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南明最有作为的皇帝,一心光复大明却毁于内耗,令人可惜可叹_政权_清朝_皇帝

上篇文章我们聊到了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弘光政权,虽然坐拥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拥兵数十万,但是由于内部党争不断、武将拥兵自重,加上实行了“借虏平寇”的错误政策,导致短短一年之内就被清朝灭亡了。

不过,弘光政权虽然灭亡了,但是南明可没有灭亡,弘光政权是南明的第一个政权, 却不是唯一一个政权。

弘光皇帝被俘虏后,在邹太后(弘光皇帝之母)和一些大臣的拥立下,潞王朱常淓在杭州就任监国。他派人同清朝议和,而清军在攻占南京后,继续攻城略地,大约一个月后,占领杭州,潞王朱常淓投降。

清军趁机派人招降逃跑到这一带的明朝藩王,不少藩王,比如周王、惠王、崇王,一看大势已去,就都投降了。

这时候,有一个藩王看不惯监国的潞王朱常淓,想要投降清军的做法。他觉得不能认怂呀,得和清朝干呀,我们还是有一战之力的。于是,在清军攻占杭州的前几天,他在一批文臣武将的支持下,离开杭州,前往福建福州。这个藩王就是唐王朱聿键,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孙。

1645年8月18日,唐王朱聿键在福州正式称帝,改元隆武,南明的第二个政权——隆武政权就此成立了。

展开全文

隆武政权的成立,给当时拥护明朝的人,带来了新的希望。虽然此时清朝已经灭亡了弘光政权,攻占了淮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兵锋正盛,大有一鼓作气,统一全国之势。但是隆武政权成立之初所具备的三个有利条件,使很多人认为它还是可以同清朝分庭抗礼的,可以与清朝长时间对峙下去,甚至进行反攻、收复失地的。

第一,就所控制的土地、人口等硬实力而言,当时浙江东南部、福建、江西南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西南部、云南、贵州、四川部分地区等广大的地方还没有被清朝征服,这些地方的官绅、军队仍然尊明朝正朔,承认隆武政权。

就军事实力而言,清军在灭亡弘光政权、迫使监国潞王朱常淓投降后,朝中主政的睿亲王多尔衮认为,对南方的用兵基本结束了,剩下的未被清军征服的地方,只需要派遣官员招降即可,无需动用军队。于是命令八旗主力北返,班师回朝,在南方只留下了小部分八旗军队和投降的南明军队驻守。

因此,从军队数量和作战能力上来讲,此时清朝在南方的军事力量,与隆武政权相比,并不具备更大的优势。

第二,隆武皇帝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南明诸帝中是最好的。

一个组织发展得好不好,和领导者的个人素质是有很大关系的。

拿之前的弘光政权来说,弘光政权的灭亡与弘光皇帝本人酗酒好色,昏庸无能,不思进取,只想偏安一隅是分不开的。

弘光皇帝继位后,在国事如此危急的情况下,还不忘搜刮民财、修葺宫殿,选秀女、充实后宫。自己贪图享受,不想处理政务,政事全都交给了马士英处理,曾言:“天下事,有老马在。”

而且弘光皇帝还热衷于给当初被明太祖朱元璋处死的开国功臣,比如李善长、傅友德、冯胜等人,还有被明成祖朱棣处死的大量建文朝忠臣,比如方孝儒、齐泰、黄子澄等人,追加谥号、恢复名誉、平反昭雪。

这件事,不能说做得不对,但是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显然不紧急,不是优先该做的事,所以当时就有人批评弘光皇帝这样做是为了粉饰太平。

反观隆武皇帝,史书记载他爱好读书,不喜欢声色犬马,也非常节俭,自己穿的衣服都是寻常的布袍。继位后,比较关心百姓疾苦,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规定“小贪必杖、大贪必杀”。

隆武皇帝有感于明朝自万历年间开启党争后给国事带来的巨大危害,力主消除党争,摒弃门户之见,任人唯贤。他曾说“历代之受患,莫过于群臣朋党之最大。于今两京之覆,二帝之伤,皆此故也。

隆武皇帝还改变了弘光朝廷实行的“”借虏平寇”的错误政策,转而实行“联寇平虏”,联合农民起义军,共同抗击清朝。此时的他显然已经意识到,清朝才是南明最大的威胁。这个做法很有远见、非常正确,要不是有大顺军和大西军两大农民起义军的帮忙,尤其是大西军,南明绝对支撑不了18年的时间。

隆武皇帝在继位十天后,就杀掉了前来招降的清朝使者,并立志要恢复河山,甚至准备御驾亲征。虽然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行,但是单就这份胸襟与气魄,就已经超过了只知偏安的弘光皇帝和后来一心跑路的永历皇帝。

从隆武皇帝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来,真的是有一派中兴之主的气象。

隆武政权具备的第三个有利条件是,由于清廷此时在全国严格推行剃发易服令,导致已经征服的地区降而复叛,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反抗清朝的统治,这给隆武政权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其实早在清朝刚刚入关,进入北京后,清朝的实际统治者睿亲王多尔衮,就已经下达了剃发令,但是遭到了京城及其附近汉族官员和百姓的强烈反对,由于当时清朝的统治还不稳固,所以被迫收回成命。

到了1645年7月,清朝彻底击败了大顺政权和南明弘光政权,占领了整个北方和南方的大片土地,多尔衮认为天下初定,剩下的就是派人招抚没有归顺的地方,大清即将一统天下。

因此,他开始命令强行推广剃发易服,要求汉族人遵从满族的发型和服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一下子就激起了很多人的反抗。已经投降的地区降而复叛,处于观望的地区马上表示绝不剃发,誓与清朝血战到底。

许多地方的抗清斗争不始于清廷接管之时,而起于剃发令颁布之日。

之前清廷接管南明各地并没有遭遇到多大的反抗,很多地方都是望风归降,几乎没费一兵一卒,那为啥要求剃发易服后,这些地方的官绅百姓就坚决反抗了呢?

对于当时很多汉族的上层官绅和下层百姓来说,清朝击败南明,只不过是改朝换代而已,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的改朝换代,没什么大不了的,况且明朝到后期早就丧失民心了。

虽然这次比较特殊,清朝是异族,但这在历史上也不是第一次,元朝也曾经统治过全中国。那些广大的老百姓更是如此,政治离他们是如此的遥远,换个皇帝甚至换个王朝,对他们而言,也没什么影响,日子还是照样过。所以一开始,没必要反抗。

但是现在清廷要求剃发易服,那就不一样了。发型和服饰在古代并非是简单的装束问题,而是一个民族文明的象征,在儒家看来,也是夷夏之防的重要标志。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孔子在评价管仲的时候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被发左衽是春秋时夷狄的发型和服饰,在这里代指夷狄。

现在清廷要剃发易服,对于广大的汉人来说,那就不单单是改朝换代的事情了,而是有关民族尊严、文明存亡的大事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是很多人就反抗了。

另外,从审美的角度上讲,当时很多汉人也无法接受满族人的发型,那个发型实在是太丑了。大家看清朝的电视剧,看到当时男人的发型,都是脑袋前半部分剃光,后半部分留发,绑成辫子,但是这是清朝后期的发型。

清朝前期,也就是剃发令颁布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发型可不是这样的。当时的发型叫“金钱鼠尾”,就是将头部四周的头发全部剃去,仅留头顶中心铜钱大一点的头发,这部分的头发梳成辫子下垂,看起来就像是老鼠的尾巴。

这种发型,即使放到今天,很多人恐怕也无法接受。可想而知,当时的汉人男子看到自己必须要留这种发型时,心里的那种厌恶和巨大的生理不适感。

当时武力反抗清朝剃发令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江阴和嘉定两个地方。江阴就是今天的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江阴百姓自发抗清,在近三个月的时间对抗清朝数万大军,最后绝大部分战死。当时人们为此写了一幅对联: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

嘉定就是今天的上海市嘉定区,嘉定百姓英勇顽强,三次反抗,三次被屠城,史称“嘉定三屠”。

这些人在国破家亡之际,为了保住最后的一丝尊严和体面,用自己的生命做了抗争。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今天的我们在回头看的时候,最起码知道,在面临如此奇耻大辱的时候,并非所有人都屈服了,还有人反抗过。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所有人,人世间还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还有值得用生命守护的东西。

不过,即使有了这些优势条件, 隆武政权最终还是没能抵挡得住清朝的进攻,仅仅坚持了1年多的时间,就灭亡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这两点原因可以说把上面的三个有利条件全部抵消掉了。

第一,隆武朝廷掌握实权的督抚大员、武将,割据自雄,各自为政,争权夺利,不能形成合力,导致被清军各个击破。

顾诚先生在《南明史》中曾经比较过崇祯、弘光、隆武三朝的武将,说:“大致可以这样说,崇祯朝时虽已出现少数武将拥兵自重的迹象,朝廷的威令基本上还能畅通无阻;弘光时武将跋扈,封疆大臣仍不敢违反朝廷旨意;隆武以后督抚大臣也效法武将,一味盘踞地方,争权夺利,朝廷威令不行,几乎谈不上统一部署、统一指挥。”

在隆武皇帝还是唐王的时候,因为犯错被崇祯皇帝关在凤阳监狱,关了7年多,弘光皇帝继位后,才把他给放出来。因此,他是没有自己的行政班底、心腹的。加上他又是明朝宗室中的旁支,他的血缘与崇祯这一脉离得比较远,导致继位合法性没那么强,这些先天缺陷,使得他比较依赖于当初拥立他为帝的福建实权人物——郑芝龙、郑鸿逵兄弟。

郑芝龙之前是海盗,后来被明朝招安,他拥有强大的海上势力。郑芝龙、郑鸿逵兄弟之所以拥立隆武皇帝,并且把他迎接到福州建立朝廷,主要是为了借助明朝的号召力,加强郑氏集团在福建的统治。

郑芝龙想要的就是割据自雄,他维护的是整个郑氏集团的利益,他并不想出兵福建以外的地方,同清军交战,帮助南明恢复失地,以免损害自己的利益。

因此,这就和意图收复失地的隆武皇帝产生了矛盾。于是,隆武皇帝想离开福州,摆脱郑芝龙的控制。

那去什么地方呢?去江西赣州或者湖南,投奔湖广总督何腾蛟。隆武皇帝是这样想的,浙东、福建有鲁监国、郑芝龙的兵力牵制清军,自己到了江西赣州或者湖南后,可以就近节制赣南、湖广、广东和云南、贵州调来的军队,收复失地。

但是,何腾蛟也是割据自雄的心理,他在自己的辖区内想干啥就干啥,俨然是个土皇帝,他不希望把隆武皇帝迎过来,否则自己就会受到制约。所以他表面上答应,派人前去赣南迎接隆武皇帝,但是暗地里告诉派去的人缓慢前行,生生地把这事儿给拖黄了。

因此,隆武朝廷占据的土地、拥有的军队虽然不少,但是各地的实权人物都割据自雄,不听中央号令,自行其是,无法团结在一起。隆武皇帝虽然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并不差,可是他能顺畅指挥的人不多,相当于是个光杆司令。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他个人又能改变什么呢?

在1645年秋到1646年秋这一年里,原大顺军反攻荆州、鲁监国的军队在浙东地区同清军交战、赣南军队与清军争夺赣南地区,为了反抗剃发令,全国起义风起云涌,而清朝在南方兵力单薄,这正是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可是当时实力最强的郑芝龙和何腾蛟几乎都据境自保,按兵不动,毫无大局观念,这使得清军得以以有限兵力各个击破。

因此,隆武政权所谓的优势,只是表面光鲜,经不起细看。这一点,我在工作后感受非常深,我经常会发现一种现象。从外人的角度看,一些大公司拥有诸多优势,能够调用远超小公司的资源与小公司竞争,它和小公司做同一种业务的话,那必然是会碾压后者。但是实际上却未必,经常有大公司做不成的业务,小公司却做成了。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公司表面看起来非常强大,但是因为太大了、成立时间长,导致各个部门都有各自的利益,存在内部壁垒,经常会出现无法顺利协作,甚至是互相竞争、互相拆台的现象,也就是内耗。

因此,看起来是大公司与小公司之争,实际上很有可能只是这个大公司里的一个部门,甚至是一个小组,来同这个小公司竞争,这样的话,双方的实力差距其实就没表面看起来那么大。小公司能在某个业务上击败大公司,也就不稀奇了。

第二,隆武政权与鲁监国政权之间的争端与对抗,分散了抗清力量。

鲁监国政权是啥呢?清朝下达剃发令后,浙东地区兴起了反清运动,当地一些人认为需要一位明朝宗室出任监国,以团结当地的抗清力量。当时当地只有鲁王朱以海没有投降清朝,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鲁王朱檀九世孙,因此他们就拥立了朱以海就任监国,这就是鲁监国政权。

鲁监国政权的人成立的时候,还不知道唐王朱聿键已经在福州继承皇位了。等知道的时候,就很尴尬了,南明同时出现了两位主政者。

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因此必须要有一个人退位让贤。从血缘关系上看,唐王、鲁王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与崇祯皇帝的血缘都比较远,这一方面,算是半斤八两、打个平手;从时间看,唐王比鲁王继位时间要早,而且已经称帝,鲁王还只是监国;从控制地区看,唐王的隆武政权得到了除浙东以外各地南明地方政权的承认,但是鲁监国政权的影响力只局限于浙东一带。

因此怎么看,也是鲁王该退位。可是鲁王朱以海当了监国后,就不想退下来了,权力的诱惑就是这么大。而且拥立鲁王的大臣,有的担心转入隆武朝廷后不受重视,也不赞同鲁王退位。

因此,南明内部两个政权并立的现象一直得不到解决,甚至二者之间还出现了争端。

隆武皇帝曾派人携带白银十万两前往浙东犒劳军队,却被鲁监国政权的部将杀害;两个政权还互相挖墙脚,鲁监国政权中有许多官员向隆武朝廷上疏效忠,隆武皇帝也想笼络他们,于是给他们加官进爵。而鲁监国政权也派人去福州赏赐郑芝龙兄弟,隆武皇帝一怒之下,把使者囚禁了,后来还杀了鲁监国政权派来的另一位使者。

这就使得双方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内耗严重,双方互不协作,各自为政,独自对抗清朝,这就分散了抗清力量,使得清朝得以各个击破。

另外,除了鲁王自任监国外,靖江王朱亨嘉、益阳王也都自称监国,虽然后两者很快就被平定了,但是也反映出了当时一些明朝的宗室趁乱自立的情况。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崇祯皇帝的儿子没能逃出北京城,最后只能是由血缘关系较远的明朝宗室成员来继位,这就引起了宗室内部的争夺,谁都想趁此机会,享受一下大权在握的感觉。

靖江王府

你看南宋就不是这样,南宋当时就没有这种纷争,因为当时赵构是宋徽宗唯一没有被金军从靖康之变中掳走的儿子,只能由他继承皇位,没有任何争议。

1646年4月4日,清军八旗主力南下,到达南京后,调集了一批南明的降将降兵,开始进攻浙东地区。7月13日,占领绍兴,鲁监国政权的大量文臣武将投降,此后浙东地区几乎完全被清军攻占。

之后清军攻入福建,作为隆武朝廷的实权人物、掌握福建军队的郑芝龙已决定投降清朝,他秘令仙霞关的守将撤退,仙霞关素有“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之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接着,又谎报海盗进犯其家乡安平,自己带领军队返回安平。

清军不费吹灰之力在福建攻城略地,隆武皇帝闻讯离开福州逃走,1646年10月6日,被清军在汀州追上,并被杀害。不久,福州被攻占,福建为清军占领,隆武政权覆灭。

隆武政权虽然覆灭了,但是南明并没有灭亡,下篇文章我们就来讲南明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政权——永历政权。永历政权很值得讲讲,南明18年历史,永历政权存在了近16年。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它存在的时间远超弘光政权和隆武政权呢?欢迎关注。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顾诚《南明史》; 司徒琳《南明史:1644-1662》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