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中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如何赏析《归去来兮辞》_陶渊明_作者_归去来兮

本文目录

  • 归去来兮辞中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如何赏析《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中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陶渊明向来被尊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这首《归去来辞》则综合展现了作者真实的人生体验。欧阳修评价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李清照她爹李格非说:“《归去来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另一位北宋文学家宋庠也评价:“陶公《归来》是南北文章之绝唱。”可见这首辞赞誉颇丰。

这首辞赋作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这一年,陶渊明看透厌弃了官场生活,正式解印辞官、回归田园,《归去来兮辞》也就成了陶渊明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陶渊明像·清·《晚笑堂画传》)

陶渊明作为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这首词更是其心志的寄托,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体现归隐意识的代表之作。这篇辞体抒情诗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陶渊明由此畅想了往后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也是其由“入世”到“出世”的心态转换之体现,经历了“入世”的洞察体验,对官场仕途、朝政阶层都有了直观的体会,陶渊明也明了了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这其中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思想之体现。毕竟所有“退而避世”的做法都只是个人在时代大潮之下的被动选择。

不过,与其去违心地迎合官场仕途,倒不如旷达洒脱地游离于纷争之外,自享一方天地,这多多少少也透露着几分豁达与不羁之意。《归去来兮辞》也正表达了作者以上诸多思想感情。细细探究如下:

表达了作者对仕途官场的厌弃之意,这首辞赋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其政治抱负不得志的体现,因而作者也才选择了避世归隐。

当时的魏晋时期,官场极为黑暗腐败,陶渊明自恃清高,不愿与权贵结交、沆瀣一气。后世更是有流传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正是十三载的官场生涯,让陶渊明认清了社会现实,陶渊明自知“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而在当时的官场风气下,即使自己满心宏图伟业,终究难有施展之机。要费心费力去立足本与自己内心不相容的仕途,也非陶渊明心之所愿。既然社会现实并不清明,也就失去了热心从政的土壤,再违心立于朝堂上也没有多大意思了。“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正体现了陶渊明悟得内心追求的心境开阔之意。

人终究不能自欺欺人,陶渊明是何等心思开阔之人,古人云“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陶渊明也过了“不惑”的年纪、往“知天命”的年纪靠近,内心自然更深知自己真正的追求与寄托。于是,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言中写道:“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若要丧失自我去求取功名,自然是愧对自己的人格与品性。而作为一个刚正不阿、一身浩然之气的清廉之官,官场百态,于陶渊明也只能是过眼浮云了。

(清·金史·陶渊明画像)

这首辞赋也表达了作者归隐田园的欣喜之情与向往之心。

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心,从这首辞赋中可见一斑。“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这四句读来韵律自然、轻松畅快,可见作者内心喜悦,对田园生活内心早已迫不及待,这大概也是放下官场后的如释重负之感,要奔向自由快乐的新生活了,如何叫人不向往。再无束缚自我的官场规则,也不再有强人所难的人情琐事,想想便内心畅快,怡然自得。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些词句,我们读来便脑海中自成画面了,这也正是作者为他自己描绘的即将展开的美好生活之画卷。作者已经想好了归隐田园的实际的生活景况,而这些画面不知在他脑海中闪现了多少回,近在眼前的理想时日,这也催着作者加快了归隐的脚步,陶渊明的心灵与精神也早已插上了翅膀,飞去了世俗之外的田园自然之中,在那些仕途摸爬的日子里,田园自然恍若梦中生活,如今即将拥抱这梦中景象了,如何叫人不欣喜。

(明·沈周作品)

当然,这首辞赋也表现了作者对现世生活的“看透”之意,一定程度上体现其悟到了“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极的思想。

这也是其老来看淡世俗、功名与利禄,追求平淡、自然、天命的哲学意味。全文读下来,读者感受到的以摒弃官场、向往田园与自由生活的心意为主,但也能透过轻松畅快的表意之下,感受到作者略微的心酸无奈与忧愁之意。若是事事顺意,那也不用避入田园。若是官场顺达,自然也不必隐入自然。看似逍遥自在的词句,却并非如字面般恣意旷达。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哪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呢?经历过不顺、不快,方知内心真正的所思、所想、所追求。我们知道,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单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会的,不然也不会早年迈入仕途了。

((传)元人作耕种图)

只是经历过仕途的无奈与不快之后,才更知山水之乐,也沉醉其中。这也让我想起其著名的《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草盛豆苗稀”可见陶渊明这田园生活虽逸趣横生,倒也非专业农人的作为了。毕竟,陶渊明选择归入田园,既是世俗逼迫,倒也是当下不二之选。“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也正是陶渊明看透了世事、捂得了乐安天命的终极意味。

总之,《归去来兮辞》其实也是一个时代的一种现象,归隐田园的也并非陶渊明一人。然而他的归隐造就了一个文学家,形成了一种文学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光照千秋。

欢迎关注长夏

如何赏析《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写于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陶渊明归隐之初。文章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序”,主要说明作者出仕彭泽令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二为“辞”,抒写了作者辞官隐居的志愿和归田园后的感受,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陶渊明由于受儒经的影响,年轻时曾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希望通过出仕的途径,来实现“大济苍生”的宏愿。但作者所处的东晋时代,正是门阀制度的全盛时期,门阀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庶族寒门出身的人则遭到无理的压抑。作者的曾祖陶侃虽以军功作过晋朝的大司马,但本身并非门阀士族,在当时就已难避讥骂。到了陶渊明时代,家道衰弱,他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这时的东晋政治又极端腐败,王公大臣们忙于争权夺利,不断地互相倾轧和残杀。以陶渊明生活的主要时期说,便经历了司马道子、元显的专权,王国宝的乱政,桓玄的夺位,以及刘裕的拥兵自立。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理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陶渊明29岁出仕,在以后的10多年里,他几次做官,都不过是祭酒、参军一类的小官,不仅济世的抱负无从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地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使他感到十分痛苦和耻辱,因而屡屡辞官归乡。公元405年秋天,由于叔父陶夔的引荐,他被用为彭泽令,在官80余日,逢郡遣督邮至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结束了仕途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上了归隐的道路。《归去来兮辞》就是他结束仕途生活的一纸宣言书。

作为一篇文学作品,这首辞的成就很高,历来为人所称诵,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甚至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可见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这首辞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结为:

一、感情真挚,充满诗意

陶渊明的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差不多每一篇都富有真情实感,都是作者的肺腑之言。陶渊明常在不得不形诸笔墨时才欣然命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也就使人感到特别亲切和真实。本篇起头两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以反问语气表明归田之志,好似声呼喊,将久蓄胸中的愁闷夙愿尽情泄出,明畅急迫,款款情深。这种坦诚真挚的情感融会贯通在全篇之中,赤裸裸地奉献出一颗赤子之心。如回顾当初为谋生而出仕,虽情由凿凿,作者却不作任何的辩解和搪塞,只以“心为形役”、“口服自役”而自责,毫不掩饰自己的悲哀痛苦,真切地表达出内心的恻怛和悔恨。在想象归家途中和抵家以后的情状时,作者的感情则更如童稚,天真般地流淌出来:“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次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急切盼归之情,尽在这一“问”、一“恨”之中。及至望见家门,高兴得手舞足蹈、又蹦又跳。无论是“僮仆欢迎,稚子候门”的描述,还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感喟,都带上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流溢着诗一般的纯情。实际上,作者仲秋去彭泽赴任,入冬辞官,不足三月时间,一旦谢朝归来,竟有久别重逢之感。可见作者对家园的眷恋之情是多么的深切!这种情感,不是那些缺乏真实感受的矫饰之辈所能体验、所能抒发的。它发自心底,且伴随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隐身自退的深刻内省,因而显得字字实在,句句贴心,毫无风华绮靡、矫揉造作之感。

二、情景交融,浑如天籁

陶渊明善于把抒情和写景密切地结合起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自己的情感理想,体现自己的人格情操。文中提到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就是借物暗喻归田之志已决,坚芳之节仍在,既写景,又寄情。接下来的“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等等,更借家人的亲密和家庭的温馨,来反衬官场的庸俗混浊和兼并掠夺,表达出自己安贫守贱、自得其乐的心绪。这里,没有一 句单独描写作者心绪的话,写的都是具体的活动和相关的景物,但正是这些活动和景物构成一幅凝目传神的画面,将作者悠闲自在、怡然 自得的心情和盘托出。当然,最能突现作者人格情操的,还是在转入隐居生活以后的描写。作者“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 亦崎岖而经丘”;或“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 啸,临清流而赋诗”。逍遥自在,流连忘返。特别是“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四句,情与景遇,人物两忘,寄托深远,浑同天籁。作者以孤松自许,岁寒不凋,挺立不屈,渲示出决不随俗浮沉、同流合污的志向。这和末段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的人生态度组合在一起,完整地勾勒出一个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形象。钟嵘 在《诗品》评价陶渊明时说:“每观其人,想其人德”,我们正是从这里看到了作者像青松一样孤高傲世的品格和像白云一般自由高洁的情操。

三、语言清新,平淡朴实

无论是因悔悟而生出的悲哀痛苦,还是描述想象中的种种情状,亦或抒发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想,作者都通过朴实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平实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特别是对田园生活的描写,“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的索居也好,“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的劳作也罢,还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间景象的勾画,都是生动贴切,明白流畅,说自然如口说家常,论清新则似农家俚语,使人感到分外亲切。

苏东坡称赞陶渊明的诗文“似癯实腴”,正是针对这篇文章而言的。此外,作者还十分注意继承汉代以来抒情小赋的传统,精心讲求韵律,多用排比对偶,抑扬顿挫,回环往复, 富有音乐的节奏和美感,更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