非专恃火器所能制胜。然风会所趋,有不能不相随转移者。各国新出之炮,现在上海机器局已能如式制造。惟火器不难於用而难於不用。有事试演,尚可经久,无事搁置,立形锈坏。以后购造枪炮,应於操演之后,时时磨洗,不许锈坏,违者罪之,是珍惜巨帑之要义。臣闻自古觇国势者,在人材之盛衰,不在财用之赢绌;在政事之得失,不在兵力之强弱:未闻以器械为重轻也。且西人之所以强者,其心志和而齐,其法制简而严,其取人必课实用,其任事者无欺诳侵渔之习,其选兵甚精,故临阵勇敢而不畏死。不察其所以强,而徒效其器械,岂足恃哉?自福建创设机器局,上海继之,江宁、天津又继之,皆由枪炮而推及轮船。臣愚以为大沽、吴淞、直、东、闽、广等口,如能各得铁甲一二,蚊子船三四,佐以兵轮,安配重大击远之炮,与炮台相辅,亦足屹成重镇,稍戢戎心。惟泰西各国轮船以百数十计,铁甲船以数十计,大炮以千计,小炮以数千计,即使中国岁筹巨款,多方制造,亦必不能如彼之多且精也。臣谓船炮当量力徐图,而仍以修政事、造人材为本,使各国向风慕义,或外侮可以稍纾。近年劝捐、收釐、津贴,无法不备,民力竭矣。煤、铁乃中国自然之利,若一一开采,不独造船造炮取之裕如,且可以致富强。现在磁州业已奏明试办,而湖南、福建、江西、山西等省已成之煤、铁厂,扩而行之,果能有效,何必舍近求远,取给外国?为目前权宜计,将各口洋税通提六成,专供海防之用,五年为限,当可集事。若夫节流之法,更非难行。节之必自朝廷始,诚能罢土木之工,省传办之费,减宫中之用,则一岁所省,何啻百万?各省督抚,尽裁不急之费,钱漕税釐,实力稽察,勿使乾没,则一岁所增,何啻百万?请敕下户部,统筹全局,分别出入,於综覈各项之外,指定筹防专款,应用若干,俾中外上下晓然於经费之有限,财用之有制,力求撙节,不必言利,而度支可裕矣。以上皆就原奏四事推广言之,要必得人而后可以言持久。臣周谘博采,事之可行者,尚有三端。沿海各岛,大都土瘠产薄,惟中国台湾 形势雄胜,与厦门相犄角。东南俯瞰噶啰巴、吕宋,西南遥制越南、暹罗、缅甸、新加坡,实为中国第一门户。其地产有山木,可采以成舟航;有煤铁,可开以资制造。其客民多漳、泉、湖、嘉刚猛耐苦之人,足备水师之选。如得干略大员,假以便宜,俾之辑和民、番,兼用西人机器,以取煤铁山木之利,数年后可开制造局;练海师,为沿海各省声援,绝东西各国窥伺。此中国防海之要略,事之可行者一也。海外新嘉坡、槟榔屿、旧金山、新金山各埠,均有闽、广人在彼贸易,每处不下数万人。其为首领者,必有干济之才,足以提倡全埠。如派领事出洋,物色人才,不论官阶文武大小,有能任此事者,给以虚衔,令前往各埠结纳首领,婉转劝导,由各省督抚奏给职官,派为练首,令其团练壮丁,随时操演。约计经费有限,而获益无穷,事之可行者二也。现在通商各口,外人星罗棊布,中国情事,无一不周知,而彼都情形,中国则皆未深悉。自斌椿、志刚、孙家谷出使后,至今无续往之人。窃谓宜选有才略而明大体者,随时遣使,设有交涉,可辩论者与之辩论,可豫防者密为设防。且於彼国有用之人才,新造之精器,均可随时采访,以为招致购买之地,事之可行者三也。”寻乞病罢归。

光绪四年,东乡民乱,命宗羲按谳。宗羲以知县孙定扬浮收激变,冒昧请兵,提督李有恒妄杀平民千馀,据实入告,狱获平反。六年,召诣京师,以病未愈,疏请乞缓行。十年,卒,赐祭葬。

子方本,举人,兵部郎中。有干济。总督鹿传霖、锡良先后令董商务、学务。川东旱灾,治赈,被疾,卒,赠太仆寺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