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为啥龙场悟道?知行合一与致良知的区别是什么?这才是心学_参透_的人_格物

王阳明是个超级有意思的人,现在很多人把王阳明捧成圣人,我觉得有点不妥。我认为王阳明是真正活过的那种人。

他从来不假装,不趋炎附势,只愿意做自己,并且根据自己的思考深度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达到一种哲学高度。

王阳明更像一个标准的人,他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形象:喏,就按照这个样子活一遍,算你没白活一场。

一、王阳明的有趣,从少年时就表现出来了。

12岁那年,王阳明到私塾去读书。先生还没教他四书五经,他就开始反问先生:何为第一等事?

先生皱了皱眉,似乎觉得这个问题有点难以回答,因为他从来没有思考过这种事情。所以他只是给了一个普罗大众都会回答的答案:学而优则仕,金榜题名自然是第一等事。

王阳明却摇了摇头,他认为金榜题名一点儿也不重要,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读好书,学习圣贤之道。小毛孩儿就开始谈论圣贤之道,看来这娃娃将来铁定不简单。

15岁那年,王阳明居然骑着马跑到草原上晃悠了一圈。蒙古人不要面子的么?让你这小毛孩儿来刺探军情?你别说,王阳明不仅要来见见世面,还要跟蒙古人比赛骑射。这哪里像个普通读书人的样子?显然是个儒将嘛!

展开全文

到了17岁,王阳明总算要成亲了,这个时候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新娘子等得直跺脚,这家伙居然还没有出现。

那么王阳明跑哪儿去了?原来他看到一个道士摔倒在道观之中,感到有点好奇,所以就跟道士聊了起来。聊着聊着就把新娘子给忘了,直到第二天早上,大家才在道观中发现正在打坐的王阳明。这婚还能结成,可见他媳妇儿脾气有多好了。

18岁那年,王守仁遇到了理学家娄谅,娄谅向他介绍了格物致知的道理,把王守仁给迷得神魂颠倒。这家伙回到家里以后,就开始格物。

格什么东西好呢?要不就格家里的竹子好了。于是乎他就不眠不休地在后院格了7天7夜的竹子,直到把自己给格倒了。家里人不知道,还以为这货被洗脑了呢!

那么王阳明为啥非要格竹子呢?其实他当时是真的被洗脑了。娄谅告诉王阳明,通过学习可以成为圣人,使得王阳明自此立下了成为圣人的志向。

二、龙场悟道,使王阳明只剩下了生死未能参透。

自从格竹子格出病以后,王阳明就开始怀疑朱熹那一套是不是不管用啊?这个疑问也就一直藏在了自己的心里。

不管怎么说,读书人都要想办法考取功名吧?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再次出现在了王阳明的脑海中。结果呢?在备考的时候,也不知道谁给王阳明看了一两本兵书,这家伙的小心思居然转移到了兵法奇谋上去了。

真的是让人操碎了心,所以说头两次科举,王阳明全部名落孙山。27岁这一年,王阳明甚至有了归隐山林,不再参加科举的想法,这不就是躺平吗?

一直到了弘治十二年,28岁的王阳明总算是勉强考上了进士。这一届的考生中,牛人很多。比如说有新科状元伦文叙,他被称为广东神童,是大明朝第一位广东状元。还有名满天下的苏州才子唐伯虎。此前唐伯虎已经连中两元,就等着考个状元,得一个连中三元的美名。结果他却因为卷入了徐霞客的高祖徐经的作弊案,连考试资格都被剥夺了。

王阳明本人自然也是超级大牛人,他这次考上了以后,并没有多高兴,因为他无心官场。做了一系列小官以后,他居然主动辞职了一回。

33岁时,王阳明重新归来,这时候他依旧无心官场,可能是为了混口饭吃吧。结果却在2年后得罪了大太监刘瑾,被贬谪到了贵州龙场驿。

王阳明收拾包袱,加上一路颠沛流离,走了2年时间才到龙场。估摸着他是希望皇帝挽留一下他,所以走得慢,可惜皇帝没这么干。

龙场这地方,到处都是打家劫舍的山贼,而且又有毒蛇猛兽,险象环生。可是王阳明却好像发现了神仙地方一样,好不自在地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他开始在这里静心思考一系列的哲学问题,终于参透了人生真谛,当时的王阳明认为,自己已经参透了宠辱得失的真谛,唯一没有看透的,或许就是生死。

三、王阳明龙场悟道,都参透了哪些高深的哲学道理?

很多人对王阳明的心学十分感兴趣,甚至因为日本的一个将军崇拜王阳明,所以近代有关王阳明的书,多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地步。

那么真实的王阳明先生,究竟参透了哪些哲学道理呢?其实刚才我们介绍了其中一种,那就是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道理。除了生死以外,其他的都参透了。

有一天,王阳明在半夜之中忽然惊醒,嘴里振振有词地念叨着一堆话,把宿舍里的朋友们差点给吓傻了。原来王阳明在大半夜做梦的时候,领悟到了朱熹格物致知的真谛。这也是龙场悟道的成果。

其中最重要的哲学思想是:理在心中。过去王阳明一直格物,把重点放在了具体事物上,却忽略了本心。因此不光格不出个名堂来,反而容易焦躁不安。

可是现在他明白了,一切都要从内心出发,心就是理,存天理就是要把心放在第一位。可是真正能领悟到心底所思所想的人并不多,因此王阳明的弟子们,都跟着他一起打坐,搞得俩屁股都是湿疹。

四、平定宁王叛乱,让王阳明悟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道理。

王阳明龙场悟道以后,这脑袋瓜子就跟买了外挂一样,想啥问题一下子就通透了。此后王阳明无论是做小知县也好,做大巡抚也罢,亦或是成为布衣也未尝不可,他始终都觉得内心没有波澜,而且这一路走来,他从来没有停止思考。

直到有一天,48岁的王阳明遭遇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这事儿可把皇帝朱厚照高兴坏了,这个贪玩的皇帝正愁无聊呢,有御驾亲征的机会多好啊!

结果朱厚照走到半道上,王阳明的捷报就传来了。他凭借自身的机智,居然只身平定了朱宸濠的叛乱,这可让天下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了。唯一不高兴的可能就是朱厚照了,毕竟扫了他的兴致。

王阳明还没等来封赏,就被人家诬告为木偶反,差点被朱厚照给剁了。经历了这场事变以后,王阳明终于又有了心得体会,那就是他的“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知行合一是告诉我们,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去做。根据自己思考的深度,去做相应的事情。这样思考出来的东西才有价值。

致良知则是更高一层次的知行合一。因为知在不同人看来,有好有坏,致良知就是要分清孰优孰劣,孰好孰坏,孰是孰非后,再去根据你的思考去做事。

总结:心学的关键在心。

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概括起来有这么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是什么意思呢?具体来说就是人的心内本来是干净的,没有善恶之分。可是意念稍微动摇了一下,善恶也就跟着来了。人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可以区分善恶的能力,这便是良知。

最后王阳明还参透了当初朱熹的格物论,他终于明白作为一个人,应该通过实践活动,去不断壮大自己的内心,懂得善恶之分以后,做善事不做恶事,从而达到真正的格物境界。

难怪那么多大咖崇拜王阳明,因为他是个不避世的理学大师。自古以来学问高的人,有很多都曲高和寡,从而避世山林。比如说水镜先生、庞德公等人。

可是偏偏还是有那种学问又高,又愿意出来做事的人,比如说诸葛亮、庞统这类人。王阳明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他的论调,让后来人找到了在社会拼搏向上的精神动力!这种动力源泉心学,堪称中华文化瑰宝。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王阳明全集》、《传习录》

读王阳明的作品,还是要从《传习录》入手,原汁原味,自己体会,体会多少?全看天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