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如果隆美尔占领北非,会对整个战局有什么影响?同样身处非洲,为什么埃及不是黑人国家_德军_北非_埃及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北非地图 德军 北非 埃及

本文目录

  • 二战期间,如果隆美尔占领北非,会对整个战局有什么影响
  • 同样身处非洲,为什么埃及不是黑人国家
  • 怎么样才能精确地绘制自己想要的地图
  • 绝地求生新地图曝光,2x2大小,引入“黑圈”和C4炸弹,对此你作何评价
  • 为什么北非撒哈拉沙漠覆盖地区的国界线都是直线
  • 斯大林格勒战役,希特勒为何不集中A、B两个集团军决一死战
  • 如二战德军在隆美尔指挥下,于北非战役中战胜英军,能夹击苏联或与日军在印度洋会师吗

二战期间,如果隆美尔占领北非,会对整个战局有什么影响

隆美尔的军团占领北非即指占领英国的北非基地埃及,进而占领苏伊士运河,从而彻底封闭地中海,让地中海成为轴心国同盟的内海,这将对战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就地中海战场来说,占领埃及和苏伊士运河,意味着德军将彻底封闭地中海,介时在地中海的英国海军将不得不撤离,否则就会最终因补给断绝而投降。盟军再也没有可能开辟地中海战场来牵制轴心国的军事力量,整个法国南部、意大利本土以及巴尔干地区将获得绝对的安全,德国无需在这些地方投入太多的兵力进行防御,轴心国的战线长度将大大缩短。而且极有可能土耳其会选择加入轴心国同盟。

就对苏联战场来说同样会产生积极的意义,德军在北非的军队越过苏伊士运河进攻伊朗和伊拉克,从而切断苏联到巴士拉的运输线,在二战中盟军对苏联的军事援助有超过30%的物资是从这里运入的,而且以这里为出发基地,德军可以直接向高加索的油田发起进攻,而不用在1942年东线那样需要深入数千公里才能到达高加索的油田,只需要在土耳其境内或者伊拉克境内配置一支强大的摩托化德军集团军群,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占领高加索,夺取巴库的油田,这对于苏联来说是致命的,很难想象在战争的第一年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煤炭和石油资源,苏联是否还有能力坚持数年。

对于英国来说失去地中海同样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形势对于英国将更加艰难,一旦德国最终打败了苏联,抽出的庞大兵力完全可以再度陈兵英吉利海峡,威胁英国本土,一部分还可以进入印度洋和日本联合进攻印度最终占领这个最大的盟军基地,介时就算德国暂时无法拿下英国本土,那么英美等盟军也无力向欧洲发起登陆作战,整个欧亚大陆将形成一个巨大而又坚固的堡垒,更长一段时间内,轴心国同盟将继续存在,甚至更加壮大。

同样身处非洲,为什么埃及不是黑人国家

你把埃及的地图拿来看看,就知道了。

整个埃及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联系渠道,就只有尼罗河河道这一个。但是,由于北部落差的限制,尼罗河河道在一段连接区瀑布丛生,河道曲折迂回,无法连接,最终成为了无法航行的航道。

所以,尽管埃及的壁画中一直有黑人的存在,尽管埃及的史书中明确地记载了埃及人和埃塞俄比亚王国的交往乃至交战,但是,黑人始终无法大规模地进入到埃及地区。

另外从人文角度看,埃及人的文明压力主要来自于东方,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埃及并非没有换过人种,来自东方的、会使用战车的喜索特里人侵占过埃及,来自北方的、会使用铁器的赫梯人也曾经和埃及发生过战争,他们也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埃及的人种。埃及最近的一次人口变迁,则是来自于被东方的、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政府,这次征服几乎改变了埃及的全貌。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东方入侵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有着更丰富和先进的文明成果。

但是,南部黑人有什么呢?就拿紧挨着的埃塞俄比亚王国来说,在整个古典时代,他都是埃及人的学徒,亦步亦趋地模仿着埃及人的文明,甚至在军事上也如此。也就是说,埃塞俄比亚王国文明程度不低,但他始终没有征服埃及的本事。

所以,埃及人没有黑人血统的原因在我看来很简单:

1)埃及与黑非洲缺乏大规模沟通的渠道;

2)黑非洲文明程度始终不高,无法对埃及产生影响,只能被动地承接埃及的影响。

怎么样才能精确地绘制自己想要的地图

用MapInfo软件或者MapGIS这一类软件可以在原图上新建一个图层,从而描绘出新图

绝地求生新地图曝光,2x2大小,引入“黑圈”和C4炸弹,对此你作何评价

绝地求生发布PUBG新赛季预告片,更新了一张新地图:卡拉金Karakin,2x2超小型地图面积,将代替雪地地图“维寒迪”加入排位匹配赛中,一共有6个跳点。

为什么说卡拉金是一张超小型的地图?首先,这张地图位于澳大利亚,从地形图上看,这是一张沙漠地图,仅有5座城,建筑物分布在地图边缘,内陆没有河流和湖泊,好像也没有桥;地貌以岩石区、沙漠区为主,与米拉玛类似,不过该地图以1~2层的低矮楼房为主,碉堡、防空地道散落,没有高层建筑。

4大小,沙漠、海岛地图8×8,卡拉金面积就是雨林地图的四分之一,海岛沙漠的十六分之一,绿地、雪地不再是最小的地图了,真的可以一个4倍镜能打全图了。

最后,在这张地图上,除了螳螂车没有加入其他载具和船,新地图的物资刷新速度会非常。其他图都是100名玩家同时在线对决,卡拉金只容纳64名玩家竞技。官方的描述是:速战速决,无处可苟!这让我们这些伏地魔要怎么玩啊喂!

而且,在卡拉金地图中也将出现一个新轰炸区,叫做“Black Zone”(黑圈)的危险区域,就像轰炸区迫使玩家躲入建筑物一样,黑圈会以紫色圆圈区域出现,通过警报器告知玩家,区域内的所有建筑物都会被摧毁。

在黑圈中,导弹会直接覆盖掉轰炸区,这种刺激怕是只有在游戏中才能体验到了。注意!如果看到紫色房区的建筑物被标记上了“蓝色X”,马上逃离!

讲人话就是:在黑圈中躲进房区也不一定安全,要跑到开放区域去刚枪求得生存,这个改动应该可以称之为“卡拉金轰炸区2.0版本”,卡拉金也被网友命名为“刚枪专用图”。

地图小、没有高层建筑、没有载具、64人对决、轰炸区黑圈、物资刷新快,这些因素都加剧了玩家战斗节奏,让玩家更有策略性,更有意识地推进游戏进度。

另外,在新地图中,也出现了让玩家心动的新型武器,投掷物——粘性炸弹C4炸药,看到粘弹是不是瞬间想起了GTA5,关于“GTA5粘弹怎么引爆”,也一度是玩家讨论最多的话题。

对应粘弹卡拉金还加入了“建筑物可破坏”的设定,在一些脆弱的修补过的墙壁,加入了子弹穿透效果,可以用C4粘弹直接炸开,子弹可以直接穿墙命中敌人。

粘性炸弹使用方法跟手雷操作一样,是会自动吸附在墙壁上的,C4附在墙壁上之后,会有延时性爆炸,而且根据测试过的玩家爆料,竟然粘弹爆炸前还有提示音!

需要注意的是,碉堡门旁边的校长云印记,就是说明这这个碉堡里面有地道入口,可以用粘弹炸开地道口。新武器方面是加入了RPG铁拳火箭筒手榴弹,新皮肤则是凤凰旗袍以及中国风的粉色套装裙子,新的通行证、新的挑战任务皮肤等。

为什么北非撒哈拉沙漠覆盖地区的国界线都是直线

其实不只是北非国家,整个非洲地区很多国家的国界线都是直线或者曲线。我们都知道世界上很多国家国界线的划分都是靠着山脉,或者河流走向来划分的,比如高加索山脉,比利牛斯山脉,安第斯山脉都是著名的国界线山脉,鸭绿江,湄公河,乌苏里江等都是著名的国界线河流。那么为什么非洲的国家国界线就经常出现直直的一条线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我们都知道,非洲大陆经历了长时间的殖民侵略,很多国家一直处于殖民统治者的统治下。在没有殖民侵略者之前,非洲很多国家人民都以部落或者游牧的形式生存,并没有国家意识,所以并没有国界的划分。等到殖民统治者来了以后,各个殖民者开始对侵占的土地进行了势力范围的划分。有的的殖民统治者,很随意的拿起地图来画上一条线,那就是他的势力范围。比如现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两国的边界线有一段距离被称为瓦尔涅线,这条线就是1912年的时候,法国殖民者瓦尔涅随手一挥画出来的。

第二个就是非洲地区,尤其北非覆盖着900多万平方公里的撒哈拉大沙漠,山脉河流特别的少,不像中非和南非地区还有赞比河和刚果河等河流。这样大范围的沙漠并不适合边界的划分或者找到参照物作为边界。所以很多国家就以经线和纬线作为两国的分界线。这个现象也是殖民统治者为了图方便,照着地图画的,不过要比随意靠谱了一些,毕竟随意画出的国境线,很容易引起两国之间的边界问题争端。据统计,非洲有将近50%的国界线都是按经纬线划分的。其实这个情况也出现在其他的大洲比如美国和加拿大,朝鲜和韩国。

世界上也有很多有趣的国界线,那我们就来分享几个。前几年曾经流行过一个梗,就是“我在加拿大抱着娃,你在美国躺沙发” 。因为美国和加拿大的国界线是北纬49度,而且在国界线上没有设置军事基地。这条国界线就横穿住在国界线上的一户人家,在这户人家,你从客厅的这一边到客厅的另一边,就已经出国了。还有一个有趣的麦田圈国界线,是乌克兰和波兰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本来横穿一个农田。后来艺术家们在农田里面种上了麦田圈,麦田圈圈的图形是由两条鱼,一条朝着乌克兰,一条朝着波兰。在欧洲的荷兰和比利时,由于两国的一些历史原因,比如历史上两国的皇室都有血缘关系,所以两国的国界线也很有趣比如会有路边会有一个指示牌,上面写着左边是荷兰的国土,右边是比利时的国土,甚至把一张桌子从中间分开,一边是荷兰,一边是比利时。

文/红雨说历史

斯大林格勒战役,希特勒为何不集中A、B两个集团军决一死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希特勒为何不集中A、B两个集团军群决一死战?1940年12月初结束不列颠空战,纳粹德国对英国本土推进,为英国量身定做(海狮计划),德军计划是完美无缺,由于对方太过精明,英军为了不被亡国,费尽心机,在雷达和情报方面做足功课。

不可一世大英帝国什么时候被外势力入侵过,但被希特勒部队用几个月时间,将大不列帝国全身上下被炸遍,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道理,恶人自有恶人磨。英首都伦敦被炸到移平为地,英国经过几个世纪对外入侵刮回来民脂民膏,被德军发力化解。

北非利比战场,德军最高指挥官隆美尔在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沙漠绿洲中正在喝咖啡,隆美尔面前有张小圆台,旁边有四张欧式的椅子,隆美尔坐到其中一张椅子,还有个穿装端正的年轻人正在向隆美尔汇报军情。在战场另一端蒙哥马利和几个部下在究竟北非地图,总结近期的大小战事,当中还谈到德军的海狮计划。

亚洲战场,东南亚除了泰国没有被日本入侵,其他国家都相继伦陷,如越南、柬埔寨、老挝、新加坡等国。东亚战场,在延安山区,一位右手拿白纸卷的烟条子,左手拿本书,正在和十二三人在谈下步战场如推进,如何反日军扫荡等问题。

《海狮计结束》结束后,德军在太平洋堡垒加强防御,因不列颠空战德军尝试过失败滋味,战败滋味不好受,用二千架战机作代价,整个欧洲战场平民终于听到开战以来好消息。希特勒在德国某地方,正在看着欧洲地图,地图是挂在墙上,背后是众多男女文职正在忙碌,看情况似乎酝酿下一步惊人的计划。希特勒在闪电战中尝到了甜头,德军这种打法仍然没有改进,之前欧洲战场被征服,希特勒用的是闪电战和演讲(不费一枪一弹成功占领别人国家)。

进攻苏联第一战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单方面撕毁了原有(互不侵犯条约),凌晨德军最高指挥官希特勒一声令下,兵分多路实行对东线开劈新战场,北边A集团军38个师由勒报元帅指挥,从东普鲁士出发,目标是列宁格勒;中边B集团军群68个师由马.愽黑元帅指挥,从华沙横扫,目标直插莫西科;南边C集团军群,46个师由龙德施泰特指挥,目标基辅。

希特勒对(巴巴萝萨)计划的重视,德军152个师和5000架战机,实行对苏联侵略,希特勒军事才能是很强的,派遣陆空两军对苏军作战斗。

德军兵分多路像是几把尖刀向苏联西边插进,苏联西部防线,虽然是提前做好准备部置几百万兵力在一线,但面对军事素质很好德军,势如破竹,苏联一线军队人数是几百万人,中看不中用。

1937年被斯大林清除前军队官兵后,换一批没有受到过军事教育的流氓和文盲,根本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有些是以小混混专门打家劫舍的人,在战斗中能起到何等作用。面对德军的高军事素的军队,无论是经验还是思想都比盟军超前三十年,之所以苏联的一线防御部队很快给德军瓦解。

基辅战役

7月7日南边的集团军群很快将战线推到基辅,德军用半个月时间将战略推入纵深几百公里内,南边集团军群最高指挥官龙德施泰特元帅将命令传令下去,将基辅团团包围,南边集团群在外围用坦克炮轰基辅城内、德战机和苏驻守基辅的战机对决,苏战很快不够德战打,无论是格斗还是机枪扫射都不如德军,被德战机赶着往基辅的外围跑,有些苏战被击落。

就在德军形成包围之势,有一小股苏红军突围而出,当然能有那么多战士拼死保护这股小红军应该是大人物。突围的苏红军,德军没有追上去,穷寇莫追。就这样把基辅包围铁桶一样,德军的各种战争机器从开始就没有打算停,时间一秒一分过去,基辅里面被包围的苏军眼看突围的领导们安全了,自己觉得技不如人,也不够德军多人,物资子弹都用光了,被德军共歼七十万苏军。没有作战经验唯有被歼。C集团军最高指挥官德军最有军事才能的元帅,他不是纳粹分子,是敢做当的人才,连希特勒都敢怼的人才,基辅的苏军输给他不丢脸。

斯大林格勒战役

时间到了1942月6月29日至1943月2月3日,由于B集团军群在击打苏联首都,被苏军击退,苏军英勇顽强开展对莫斯科防御,B集团军尝试多次进攻被打回去,被迫于无奈放弃向莫斯科推进,于是请示希特勒。

希特勒给B集团军再下命令,命令其对高加索和林大林格勒有粮仓之称的实行占领,希特勒大概意思是砍断莫斯科的战略供给路线。

B集团军群最高将领命令兵分两路对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两地奔去。

1942年7月下旬,保卢斯上将指挥第7集团军攻占斯大林格勒任务,第7集团军有14个师,有29万人,大概有3500门火炮和迫击炮600辆坦克组合,第5航空队提空中支援。

在战斗打响中德军的地面部队向斯大林格勒城内外的苏军事目标炮轰,德空军战机在上空和苏空军对打,同时苏军地面防御也向德军目标攻击,在这样情景下,苏军火力没有德军火力强大,要知道德军的重装甲部队,苏军退回城内,各条通往城内的地路被德军封死。

在这时德军的附属国共有7个集团军陆续来到斯大林格勒帮助现有的德军,斯大林格勒苏军最高指挥命令全部撤回城,和德国打巷战,各个出口被德国封死,同时德军派出地面部队和30部坦首先入城试水,这时候苏军在各个入口纵深提前布置好狙击手和各种火炮,等待德军和其附属国军入来。

苏军命令狙击手首选目目标军官和机枪手,对于德军的重型坦克是炸掉其坦克链,如有机会将手榴弹从坦克顶扔下去驾驶室。打一枪迅速转移,二个士兵为一个整体,可以说化整为零,苏空军必需引德空出外围,直拖到苏军来支援。

7月13日斯大林格勒防御战的最高挥官康斯坦丁担任。

7月24日瓦良格中将带领4个地面集团军、3个空军集团军和2个重型集团军在巴甫洛夫斯克至库尔莫亚尔斯卡亚580正面构建防御,预防措施直指德援军。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外围形成对德军包围,在强大苏军以各种方式来攻打德军,德军也是顽强抵抗,德军最高指挥官感觉这大群苏军作战经验丰富不像刚入侵时的苏军那么弱势。

在大会战中,德军的炮弹子弹等物资其本用光了,补给被切断,唯听天由命,就这样被苏军歼灭160万人。由于跟随德军的附属国听到攻占斯大林格勒失败还损失了那么人,内心开始对希特勒有失望的感觉。如希特勒集结AB集团军群来同苏军决战是肯定不现实,补给难,飞机要有加油的,几百万人补给不是那么简单的,苏军不同德国,苏军有人民群众帮助,这点很重要。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赢了法西斯军团,西方很惊讶同时斯大林的名声提高不少。战争还要继续,下个城市战是、、、、、、。

如二战德军在隆美尔指挥下,于北非战役中战胜英军,能夹击苏联或与日军在印度洋会师吗

不能,即使隆美尔在阿拉曼击败英军,那么德军距离亚历山大还足足有100多公里,对于精疲力尽的德军来说,这也不是一段短距离。而更糟糕的是,即使德军攻占了亚历山大,对二战也没有任何实质影响。

尽管英国人一直吹嘘阿拉曼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但是实际上北非战场在整个二战里属于次要地位。当时北非的石油还没有得到开发,整个北非除了尼罗河三角洲还出产点粮食,其他地区除了沙子还是沙子。

唯一有点战略价值的苏伊士运河,也因为意大利参战,地中海航线被切断而基本被放弃。英国本土到印度都是走好望角。甚至北非的英军,主要也是从好望角走红海到埃及。

至于说夹击苏联或者和日本会师,那么完全是痴人说梦话。从亚历山大出发,要穿越西纳半岛、约旦、伊拉克、伊朗才能抵达苏联的高加索地区,这几千公里路不是沙漠就是高原,交通条件恶劣,德军根本爬不过去。

至于日本,在英帕尔战役失败以后根本无力西进,德军要和日本会师还得多穿过巴基斯坦和印度,地图上看了下,这个距离超过1万公里了,德国人更没戏。

所以北非战场不仅是次要战场,而且毫无战略意义,唯一关乎的是隆美尔的个人荣誉和大英帝国的面子,谁输谁赢都没什么区别。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