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再次一将张若昀推向了风口浪尖。被网友们戏称“张无季”的他,因为“只管挖坑不管填坑”的那些热播剧,而被网友们不断拿出来说事。
像是2015年的《无心法师》、2016年的《法医秦明》、2019年的《庆余年》以及2021的《雪中悍刀行》。
几乎每一部都张若昀的精彩表现,而让一票粉丝敲碗祈求他出演第二部。
或许因为名气越来越大,或许出于商业炒作。
无论如何,每当张若昀的新剧开播,都会有一番针对他个人针砭时评。
当然,对于任何一个公众人物的客观点评,是每一个公众人物该有觉悟与心理准备。
无论夸奖还是批评,都该虚心聆听并汲取其中可贵的养分。
作为一个对张若昀从没有过接触与了解的人,《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是我第一次认识或看到了由张若昀主演的作品。
当我看完第7集《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后,便对那些单纯且毫无根据评论张若昀没演技的评论,产生了一丝的反感。
因为这并不是我看到的真相,也不是我看到的全部。
首先,一部电视剧的好与坏并不是由一个人或几个人决定的。
这是一个集体创作的过程,整体水平的好坏,甚至可能会因为道具手中的一针一线而受到影响。
其次,剧中某位演员的演技如何,并不是一时一地可以完全反映的。
人物的心理与行为,可能需要用跨越十几集的长度来细细揣摩与品味。
特别是一些习惯在连贯性故事中,频繁使用插叙方式讲述人物身世的电视剧。
一旦对某些闪回镜头没有注意或遗忘,就很可能造成对某个人物理解上的巨大偏差。
正如“算呆子”这样一个开篇即点明的人物设定,虽然很形象、也很符合那个时代对这一类的普遍认知。
但在大多数观众看来,如果错误地理解“呆子”,便会对这个人物乃至扮演者本身产生误解。
什么是“算呆子”?
简单来讲,由张若昀扮演的帅家默就是一个只会算数、只懂算数的呆子。
除了算数,他几乎一无是处。
无论是为人处事还是思想深度,都像一个十几岁甚至更低的小孩子。
甚至因为他成年人的外形,还可能让人产生一种厌恶与恶心感。
因为他几乎所有的行为,都已大大超出了那个时代对人们行为的要求与规范。
可实际上真是这样吗?
对于帅家默这样一个人的理解,我们或许该跳出古代与剧情的框架来看。
以现代社会对这一类的认知,其实帅家默可以算得上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天才少年。
但他与在各方面都极为优秀的博学家不行,他无法成为像亚里士多德、莱布尼兹、牛顿、达芬奇等等这样的人。
帅家默更像在某一领域拥有绝对能力的天才,像是爱因斯坦,张爱玲,史蒂芬·霍金,莫扎特等等这些人。
在这些人中,智商是他们异于常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他们异于常人的罪魁祸首。
与那些各方面极为平衡的博学家不同,因为某一方表现出过人的优势,所以会在许多甚至所有方面失去很来支撑这样的优势。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博学家并算不上是天才,而那些只在某一领域有突出表现的人,才能算得上是天才。
就像张若昀所饰演的帅家默,便是一个舍弃了人生中大部分东西,来成就算学能力的天才。
PS:写到这里,或许能对一些整日幻想自己孩子是天才或神童的家长一些提醒。
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天才的,而成为天才是有代价的,一些极为可怕与惨烈的代价。
在一些针对人类大脑的研究中,几乎可以证实人类是不可能拥有一个完美的“超级大脑”的。
所以当你要在某一领域成为强者、成为天才时,势必要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而这些让步很可能就是让你痛苦一生的代价。
这些代价,就是天才的代价。
他们会不该笑时傻笑,会出做一些异于常人的反常举动,甚至会因为神经系统失常而被送进精神病院。
而这,只是现代人才会有的福利与待遇。
在现代科学的支持下,人们发现大多数能做过目不忘,并且智商方面还远远高于普通人的天才。
几乎每一个都备受精神疾病的困扰,并因此产生感觉关联紊乱,甚至导致自闭症的产生。
就像世界公认的天才爱因斯坦,虽然他有着让人羡慕的160智商,还提出了许多至今都在被无人研究与解读的相对论。
可是这样一位天才,却患有严重的语言障碍与读写障碍。
天才与呆子只有一线之隔
“天才与疯子比邻,从天才到疯子仅有一步之遥”,这句名言出自诗人约翰•德莱顿。
同时,作为世人公认的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也有过与此类似的看法。
牛顿与康德都患有精神分裂症;拿破仑与凯撒有癫痫症;歌德与普希金则患有狂躁抑郁症。
几乎所有的天才,都不像是一个正常的普通人。
也正因为如此,天才往往比普通人更加脆弱。
当他们的精神状态比普通人更加脆弱时,天才的生活必然不会比普通人更加幸福,甚至只会比普通人悲惨。
也因为如此,他们的人生与人生中的一切,都不会是美好与完美的。
就像“算呆子”张若昀,这个在算学上已完超越当时普通人数倍之多的天才,因为他的天才特性,所以他“不配”拥有普通人的平静生活。
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正规演员,张若昀的演艺生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从2004年参演首部电视剧《海的誓言》算起,至今张若昀已经在演戏的道路上摸爬滚打了19年。
如果以帅家默的评判水平来说,张若昀铁定算不上演员领域的天才。
但至少他在努力诠释与理解他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
如今的张若昀因为《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在演技上受到了许多人的质疑与批评。
即便是在此剧还未开播之前,就已经有了对他在剧中表现的定论式评价。
可当剧情进展到第7之后,当剧中这个“算呆子”慢慢立住了自己的人设之后。
从笔者内心来说,张若昀在塑造帅家默这个角色上,是成功的、是不辱使命的。
也许80后的张若昀不是演员中的天才,也许80后的张若昀不是历经沧桑的老戏骨。
但作为一名演员,一名投身这个行业19年的演员来说,他几乎完美诠释了我理解中的帅家默。
对于我来说,《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中的帅家默,与原著中的帅嘉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那个是懂得官场也懂得人情世故的普通军户,而这个却是在精神上出现极大问题的自闭症患者。
从那些帅家默对儿时的闪回记忆来看,这种自闭症倾向在他小时候便已经出现了。
在大多数时候,他都只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说是数字的世界里)。
这也是为什么小时候的帅家默,会将算筹作为自己的玩具随身携带。
这也是为什么小时候的帅家默,会完全没有意识到身后的家正在被大火吞噬。
或许正是这样一种对“算呆子”的解读与理解,成就了今天由张若昀所饰演的帅家默。
他习惯性地会去啃食自己的手指甲,他会没来由地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
他会容然沉浸在自己的数字世界中无法自拔,他对除计算之外的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甚至让他对父母之死产生执念的,也是父亲一再向他提及的那四个数字。
所以我才看到了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演技”的张若昀,一个几乎没有人任何面部表情的帅家默。
可张若昀饰演的帅家默真就一点演技都没有吗?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在那种看似呆滞的眼神中,你能看到一个天才对自己唯一感觉兴之事,所迸发出来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一种普通人所不具有的光,一种官员和百姓都不会有的光,一种连程仁清看到钱时都不会发出来的光。
当镜头给出帅家默瞪大双眼却面无表情的特写时,并不是表面那看来的全无演技。
这是一种有意安排的视觉语言,当侧脸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当那双圆睁的大眼看似无神时。
你会发现那只眼角有伤的左眼,会在不经意间突然抖动。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颤抖,一种肢体上的不自觉,一种由心理而导致的不自觉。
结果当前的剧情,你会发现在这样一张没有表情的脸上,实际蕴含了很多内容在其中。
更甚者,这样一种面部细节上的抖动,并不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随意可以做到的。
除非你像天才一样天生就有这种本事,大多数人还是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或练习才能做到的。
特别是当眼睛睁大到那种程度后,眼下的腮部肌肉还能出这样的抖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写在最后:
当然,许多人会对笔者如此赞赏张若昀嗤之以鼻,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篇收了钱的公关文章。
如果真有这样的好事,拜托各大公关公司早点来联系我,毕竟能有一份额外的收入自然是好事一件。
可从内心来说,我还是认为不仅张若昀是有演技的,甚至剧中的所有人都是有演技的。
作为一名完全不懂演戏的普通观众,我对演戏的认知只能从观剧中得到。
在我的心中,没有没演技的演员,只有不会拍戏的剧组与逻辑错误的剧本。
每一个演员都有属于自己对剧中人物理解与诠释,每一个演员都不会想成为周星驰口中那条咸鱼。
我们可以不认可他们的努力,却不该对他们的努力冷嘲热讽。
至少在我明白了“算呆子”这个词的背后含义之后。
我对帅家默这个人物有了全新的理解与认知。
或许当我们对某个剧中人物或角色产生偏见时,并不是因为饰演者的演技不够或没有。
而仅仅只是我们没有真正理解或了解这个人物。
他是善、是恶、是聪明、是糊涂、是天才还是呆子?
或许都不该成为我们嘲讽演员的理由与借口,毕竟他们不是演员中的天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