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是不是能治疗心理疾病?工地潜水员为什么称为“水鬼”他们下井前为何要携带一把剪刀_钻头_水鬼_氧气

本文目录

  • 潜水是不是能治疗心理疾病
  • 工地潜水员为什么称为“水鬼”他们下井前为何要携带一把剪刀
  • 鱼通过腮提取水中的氧气,有没有人发明一种和腮原理一样的人造“腮”让人类生活在水里

潜水是不是能治疗心理疾病

感谢邀请

目前已知的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

一种是药物介入,一种是心理咨询,对于重症精神分裂症的,有些医院会介入电疗,但一般的心理疾病,主要还是前两种

对于抑郁症患者,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都会,鼓励患者去做户外活动,这主要是用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消极情绪,培养抑郁症患者的愉悦感,但本身这个行为并不会治疗抑郁症的心理问题。

因此,潜水并不能治疗心理疾病

工地潜水员为什么称为“水鬼”他们下井前为何要携带一把剪刀

“水鬼”下一次井,2万元到自己手,出现意外上不来,100万赔偿到家人手。水鬼工作时刀不离身,那这刀到底是干什么的?

之前大舅来我家做时,就告诉我他曾经就是“水鬼”这个行业的一员,如今他也换工作了。我问他为何放弃这份高薪的工作,他表示水鬼不好干,其中的艰辛一般人还扛不住。

01:关于“水鬼”

“水鬼”只是一个称谓,实际上是指水下工作人员,而我们常常讨论的“水鬼”指的是在工地水井捞钻头的工程潜水员

那么有人可能会认为做水鬼应该没有门槛吧?其实不然,大家或许会觉得只有生活所迫的人才会从事水鬼这个职业吧,就像农民工朋友。

然而,“水鬼”也是一个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职业,必须要持证上岗的。证书有初、高级之分,下井深度达到15米就是初级,超过20米就是高级了。所以,做水鬼是有门槛的。

有人曾说,水鬼都是“上阵父子兵”,儿子下井,父亲在井上拽着钢绳,这样下井的人才能放心。因为在井下伸手不见五指,危机四伏,下井人的生命掌握在提绳者的手里,所以双方必须是彼此最信赖的。

那么在工地真的是“父子兵”吗?这种情况是可能存在的,但是如今的水鬼们都是归公司管理的,只要持有工作证就能上场,所以父子兵不是普遍现象。退一步说,上面的提绳者也是很重视同伴的,谁会拿同事的生命安全开玩笑呢?

02:为什么钻头一定要人下去捞?

在最初,当打桩的钻头掉落在井里之后,人们也尝试过直接用工具往下捞,但都没有用。

在工地进行钻井时,打桩机的末端是坚硬的钻头,通过旋转钻入地下。可是地下环境特殊未知,势必会钻到硬的地层,那么打桩机的钻头就可能脱落,掉入井里

井的深度浅还好说,可以用弯钩往下勾,搭配强力的电磁铁,是可能勾到钻头的。但是如果井的深度很深,比如钻到了20米以上之后,寻找掉落的钻头就难度巨大了,弯钩、磁铁都不顶用

那么有可能有人会说,钻头掉了就算了呗,不要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前期施工方、监理方等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和图纸绘制,才选好这一个打入点。

如果因为一个钻头就放弃这个桩位,各种流程审批都会影响到工程进度,增加时间和经济成本。而且别瞧不起一个钻头,工地上价值几十万元的钻头比比皆是,如果舍弃钻头,就是丢钱呀。

所以,在经过了对比之后,水鬼这个职业就应运而生了。对于施工方来说,比起流程审批和钻头成本,请水鬼来工作花的钱就是九牛一毛了。而对于水鬼来说,工资也是足够高的,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03:为什么只有水鬼才能捞钻头,他们需要具备什么特殊的能力?

正如前面所说,水鬼是持证上岗的,在工作前他们也要经过多次培训,毕竟这个职业是高危职业。

所以,作为水鬼,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必不可少。他们不单单要掌握下井、上井、井下操作取物的操作要领,还需要学会保护自己,掌握处理应急情况的能力。

此外,水鬼们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因为这项工作危险因素很多,危险系数很大,每一次下井都是一次“搏命”。

并且,井下的环境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最主要的是在这个看不见光的环境只有工人自己一个人,这种孤独感是非常强的。因此,水鬼们都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来沉着冷静面对各种紧急情况,如塌方、衣服破裂等

所以,下井取钻头这项艰巨的作业也只有水鬼才能做吧。

04:水鬼们在井下是如何工作的呢?

水鬼们的工作流程听起来很简单,先是潜入水井中,然后找到钻头并用绳子固定好,最后把钻头拉上去。

当然,在下井之前,一些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穿好潜水用的服装,戴好专用的防护面罩,配备好对讲机,连接好氧气管

当然,有传言水鬼们还需要带一样东西,那就是刀子。他们给出的理由甚至还有模有样的,说是如果面临突发情况,水鬼上不来的话,就自己把氧气管子割掉,这样还能减少自己痛苦的时间。

其实,这只是一种唬人的说法罢了,不会存在这种割氧气管的情况,这把刀的主要作用就是割断缠绕自己的障碍物,起着为自己通行的作用。而且如果水鬼真的面临生命危险的话,在井上的伙伴也是竭尽全力去营救的。

一切准备就绪后就要下去了,在井里不全是水,基本上是粘稠的泥浆。所以在里面根本看不见东西,水鬼们是摸索着工作的,这个过程全凭感觉和经验,由此也可见这份工作的不易。

当然,水鬼不是单单一人发力,井下的人和井上的人形成了一个系统,通过对讲机来传达实时情况,井上的人在调度,井下的人就操作

关于水鬼们的报酬,如果成功地取出钻头,完成任务,那么一次可以获得几千到2万元不等。当然价钱也和深度有关,越深越贵,达到20米基本上就有了上万元,如果深度破百米,超过2万也不是问题。

05:水鬼会面临哪些可能存在危险?

要做水鬼,首先要过的就是体力关。一般下井的深度都会接近甚至超过20米,除了身上穿戴的装备具有重量,而且井里的泥浆也是很粘稠的。

光凭这一点在上、下井的过程中就很费体力了,更别说还要在井下找钻头、固定钻头,这些操作更是耗体力的。所以,如果出现体力不够,这是很危险的。

除此之外,穿戴的装备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没问题。在井下复杂的环境里,氧气管、潜水服和身上的绳子是很有可能碰上尖锐物的,这就有破裂的风险,而井里的水和沙就会涌入进去,工人的行动就会受阻。

而且一旦氧气管漏气了,在很短的时间里井下的人就会失去意识,如果井上的人没有及时察觉,那么井里的人就会有生命危险

还有一个最危险的情况,这种情况一旦发生,那么井里的人将很难逃生,这个情况就是塌方。当然,如果前期的测试、调查、固定井壁等工作都没问题,这种情况基本是不会发生的

当然,任何危险的工作都不能肯定不会发生意外,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是一样的道理。而从事井下作业的人员唯一能做的就是牢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做好安全措施,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防微杜渐

我的大舅年龄也过半百了,所以他就不再干这个职业,开始追求稳定了,毕竟这份工作很难,也很危险。如果自己察觉不适合之后,比如体力不够等,就得放弃这个工作。

结语

工地钻头掉落是一定要捞起来的,不能抽干泥浆,否则会塌方。而“工地水鬼”可以说是工地上捞钻头的不二人选。

虽然危险重重,可是“身上若无千斤担,谁会拿命赌明天”。致敬每一位水下工作者,致敬每一位打工人,毕竟他们也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和顶梁柱。

鱼通过腮提取水中的氧气,有没有人发明一种和腮原理一样的人造“腮”让人类生活在水里

潜水确实是人类的一大软肋,虽然目前人类已经有了氧气瓶等潜水设备,但是氧气瓶很笨重不说,其中氧气的含量也相对较少,这决定了人不能在水里待太久。如果人能够像鱼那样直接从水中获取氧气的话,人在水中就可以“如鱼得水”了。那么,人能不能通过仿生学制造一个与鱼鳃同样远离的“鳃”帮助人类在水下生存呢?还真的有人这么干了。

早在2018年,国外的一位设计师就从007电影中詹姆斯邦德水下打斗时嘴巴上戴的一个呼吸器上找到了灵感,虽然电影中的呼吸器是虚构的,但这位设计师还真的设计出来了,这款产品叫人造鱼鳃呼吸器,取名为Triton。

从外观上看,这个呼吸器就是由两个自行车车柄拼在一起的,中间由一个圆柱形的设计相连,如下图:

最关键的是,在一些呼吸设备中,通常会填充上一些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而这个产品里什么填充物都没有。那么它是如何工作的呢?原来这个呼吸器内部内置了细微的震动压缩机和过滤膜,它的工作原理是水先进入了两个车柄状的结构的内部(上面有无数个小孔),然后通过震动压缩机将水中的氧气与水分离,之后再经由过滤膜过滤,使得新鲜的氧气进入到人的嘴中,这样人就可以从水中源源不断的获得氧气了。

乍一看这个产品非常的牛X,看到它,我们似乎看到了可以自由在水中呼吸和徜徉的自己。但是,这个产品只是概念性产品,它还有着诸多的不足之处。

首先,震动压缩机是通过电池工作的,而电池都是有容量的。而且电池的容量通常与其体积呈正比,而如此小巧的呼吸器内要植入一块电池,它的蓄电量是比较少的。通过测试,研发者发现,在满电的状态下,这块电池只能支撑人在4.6米的深度坚持45分钟

其次,不同的人对氧气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根据科学的测试,人每次吸入的空气约为500ml,而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要呼吸16-20次,也就是说人一分钟要吸入8-10升的空气,按照空气中氧气占比21%算,人一分钟至少需要1.7升的氧气。

这还是在正常的情况下,而在水下,人所受的压力以及人在移动时(上面的测试数据是人固定在4.6米的深度产生的),需要的氧气甚至会翻倍。需要的氧气量翻倍,人必然会增加呼吸的频率,此时电池的电量消耗必然也会加倍,这就会造成下水没多久电池就没电了的现象。(下图为Triton的工作原理

第三,水溶氧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深水区比浅水区的水溶氧要少很多,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之所以会进入水中,与气压有关,在气压的影响下,水中的氧气经由水面向水下渗透。但是,气压是不变的,但是水越深,水压越大,这就造成了空气中的氧气渗透到一定深度后就很难继续渗入了。

而上面的测试数据是在浅水中(4.6米)测得的,越往深处走的话,水溶氧越少,此时也需要多次呼吸才能满足人的正常需要。这必然也会让电池的续航时间大打折扣。

写在最后

虽然人造鱼鳃呼吸器是发明出来了,但是它的续航却成了问题,因为随着运动量加大、水深的增加、水溶氧的波动,人对氧气的需求会比在陆地上还要大的多,此时必然会大大缩短电池的寿命。因此,这个人造鱼鳃呼吸器发明了快4年了,也没有公司愿意去批量生产它。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从电池入手显然是不太靠谱了,在笔者看来,不妨换一下思路,不要过滤水中原本就稀少的氧气,可以直接用装置把水电解成氧,这或许更靠谱一些。

而且还要考虑一个因素,因为不是有了氧气人就可以在水中自由自在了,想要下潜,人还要克服逐渐增加的水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