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绢幼妇的故事(黄绢幼妇出自:《世说新语·捷悟》)_黄绢_邯郸_杨修

黄绢幼妇的故事

黄绢幼妇的故事(黄绢幼妇出自:《世说新语·捷悟》)

东汉的时候,浙江上虞有一个名叫曹娥的女孩子。她14岁的时候,父亲溺死在江中。她为了寻找父亲的尸体,也跳进江中,不幸也被淹死。

上虞的县令度尚被她的孝心感动,就请了当时只有13岁,但才华横溢的邯郸淳作了一篇诔文,并刻上石碑。这个碑就是后世所传的名碑——《曹娥碑》。

著名的文学家蔡邕看了碑文后,对邯郸淳的文采非常欣赏,就在碑的后面提了8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当时,谁也不明白这8个字是什么意思。

后来,魏武帝曹操从碑附近经过,主簿杨修也跟着他。曹操见到蔡邕题的8个字后,问杨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知道。”杨修回答:“黄绢,色丝也,丝旁加一个色字,是‘绝’字;幼妇,少女也,女旁加一个少字,是‘妙’字;外孙就是女之子,女旁一个子字,是‘好’字;齑是辛辣的蒜泥,葱末之类,齑臼是捣蒜的钵子,是受辛之器,受辛二字合并为一,是‘辞’字。这是蔡邕称赞碑文‘绝妙好辞’!”

曹操听了,对杨修的才能佩服不已。

后来,人们就用“黄绢幼妇”这个成语,来称赞诗文写得极好。

黄绢幼妇出自:《世说新语·捷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