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药和毒气是否被广泛用于战争?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氧气有没有可能是一种慢性毒药,停止对氧气的依赖性,就可以长生不死_毒气_氧气_芥子气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毒气 毒气 氧气 芥子气

本文目录

  • 毒药和毒气是否被广泛用于战争
  • 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氧气有没有可能是一种慢性毒药,停止对氧气的依赖性,就可以长生不死
  • 氧气是不是一种慢性毒气,需要70年左右才能“杀死”人类
  • 为何一战海战很少有使用毒气弹的

毒药和毒气是否被广泛用于战争

1899年、1907年《海牙公约》两次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毒气〕。

《日内瓦公约》也规定、任何国家不得使用“毒气”。

仍而、战争中各类“化学”、“毒气”、“生化武器”层出不穷、频繁在作战中出现和使用。
一战开始、参战国大量使用“毒气弹”,战后统计所有参战国共生产了约12·4万吨各类……毒气弹。
(一战时期士兵以及军马佩戴的……防毒面具)

二战中、毒气弹、化学武器也应用于作战。
(抗战时期,“淞沪会战”日军使用毒气弹攻击我守军
、日本佩戴防毒面具进行作战)
(各类型“毒气弹”)
越南战争中、美军大量使用“橙剂”催化剂、造成的危害迄今为止无法彻底清除。
(现在美军的“防化”装备)
美军装备的M50/CBRN!

所谓的CBRN、就是ChemⅰcaI、and、biologⅰcaⅠ、radⅰoⅠgicaⅠ、nucⅠear化学、生物、放射、核辐射的缩写……

所以说,虽然有“明文规定”禁止在战争中使用“有毒”武器、事实上作战中各类毒气武器,仍然大量出现和使用。

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氧气有没有可能是一种慢性毒药,停止对氧气的依赖性,就可以长生不死

氧气确实是毒气。

生命进化最初是不需要氧气的,后来,有原始藻类进化出了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这种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的毒气进入生物体后能催生自由基,进而引起一连串的化学变性,严重危害正常生理活动,于是干脆利落地杀死了当时至少99%的物种,导致一场生物大灭绝,这就是著名的史前大气氧化事件。

那些没有被毒死的幸存者,为了活下去,只能躲进地下湖底犄角旮旯里,成为厌氧菌之类的存在。如果还想活在光天化日之下,就必须进化出抗氧化技能,比方说加速身体修复,产生抗氧化剂等等,这就需要增加维修配件、后备零件及各种耗材的供应量,即增加食物摄入,于是捕食行为也升级了,各种感官大脑什么的也都提上了进化日程——氧气是万恶之源,它迫使生物结束了小国寡民相安无事的状态,开始相互厮杀弱肉强食。氧气对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会产生大量能量,让这些生物很high,于是它们渐渐迷上了这种中毒反应,将氧气作为能源,新陈代谢速度越来越快,进化一日千里。

到今天,我们人类就是这类毒抗特别高的生物的后裔,很大程度上适应了氧气,以氧气为能源。因为大脑这个高能耗器官的过度进化,甚至对毒气产生了重度依赖,一缺氧就昏迷。人体免疫细胞还专门利用氧气产生的自由基消灭病原体。但是,氧气的毒害作用依然存在,它进入人体后引发的自由基连锁反应依然在疯狂破坏我们的身体。我们以加速身体修复的方式抵抗氧化侵蚀,代价就是细胞新陈代谢速度加快。而细胞分裂更新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基因变异和损伤,基因损伤迅速积累导致细胞群功能属性衰退,具体表现就是人的衰老,直至最终脏器衰竭,死亡。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作为能源基地的线粒体是氧化释能的地方,也恰恰是衰老最先开始的地方,线粒体普遍被氧气烧蚀灼伤后,细胞功能纷纷下降,人体也就开始衰老了。

综上所述,氧气确实是一种毒气,而且是烈性毒气,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它强大的能源属性也是建立在这种猛烈的破坏性基础之上,它首先要破坏你的身体组织,然后才能给你提供能源。其实我们不用对氧气的这一属性感到诧异,生命本来就充满了矛盾和悖论,借用某位生物学家的话说,“所谓生存,其实是一种存在种群差异的不可逆的慢性致死疾病”。

氧气是不是一种慢性毒气,需要70年左右才能“杀死”人类

谢邀!

我不是生物学家,什么学家都不是。刚才科普了一下,还真有这个理论。不过有几个问题要探讨,很严肃的探讨:

如果没氧气,我们就要厌氧生活,就是厌氧生物,那么:

1,厌氧生物释放能量都非常小,像人类这样的“大型”生物可能厌氧生存吗?

2,根据我的生物学知识,厌氧生物寿命并不长,很牛B的水熊虫最多能活12年而已,厌氧生物是靠数量和繁殖力取胜,就算活着思想的复杂性也不能和人类同日而语,有人原意这样“活着”吗?至少现在他们还没发明手机。

3,如果真的地球是厌氧环境,厌氧生物统治地球,地球文明会更发达?

所以,这个理论我是不赞成的。寿命短,思想不能连续,思维得不到发展,就是一群浑浑噩噩的废物,只知道吃和杀戮,可能很难被侵略,可又有什么意义?双歧杆菌就是我们肠道里的专厌氧菌群,没他们我们可能活的不怎么好,但他们的世界只有肠道那么大,两个人的双歧杆菌是没有亲戚关系的,更别说串亲戚。决定生物的进化有两方面,一是能量的消耗,二是大脑的发达程度。有氧环境产生的能量比无氧环境速度快,能量大,更适合大型生物的生存。然后人类发育了强大的大脑,所以才能统治地球。无氧生物我觉得做不到。

谢谢你看完了我的回答。

为何一战海战很少有使用毒气弹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一战的毒气水平不高,对于使用有着严格的要求,完全不适合海战。

一战主要使用的是两种毒气,第一氯气,第二芥子气。

对于氯气来说,首先是采用氯气罐释放的方式。

这种对于气象的要求非常高,不但要保持干燥天气,而且风力一定要合适,过大或者过小都不行。

后期采用氯气炮弹的方式,炮弹落地以后爆炸,释放氯气,对风力要求相对较小。

然而,无论哪种方式,氯气主要针对敌人固定不动的阵地,迫使敌人放弃阵地逃走,不然会有遭受毒气杀伤。

然而,这对于海军军舰是完全无效的。

因为军舰航速很快,一旦发现有氯气,直接高速躲避就没事了,没什么难度。

第二芥子气。

芥子气比氯气更强,单纯佩戴防毒面具对芥子气无效,因为它可以通过皮肤吸收造成死伤。

而且,氯气使用以后很快散开,芥子气则是油状物,可以持续污染袭击的地方,包括土壤和金属。

所以,芥子气似乎比氯气更适合对付海军。

可惜,芥子气并不是对付军舰,原因很简单,它不是立即起效。士兵被芥子气毒害以后,最早也要2小时后才会出现严重症状,迟的则需要12个小时。而且,芥子气主要并不是致命,而是造成严重后遗症,导致士兵逐步失去战斗力而入院。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而现代化海战,尤其是战列舰对轰,往往一两个小时就分出胜负。所以,等到芥子气见效,你可能已经被敌人打垮了。

毕竟你需要用一部分炮弹发射毒气,等于自己减弱了自己的火力,作茧自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