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_指责_那是_你会

中华传统文化讲,人要善良,一善解百灾。“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就是告诉人们,懂得责备自己,不责备他人,才会远离怨憎恨。

如果是我们自己发现了错误,我们也许会自觉地改正它。但是由别人“直言不讳”地当面指责自己做错了时,自尊心这种本能反应就起作用了,它动员全身的神经、肌肉来抗拒、反击这种指责。

所以,一个人面对指责的反应,通常是面红耳赤脖子粗、气急败坏地和别人争辩,竭力捍卫自己的观点。

因此,我们永远不要希望别人是从善如流的圣人,孔子说得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想一想自己如果受到别人的指责,自己会怎么样,你就会预见到别人面对指责的反应了。

把自己当别人的人,你会减少痛苦,做事圆满;把别人当成自己,你会同情不幸,相互理解;把别人当别人,尊重别人,你不会侵犯别人的利益;把自己当自己,你会珍惜自己,想通、放下,快乐无比。

能够认识别人,那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那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的人,那是圣贤之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