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西昌斯克方向,俄军快速突破,乌军主力部队“溃败”了吗?二战德军最高统帅部的组织体制是否存在致命缺陷_希特勒_德军_统帅部

本文目录

  • 利西昌斯克方向,俄军快速突破,乌军主力部队“溃败”了吗
  • 二战德军最高统帅部的组织体制是否存在致命缺陷
  • 二战基辅战役失利后,斯大林为何没有追究前线将领的责任
  • 普京表态,下决心必须拿下顿巴斯结果会如何
  • 二战德国为何不组建一个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来统一陆海空三军的指挥作战
  • 苏德战争时期如果希特勒听了最高陆军统帅部的话,直奔莫斯科而不是南下基辅,战争的结局会不一样吗
  • 库尔斯克会战后,朱可夫请求围歼德军,最高统帅部为何拒绝
  • 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兵将领曼陀菲尔,受到德军最高统帅部青睐了吗,为什么
  •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西方面军司令巴甫洛夫大将被苏军最高统帅部下令枪毙,是否公正
  • 要隆美尔率精锐部队去北非作战,德军统帅部主要目的是什么

利西昌斯克方向,俄军快速突破,乌军主力部队“溃败”了吗

随笔回答:

尽管乌克兰否定了俄军突破并控制了利西昌斯克的真实性,但俄军控制利西昌斯克已成事实,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泽连斯基怕引起国内恐慌动乱,士气低落,军队哗变,所以编造谎言自欺欺人,这已毫无意义。乌克兰军队崩溃之势已成,谁也挽救不了他失败的命运!

二战德军最高统帅部的组织体制是否存在致命缺陷

很深刻的战争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的英文缩写为“OKW”,它成立于战争爆发前的1938年2月,从理论上说,它是纳粹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机构,可以指挥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OKH)、海军总司令部(OKM)和空军总司令部(OKL)等三军司令部,三军再各自建有自己的总参谋部。

(最高统帅部总监凯特尔)

OKW是一个对战争进行全盘战略指导的“战时大本营”角色,同时对陆海空各军种进行协调指挥,而实际上,这一机构成为了“最高统帅”希特勒绕过陆军总参谋部直接发号施令的工具。

一战德国战败以后,它禁止拥有有空军和海军,因此陆军“总参谋部”实际就是德国军队的头号首脑机关,同时在陆军的传统中,总司令部并不负责作战计划制定和作战具体指挥,这项工作是由陆军总参谋部负责的,因此陆军总参谋长才是全陆军中地位最重要的人物。

(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长约德尔)

而“总参谋部”的建立原本是普鲁士陆军最伟大的一项发明,它的精髓在于将战争的决策模式从“统帅决策型”向“军官团决策型”转变,甚至有人说“总参谋部也许是19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创造”,然而希特勒彻底践踏和粗暴破坏了这一原则,其手段就是另行建立了最高统帅部。

1933年1月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并授权其组阁,1934年8月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又兼任总统,改称“国家元首兼帝国总理”并兼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1938年2月,希特勒宣布自己为全体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标志着他的权力达到了一个顶峰,拥有了指挥海陆海空三军的实际权力,为了彻底掌握武装部队指挥权,他随即着手建立了所谓的“最高统帅部”。

说白了,希特勒建立的OKW成为二战德军事实上的总参谋部,而传统的陆军总参谋部基本成为了摆设。

(最高统帅部情报部长卡纳里斯)

最高统帅部在希特勒之下,设置“最高统帅部总监”一职(也有译成长官),下辖作战部(约德尔上将)、情报部(卡纳里斯海军上将)等单位,负责掌握纳粹德国的战争总体情况和统一战略布署。考虑到二战德国战场主要在东线的实际情况,陆军在所有军种中应该占据主导地位,而空军和海军负责加以配合,这也是普鲁士传统的“陆军决定论”观点的体现,因此,OKW不应过分干涉陆军总参谋部的专业部署和作战指挥。

可惜的是,在希特勒的强力干预下,OKW与陆军总参谋部及其背后的普鲁士军官团关系日趋对立,在争夺陆军指挥权问题上的矛盾愈发尖锐,尤其是OKW和戈林、邓尼茨等新派力量联合起来试图加强海空军的地位,进一步弱化了陆军总参谋部的职能。最要命的是,自毛奇以来陆军总参谋部所拥有的作战指挥权已不复存在,在战争中期以后,完全凭借希特勒的个人直觉进行作战部署。

等于二战时期德军的指挥体系倒退回一战前的“统帅决策型”。

(纳粹德国的实际战争决策圈)

再退一步,哪怕OKW的职业军人们能坚持自己的专业和操守,也能为陆军总参谋部争得应有的权力,然而OKW的总监凯特尔元帅几乎成为了希特勒的“应声虫”,他毫无保留地完全顺从希特勒,同意他撤掉那些功勋卓著的将领,甚至赞同处死许多高级军官,而这些军官的唯一罪名只是未能服从希特勒,他的绝对服从使OKW成为了希特勒的“副官处”,极大地助长了前线的灾难。

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前,凯特尔私下里认为夏季进攻可能会失败,但他不敢向希特勒直谏。当第6集团军被围困的时候,凯特尔却反过来支持希特勒驳回曼施坦因和保卢斯等人的突围请求,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地位,尽管他也知道那样的决定是危险的。

应该说,凯特尔虽然出身德国陆军,但是他和他领导的OKW反而成为了希特勒打垮德国陆军的帮凶,最后自己也因此在1946年上了绞刑架。

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OKW的存在,使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和普鲁士军官团对战局的事实影响非常有限,而戈林的空军和希姆莱的武装党卫军却又只听命于OKW,进而不断削弱陆军的作战指挥权,希特勒终于通过OKW实现了“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斯大林格勒战役后,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在与希特勒进行了一场激烈争吵之后被解除职务,不久以后陆军总参谋部便被告知其职权范围仅限于东线,其它战场的陆军事务划归OKW管辖。

于是重点来了,希特勒不仅自兼德国国防军陆军总司令,还通过OKW把陆军作为一个整体分割开来,其后果是所有的作战部门全部丧失独立的战役能力,一切权力集中在希特勒手中。

而他并没有专业的军事素养来支撑作战指挥,从而加速了德军在两条战线上的崩盘。

(最高统帅部的实际当权派)

二战基辅战役失利后,斯大林为何没有追究前线将领的责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布琼尼和铁木辛哥,你敢处理谁?

基辅会战基本是布琼尼指挥的。

然而,布琼尼早就提出不应该在基辅决战,尤其不能坚守阵地,会被德军合围歼灭。

但是斯大林强令不允许撤退,违者枪毙,布琼尼一次次请示无果,才被迫执行斯大林的命令。

到了后期,布琼尼为了救援基本被合围的70万苏军,9月11日已经到了违背斯大林命令开始部署撤退的地步。

要知道,这种行为在当时绝对是吃枪子。

说明,布琼尼已经是拼了。

然而,斯大林在9月13日认为布琼尼消极避战,将其免职,由西方向总司令和西方方面军司令员苏联元帅铁木辛哥接替他的指挥。

可笑的是,铁木辛哥还没有来得及上任,9月16日德军包围圈已经形成。

最终结果是,德军从16日开始围歼战,而被困的70万苏军已经失去了补给,没有退路。单单没有补给这一项,苏军也就无法继续作战,只能崩溃了。

9月20日,基辅城被德国第6集团军攻占,9月26日苏军坚守10天以后弹尽援绝,彻底崩溃。在20日,西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军事委员会委员布尔米斯坚科和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在突围战斗中阵亡,第5集团军司令波塔波夫坦克兵少将被俘,整个西方面军基本覆灭。

此战,苏联红军损失约70万人,有66万人被俘,这是难以置信的战果,被希特勒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围歼战。德军只损失10万余人。

然而,铁木辛哥肯定不能负责,他还没上台,德军就形成了包围圈。

布琼尼来背黑锅?人家不惜吃枪子也在违抗斯大林坚守的命令,苏军才好歹突围出去几万人,包括布琼尼元帅、铁木辛哥元帅及政治委员赫鲁晓夫。

如果不是布琼尼的坚持,这几个人也别想活。

普京表态,下决心必须拿下顿巴斯结果会如何

#原创#

这两天普京怒气冲天

一、马里乌波尔战役

抓了众多俘虏

亚述营几乎全歼

其中抓获大批北约的现役军人

不是自己要参战的外籍志愿军

事情的性质发生突变

北约曾信誓旦旦宣称决不会派兵到乌克兰与俄军战斗

事实打脸

北约已对俄军不宣开战

二、北约现役军人在指挥乌军作战

从马里乌波尔战场中

收缴大量的文件以及各类通信设备中发现北约早就制定了打击俄军的作战计划

由此证实

北约是有预谋有计划地与乌军联手攻击俄军

三、泽林斯基是老美的提线木偶

乌军与俄军动手后

泽林斯基一会儿要谈一会儿要战

朝秦暮楚没有准头

恰似在戏弄普京

在马里乌波尔战事中发现的绝密材料

获悉泽林斯基与乌军听命于美国

不是乌军将领在指挥作战

而是美军将领在指挥作战

将普京当猴耍

三、乌直升机再次进入俄境内

对民用目标发起无差别的打击

无辜俄边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

四、莫斯科号巡洋舰受袭沉没

莫斯科号突然遭到二枚导弹攻击

舰上火焰滚滚

水兵全力灭火

后发现舰上有两处被撕裂

不得已

由拖轮拖着莫斯科号舰

欲拖至塞瓦斯托军港抢hl

不料风急浪高

莫抵抗不住风浪的侵袭沉没了

五、发现内鬼

普京下令将俄军事情报部门的头目及其数名心腹抓获

这些人将大量机密信息透露给对方

造成俄军无可估量的损失

一连串的不如意事件

频频发生

乌方彻底将普京骗了

惹恼普京

普京当初决定开战时

尚顾及俄乌两族的兄弟情谊

在作战时

尽量不伤及平民

尽量不攻击民用设施

不料乌军视国民为草芥

视民用设施如敝履

利用普京不愿把事做绝的心思

躲在平民之间

藏在民用设施之内

冷不丁地偷袭俄军

俄军猝不及防

损失不少

使得推进速度迟缓

远远没有达到统帅部当初的要求

当下水落石出

普京恍然醒悟

无毒不丈夫

对敌方的怜悯

恰恰是对已方的伤害

一怒之下普京下定决心

对乌国再也不能心慈手软

对北约言辞也不能信以为真

狭路相逢勇者胜

不动用大杀器

乌国与北约不知俄军的利害

此次进击顿巴斯地区

决不重演妇人之心

俄军不仅会搬出各类大杀器横扫乌军

也许会动用战术核武器

普京抱着破釜沉舟一举歼敌的坚定信念

必须拿下顿巴斯地区

决不动摇

打大仗

打恶仗

打歼灭战

一劳永逸

解决心腹大患

故,一旦战争处于胶着的状态

不排除俄军动用战术核武器打击乌军的可能

#五爱教育##凌远长著#

二战德国为何不组建一个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来统一陆海空三军的指挥作战

二战德国武装力量的指挥体系可以说是非常的复杂,机构重叠,使德国在总体战略上显得杂乱无章,毫无重心,希特勒虽然是国防军的最高司令,但是他显然缺乏各方面的专业能力,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参谋机构为他提供全局性的战略建议,而各军种参谋部都不具有这一能力,他们只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提出专业意见,希特勒显然缺乏战略头脑,无法将这些意见整合到一起或者抓住其中的重点,随着战争的持续,指挥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有远见的将领们试图改变这一状况,但是被希特勒所禁止,希特勒认为这是对他权力的窃取,是独裁者断不能容忍的,所以一直到战争结束,德军都没能建立起一个统一有效的指挥体制。

一战中德国军队的最高司令就是德皇,而德皇并没有统御大军的专业能力,因此组建了一个大总参谋部来负责具体的指挥作战,总参谋长成为德国军队实际统帅,掌控全局。当时德国海军在战争基本没有发挥什么作用,空军还尚未出现,陆军便成为最重要的军种,可以说一战对于德军来说完全是陆军的战争,所以由陆军组建的总参谋部便可以实施统一的领导,一战时期的德军总参谋部指挥体系是相当有效的,为各国所争相效仿。

战后《凡尔赛合约》中明确禁止德军中再组建总参谋部,因此德军成熟的指挥体制被强行的解散了,新的指挥系统由三个职能部门构成,分别是国防部、陆军局和部队局,国防部的国防部长是德军的最高首脑,其次是陆军局,该局后来改称为陆军总司令部,部队局就是陆军总参谋部。后来随着空军的建立,又成立了空军总司令部和空军总参谋部。理论上来说和平时期国防部长是军队的最高司令,到了战时也应该由国防部长和他的国防部来对三军进行统一的领导。但是国防部并没有制定全局战略计划的能力,国防部仅有两个职能部门,一个是国防军办公厅,负责行政管理事务,另一个是国土防卫处,负责对其他军种参谋部制定的作战计划进行简单的修订。

较为适宜的方案就是将国防部升格为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或者叫国防军统帅部),同时将国土防卫处升格为国防军总参谋部,德军的三军司令部和总参谋部都要接受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的领导,并在国防军总参谋部制定的大战略计划内制定各自的作战计划。当时的国防部长布隆贝格曾试图建立一个上述那样统一的指挥部,但是遭到了三军司令部和总参谋部的竭力反对,尤其是陆军和空军总司令部,陆军总司令部以及陆军其总参谋部始终认为德国是大陆主义国家,未来战争的主要形式仍旧是以陆战为主,其他军司令部从处于从属的位置,因此应由陆军总司令部和其总参谋部进行统一的指挥,或者以自己为基础升格为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空军总司令戈林因一心想赚取更大的权力,也反对将他的空军指挥权交出去。

按理说军种之间的争执应该由最高司令做出最后的裁决,但是国防部长布隆贝格因一桩丑闻而被希特勒解职(布隆贝格也没有这样的魄力),希特勒没有任命新的国防部长,而是由他亲自出任国防军最高司令。希特勒也没有彻底改变这一混乱的指挥体系,甚至他还加重了这一混乱,他是乐于看到这种机构职能相互重叠的现象的,认为这样就能产生矛盾,提高各部门的积极性,而他再做最后的裁决。他将国防部改组为国防军统帅部,其下的国土防卫处改组为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名义上国防军统帅部是三军的领导机构,实际并非如此,它只是希特勒个人的“军事顾问”而已,只为希特勒本人提供专业的意见,人员稀少的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也取代不了三军的总参谋部。

在二战中,陆海空三军缺乏战略配合的问题仍旧非常严重,甚至连陆军的作战也被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陆军总司令部负责东线战场,而国防军统帅部负责除东线以外的其他战场,所有这些司令部都直接向希特勒汇报和负责,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希特勒也禁止他们这么做。举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就是1942年德军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的突围问题,当时的陆军总司令部和总参谋部的突围建议被希特勒拒绝后,便无法做进一步的争取,因为只有空军司令才知道是否能保证为第6集团军提供空运补给,陆军总参谋部无法得知,也无法做出坚决的、专业的结果。如果能有一个统一的国防军总参谋部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确定空运补给不可行,应立刻进行突围,相信希特勒会同意第6集团军突围。在各种相互矛盾的专业建议面前,再优秀的个人也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希特勒也没有这样的能力!

苏德战争时期如果希特勒听了最高陆军统帅部的话,直奔莫斯科而不是南下基辅,战争的结局会不一样吗

二战期间德国的失败,还不在于是希特勒贸然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而是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希特勒出现了情绪化的反应,最终导致了德国的失败和灭亡。

原本德国在一路高歌猛进,对苏军的打击犹如秋风扫落叶的有利形势下,德国应该以达成军事目标作为战争行动前提。在这种情形下,希特勒的将军们提议绕开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挥军直下扫荡西伯利亚,再反包围莫斯科,前后夹攻一举拿下莫斯科。

但是希特勒出现了情绪上的固执,认为德军的攻势是无所不能的,即便分散兵力来打击斯大林格勒,也是一样可以轻松的完成的。

最重要的是他认为德国不但要打下苏联,而且要彻底的摧毁苏联的抵抗意志。要剥夺苏联人民的尊严和对战争的希望,斯大林格勒的象征意义太大,毕竟是希特勒的政治对手斯大林冠名的地区,所以他要求德军一定要把斯大林格勒踩在脚下。

而且他还不喜欢用迂回的方式,就是通过横冲直撞的模式压倒性的拿下斯大林格勒。但是他低估了斯大林也低估了苏联人民的抵抗意志,最后在斯大林格勒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耗尽了两国数百万军队。

已经被斯大林彻底的堡垒化、要塞化的斯大林格勒成了两军的绞肉机器,也成了德军望洋兴叹的钢铁长城。最后德军折戟沉沙于莫斯科城下,被苏联反攻遭到灭国的命运。

如果苏德战争中希特勒听从陆军统帅部的建议集中力量直扑莫斯科,一部分兵力扫荡西伯利亚,然后反包围夹击莫斯科苏联很可能会灭亡。

实际上闪电战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出其不意、集中力量于一点进行狂风骤雨般的撕裂式突破。而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鏖战,是闪电战自开始以来首次失去了快速、出其不意的特点,实际上也就闪电战的优势彻底丧失,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库尔斯克会战后,朱可夫请求围歼德军,最高统帅部为何拒绝

关于这个说法确实没有听说过,事实上在库尔斯克会战结束后很短的时间内苏军便已经发起了反攻,起初是战役性的进攻,旨在歼灭顿涅茨突出部的德军第6集团军,随后扩大到整个中路和南路战线,旨在德军两个集团军群的结合部达成决定性突破,围歼德军于第聂伯河以东,显然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进攻计划。

苏军最开始将进攻局限在南翼的顿涅茨突出部上显然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在这里较易达成对突出部德军的合围,而且即便不能切除这个突出部也可以将当面德军的预备队吸引到该方向上,从而为北面的主要攻势创造有利的态势。其次也是为在库尔斯克突出部集结的进攻主力争取时间,因为苏军并不知道德军已经彻底放弃了对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进攻企图,为了避免德军再度对库尔斯克发起进攻,破坏苏军的集结行动,先对南翼的顿涅茨突出部发起牵制性进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战局的发展果然如苏军所计划的那样,就在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有限的装甲预备队在全力封闭苏军在顿涅茨方向打开的缺口时,苏军主力针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结合部的主要进攻打响了,在短短的几天内便撕开了德军的防线,并将突破口扩大到55公里宽,通往第聂伯河的道路打开了。这里的突破事关南翼德军两个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的生死,连希特勒都意识到了南翼德军所面临的严重局势,在顿涅茨突出部作战的三个装甲师和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的2个装甲师外加属于第4装甲集团军的一个装甲掷弹兵师被紧急派往了苏军的突破口,阻止苏军进一步的突破。

1943年苏军的夏秋季攻势目标宏大,企图在南翼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利用第聂伯河这一地利围歼德军整个南方集团军群,一旦南方集团军群覆灭,那么在库班桥头堡和克里木半岛的德军A集团军群也就被切断了退路,重蹈南方集团军群的覆辙。而东线如果德军一下子同时失去两个集团军群,那么东线的命运也就此决定了,据此来看,苏军最高统帅部在库尔斯克会战结束后的战略企图一直都是计划围歼德军的重兵集团,将战役上的突破扩张为战略上的胜利。

二战后期德军装甲兵将领曼陀菲尔,受到德军最高统帅部青睐了吗,为什么

曼陀菲尔是四一年作为一个装甲营长,出现在入侵苏联的战场上,没多久就顶替战死的团长负责一个装甲团,也就是曼陀菲尔,带着这个团,打到离莫斯科最近的地方,并赶在苏联人炸桥前,抢下一座大桥,建立了一个桥头堡,为后续德军打开了进攻通道,可是后援始终没来,曼陀菲尔的团也只能撤回对岸,开始了艰苦的冬季防御,勒热夫之后,一直撤回法国休整。

后来曼陀菲尔升旅长后,到过非洲军团,在北非当过师长,在非洲军团失败前他病倒被送回国内治疗,躲过在北非被俘的命运。病好回到东线战场,在曼斯坦因手下,在库尔斯克会战后期,升任装甲第七师师长,大德意志师师长。后又被调到西线去打阿登反击战,先是代理,后来负责党卫军的第三装甲集团军。从履历上说,以曼陀菲尔的战功,这些升迁都是再正常不过,且略微被压着点的升迁,所以很难说曼陀菲尔是被大本营甚至希特勒看中并青睐。

曼陀菲尔在德军最初攻略西欧时,一直在第二装甲兵学校担任教官和总教官,没能参加一线战斗,但是更前面德国开始训练和准备收拾这个世界的装甲部队时,曼陀菲尔是跟古德里安一起工作的,所以他非常熟悉和了解古德里安搞出来的这套装甲理论,在第二装甲兵学院担任总教官时,曼陀菲尔对装甲战术做了完善和一定的发展,所以后来他到一线带兵时,他的部队战术执行的更加机动灵活,还多出了他自己探索出的,从敌人侧后迂回穿插的战术,并利用这种战术屡立奇功,在东线,他打出过损失十七辆坦克,就歼灭了苏联一个坦克师的战绩。在西线,他带着德国拼凑出来的部队,在阿登地区歼灭美军106师两个团,还俘虏了八千美军,造成美军登陆以来最大损失。

按理说四四年开始,德国一日不如一日,到处缺人,尤其缺有才干能力的军官,以曼陀菲尔的战功战绩,如果是被青睐的话,封帅,跟莫德尔元帅齐名,负担一样的权利也不是不可以,毕竟最后到了齐格飞防线,曼陀菲尔带着既缺油又缺坦克的三集,还能一次次打退苏军的进攻,到实在没法顶住时,还能从容组织带着包括伤兵和平民在内的三十万人,向划归美英占领的地区撤退。

这样一个帅才,最后也只是屈于将衔,而曼陀菲尔所参加过的战役中,即使是那些打输的战役,在曼陀菲尔这个战术层面上,也都赢的很漂亮,都能说是德军在输掉的战场上打出来的亮点。但曼陀菲尔的升迁,仍旧是那么的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慢慢挪,因此我怀疑是720事件后,曼陀菲尔的正宗国防军出身拖累了他,720事件之后,元首希特勒和国防军体系,都是各自作出极大忍耐,才没有公开分歧,但是内在的割裂和互不信任,已经深刻存在,曼陀菲尔,就是那种贵族出身,十一岁就参军进少年军校,非常典型的国防军体系军官,所以到阿登反击战后,已经负责党卫军三集,还非要代理相当长一段时间,720开始,希特勒实在是手里没人,平民出身的军官实在不敷使用,否则因该会对国防军进行大清洗了,曼陀菲尔恐怕也是要被清洗的人员,所以谈不上被青睐。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西方面军司令巴甫洛夫大将被苏军最高统帅部下令枪毙,是否公正

苏军西方面军,是德军的中央集群主攻方向的目标,德军包括有两个集团军和两个装甲集团军。 巴甫洛夫是顺从了斯大林1941年初预判的”德国不会开战,红军要永远进攻”的说法,把三个集团军部署在一个利于前出的突出部,结果是一个星期就被德军合围吃掉了。

执行枪决前,朱可夫与巴甫洛夫有段简短的对话。朱可夫:”1940年首长司令部演习时,你就错误的把兵力部署在突出布置,结果是被蓝军两翼突破而失败,为什么还是犯同样的错误?” 巴甫洛夫:”我认为那样保险。我们就是被这样教育出来的。” 朱可夫:“那好,就这样吧”。

要隆美尔率精锐部队去北非作战,德军统帅部主要目的是什么

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战争期间几个重大战略失误之一就是轻视地中海的战略意义,直到轴心国丢掉整个北非后才幡然悔悟,但已经为时晚矣,轴心国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源用以地中海北部沿岸的防御,如果在1940年或者1941年投入这些资源的十分之一那么地中海早被拿下了,地中海将成为轴心国的内海,意大利和巴尔干以及法国南部都将得到绝对的安全保证,甚至会改变西班牙和土耳其的政治立场。此外对于苏联高加索的油田也将产生直接威胁,从地中海攻入高加索远比从波兰、罗马尼亚出发要近太多。

一开始希特勒就对于地中海不太关心,之所以派隆美尔以及几个装甲师前往北非完全是为了政治考虑,他担心如果英国在北非打败意大利军队会对轴心国同盟产生极坏的影响,因为到目前为止轴心国同盟还没有失败过。本质上来看,希特勒只是希望维持地中海现有的战略态势,他不愿意加大向地中海战场的投入,以免影响到他即将发起的对苏进攻。德军陆军总司令部也是持和希特勒相同的观点,甚至更为激进,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认为完全不应该开辟地中海战场,应集中全力用于最终的决战,即对苏作战。

有反对的声音自然也有支持的声音,对于地中海战场最主要的支持者就是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他坚持认为德军应该介入地中海战场,全力将英国赶出去,他的海军将给予全力的支持。另一个支持者就是大名鼎鼎的空军总司令戈林,戈林不同于雷德尔的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戈林更多的是为了争取表现自己的机会以有理由大力发展他的空军,地中海战场不可避免的要以空军和海军为主,陆军在这里最多也就投入数个装甲师,所以戈林极力推崇地中海战略,但是希特勒最终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希特勒和陆军的将领们一样,仍旧站在大陆主义的思维上考虑战略问题,对于海权的认识非常缺乏。

所以希特勒一开始只派遣了两个师的兵力给隆美尔用于北非作战,这点兵力只够防御之用,不过在隆美尔的出色指挥下,他们甚至一度夺取了北非的战场主动权,击败了比他们强大的英军,但是他们的兵力不足以彻底打败英军,无法将战役性胜利转化为战略上胜利。隆美尔的军队只够打败当面的英军,却无法发起深远的追击,这需要新锐部队的投入和强大后勤的补给,这些隆美尔都没有,所以英军在每每被打败后,总能再度恢复实力,他们的基地埃及一直都安稳的存在着,不曾受到严重的威胁。

等希特勒认识到地中海的战略意义时已经是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已经失败的情况下,轴心国面临着被逐出北非的威胁,希特勒突然发现,如果丢掉北非的话,那么整个法国南部、意大利、巴尔干半岛都面临着被盟军登陆入侵的可能,对于如此长的海岸线进行防御将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对于深陷东线战场的德国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希特勒不惜一切代价的向突尼斯投入兵力,企图据守住这个北非最后的桥头堡,但是由于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丧失,这一企图最终失败,一个完整的集团军向盟军投降,这些兵力正是在斯大林格勒苦战的德军所急需的。如果这些兵力在一年前交给隆美尔指挥,或许在几个月就可以攻到埃及和苏伊士运河了,或许还能赶得上后来的东线大战,德军最高统帅部为它的短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几乎决定性了战争的胜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