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本如何选?翻译比你想象的更重要_儿童文学_翻译_分级

2020年8月,亲近母语基于中文分级阅读标准,根据一至九年级儿童的认知和心理特点,以及儿童阅读能力和素养发展的要求,与果麦文化联合推出了《中文分级阅读文库》,受到广大老师、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2022年10月,《中文分级阅读文库》迭代升级,重装上市,反响热烈。

▲《中文分级阅读文库》1-9年级

人民日报刊发了《中文分级阅读文库(升级版)》书讯,中国新闻网、学习强国平台、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转发,众多专家、学者、作家、名师鼎力推荐。

新版《中文分级阅读文库》,精选了108本中外经典作品,中外作品比例接近1∶1。

国内作品的选择要注重母语性,精选优质原创作品。而国外作品的选择,必然涉及到译本的问题。

《中文分级阅读文库》所选的译本,是经过反复比较筛选的权威译本。

比如, 叶君健先生翻译的《安徒生童话》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两个译本之一, 杨静远先生翻译的《柳林风声》、任溶溶先生翻译的《木偶奇遇记》等等,都广受读者欢迎。

展开全文

《中文分级阅读文库》所选作品的译者有五十多位, 如曹明伦、彭懿、韦苇等等,都是行业内比较有名的。

他们在翻译作品时,多遵循与原文尽量一致的原则,译文也比较符合我们自己的阅读习惯。

儿童文学不同于一般的文学,那么, 儿童文学的译者应该有怎样的素养呢?在跨文化视域下, 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注意哪些因素呢......

了解到这些,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本欣赏能力,给孩子推荐更好的译本,并提高阅读教学能力。

第十七届儿童阅读论坛,特别邀请了 中国海洋大学翻译学博导徐德荣教授,以专题演讲的方式,带我们探究在分级阅读中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与欣赏。

徐德荣,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翻译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译协副秘书长,国际儿童文学研究会(IRSCL)会员,中国海洋大学行远书院副院长,国际处翻译室主任,青岛市拔尖人才。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理论与批评,重点关注儿童文学翻译,兼及儿童文学。

在《中国翻译》《外国文学研究》《外语研究》《外语教学》《国际儿童文学研究》(IRCL)等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儿童文学翻译的文体学研究》《儿童本位的翻译研究与文学批评》等学术著作3部,出版幻想小说、动物小说、图画书等儿童文学译著6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儿童文学翻译的文体学研究”、“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外译研究”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10项。担任国际会议同传、交传500余场。

▲ 徐德荣部分著作和译作

徐德荣教授说:“阅读和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越多,我就越发体认到儿童文学的无穷魅力。”

“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与最好的诗歌相媲美,语言或许简单,含义却很深刻。儿童文学的诗性特质不仅要求译者对儿童文学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也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具备风格再造的能力。”

他认为,儿童文学的翻译貌似简单,实非易事。 儿童文学探问人性深处,甚至蕴含着比成人文学更为深刻的思想。

二十年前,徐德荣教授发现国内许多外国儿童文学的译本问题颇多,就坚定地踏上了儿童文学翻译之路,积极推动着儿童文学翻译及研究的发展。

之后,他又发现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可以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他就和团队挑选优质中国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外译,让它们走出国门。

为了让国内外儿童看到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徐德荣教授二十年来深耕细作,初心不改,着实令人敬佩。

4月14日-16日,让我们相聚于第十七届儿童阅读论坛,在“点灯人的聚会”上,聆听徐德荣教授的精彩演讲: 从中文分级阅读文库看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 点击了解详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