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海军炮艇执行任务时驶入迷雾,意外进入凶险之地_炮艇_敌人_船队

1951年6月24日晨7时30分左右,三门湾航道南泽、北泽附近。

华东军区海军炮艇大队的四艘炮艇,411艇、413艇、414艇和416艇,隐藏在这里执行特殊任务。7点30分左右,414艇值更员跑来向指导员陈立富报告,西南方向有枪炮声。陈立富立刻呼叫413艇上的分队长张家麟, 4艘炮艇迅速起锚,冲进了前面的迷雾之中。

海面被浓密的雾气笼罩着,200米外看不清任何东西,四艘炮艇的舵手只能靠经验行驶。没想到,刚刚前进了15分钟,411艇、413艇就发生了故障,无法前进。没有办法,剩下的两艘炮艇继续前进,又走了大约15分钟,右前方的迷雾中,隐约出现了可疑的船影,416艇改变方向,前去查看情况。

现在,只有414艇朝着目标方向,继续在迷雾中行驶。前方完全被迷雾笼罩,414艇上的官兵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前进着。忽然间,右前方发现了一个黑影,指导员陈立富仔细观察,辨认出那是一艘大船。紧接着,迷雾中又出现了六七个黑影……

414艇到底在执行什么任务?我们先来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蠢蠢欲动。因为美国明确拒绝国民党出兵“帮忙”,蒋介石只能组织兵力策应美军在朝鲜的战争。很快,国民党就组织了一批海面力量,由胡宗南和蒋经国亲自指挥,骚扰我东南沿海地区。

到1951年,我国东南沿海的交通要道三门湾航道被敌人切断,通行受阻。三门湾航道狭长弯曲,由宁波石浦港开始,经过三门湾、北泽、南泽、白沙山,继续往南约8海里就是敌人占据的头门山,国民党部队依靠头门山和一江山岛、下大陈岛,在附近抢劫、骚扰,十分猖狂。

此时,解放军的海上力量还不够强大。当时,华东军区海军虽然成立了炮艇大队,但所有的舰艇都是江防炮艇,还是当年日军用于封锁河道所使用的。日本投降后,这些炮艇被国民党接收,解放后又被解放军所接受。

江防炮艇是内河行驶的舰艇,吨位很小,速度也不快,很难在海上行驶。更关键的是,这些炮艇已经使用多年,经常会出故障。但没有办法,这已经是我们当时很重要的水上部队了,必须承担起护渔护航的任务。

展开全文

1951年6月23日下午,炮艇大队接到了重要任务。

当时,华东财经委员会的3艘运输船,装运了大批的物资,正准备经过三门湾航道前往海门。与此同时,还有900多条装满海鲜的渔船,也要经过三门湾航道。这样一支庞大的船队,必然会引起国民党的注意,他们只要发现,一定会出动舰船来打劫的。

所以,炮艇大队要进行护航任务。执行这次任务的,就是411艇、413艇、414艇和416艇。因为敌我力量悬殊,如果这4艘炮艇跟随船队一起行动,肯定会和敌人正面交锋,到时候很难占便宜。所以,指挥部决定让4艘炮艇绕到南泽、北泽附近埋伏,到时候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可以更好地掩护船队通过。

当时,分队长张家麟在413艇上,指导员陈立富在414艇,副指导员季克勤在416艇。护航分队认为,就算敌人十分强大,只要4艘炮艇出其不意,一起猛攻,也会打乱敌人的部署,成功完成任务。

6月24日凌晨1时30分,4艘炮艇冒着风雨前进,直到6时30分来到南泽、北泽附近,抛锚设伏。为了迷惑敌人,4艘炮艇都降下国旗,卸下桅杆,伪装成渔船的样子。船上的人员也穿着深蓝色夹克工作服,伪装成渔民。

很快,3艘货船和900多条渔船组成的船队,就浩浩荡荡地从这里经过,向南驶去。大约1个小时后,4艘炮艇听到远处的枪炮声,意识到船队可能遭遇了敌人,于是迅速前进,就发生了本文一开始的那一幕。

411艇和413艇发生故障,416艇前去检查可疑船只,现在只有414艇在浓雾中孤身前进。在发现了前方的几个黑影后,陈立富命令414艇快速前进,闯进这几个黑影之中。8时30分,414艇来到了目标位置。

此时,海面上忽然刮过一阵西南风,大雾瞬间消失了。陈立富和船员这才发现,他们已经来到了距离头门山岛3海里远的地方,前方约500米处,敌人的4艘大机帆船已经拦住了我方船队的去路,并且在不断进攻,负责护卫货船的解放军战士正在拼命反击。

谁也没想到,414艇来到了如此凶险的地方。

王维福(左)陈立富(右)

身后是敌人重兵盘踞的海岛,前方就是敌人的4艘大型战船。414艇上只有12人,敌人4艘大船上共约200人,武器装备上更是悬殊巨大。前后都是敌人,一艘炮艇该怎么办?眼看着货船和渔船被敌人往沙滩逼退,不能犹豫了,必须立刻向敌人发起攻击。

陈立富意识到,敌人应该还不知道414艇的身份,于是他赶紧摇动信号旗,向敌船发信号。陈立富让他们立刻停止攻击,过来“配合行动”。敌人的4艘大船停止了进攻,他们可能觉得解放军炮艇不可能出现在这里,这艘炮艇应该是头门山岛派出来的“自己人”,所以果断停止进攻船队,一股脑全部朝着414艇驶来了。

500米的距离并不远,眼看着敌船越来越近,船员把25毫米炮对准了一艘较大的二桅敌船。见敌人已经开始观察414艇,陈立富把握时机,立刻命令开火。瞬间,一连5发炮弹近距离击中了敌船,414艇上的所有火力也一齐开火,敌船措手不及,右机被打坏后掉头就跑。

不远处,我方的货船一看敌人离开了,立刻开足马力向南驶去,脱离了危险。但是,货船后面还跟着900条渔船,他们通过这片危险海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414艇接下来的任务,是继续与敌人周旋。

敌人很快就发现只有一艘炮艇,信心大增,立刻分成两队从左右两边冲过来。此时,头门山岛上的敌人也被惊动,开始朝414艇开炮。陷入重围之中,陈立富一边指挥战士反击,一边命令艇长杨岳到机舱去——这样就算自己倒下来,还有人能够指挥战斗。

敌船一边靠近一边进攻,战斗异常激烈。左舷的一艘敌船冲在了最前面,陈立富命令全艇轻重武器一起向它开火。这艘船上的敌人刚才还十分猖狂,站在甲板上大声叫嚷,现在死伤遍地,扭头就跑。

另一艘敌船此时已经冲到了414艇旁边,敌人的子弹“砰砰砰”地打在414艇的甲板上,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起反击。战士王维福是第一个受伤的,他把弹药箱搬到炮位上,正在拆炮弹箱的时候,子弹打伤了他的手指。

王维福根本顾不上这点伤,拿起机枪就对着敌船扫射。打完一梭子子弹后,敌人的一发炮弹正好在414艇的左侧爆炸,一块弹片飞入了他的下颚。王维福感到一阵剧痛,赶紧用左手托着机枪,腾出右手从下颚的伤口里抠出了弹片,压上子弹继续射击。此时,他的右臂也已经中弹了,但是当时战况太激烈,根本顾不上了。

414艇在海面上不断运动中,发挥炮艇运动灵活的优势,躲避敌人的炮弹。和敌人又周旋了一阵子,第二艘敌船撤退了,414艇上也有半数船员受了伤。弹药手李长根的耳朵被炸,主炮长杨同根头部受伤……

414艇还在坚持作战,和右舷方向的两艘敌船周旋。此时,炮艇已经多处中弹,伤痕累累。忽然之间,战士们听到“轰”的一声巨响,整个炮艇猛地颠了一下,原来是头门山岛上的敌人岸炮,打中了挂在艇尾的油桶。油桶瞬间爆炸,火苗腾空而起,连后甲板也一起燃烧起来。

就在陈立富命令副艇长带人去灭火时,敌人岸炮发射的另一枚炮弹,又击中了414艇。这枚炮弹直接打中了艇尾的水柜,水柜上瞬间出现一个大窟窿,里面储存的两吨淡水喷涌而出,直接把刚才的大火浇灭了。从着火到灭火,不到1分钟时间,414艇躲过一劫。

战斗还在继续,414艇继续迎敌。

陈立富命令炮艇右转15度,朝着右舷的一艘敌船冲了过去。第三艘敌船受了重创,第四艘敌船也被打得暂时后退。四艘敌船又凑在了一起,短暂的调整之后,再一次朝着414艇冲了过来。此时,经过激烈战斗,414艇的战士们大多数都受伤了,战士王维福甚至4次负伤,弹药快要打完,炮艇真正陷入了绝境。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411艇、413艇排除故障,和416艇会合后,赶了过来。上午10时许,4艘炮艇终于聚在一起,准备和敌人决战了。4艘炮艇主动进攻,冲向了敌人,敌船一看形势不妙,扭头就跑。

我方4艘炮艇紧追不舍,顶着敌人岸炮的攻击,快速追上了敌船。那条被414艇打坏了右机的敌船,落在了最后面,成了靶子。4艘炮艇集中火力,把炮弹倾泻到敌船上,很快这艘船就冒出滚滚浓烟,船尾开始下沉。没过多久,敌船完全沉入了海中……

11时45分,另外三艘敌船在岸炮的掩护下逃跑了。分队长张家麟看到我方的货船和渔船已经顺利通过,于是下达了返航的命令。

头门山海战,我方炮艇击沉敌人机帆船1艘,击伤3艘;击毙30余名敌人,击伤20余名敌人。我方受伤6人。

414艇孤身冲入敌群,与强大的敌人奋勇作战,被华东军区海军授予“头门山海战英雄艇”光荣称号,陈立富和王维福被华东军区海军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在此次海战中立下战功的414艇,则被送到北京,陈列在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