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为什么在东晋南朝遭到冷遇?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真的不想做官吗_陶渊明_诗人_饮酒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陶渊明 陶渊明 诗人 饮酒

本文目录

  • 陶渊明为什么在东晋南朝遭到冷遇
  •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真的不想做官吗
  • 陶渊明与李白有什么关系吗
  • 陶渊明《饮酒》为何又以“饮酒”为题
  • 饮酒其一陶渊明赏析
  •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被誉为田园诗的经典,如何赏读
  •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陶渊明的《饮酒》有何艺术魅力
  • 陶渊明与酒有什么典故吗
  • 古代陶渊明为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逃避现实还是无力参政

陶渊明为什么在东晋南朝遭到冷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这是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前四句。要想弄明白这首诗的真正含义,要从陶渊明写作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心情入手。这是陶渊明41岁所做的诗,此后他再也没有出仕,在官场内混了13年(所以说三十年),终是感觉自己太不适合官场了,于是归隐山林。(石涛做陶渊明诗意图之——带月荷锄归图)

陶渊明五次做官经历如何?

陶渊明生长在乱世,经历了三个朝代,分别是东晋、桓楚、刘宋,经历了10个皇帝。如此错综复杂的经历,是一般人都经历不到的,稍不留神就成了刀下之鬼。

一、江州祭酒——陶渊明

公元393年,29岁的陶渊明被王凝之看中,给了他一个江州祭酒的职位,应该属于中下级的办事官员,具体职责无法确定,类似于江州干实际业务的官员。

陶渊明没干多久就辞官不做了,为啥?王凝之是书圣王羲之的次子,他曾经任职江州刺史,在这期间提拔了陶渊明。陶渊明为何不跟着王凝之,靠他上位做官。原因很简单,陶渊明没有门路,而他对王凝之以后的发展也不看好,因此一拍两散。

399年,孙恩叛乱,王凝之及其所有子女都被杀了。他任会稽太守,孙恩叛乱,他不但不组织抵抗,反而做法事,称可以抵御叛军,结果落得自己和后代全部被杀,愚蠢到极点了。

试想陶渊明跟着这样的蠢货,恐怕也要身死了,辞官辞的好!(王羲之次子王凝之像,任命陶渊明为江州祭酒)

二、桓玄的幕僚——陶渊明

公元400年,陶渊明入了桓玄的幕府,做起了幕僚。不久之后,陶渊明又辞职了!

桓玄是东晋丞相桓温的儿子,逐渐掌握东晋王朝半壁江山的兵马控制。尤其是在公元400年,桓玄担任:都督江州及扬州豫州共八郡诸军事,领江州刺史。陶渊明进入桓玄的幕府之后发现桓玄也是一个不省心的主,他想着取代东晋,自立为帝。一身正气的陶渊明一看情况不妙,辞职走人了事。

403-404年,桓玄建立“大楚”政权,史称“桓楚”,不久为刘裕所败,桓玄身死。陶渊明不辞职,估计又死一会,辞职辞的好。

三、刘裕参军——陶渊明

公元404年,刘裕也是招兵买马,收拢人才,陶渊明是地方上的名士,于是成为刘裕的参军。刘裕自己就是一个战将,陶渊明这个参军也即是个摆设吧。

陶渊明在刘裕哪里也想大展宏图,没几天就感觉自己根本进不了核心,况且刘裕也有心思造反。

陶渊明和刘裕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辞职了事,万一又是一个桓玄呐!不过陶渊明这一次看走了眼,刘裕后来创立了刘宋,不过也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刘裕像,陶渊明曾被任命为刘裕参军)

四、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陶渊明

公元405年,在刘裕哪里辞职之后,又到了建威将军刘敬宣手下担任参军。没待几天,陶渊明又受不了军营生活,于是再次辞职。

其实刘敬宣是刘牢之的儿子,后成为刘裕的得力干将。415年,遇刺身亡。

五、彭泽县令——陶渊明

405年的秋天,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不久辞职,再也没有进入仕途。

虽然此后很多人曾经邀请他出仕做官,其中包括刘宋的名将檀道济,他一律推辞了。

陶渊明五次出仕做官,全部是中下级官员,起点很低,难以施展自己的雄心和抱负。反而在这些权势人物的做官经历中屡屡感受到危机,归隐也许就是陶渊明避乱世以自保吧!

陶渊明做官的瓶颈在哪里?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这句话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明显。

一、家族出身低决定陶渊明登不上高位。

魏文帝曹丕为了登基为帝,搞了一套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按照家族的资历排出各个世家大族的品阶,按照品阶选拔官员,只要出身好,后代高官得坐。如果出身不好,即便才能卓绝,也只能乖乖的呆在应该呆的位置上。

譬如,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实际作战能力几乎没有,但是仍然是会稽太守,是一个地方上的军政大员。人家就是家族出身好,才有这样的高职位,才能先放到一边。

陶渊明的家族品阶应该属于庶族地主,因此,他做官的起点就是中下级官员,要想在那个时代做到高位,比登天还要难。(助力门阀士族形成的九品中正制,祖上没高官就别想到统治阶层的上层)

二、时代混沌,陶渊明行事风格与时代相背离

东晋末年到刘宋建立之间,南方处于混沌状态,各方官员诸侯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走马灯的变化。

而陶渊明的及其家族行事风格正好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他的家族教育他行正气,淡泊名利。假如是在一个蒸蒸日上的朝代,陶渊明步入统治高层的机会是很多的。偏偏是遇到了混乱的时代。

三、桀骜不驯和性格脆弱的陶渊明。

家庭教育促使一个人后来性格的形成,尤其是在古代。陶渊明和东晋名将陶侃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但尚未有定论。但他的父亲、祖父做官一概清正廉洁,使得陶渊明也养成了清高的个人性格。在做官时,稍有不合他的三观就产生厌烦心理。

从13年,五次辞职来看,陶渊明缺乏耐心,清高的性格也不适合从政。其实他追随刘裕,如果坚持下来,也可获得高位,可能也会一展抱负的,秉性让他丧失了机会。

陶渊明的几乎没有受到啥冷遇,一直到去世前还有人邀请他去做官的。公元427年,刘宋名将檀道济邀请他出山,他拒绝了,并于同年去世。

归隐田园的陶渊明真的不想做官吗

感谢邀请,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野史日记】很高兴为您解答!

陶渊明归隐田园是无奈之举,并非不想做官。这件事情我们可以从陶渊明出仕说起。

陶渊明为了梦想出仕

陶渊明这个人,从小就非常聪明,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有着积极的心态和远大的抱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腔热情,加上他的作为官宦子弟,于是顺理成章的出仕去追求梦想,做为一个读书人,陶渊明怀揣梦想出仕,同时他也有着读书人特有的个性。

陶渊明壮志难酬

步入官场一段时间后,陶渊明发现出仕和他的梦想距离很远,现实和梦想的落差让他有些失望,作为一名读书人,壮志难酬,个人志向很难实现,他对这个社会和官场逐渐的失去了信心,一直到最后的失望,甚至绝望。

陶渊明归隐田园

面对骨感的现实,陶渊明有两个选择,要么和其他人一样改变自己融入社会,要么“出淤泥而不染”。陶渊明做为一名读书人,有自己的个性,他选择了改变环境,保住自己的个性,既然梦想和现实不融,他陶渊明和社会不融,那么他选择远离社会,保留梦想。不过他还是愿意做官去追逐梦想的,只不过他看透了官场,看透了命运,最终在万般无奈之下,归隐田园,守一方心灵净土罢了!

陶渊明与李白有什么关系吗

陶渊明与李白生于不同朝代,陶生于东晋大约公352年,李生于唐朝公元701年,隔了三个半世纪,两人没有任何关系,同时两人的人生目标也截然不同,陶潜翁辞官后所追求的是一种与世无争,闲实安逸的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写的桃花源记,大概就是他的真实心声。而李白则不同,他狂放不羁的性格,很再乎功名利禄,但由于不安分,任性而为,做了两年的官,因酒后泄密被唐玄宗炒了鱿鱼,李白一生基本都在不十分如中意度过,可他的诗丝毫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一)

陶渊明《饮酒》为何又以“饮酒”为题

#陶渊明何以“饮酒“为诗题?# 陶渊明(365~427年),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青壮年时期曾有过志在四海的抱负,做过江州祭酒、彭泽令等小官,后因不满官场腐败,弃官归隐田园。陶渊明现存诗歌125首,文12篇,大都作于归隐之后。其诗风质朴平淡、清新自然,开创了田园诗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饮酒》是陶渊明归隐之初写的组诗共20首,大约写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秋冬之际。组诗前有一小序,说自己闲居少欢乐,偶尔有好酒,没有不朝夕痛饮的,醉后就题诗数句来消遣时光。这就简单交待了诗产生的背景,说明组诗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的联系,兴至挥毫,皆独立成篇。陶渊明为何要以“饮酒“为题呢?究其竟主要是有两点:其一,因为这20首诗都是酒后所题咏,所以冠以总题为《饮酒》。其二,以饮酒为题,来表达对世事人生的感慨,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之气。

饮酒其一陶渊明赏析

陶渊明组诗《饮酒》虽冠以“饮酒”之名,却纳入了丰富、复杂之思想内容。对社会现实之关注和批判。这类诗篇在《饮酒》诗中约占半数。这个事实雄辩地说明,陶渊明并非像人们通常所说之那样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忘情于现实。

《饮酒》诗之第一首,就抒发了他对动荡不安、变幻莫测之政局之无限感慨。从表面工看,诗人是在感叹时序之变迁推移、人事之荣枯浮沉,骨子里却反映了他对时局之关切和隐忧,这是很有见地之。晋宋易代前夕,陶渊明感慨极多,但又无力改变这种局势,于是只好以酒消愁。

在《饮酒》诗中,陶渊明不仅对时局表示了自己之忧虑和关切,社会现实之昏暗、道德风气之败坏,也使诗人感到愤慨不安这些也就成了他在诗中一再遣责之对象。

原文: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作者:魏晋陶渊明的《饮酒 其一》

翻译:衰荣没有固定在,彼此相互共存的。邵先生瓜田中,难道像东陵时!寒冬酷暑有代谢,人的思想总是这样。乐观的人明白他会,我将不再怀疑。忽然给一杯酒,日夕畅饮着。

扩展资料: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存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当以王瑶先生之说为较可信,即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陶渊明五十三岁。诗人在诗序中已说明这组诗非一时之作,但从“比夜已长”之句和诗中有关景物环境的描写来看,这组诗大约是写于同一年的秋冬之际。

在这二首诗中,诗人多方面地反映了自己的生活、思想、志趣与情操。这些诗无论就内容还是就艺术而言,都足以代表陶诗成熟时期的风格,因此也深受历代人们的喜爱。

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被誉为田园诗的经典,如何赏读

前四句写陶公是真心归于田园,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表明心声。再四句写田园风光和自已与自然的相处欢乐。特别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千古佳句,尽写田园生活之美。最后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是什么?无非庄子精神的逍遥,陶公是田园的逍遥自在。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谢邀请。

这首朗朗上口的诗是晋朝诗人,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中的第五首。

陶渊明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以经是归隐田园生活的第十二年,当时也是东晋即将灭亡的时刻,回想自已的空有满腹经论且不能一展才华感慨及多,因此借酒抒发自己对势局的一种态度。

这首诗首先表达诗人归隐田园所居住的环境分常的安静而偏远,其外面所发生的各种事情与自已一点都不发生关系。

这首诗还表达了诗人在田园居住的生活是非常有情趣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一边采摘自己种的菊花一边抬头望着离自己不远处的庐山,由此可见诗人的生活多么有情趣和闲逸。

这首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东晋灭亡前夕的一种心情,再想评论时以经沒有实际意了,只好欲辩己忘言了。

陶渊明的《饮酒》有何艺术魅力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他不肯降志辱身迎合权贵,不愿 “为五斗米折腰”,最终弃官归田。陶渊明以他清高的人格魅力,为中国诗歌史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带来了一片新气息,开创了“田园诗”的风格。

陶潜的诗大多写农村恬静优美的自然景色,情真意切,格调清新,充满着平淡与醇美的统一,充满着情、景、理的统一。他的一首首田园诗,描写的都是平平常常的景物,但却像一幅幅素描画,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田园的优美和宁静,给人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美的感受。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共20首,不知题主具体问的是哪一首,通常不特指的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组诗中的第五首是其代表作,笔者愿拙笔粗书,试以第五首来分析一下。

他的《饮酒》组诗中的第五首,是陶诗中最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也是他归隐不久的醉酒之作。全诗表现了他不满现实、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和避开矛盾、在平静中求解脱、超越自我的人生境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平淡与醇美的艺术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平淡自然,可是平淡之中有华彩,简朴之中含风韵。苏轼评论所言:“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诗话·评陶诗》)。元好问则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读诗三十首》)。陶诗不作雕饰,却诗意盎然,语言平实,却高屋建瓴,直抒胸臆,从而显示了陶诗那独特的艺术风格。

你听:“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虽然置身于热闹非凡的人世之间,却没有官场的喧扰,一扫门前那随波逐流的虚伪、应酬。前后看似矛盾,却是闹中求静,恰恰给人留下了悬念,进而引出:“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反问自己为什么能够这样?因为用心高洁,远离世俗,像偏僻之地一样寂静。诗的开头用设问句式,着重阐述了自己因厌倦仕途,息交绝游,所以住处才得以清静的道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在篱笆墙下种了遍地菊花,而菊花正是迎着严寒霜雪傲然开放,“我花开后百花杀”,很有个性,象征了诗人可贵的情操和高尚的气节。悠闲自得之余,无意之中看见远处被山气缠绕着的南山,一个“见”字用得极妙。诗人采菊时游目张望,不经意地看到,更显出自然之美和悠然之乐。由此使这句写景抒情的妙笔,成为诗歌史上千古传诵的名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荡开笔墨转写远处南山上暮景之美,暗喻自己晚年归隐生活之好。又由地上的静山写到天上的飞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写飞鸟结伴而归,暗喻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追求。虽是写景,又无不充满着乐情、事理。幽静的环境与诗人的心境浑然一体,生动地显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脱离“尘事”的轻松愉快之情。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最后用议论收尾,将隐逸乐趣推向顶点,韵味隽永,言已尽而意无穷,隐居中蕴藏着人生真意,想辨识却又不知该用何言。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首诗看似平平淡淡,却淡得有味,含蓄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融为一体,是平淡与醇美的统一。正如朱熹评论该诗所言:“平淡出于自然”。读来诗味隽永,意味深长,这是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也正像苏东坡评论的那样:“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即在平淡散缓的外表下而看出其内在的“奇趣”。还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即言其诗平淡之中有华彩,朴素之中含丰韵。王安石曾高度评价这首诗,认为这首诗用最平实的语言道出了人生哲理,那就是:在热闹的“人境”也完全能够营造偏静之境,其间关键就在于“心远”。

读陶渊明的诗很难找到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甚至连形容词也很少用,“山气日夕佳”“采菊东篱下”,都是普通百姓能听懂的大白话。诗人所描写的往往是些平平常常、自自然然的事物,如采菊、南山、山气、飞鸟,可经诗人的笔触,天下奇趣盎然,充满着生活气息,往往能显示不平常的诗意。

2.情、景、理的统一艺术

陶潜的诗大都是抒情之作,诗的感情像一股泉水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之中。他诗中的景物饱含着诗人的满腔真情。那遍地的菊花那美妙无比的山气,那傍晚结伴归巢的飞鸟,那被山气缠绕着的郁郁苍苍的南山,无不是情、景、理的和谐统一,无不寓于情趣。

诗人钟情于描写秋菊、归鸟、田园风光,充分体现了其坚贞孤高的性格和爱好自由的精神追求,尤其是那钟情的菊花,在人们心目中几乎成了诗人的化身。菊既是诗人对美的追求,也是爱的感情的汇聚与结晶。

整首诗既有说理议论:“心远地自偏”;又有写景抒情的妙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飞鸟相与还”。既写飞鸟在傍晚结伴而归的景象,又类比诗人对自己找到归宿的自我欣慰之情。“此中有真意”则表达了自己已领略到人生真谛。

陶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只不过是为了抒情言志,随意点染或烘托几句,却往往收到百读不厌、意味无穷的效果。

诗人对菊的反复咏赞,则表现了他守志不阿的耿直性格。严寒霜冻下傲然盛开的菊花,难道不是诗人孤高傲世、藐视权贵的形象写照吗?诗人把抒情、写景、议论结合起来,做到了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正因为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时总是倾注自己的思想,因而使自然景物的形象也显得更完美、更生动。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说陶诗:“每观其文,想起人德”。人们也正是从这里看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并以此产生了对菊花的爱慕。

诗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宁愿饿死在南山下也不肯接受当时江州刺史的粮肉之赠,从中更可看出他那铮铮的傲骨,采菊看似诗人生活的潇洒,只不过是一种自我慰藉。诗人内心是痛苦的,并不甘心老死田园,诗人悲愤自己壮志难酬,采菊中只好悠悠然而见南山,内心该隐藏着多少难言的苦衷和辛酸。

诗人为何偏爱菊花?正是菊花不畏严寒、独傲霜雪的品格为世人所称道,诗人虽不以菊花自比,但爱菊成癖、写菊成诵,却表现了他坚贞孤高、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格和爱好自由的感情。在美好的自然田园风光里,避开统治阶级虚伪的欺诈面孔,可以洁身自好,不去“为五斗米折腰”,正同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不屈品格一脉相通。

在陶诗以前以酒入诗并不多见,曹操也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诗句,但陶以后却影响了不少咏酒者。李白醉卧长安的《将进酒》《月下独酌》以及《行路难》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的“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潦倒新停浊酒杯”等饮酒诗比比皆是。

3.对后世的艺术影响

陶诗在南北朝并未引起重视,到了唐代才被人们重视,尤其是元、明、清三代评陶诗之风大开。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由于“迎拜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决绝表示“转忆陶潜归去来”,学习他与污浊现实一刀两断的精神,以及他所憧憬的理想社会“桃花源”。白居易晚年退隐,苏轼谪居海南,都真诚地表白了要以陶潜为人生楷模。我国文学史上有成就的诗人几乎都受过陶渊明的艺术熏陶,并仰慕他的人格。李白说:“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杜甫说:“焉得诗如陶谢手”。白居易说:“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去”。白居易、苏轼不但慕其人格,且身体力行,大力去作“效陶”“和陶”的诗篇。白居易晚年还写了《效陶潜体》16首,苏轼则作了追和陶诗111首。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俨然是唐代陶诗风格。唐宋之后,注陶诗、评陶诗的风气大开。

在当下,陶渊明诗里表达出的意境,特别是悠然、超然、忘然的生活态度,是人们憧憬的生活目标,就连现在的国内房地产开发商,在给新建楼盘取名时,都希望居住在小区的人们过上五柳先生想要达到的生活状态,“东篱别业”、“墟里南山”、“归去来居”、“人境庐”、“五柳故宅”等小区寄予了人们对理想社会和生活环境太多的向往……

难怪朱自清说:“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轼三家。”(《陶渊明批评》)李白、白居易极力推崇他的人品和气节,孟浩然、王维认真仿效其题材风格。毛泽东也曾写道:“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陶渊明的诗在东晋诗坛独树一帜,并把文学中清新自然的美学风格大大推进了一步,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陶渊明与酒有什么典故吗

陶渊明爱酒,他曾陆续做过几任“参军”之类的小官,在他做彭泽县令的时候,他叫人把衙门的公田全都种上做酒用的糯稻。他说:“我只要常常有酒喝就满足了。”为此,他与妻子起了争执,妻子认为,人总要吃饭啊!就坚持主张种粳米稻,争执到最后,陶渊明让了步:200亩公田,用150亩种糯稻,50亩种粳米稻。

古代陶渊明为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逃避现实还是无力参政

陶渊明用“不为五斗米折腰”来表达自己不愿意为区区五斗的薪俸,就低三下气的向他人低头。我们可以看出这么一个性格耿直,不愿卑躬屈膝并且与污浊黑暗的现实格格不入的真实的陶渊明。

当时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有一次,上面派人来了解情况,他的下属提醒陶渊明要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了后长叹一口气,留下一句 “不为五斗米折腰”就辞官归乡了。

回家后的陶渊明远离了官场的喧嚣,一边读书写作,一边躬耕农田,从此过着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 “不为五斗米折腰”足以证明以下两点:

第一,陶渊明是有心参政的。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大济于苍生”之志,他是心系国家的,然而在他所生活的年代,恰是濒临动乱的岁月,如此清廉正直的陶渊明就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是无法被现实黑暗的大染缸所浸润玷污的,他的政治抱负也就难以实现。

虽然道路艰难,陶渊明还是做了很多的尝试,他做过许多官,虽都不长久,他还在用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自己的志向,可见陶渊明是时刻想着参政的。

第二,陶渊明是接受现实的。久在官场的陶渊明,已经亲眼目睹了社会的不堪,生存让他不得不接受这就是现实。

陶渊明远离官场,实则是给自己自由,为自己赢得尊严的表现。 陶渊明晚年是在贫苦和疾病中度过的,虽然他的身体遭受着病痛,但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为他赢得了精神的满足,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