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战役(如何看美国意图巅覆白俄罗斯,卢卡申科命令军队准备战争呢)_德军_集团军群_白俄罗斯

本文目录

  • 如何看美国意图巅覆白俄罗斯,卢卡申科命令军队准备战争呢
  • 二战中苏联有哪些损失惨重,但达到了战略目的的战役
  • 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其他国家都在偷偷忙些什么
  • 白俄罗斯战役后,德军在东线如果想继续拖下去,需要做些什么

如何看美国意图巅覆白俄罗斯,卢卡申科命令军队准备战争呢

米入侵的可能性目前没有,和平演变是真的,至于白俄罗斯准备战争是他们应对目前国内抗议者和颠覆者的一种特别手段。

二战中苏联有哪些损失惨重,但达到了战略目的的战役

二战时期苏联这方面的战役应该有不少,苏军有不少战役尽管获胜但损失人数超过对方,比如1941年9月30日-1942年4月20日的莫斯科会战,苏军挫败了德军准备攻占首都的目的并击退对方100余公里,但损失高达180余万人,而德军损失按照苏军数据也不过70余万人。又如1944年6月23日-8月29日的白俄罗斯战役,苏军彻底击溃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不过损失高达77万余人,而德军只承认损失35万人。

不过我认为苏军损失惨重却达到战略目的的战役是1941年7月5日-9月10日的基辅战役。苏军损失70余万人,损失411辆坦克、28419门火炮和343架飞机;德军称俘虏苏军66.5万人,缴获和摧毁装甲战斗车辆884辆,火炮3718门。

这场会战的主要过程想必大家都比较清楚, 不在赘述。

对于德军来说,这场会战又不得不打,尽管在8月份苏军斯摩棱斯克会战已经失败,苏军在莫斯科方向几乎没有防卫力量,直取莫斯科似乎不成问题。

然而德军此时最大问题是中央集团军群已经推进800千米,南北进展却相对缓慢。当时南方集团军群紧靠中央集团军群右侧的左翼部队在苏军第5集团军的阻击下推进不到300千米,这使得中央集团军群右翼暴露500千米,很容易遭到侧翼攻击。

同时,在中央集团军群右翼除了西南方面军(尽管兵力与兵器损失严重)外,还有南方方面军等且又在组建新的方面军。如果这时德军放弃基辅附近苏军重兵集团于不顾,以60个师进攻莫斯科,不仅最终必将因为战线太长而不得不掉头清除这近1000千米的南翼战线,而苏军一旦实施侧翼突击,中央集团军群会面临后路被断危险,届时德军形势将更为不利。

此外,尽管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歼灭了苏军第6、12集团军进抵第聂伯河下游,对苏军西南方面军侧后构成威胁,然而由于战线过长且兵力不足在8月14-15日遭到苏军反击后不得不转入防御,无力迫使苏军后退。

所有这一切,使得德军统帅部最后决策先南下再向莫斯科进攻。

在这场会战中苏军西南方面军几乎全军覆没,但对于苏军来说,战略意义重大。在基辅会战近80天时间,苏军从次要战区和内地抽掉了大批部队集中到莫斯科方向、先后完成4道防线构筑、加强了反坦克训练、改进了自身装甲兵部队战术、加强了制空权的争夺。

而更为关键的是,德军此时对于莫斯科的进攻已经失去突然性,苏军有了预先准备,尤其是加强了反坦克措施和野战工事构筑阻止了对方的急速推进。而苏军预先准备的时间来之于德军对基辅战役的拖延。

将近80天时间使得苏军莫斯科防御和反攻的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就绪到位,也使得德军将面临苦不堪言的秋季泥泞和冬季严寒。同时,基辅战役的结束即意味着莫斯科战役的开始,这又使得苏军知道了德军的准确进攻方向。

德军在基辅战役后尽管倾全力进攻莫斯科,不过此时任何突然性与乱而取之的时机早已不复存在,德军仅凭已受削弱且分散的装甲部队力图突破苏军的坚固防御,显然无法获胜。此外,德军在集中兵力的同时,又使得南方与北方集团军群打击力量削弱,而已受重创的苏军在当地战区兵力得以恢复,又为后来苏军对罗斯托夫与提赫文的反攻奠定了基础。

因此,基辅战役尽管是德军1941年最大战果,却又导致了德军1941年整个战场的全线失败!这个战略意义对于苏军来说不得不说大!


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其他国家都在偷偷忙些什么

俄乌战争看似是地缘政治的碰撞,实际是美俄核战略博弈的延伸。当下乌克兰战争打得最热闹,真正角力的却是美国与俄罗斯。美国为了赢得与俄罗斯核竞赛,打破现有的世界战略平衡,让美国独霸天下无人遏制。美国处心积虑给俄罗斯设套,利用乌克兰挑战俄罗斯引发战争。美国成功地将俄罗斯打上恶人标签,一个入侵者角色的俄罗斯,激起了欧洲各国同仇敌忾,重新捧美国为欧洲的领导。

美国趁乌克兰战争俄罗斯理亏,企图彻底整垮俄罗斯社会经济,采取前所未有的经济金融制裁。美对俄的制裁吓坏了许多国家,动摇了世界金融根基,连累到本来因疫情乏力的经济。美国不光只对付俄罗斯,还想顺手牵羊薅羊毛,给世界金融市场蒙上了阴影。尽管美国自以为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背地里正孕育着不可预测的危机。各国心里都有本账,大家正在偷偷的做防范,谁都不愿意被美国薅羊毛。

白俄罗斯战役后,德军在东线如果想继续拖下去,需要做些什么

1944年白俄罗斯战役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遭到毁灭性打击,尽管从南面的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和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抽调出大量部队进行增援,中央集团军群还是从原来的近90万人下降到45万人,东线德军最后一支完整的野战集团军群被打垮了。中央方向上的灾难很快开始向两翼扩散,没有中央集团军群的掩护,北方集团军群和北乌克兰集团军群也无法坚守,其结果就是北方集团军群被孤立在库尔兰半岛上,而北乌克兰集团军群遭到重创,不久之后在罗马尼亚的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也遭到苏军毁灭性打击(罗马尼亚军队突然投降所致),整个东线德军4个野战集团军群都遭到都严重的打击,战线已经推进到德国本土境内。

苏军由于进展太过迅速,后勤补给已经无法及时跟上,加上德军从各地抽调的预备队的阻击,苏军暂时转入了防御,这给了东线德军以喘息的时间。显然德国已经没有补充东线的巨大损失,而且西线德军同样在诺曼底遭到重创,唯一能够重建东线防御的方法就是缩短防线的宽度,事实上由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丢失和白俄罗斯突出部的消失已经让德军的防线大大缩短,这才让遭到重创的德军得以勉强建立一条完整的防线,但是这个防线过于单薄,显然德军还要必须大大缩短防线来增加防御强度,这是东线德军阻止或者迟滞苏军下一轮战略进攻唯一的机会。

从战略上来看,最需要加强的就是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这里是距离德国心脏首都柏林最近,而中央集团军群的实力已经相当虚弱,尽管在东普鲁士构筑了大量的野战工事,但是仍旧需要士兵来据守。唯一的出路就是立即撤回库尔兰半岛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该集团军群在那里的据守已经毫无意义,因为不可能再发起什么大规模反攻了,将北方集团军群调回德国本土至少可以大大加强东普鲁士和波兰正面的防御,南方的德军还有相当的战略缓冲可供撤退,而中央方向上已经没有战略缓冲可言了,必须实施顽强的防御,而这个前提是要大大增加这个方向上的防守兵力。

德军国防军参谋部曾经提出一个根本性的解决方案,鉴于前线的各集团军群均遭到严重的损失,解决各地兵力不足的唯一办法就是全面的收缩防线,德军将放弃库尔兰半岛、巴尔干半岛、意大利等所有的外围战区,全部向德国本土收缩,这样德军就可以再次重建一条完整的防线。这条建议非常大胆,也是德军唯一的出路,但是遭到希特勒的拒绝,他以战争经济的理由拒绝放弃巴尔干、意大利,至于库尔兰半岛也同样不允许撤退,那里是德军占领的唯一苏联领土,希特勒出于政治考虑不愿意放弃。希特勒这种什么都不愿意放弃的主张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在苏军1944年冬季的战略进攻中,整个东线德军迅速完全垮掉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