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_匈奴_鄯善_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班超,字仲升,东汉扶风郡平陵(今陕西咸阳)人。公元73年,班超被奉东都尉窦固任命为假司马,带一支部队出征匈奴,大胜而归。窦固见他很能干,便又派他带领36人的代表团出使去西域各国进行联络工作。

代表团先到鄯善国。开始时,国王十分敬重班超,招待非常周到。过了些天,忽然态度冷淡起来。什么原因呢?

班超设法从胡人的接待人员那里打听到消息,原来北方匈奴也派人来了,对鄯善国王施加了压力。这样,国王就摇摆不定,不知同哪方面接近好了。

班超见情况紧急,赶紧召集36名将士商量对策,他说:“匈奴使者到这儿才几天,国王就冷淡我们,假如迫于匈奴的压力,把我们都抓起来交匈奴,恐怕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你们看,怎么办?”

众将士一听此话,立即表示:“情况紧急,是死是活,由大人拿主意!”

班超激动地站起身,果断地说:“好!不进老虎窝,就抓不到小老虎,不冒点生命危险,就得不到成功。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今夜用火攻匈奴驻地,趁他们晕头转向时,就消灭他们。让鄯善国王震惊,这样我们就大功告成,取得了外交上的主动权了。”

到了夜晚,班超带领将士,悄悄包围了匈奴驻地,带火烧着了他们的住房,烧死了100多个匈奴人。并奋力死战,把三十几个冲出火阵的匈奴使者和随从也杀死了。

第二天一早,班超带了匈奴使者的头颅去见鄯善国王。国王一见,万分震惊,立即表示愿与汉朝永结友好。班超出色地完成了出使西域的使命,凯旋而归。

后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成语,用来比喻不去冒险,不亲自历经艰难困苦,就不能取得重大成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