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什么是“格物致知”
- 王阳明开悟了,他悟透了什么
- 请问各路大神,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有何异同
-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有什么区别和渊源
- 《传习录》里多次出现“格物致知”大家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
- 人的命运真的有定数的吗
- 朱熹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 格物致知,究竟应该如何格
- 能否用最简单的方法解释“格物致知”
- 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人推崇王阳明
什么是“格物致知”
什么是格物致知?
一场秦火,让儒家这四字心法失传了。
《大学》里唯独缺了这四字的部分。
现为圣贤补上:
格物,即格除心物。致知,即致良知,即复天性,即明明德。其中,格物的“物”字为关窍所在。《阴符经》云: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所以,格物的真正操作就在这句话里。
性本虚灵,动而为心。心本清净,染物而浊。浊则为意,意驱为念。而要点在于物能乱心。所以,不让心乱于物,也就是不生死于物关键是“机在目”。
机=触发,目=六根,所以其实是“机在目耳鼻舌身意”。所以,入手的方式就是这“六根”。
因此才有《论语》里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道家则是“慎汝内,闭汝外,绝汝知,收视返听,外三宝不漏,内三宝自合”。
佛家则是“修持身语意而三密相应,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登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从此入手,《大学》中残缺了千年的格物致知四字真谛终于真相大白。
作者:五戈(头条号:儒释道小火锅)
《火锅歌》
一锅虽小煮天地
破迷显正立真宗
诸子真言做宝镜
离幻返真赴丹霞
王阳明开悟了,他悟透了什么
开悟是一种类似吸毒之后的精神极度愉悦纯净的感觉,开悟后人会沉浸在一种巨大的喜悦之中,这种喜悦超越一切物质享受带来的感受,世间万物仿佛瞬间就都很容易理解,说话没有错话,做事不会做错,一种我心为天地的光风霁月的感觉,王阳明曾经做了很多事来试图开悟,但是经过痛苦的挣扎后他失败了,当他龙场悟道后,他试图把开悟归结于对心学的领悟,并且认为任何人按照他的体系修炼都能达到开悟的程度,但其实他错了,后世心学出了很多强人,但是和他一样开悟的人一个都没有,和古往今来无数的开悟的人一样,开悟从来都不是某种修炼导致的结果,这是一个神秘的现象,很可能和某种自然条件,比如来自宇宙的未知射线之类有关,开悟的人只是放空了他们的心灵准备去迎接这种改变。
请问各路大神,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有何异同
“格物致知”,是“宋明理学”中的认识论学说,但也同时分为各有侧重的学派。
“理学”,自北宋产生,盛行于南宋和明,衰落于清。这期间,涌现众多学派,影响广及千年。
朱熹,与程颢、程颐属于狭义“理学”,以“理”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被称为“程朱理学”。
因此,朱熹的“格物致知”,是“理一元论哲学”的认识论。
二百多年后明代王守仁,号阳明,与陆九渊为“心一元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格物致知”认识论,自然以“心”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理一元”和“心一元”,就是朱熹和王阳明“格物致知”学说的最大区别。
一
朱熹和王阳明,分别是宋儒和明儒之翘楚。他们的理论,皆根源于先秦的儒学。
“格物致知”,载于《礼记.大学》。
《礼记》亦称《小戴礼记》,据称为西汉今文经学创始人之一戴圣所作,是学习孔子传下来的“礼经”的笔记,因而称“记”。
关于《大学》,郑玄说:“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礼记》的这篇文章,主要论述君子个人修养与为政治国的关系;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总纲”;然后具体讲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七个步骤。这七个步骤中,“修身”是根本。
“格物”,唐孔颖达《疏》云:“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这是说,“格物”,就是探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孔《疏》云:“初始必须习学,然后乃能有所知晓其成败”。“知”,指知识。孔颖达认为“致知”,就是通过学习获得知识。
二
朱熹,认为《大学》这篇文章很重要。于是将其与《礼记》中的另一篇《中庸》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并将《大学》置于首篇。
朱熹的儒学前辈程颐,已经将“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来论述了,只是还不是高度重视。
朱熹则在程颐研究的基础上,上了一个档次,不仅高度重视“格物致知”,还总结出了系统的“格物致知论”。
这里要插上几句。前面说到,朱熹属于“理一元论哲学”。他在程颐融合佛教观念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理一分殊”的思想,即“总合天地万物之理,只是一个理;分开来,每个事物又各自有一个理;然而千差万殊的事物,都是那一个理的体现”。
朱熹的“格物致知”,就是关于“理”的认识论。
他说,“格”,为至为尽;“物”为事。“格物”,是“即物而穷尽事物之理”。“致知”,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
他进一步说,从格物到致知是认知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的过程,也是积累到贯通的过程。格物与致知是认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三
宋朝,和朱熹同时,还有一个大儒,叫陆九渊,号象山,家学深厚。
他创建了著名的“象山书院”,培养大量弟子,时称其与兄陆九龄为“江西之学”,与朱熹的“闽学”,并称“朱陆”。
陆九渊对《大学》的理解,换了一个角度,他认为,心即是性,即是理,由此开创了理学中的“心学”一系。
王阳明,属于陆九渊“心学”一派。关于“格物致知”的认识论,他认为,“格物”,是为“正心”;“致知”,为“致吾心之良知”。
王阳明的弟子,在《传习录下》中,将老师“格物致知”的理论总结为四句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后人,称这四句话是“王门四句教”。
四
《礼记.大学》所讲的“七步骤”,包括“格物、致知”,原意是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
但从宋代理学的程颐开始,则将其上升到联系“本体论”的“认识论”高度。
比如朱熹,他认为,“理”为“本”,“气”为“具”——“理”是“本体”,“气”为具象。他以此说,与稍长于他的张载的“其本论”哲学相抗衡。
比如王阳明,他认为,心的“良知”是天地造化的根本。就是说,“心”在本体论方面是事物的源泉。
各自不同的本体论,也使朱熹和王阳明对于认识论功能的认识上,形成了很大不同。
朱熹说,“格物致知”,在于“即物穷理”。就是必须通过事物的具象,而深入认识事物内部所包含的“理”。
王阳明说,“格物致知”,在于“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物,从而完成由内向外的认知。
五
用任继愈老先生的话说,朱熹的“格物致知”,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王阳明,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宋明理学,还有其他一些重要代表人。在“格物致知”认识论的研究上,也呈现多元局面。
明代的罗钦顺,是当时与王阳明分庭抗礼的大学者。他与王夫之,都受朱熹影响,关于“格物致知”,在“尽吾心中之理”方面,有所发挥。
明末清初的颜元,则对“格物致知”各种理论作了一番总结,认为,“格”就是“手格猛兽之格”,即亲自动手去做;“格物致知”,就是手格其物而后知至,强调了认识和习行的结合。
宋明理学,是在较长历史时期中儒、释、道三教冲突融合的结晶和道德形而上学的重建,也是中国哲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新发展阶段。
理学各家对本体论、认识论等哲学重大问题的思考与探讨,大大深化了中国古代的理论思维水平,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总体上,理学,作为当时的官方意识形态,对中央集权的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的统治起了稳定和维护作用。
另外, “理一元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以及“心一元哲学”中强调的道德主体价值和个体自觉,都对后世思想家有一定的思想解放和早期启蒙的作用。
理学在东北亚和东南亚,都有广泛传播和影响。所传及之国,往往形成了源自中国而又结合其本国情况的的“气学派”、“朱子学派”和“阳明学派”。
西方近代科学传入中国后,最早,“科学”的汉译是“格致”。
19世纪70年代,在英国人麦华陀倡议下,中国学者徐寿和英国学者傅兰雅在上海创办了“格致书院”。成为当时西学东渐和中外人士研讨西学的中心,推动了中国近代科技教育和科学普及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风俗的转变。
通过这两件事,可见“格物致知”影响之深。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有什么区别和渊源
谢谢邀请!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有什么区别和渊源?首先要明确王阳明和朱熹都是儒家学派人物,都是在传统儒家思想上加以完善和改造。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朱熹的格物穷理,在认识观点上都是唯心主义学说,大同小异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
“格”就是知明,判断。“物”就是万事万物。“格物”就是判断天下万事万物的形成之理由。
王阳明的格物理由就是“心即理”,朱熹的格物理由就是“性即理”。分别来论述。
论朱熹格物“性即理”。
朱熹的格物致知就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学说。认为“一草一木皆至理”,是以天下万事万物能够形成就是理,这就是朱熹的穷理学说格物,而致知是在事物形成之后才有感悟。
根据朱熹的这一穷理论,就是任何事物的性质就是固有的天理,把人的意愿完全割裂开来看问题,人的认知放在事物之外。物理与吾心,不得契合,根本没有格物效果。
为此,朱熹的“一草一木皆至理”,是很肓目是从统治阶级利益的理说,“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这一空谈读书之说,完全没有循序以致精。
朱熹的“性即理”,把“心”和“性”一分为二来谈天理。心不存于天理,而是万事万物的属性才符合天理。天造就了万事万物并有了各自的属性而存在“性即理”,性行在先,心得理在后。
再说,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一主张,表面上是在消除封建社会严重的等级制,而实际上在为他的“性即理”观点辨护。没有从人“心”这个根本找原因,结果也完全没有打破严重的社会等级制度。
王阳明格物“心即理”。
格物在王阳明的学说观点上,就是人的意志“止至善”的功夫。明白了至善,也就明白了“格物”。
王阳明的“心即理”,天理存在于自己本体心内。从对事物的认知上,以“心外无理”论出发,让心空灵而不糊涂,各种道理存于心中,万事万物就会呈现出来。
“学贵得之于心”,在人本心外没有什么天理,离开了人的本心,也就没有什么事物,所以,“心”为万物的之主。一切事物形成的理由就是“心即理”而致知。
为此,王阳明把《大学》格物和致知相结合并统一起来,发明了“知行合一”核心观点。并行成了《大学》新的宗旨,“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诚意就是格物的先有条件,就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就能够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也是“心即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之区别。
综上所述,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学说“心即理”观点与朱熹“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学说“性即理”观点,显然很有差别。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是有知行合一的效果,而朱熹“穷天理”,是不存在知行合一,或颠倒了知行成为了行知(行在先知在后)。这就是王阳明的创造新儒家思想与朱熹加以完善的儒家思想真正区别点。
总之,朱熹的思想就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在不断的完善和改造,成为符合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封建迷信思想。使社会更加封闭和固化,并阻碍了社会追求变革。
而王阳明的思想是以一种新的儒家思想,对社会有着开放性的色彩。为封建统治者不看好,而不会采纳。但是,对推动当时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传习录》里多次出现“格物致知”大家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
“格物致知“一语出自春秋时代曾参所撰的《大学.右传之五章释“格物致知”》。此章亡佚,系南宋理学家朱熹所补。致知,致,动词,推极(朱熹注),推到极致,推到事物的最高点;知,知识。致知就是把知识推到极致。格物,格,动词,穷究;物,指事物,事物之理,事物的道理和规律。故“格物”训诂为“穷究事物的道理和规律。其实践意义:欲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推到极致,就必须穷究事物的规律和道理。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算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达到最高点,达到极致。
人的命运真的有定数的吗
我爸走时是五十五岁,平生爱酒,走那年的半年前特别瘦,脸色发黄,但是也没有病痛,我们不在他身边,只觉得他喝酒多,瘦不那么正常,叫他少喝酒多锻炼。突然卧床不起,以为是感冒,几天后下床走路已打摆,我觉得不对,送医院检查,医生说肝问题严重,第二天定第三天转院,可是还没等到第三天,第二晚就走了,把我们一下击蒙了。事后听我妈说,前些年他曾经在一个镇见一个算命的,回来跟我妈说,算他的命是五十五岁,他没在意,怎么可能五十五岁呢?但是真就五十五。
另外我在二十几岁曾经算过一次命,算命的说,我的命算好了,确实那时也算顺,可是他说我中年可能有难或不顺,他指我的额头,中间有个小小的坑疤,那是几岁摔磕石头上留下的,他说这额头看,本来可以一直顺,可是这个中间小疤痕,注定你中年不顺。我问能否防,他说这是天意,防不了,你好自为之,扛过就好。不过两年,我真的不顺来了,两年时间,几岁大儿子车祸离去,一个多月父亲突然走了,第二年奶奶走了。生意也接着越来越差,那两年睡觉不愿半夜醒,一醒根本睡不着,脑子里都是他们。我估计我扛不住了,我会垮掉。
我开始买烟抽,开始约人喝酒,一定要喝到蒙,一觉可以睡到天亮。半年后,烟戒不了,但是那种半夜醒来睡不着的病好了。
时间可以抹去一些,但是我想,命中注定,改变不了,我还要好好活下去。老天给我什么命,都要接受。
信不信命中注定,我个人觉得,信好过不信,你信了,你会认为,这是老天定的,你会服。你不信,你会觉得你的一切诡运,是倒霉,不公平,会怨天忧人,最后垮掉了。
所以说,命的定数,最好是信。
一个好好的人,突然死了,肯定伤心,我会开导亲人,不必太难过,这也许就是他的命,老天的定数。
一个人有三万多天寿命,但是不一定,只要第二天眼睛一睁开,还好好的,就赚了一天,就开心一天。
人生就像火车,从起点上车,一路上的站,身边都有人下车,到了自己的站下车,火车还要往前开。
朱熹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
“格物致知”包含“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现今流行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心得感悟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这种观念变异可能是由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影响。
扩展资料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在古代,意欲将高尚的德行弘扬于天下的人,则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意欲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则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家庭;意欲调整好自己家庭的人,则先要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意欲修养好自身品德的人,则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意。
意欲端正自己心意的人,则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意欲使自己意念真城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
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城,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大平。
格物致知,究竟应该如何格
之前,我们讲了「诚意」、「正心」两种心智系统转换方法。
「诚意」是把冲出去的意识收回来,守住!
「正心」是把心(前意识)沉下去,沉不下去,就删除、净心,再沉下去……
今天,我们来讲第三个重要的心智操作方法:「格物」
人在第一套心智系统中。会有很多观念、经验、知识、偏见、习惯,没有这些,人是无法思考的。
这些统统是「物」。
换句话说「物」就是在我们意识中所有一切「已知」。
一个人想从「第一套心智系统」转换到「第二套心智系统」,一定要把这些「已知」统统抛弃掉。
「格」字在甲骨文中就是「打破」的意思,「格」字是格斗的格。
「格物」就是破除「已知」的意思。
「诚意」、「正心」是在静态中做的,而「格物」的练习主要是在动态中做的。
我们现在一直在跟大家说静坐练习,但是孔子那时的练习,跟佛教和道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动态的练习,属于动态入静,动态入定,是没有静坐一说的。即使有「坐忘」一说,那也是在道家典籍《南华经》中的记载,孔子那个时代的典籍中从来也没有静坐一说。
「格物」主要是在动态入静中做的练习。
孔子提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式,就是通过运用第一套心智系统的思维方式,进入到第二套心智系统的「内思」。在这个过程中,「格物」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个,我会在后面的内容中 与大家分享。
现在,我们再来说说这个「格物致知」的「知」是什么?
请看,下面这张图:
格物所针对的那个层次是「虑」。
这个「虑」与佛教的「禅」是同一个心智状态。
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内思」。
具体「内思」是什么?我们会在后面讲,这里先简单的介绍一下。
我们平时所用的思维方式,是用语言、逻辑思考的,而「内思」是非语言的。
记住!这个是「内思」最大的特征,是非语言的。以后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在「内思」?就是看自己是不是在用语言思维。如果不是,那就是在「内思」。
「内思」是「内在意识」在「意识空间」中直接“看“「意识影像」。
「诚意」、「正心」一般可以在静态中练习,在动态中也可以。而加上了「格物」之后,主要就在动态中练习的,在思考的时候,不但要「诚意」、「正心」,还要「格物」。
经过「诚意」、「正心」、「格物」的心智调整以后,人会进入一种很空灵的思维状态。
这种思维状态,我们一定会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这样,还能思维吗?
这样,不但能思维,还是很高水平的思维,王阳明把这称为,心如明镜、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我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心经》、《齐物论》也是在这种状态下解读的。那是一种很神奇的,近似“看”到的那种感觉。
写到这里基本上也回答了@lulujiang的问题,孔子的心智功夫主要是在动态中练的,不讲究时间、地点,讲究的是时时刻刻、特别是遇到事的时候,更要「诚意」、「正心」,王阳明把这好像叫做「在事上磨」。
关于「格物」大家先了解一个大概的样子,细的我们以后会展开讲……
心智玩家:还原中华源头文化、揭秘重叠结构世界、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能否用最简单的方法解释“格物致知”
格指解析,物指事或物,应是指研究事物。
致是达到,知智两字古文字义通用,知者智也;有智慧知晓认识之义,也就是对事对物要调查研究,才能知其然而所以然。
格物致知才能使人明于事理与物性,达到做事顺理成章,物品各尽其用。
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人推崇王阳明
(原创答问)
值得推崇,才得以推崇。
王阳明是明代哲学家。
王阳明—王守仁。
幼名云,字伯安,自号阳明子。
王阳明推崇知行合一,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他推崇“至善是心之本体。”
此心无私欲之蔽,不须外面添一分。
他强调“心即理也,即是天理。
他推崇的“格物致知”。
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本体之正。
他强调“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要了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须读一下他的著作。
能在一问一答中彻底了解王阳明,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我们也只是领略其皮毛,真正能领会其内涵,非得通读其所存书籍才能领略其真谛。
自明朝后,历代文人墨客,工农仕商皆推崇王阳明先生。因为他的思想体系符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他洁身自好,身先士卒,他强调知行合一,推崇心底无私,号召心之至善。
他的“格物致知”,倡导去其心之不正,以全本体之正。
他的精神传承历代,影响了一批一批的青年人走向社会。
我们要学习他的思想体系,为人处世的守身原则。
修养自己的内涵,提高自己处世和处事的能力。
历代推崇王阳明,说明他的行为已成为了后人追求的目标,学习的榜样。
学习王阳明,最好是全面了解一下,读其书,求其心。
一代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传承,历久弥新。
他的精神,一直感染着人们去勇敢的追求其真理。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推崇王阳明,学习王阳明,是修养自己的最佳选择。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王阳明老先生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鲜活的榜样。
如何面对现实,选择一个良好的修养课题,不妨去追寻前人,哲人,我们定一个人走目标,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我的答案很浮浅,因为我还在学习中。
让我们一起去学习吧,真正能领悟一代哲学家的理念,或许是一生努力的事情。
祝愿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一起努力哦。加油!
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