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年,汉宣帝刘病已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纳入华夏版图,大汉帝国的西部边界向前推进了几千公里。此后,大汉成为左右中亚局势最重要的“话事人”,大汉以西域为基地全力经营丝绸之路,大汉的军人也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保卫者,在大汉军人的庇护下,丝绸之路繁盛异常,东西方的交流开始频繁起来,西域也因为其特殊的地缘位置发展迅猛,经济繁荣。而大汉帝国在西域的军事存在对匈奴更是如芒在背,从此汉军可以绕过匈奴的沙漠防线,从西部迂回匈奴的大后方,匈奴与大汉的博弈中完全处于下风。
所谓水满则溢,盛极必衰。公元8年,西汉帝国灭亡,外戚王莽篡夺了西汉帝国的统治权,因为王莽过于激进的改革措施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矛盾,导致天下大乱,中原腹地陷入了长期的战乱中,中原腹地的崩坏导致帝国对周边地区的控制衰落,而匈奴则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再次崛起,他们越过沙漠重新控制了漠南草原,战线推进到了长城脚下。匈奴在西域也没闲着,他们四处攻击驻防在西域的汉军,同时,策动西域诸国脱离大汉帝国,在西域的汉军在匈奴的打击和西域诸国的叛乱下,疲于奔命,损失惨重。
公元23年,西域都护府都护李崇战死于龟兹,西域全境陷落,汉军第一次被逐出西域。此时,中原地区正打得一塌糊涂,谁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关注遥远的西域。
公元25年,汉朝宗室成员刘秀在洛阳重建大汉王朝,因为都城在长安以东,后世称之为东汉帝国。刘秀建国后用10多年的十年削平群雄,重新统一天下,但长时间的战乱已经严重透支了大汉的国力,刘秀虽然对西域心心念念,但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公元45年,西域18国派遣使节到洛阳,请求刘秀重设西域都护府,面对西域国家抛来的橄榄枝,刘秀结合当时的大汉帝国实际情况,没有同意,只是赏赐了大量的财货增进友谊联络,并没有派兵到西域恢复都护府。
展开全文
刘秀死后,大汉帝国进入了辉煌的“明章之治”时代,帝国的实力得以恢复,大汉帝国开始把目光再次投向遥远的西域。
汉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大汉都城洛阳城内的一位叫班超的文书,发出了一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的感慨,不久就辞去了枯燥的文书工作。恰好当时大汉帝国正准备重新经略西域,大汉计划先礼后兵,先派使团出使西域诸国,招抚其地,再派遣大军到西域征讨敌视对抗大汉的势力。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万分威胁的工作,班超得知消息后自告奋勇,主动报名参加,因为班超能力突出还被任命为使团总指挥。于是,班超带着36人组成的汉朝使团,踏上了出使西域的道路。
凭着汉军曾经在西域的声望,班超一行在西域的行动期初颇为顺利,特别是靠近大汉的西域国家很快就重新归附大汉,大汉有望兵不血刃重新收复西域的趋势。就在班超向西域前进的同时,匈奴也展开了外交攻势,汉匈双方围绕着西域诸国的控制权再一次展开了明争暗斗。
直到班超抵达鄯善国,汉匈双方开始了面对面接触争斗、鄯善(即楼兰)地处塔里木盆地与罗布泊之间,东向敦煌,北望天山,是中原前往西域的必经之地,也是西域南北交通干道的分岔点。大汉帝国与匈奴都很清楚此处的战略地位,多年争夺激烈。鄯善国在汉匈之间不断摇摆,谁的实力更强,就依附谁。一开始班超到达鄯善国时,国王热情备至,礼数周全。但匈奴使团抵达后,鄯善国王的态度有了360度大转弯。
意识到问题严峻性的班超,做出了果断的决定——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天晚上,班超带着36人突袭匈奴使团驻地。100多人的匈奴使团全军覆没,鄯善国国王也被这场大火重新点燃了跟随东汉帝国的信心。在西域诸国看到班超这次以少胜多的突袭,见识了汉军恐怖的战斗力后,纷纷归附大汉帝国,大汉得以重设西域都护府,班超也顺理成章成为了都护。此后班超在西域广泛联络诸国,驱逐匈奴势力,恢复大汉在西域的统治,西域得以重归大汉的版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