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头研究所Monsters(公众号)
深度媒介化/视频化/景观化社会
短视频/直播/数据可视化
答题框架/论述语料/彩虹屁
@TuTouSuo™️
写在前面,这次会以一段环境描述作为开头,让大家先对背景知识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现代社会已被媒介“浸透”(permeate),以至于其无法再被视为独立于文化和其他社会机构的存在。进入21世纪,以欧洲为代表的传播研究出现“媒介化转向”,“媒介化”(mediatization)成为理解当代传播行为的核心概念。其提供了一种批判性的分析视野,即超越单个媒介或实践,转而考察媒介和传播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空间产生的更为广泛的影响。
库尔德利与赫普提出“深度媒介化”(deep mediatization),并将其视为媒介化研究的一次范式转型。深度媒介化研究必须结合算法、数据和数字基础设施展开[5],采取介于制度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的中间路径(有人将其称为媒介化研究的第三种传统),从唯物现象学视角,以考察社会实践为起点,关注媒介对社会的影响。
可视化理念是数字技术发展的核心逻辑与内在驱动力,其也为视觉图像的生产和传播提供基础,推动社会的视觉化转向。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62亿,占网民整体的91.5%。网络视频,特别是短视频,业已成为深度媒介化时代的一种生活方式。
以下是本次专题正文/背诵即得分部分 。
⚪️ 反思:深度媒介化时代的视频化生存
一、思维惰性与媒介幻象
短视频叙事逻辑呈现碎片化、娱乐化、情感化特征,对受众的感官和情绪形成强烈刺激。视频是连续变化的一系列图像,该形式通过对意识连绵不断的占领挤压了受众的反思空间。
此外,短视频作品作为媒介化表达,是在现实基础上经过人为筛选与加工的产物。短视频是个体记录生活、表达观点的手段,也是进行自我展演、塑造个人形象的重要场所,对媒介形象的过度关注可能致使现实行为和决策受到短视频生产逻辑的影响:选择餐厅时,会更关注环境布置是否适合视频打卡,而不是食物的品质和口味;看展览不关心艺术作品的质量,而是担心布展是否上镜。视频不再仅仅是一种表达手段,而变成了“一种目的”,或者说是“人们生活的导向”。短视频营造的美好幻象易使人沉溺于虚拟的媒介空间,导致对现实生活空间的忽视,这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
展开全文
二、平台集体与算法黑箱
数字技术将短视频的图像、声音等转换为由二进制机器码组成的比特合集,个体及其关系、行为也被抽象为数据。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更多让受众主动选择内容,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采取算法推荐为主的分发方式,受众更多的是被动接受信息。将能动性让渡给算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个体的自主性与选择权。
此外,不仅是内容,短视频平台还可利用数据实现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种由数字平台建构的群体——平台集体(platform collectivities,如被平台打上同样喜好标签的用户,或看到同一条视频的用户。这些相对松散的平台集体在技术上被算法区隔,受信息选择性接触机制影响可能会加剧内部的回音室效应,更易导致群体极化。此外,这种弱连接逐渐成为深度媒介化时代社会交往方式的主流,形成以个体为基本运作主体的“微粒化社会”,引发社会结构的离散。
数据作为短视频平台进行资源分配的基本方式,为平台所垄断,其将用户数据用于盈利或实现其他目的,导致监视资本主义或数据殖民主义等问题。更重要的是,短视频平台出于商业考量不对外公布详细的算法规则,加之算法技术的复杂性,无监督式机器学习的应用将使其彻底成为人类无法识别的黑箱,可能引发算法偏见、自动化不平等等问题。
三、超真实与虚实融合
视觉影像只是截取了现实的一个片段,剥离了语境的影像只是“孤立的真相”并不是完整现实的再现。就如鲍德里亚所描述的拟像发展的第四个等级,符号不只是表征现实,它就是它自身。复制的过程脱离了真实本身,而是“从另一种复制性中介”发起,因此其不再是真实的再现,而成为“否定和自身礼仪性毁灭的狂喜——拟像的自我复制使得社会进入了“超真实”的状态。
随着技术进一步发展,虚拟现实、元宇宙等或将成为短视频的未来形态。虚拟现实技术使虚拟空间从对现实空间的附属、拓展演变为对现实空间的嵌套,用户可实现完全的虚拟在场。未来,增强现实技术可能彻底消解虚实的边界——虚拟直接叠加、弥漫在现实之中,并最终与现实混合,难分彼此。
⚪️ 新型主流媒体的视频化转向
媒体视频化的背后,是信息的数据化重构和流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媒体边界的无限拓展,是用户需求的无限满足。视频的发展推动了传播想象力的释放,用户的行为方式、思维路径,社会的结构与习惯都面临巨大变革。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背景下,尽管主流媒体凭借自身的品牌力、公信力、权威性等优势,在视频化转向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视频化转向的深层推进,也暴露了诸多深层问题。
一、实践困境
1、配置性资源层面:话语材料混乱
新型主流媒体视频化转向实践中,视频源、素材、采编人员与技术适配度等层面是考察的重点。首先,视频内容制作与传播分发呈现同质化现象,由于信息采集与视频转换能力较强的平台屈指可数,大部分平台每逢热点事件便竞相二次传播强势平台的视频内容。其次,这是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也是一个传播“与时间赛跑”的时代,加之各平台追求互动性、参与式生产,开放了视频制作与传播权限。看似降低了门槛,实则对传播主体在新闻专业素质与技术能力适配度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2、规范性规则层面:话语表达受限
规范性规则则是使视频生产与传播以符合特定情境的恰当方式进行,对其起到制约和规范作用,一定程度上构成传播的内在过程和外显过程。其一,视频碎片化呈现,侧重运用片段式的、猎奇的描述手法,聚焦轰动的、耸人听闻的细节,以社会新闻方式来处理画面素材。相较于主题式的材料组织方式,片段式的呈现方式往往使得信息事件与其发生背景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缺少对事件的剖析梳理,对戏剧化、吸引眼球元素的追求也易导致叙事的碎片化和完整性的缺乏;其二,视频重结果轻过程,视频话语表达一般采用就事论事的策略,较少提供事件背景、原因的深度挖掘以及对事情来龙去脉的剖析梳理。
二、可循路径
新型主流媒体在历经视频化转向的“跑马圈地”式发展后,暴露出诸多不足与问题,对此需要嵌入核心价值导向并建构路径,总体来看,新型主流媒体视频化转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一种竞争力的结构性问题。
1、跨界互动化,提升商业变现能力
实现成本领先,核心是从商业变现层面谋定思动。其一,对内要节流,借助技术升级、人力提升来降低生产与传播成本。如《中国青年报》整合全社资源,抽调各部门骨干和先进设备组建了一支平均年龄为28岁的“青蜂侠”视频团队,他们秉持编辑与采访并重的视频理念,分工明确、简洁高效,产出了诸多视频爆款。其二,对外要开源,积极寻求跨体制、跨媒体、跨产业的互动合作。如《重庆日报》等传统纸媒和腾讯视频之间的合作就是传统主流媒体不断提升自身传播力的举措,通过“一点接入、多屏分发”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此外,诸多区域性主流媒体把市场化程度很高的短视频运营工作室吸纳到现有的媒体体制内,通过合资合股等形式成立专门的市场化视频公司进行运营工作。无论是借助“节流”实现“自我造血”,还是通过“开源”建立“体外循环”,其实质都是为了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优势、理清产业互动内机制、凭借内聚力带动辐射力,形成价值互补的综合性平台,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总体成本领先战略。
2、聚焦差异化,凝聚用户关注力量
产品差异化层面,要主打核心价值策略,将规模经济思维转变为范围经济思维,选择符合平台特色的某一“小而精”范围扎根下去,做出影响力。
服务差异化层面,针对视频用户的需求推出不同的产品服务,如广告版、互动版、纯享版、游戏版等不同形式的视频。差异化战略是一种非零和博弈,需要更多地跨界融合。无论何种差异化策略,其目的都是基于同用户间的定向运营和互动交流来增加用户对媒体平台的认知,并在互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视频内容和呈现细节,以此谋求最大吸引力。
3、深耕垂直化,建设数字品牌体系
新型主流媒体的变革是在数字媒介生态之下进行的,新生态背景下视频化的长足发展依赖于关系的链接。关系链接打破了规模经济的壁垒,围绕“细分主题,针对小众群体进行深入的、聚焦的内容生产”异军突起。精准且规范地策划视频热点、设置视频内容、强化特殊用户群体的互动能力,既完成了平台的流量圈存,也对传播形式做了完善补充,此外,外链目标用户群体在电商和服务平台的需求则能进一步延伸变现边际。目标用户群体的社群化则是打造品牌的关键一步,通过提升社群成员在消费情境和参与生产等环节的情感认同,进一步激发社群的多元创造力,从而增加社群黏度,沉淀私域流量,以适应市场化“增量竞争”向“存量竞争”的转变。
▪️花宝的小提示:上面的框架中包含有一些案例与专业论述语料,这一部分就是属于专题中需要“理解+背诵”的部分,这样才会让你们在写主流媒体这些看似千篇一律、空洞的题目中,做到有效高质答题,而不是空洞白话的堆积。
⚪️ 景观社会视阈下短视频的生成逻辑
景观是一种由感性的可观看性建构起来的幻像,它的存在由表象所支撑,是对社会本真存在的遮蔽,意味着少数人的演出和多数人的参观,多数人在近乎痴迷的全神贯注中受到少数人的支配。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迅速占领资本市场和大众视线,逐渐形成当下特有的“短视频景观”。
然而,媒介平台为受众打造的娱乐陷阱扰乱了受众的注意力,促使人们对于表象、浅显内容的追求,漠视了人们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大众一步步走入媒介平台所制造的狂欢假象之中。因此,透过短视频纷繁复杂的表象呈现探析其背后的生成逻辑更具意义,帮助人们在面对各种迷幻的短视频景观时保持冷静与理性。
一、视觉的狂欢:景观社会下短视频的审美裂变
苏联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用“狂欢理论”来描述非常规的、颠倒的、虚幻的生活形式。短视频作为一种特殊“溶剂”,消弭了性别、阶级、年龄、财产的边界,人们在这里可以平等对话、尽情狂欢。
早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提出人类正在逐渐步入“图像时代”。媒介技术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趋向于碎片化和零散化,大众无暇顾及和思考有深度的内容及其背后的意义,崇高化的审美标准被溶解,“俗套”内容成为基本的审美导向。例如,在抖音上粉丝百万的网红博主郭老师,以幽默风趣的郭言郭语引起大家的关注,虽然不少媒体将其短视频内容批为“装疯卖傻”,但是仍然无法阻挡大众对她的喜爱与当下的审丑走向。
受众审美的裂变推动大众在网络虚拟空间的自由狂欢,在虚拟狂欢的浪潮中,情感的刺激与表达远远超越人们对真实体验的需求,表演者精心建构的艺术性瞬间成为网络图景里的真实碎片,吸引着更多的人参与和加入。
二、媒介的助推:景观社会下短视频的虚拟社区建构
短视频平台为用户建构了虚拟的人际社交平台,人们依托现实的亲缘、地缘关系在虚拟平台交际,并依靠爱好和兴趣在这里拓展自己的朋友圈,短视频将现实社会碎片化后进行重组,折射现实生活。
以往被媒介忽略的普通农民群体也可以在视频平台展示自己的乡村生活,推销自己的农产品。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曾提出“媒介补偿理论”来验证人类在媒介进化过程中做出的种种选择,短视频延伸了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很好补偿了普通用户在以往媒介平台缺乏为自己发声渠道的缺陷,让技术为美好生活服务。
三、资本的收编:景观社会下短视频的消费异化
在德波看来,社会景观是资本和现代生产条件下的产物,人们因为对景观的迷入而丧失对本真生活的渴望和要求,而资本家则依靠控制景观的生成和变换来操纵整个社会生活。短视频的消费形式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依托粉丝情感进行的“馈赠”;另一种是在网红强大影响力下进行的直播带货,短视频的创作剥离了深度内容,在快速的输出中占领用户的注意力,因此,短视频只有提供具有冲击性的内容和激化的矛盾,才能吸引更大的流量,从而引入资本。
尤其在商业资本介入后,短视频景观更加凸显,短视频生产的产业化进程加快。一条爆红的内容,迅速聚集大量粉丝,背后的制作者往往不是一个人的力量体现,而是一整个团队智慧的集结,以及专业的推广和宣发。资本成为短视频蓬勃发展背后的主要助推力。
资本进入平台制造爆点话题和热点内容,营造出令人向往的、精致的世界,为用户的休闲时间提供更多具有可观性的内容。但是,这本质上是资本对用户消费时间的异化———短视频廉价占用了人们的休闲时光。当用户自愿花费过长时间、过多精力于短视频平台,其时间更多是被资本控制而服务于短视频的消费活动。
⚪️ 短视频
一、网络短视频的特征与价值
1、用户参与门槛低:顺应自媒体时代的新趋势
在早期互联网Web1.0时代,网络视频的传播内容与话语权由主流媒体、文化精英等专业人群所掌握。自媒体的发展打破了娱乐文化专业领域的传播话语权,广大网民以网络短视频用户的新身份加入到了娱乐文化领域,并且逐渐获得了展现“自我主动赋权的能动性力量”。 在自媒体时代中,任何网络短视频用户都可以通过编辑画面、添加背景音乐和设置场景等简单化操作,从而快速、轻松地制作短视频,而且用户之间还可以进行协同创作。抖音、快手、微博、西瓜视频等网络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使得互联网生产内容更加简单便捷,视频内容也趋向多元化,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2、播放时空自由:迎合现代人们信息接收方式
从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来看,网络短视频的播放时长较短,人们可以借助网络短视频创作用户分享的信息内容,将自由时间串联起来组成一种普遍的、共同创造的社会资产。换言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零散时间,通过智能手机观看和浏览网络短视频。5G技术的蓬勃发展,为网络短视频即时、高清传送提供了技术保障。另外,为了更高效、便捷地表达短视频的信息内容,《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一些主流媒体通过网络短视频平台,利用动画与文字解说、数据可视化等方式和技术来表达信息内容,以吸引用户。
3、虚拟社交功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交往方式
网络短视频不仅能够在不同用户之间分享、交流和创作,而且还具有虚拟社交的功能。虚拟式社交是一种以现实交往为基础,以网络空间为依托,且有别于现实交往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是对互联网时代人际交往方式的延续和发展,其不仅突破了现实交往的时空局限,而且还延展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范围、领域与方式。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式社交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而且还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窗口。任何用户创作的网络短视频都有机会得到其他用户的关注和浏览,而且各用户之间能够通过评论、点赞、私信和转发来建立适合自身喜好的虚拟社交关系。
4、智能算法推荐:提高智媒时代信息传播效率
从技术运行的逻辑本质来看,算法推荐技术主导下的信息传播,通过对网络短视频的信息内容进行标签化处理,借助网络短视频用户偏好的数据采集和画像,来建构信息与用户之间的个性化供需链接,从而实现网络短视频信息内容的精准传播。这种新型信息传播模式不仅推动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还重构了信息内容的结构与信息传播的秩序。
从资本运行的逻辑本质来看,当前算法推荐技术主导的网络短视频以商业利益为驱动、以“流量为王”为变现方式,这也是其广泛传播与流行的根本动因。这种资本运行逻辑为网络短视频构建流量入口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网络短视频应用算法推荐技术的信息传播模式,不仅为提高智媒时代的信息传播效率提供了一种新型信息资源配置模式,而且还为加速智媒时代的信息广泛传播提供了重要驱动力。
二、网络短视频的价值困境
1、价值认知之困:受众主体的大众化导致信息边界模糊
在“流量经济”的助推下,网络短视频凭借画面生动、直观且娱乐性强而收获了许多未成年群体的关注。然而,从网络短视频的信息内容来看,其虽然海量丰富,但良莠不齐。其中,既包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传播的正能量信息,也有游离于伦理道德边缘的灰色信息,甚至还存在消解、冲击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黑色信息。由于当前网络短视频的审核机制还尚不够完善,导致一些信息内容未经证实的网络短视频被广泛传播,一些包含有悖于社会公序良俗的网络短视频游离于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另一方面,当前网络短视频的去中心化特征,在为社会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提供公共空间的同时,社会主流文化的原有空间逐渐被非主流文化所抢占,最终导致网络短视频受众主体中的一些成年群体难以辨别社会主流价值观念。
2、价值权威之困:泛娱乐化挑战社会主流文化话语权威
一方面,网络短视频信息内容的泛娱乐化挑战了社会主流文化话语的权威性。例如,当前一些网络短视频的创作用户为了获取更多流量,通过对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进行娱乐化解读,以娱乐化的形式来包装社会现实与历史事件,使人们除了获得感官刺激和满足情绪宣泄外,也逐渐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这种网络短视频泛娱乐化的文化现象,不仅破坏了网络短视频信息内容的真实性,而且挑战了社会主流文化话语的权威性。
另一方面,网络短视频精神实质的泛娱乐化挑战了社会主流文化话语的权威性。网络短视频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其信息内容以空前的生产规模和传播速度充斥着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形成网络短视频的文化狂欢。例如,一些网络短视频过度追求表面的娱乐,而放弃对理性价值和意义的追问,使受众逐渐出现“审美取向感官化,价值取向虚无化,政治取向戏谑化,道德取向去崇高化”的现象。
3、价值理性之困:浅思维化影响人们理性价值观的形成
一方面,网络短视频浅思维化所带来的感官快乐不利于人们理性价值观的形成,当网络短视频按照其自身的组织方式运行,并且似乎越来越能够满足人们的感官快乐时,也就意味着人们的“独立思考、意志自由和政治反对权的基本的批判功能就能逐渐被剥夺”。
另一方面,网络短视频浅思维化易消解人们理性价值观的形成逻辑。在资本逻辑的运营下,一些网络短视频披着娱乐的外衣,其信息内容逐渐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裹挟着一些不利于人们理性思维形成的价值观念。另外,一些人的思想在网络短视频追逐资本利益中逐渐被奴役。一些网络短视频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挑战社会主流价值观底线以获取人气流量,以致一些人的理性价值观陷入负面环境之中而不自知,从而阻碍人们理性价值观的形成。
三、消解对策
1.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提高网络短视频传播内容质量;
2.优化主流媒体专业生产内容,实现网络短视频与主流价值观念的融合与发展;
首先,主流媒体应增强网络短视频用户之间的黏性。主流媒体要充分利用网络短视频平台中规模庞大的用户、高比例的年轻用户、形式便捷易于用户接受等优势,通过主流媒体的专业生产内容与精准推送来引导年轻用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优质内容来积极展开正面的宣传和引导。
其次,主流媒体要平衡专业生产内容创作方式的严肃性与娱乐性。最后,主流媒体应以循序渐进的逻辑引导网络舆论导向。在新闻、时政、社会思潮等类型的话题中,主流媒体应打破以叙事报道和影响为主的传统传播方式,提高网络短视频观看用户的参与度与互动性,激发网络短视频观看用户进行深刻审视,从而使网络短视频的信息内容富有价值和深度。
3.丰富网民用户原创内容的创作方式,调动网络短视频传播主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4.完善网络短视频的科学治理,提高网络短视频传播方式的科学性;
首先,优化网络短视频的智能算法推荐系统,提升网络短视频内容推送的精准度。、充分运用智能算法推荐系统,根据分析观看用户的搜索、关注等行为指标,为不同的观看用户推送其喜爱的信息内容,以此增强观看用户的黏性。同时,将网络短视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影音识别等科学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网络短视频用户数据与场景信息,从更多维度收集、捕获数据和信息,持续优化智能算法系统,提升网络短视频用户需求的精准度
5.加大互联网平台的监管力度,保证网络短视频传播体系的实效性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针对网络短视频平台专项治理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例如,2019年我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这两份文件分别从网络短视频的平台监管与内容审核两个层面出发,为网络短视频中的相关突出问题提供了建设性要求与具体审核标准,为规范网络短视频的传播秩序提供了重要依据与保障。
最后,履行互联网平台监管部门的“把关人”职责。对其内容推送要建立在严格筛选的基础之上,需要通过互联网平台监管部门的外力鼓励和推动,促使创作用户创作高质量内容。同时,完善网络短视频平台的实名制政策,对各大网络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出口采取灵活的执法手段,推动网络短视频平台的自我监管,此外,还需建立合理的网民用户举报的奖励机制。在重视网民用户对网络短视频的意见和反馈的同时,发挥网民用户监督作用,从而实现互联网监管部门—网络短视频平台—网民用户的多层级人工审核与监管模式,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短视频传播氛围。
▪️花宝的Tips:1、短视频的治理在第二次专题里有,这里不再赘述;2、上面的法律联系配套法规专题进行背诵,像个别的政策名称、简单的内容指向也是要背诵的,在卷子上这些东西都是积累的而不是现编的,大家经历过一次模拟考了,应该对自己的空白区域有了基础的了解——案例、数据、开头环境描述、名人名言、基础知识等等,那么之后就要把漏洞给补上,我个人来说,论述题里的案例和数据支撑格外重要,切记要多背多练!另外短视频相关的措施也可以联系上周专题进行记忆,比较详细,大家只掌握一个框架即可,这里就不再赘述。
⚪️ 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data-journalism) 也称“数据驱动新闻”(data-driven-journalism)。数据新闻的概念内涵大部分是从新闻特征的视角来进行界定,哥伦比亚大学(TowCenter)数字新闻中心发布的报告把以数据为消息来源,以统计方法质询数据,以可视化呈现数据归纳为数据新闻的三个基本要素。
数据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数字为主角进行新闻叙事”,这也决定了数据新闻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大数据正在无限扩展人类社会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充分提取和整体性分析,能够深挖抽象数据背后的关联与逻辑。
在新闻场域中,数据新闻的价值体现在数据分析的优势上,面对全局性、整体性问题时,大数据具备更佳的阐释力,这也使得数据新闻报道能够 “弥补了传统新闻中观、宏观叙事的不足。另一方面,数据新闻重视可视化 设计,有效弥补了传统的新闻文体中单一图表在信息表现力和数据阐释力上的短板,让数据证据以详略得当的形式呈现,让抽象或者枯燥概念得以生动形象的方式阐释。
一、数据新闻生命力的由来/数据新闻的特点
1、数据化叙事:从“数据”旁证到数据发声
传统新闻常常沿着故事化叙事的逻辑展开,数据作为叙事的辅助工具对新闻事件的演进以及意义义阐明进行旁证,大数据新闻依然以叙事为中心,只是叙事主体变成了数据,讲述的故事也由数据驱动.。大数据新闻的“数据发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数据成为叙事内容的重要来源,新闻记者致力于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来寻找新闻线索、敲定选题、理清新闻事件的发展脉络,并凭借数据来抽象事实和提炼事实;第二,作为核心的叙事话语,数据被再结构化成为主体性的新闻语言,宏观叙事成为常见的叙事模式;第三,数据间的逻辑关系成为新闻的叙事语法,新闻更多呈现立体式的叙事结构.
2、可视化呈现:从文字叙述到图像交互
与传统新闻实践中图片与数据充当注脚不同,在大数据新闻中,数据是叙事语言,可视化是数据叙事的支持手段,推动新闻叙事从文字中心走向图像中心.可视化技术将体量大、价值密度高而纷繁复杂的数据转换成图形或者图像,并进行交互处理,将数据的内涵直观地呈现出来,满足了让数据“开口说话”的要求。交互形式的可视化让大数据新闻一改传统新闻的“高冷”姿态,构建了“参与式文化”的情境.
用户不仅能通过点击选择按钮阅读最感兴趣的信息,从不同角度理解数据,也能在交互阅读中上传个人数据,成为新闻的数据源.可视化通过图像叙事与交互叙事来呈现数据间的关系与数据分析的结果,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
3、预测性报道:从事实挖掘到前瞻预判
大数据技术加盟新闻业,预测性新闻逐渐成为一匹“黑马”,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中指出:“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法基础上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新闻从业者能够通过数据挖掘与关联分析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预判.大数据的预测性有利于提升新闻媒体的环境监测能力,与风险社会的决策需求相契合,能够帮助民众进行风险规避,推动社会治理.
⚪️ 直播/直播带货
下面关于直播的内容也是围绕我们“视觉化”专题进行的,所以是结合了景观社会来说的,可能和同学们自己准备的专题角度不是很一样,但是可以作为借鉴、升华的部分来适当记忆
一、电商直播热潮出现的缘由
1.镜像效应与视觉化刺激
在景观社会中,由于视觉统治,现象往往胜过本质。主播们将商品一一展示给观众,这正符合了景观社会的特征——被看见,才有机会被售卖,产生更多价值。除专职主播外,刘涛、李湘等明星也纷纷加入直播行业,李佳琦、薇娅等头部主播频频与流量明星合作。粉丝效应推动流量明星带货直播,使得电商直播更成为了令人眼花目眩的视觉景观秀。
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观众的需求会投射到镜中人,即主播身上。观众在观看直播时,将屏幕中的主播视为自己,从而形成一种臆想的视觉符号景观。因此,主播在介绍商品时,观众常常会代入自我使用商品时的状况,在看直播的过程中投射情感、构建自我,最终为欲望买单。
2.体验经济与社会认同
与服务经济时代的线下消费相比,体验经济时代的电商直播更加注重对情景的塑造。直播间点赞、评论、刷礼物等新兴媒介功能,带给了消费者具有刺激性的感官享受。而主播亲自试用、点评商品等行为,给消费者带来了仿若在场的体验感与消费的满足心情。当陷入集体狂欢的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由于缺乏足够信息,往往会受外在提示的影响,如主播的暗示、他人的下单提醒……社会认同心理使得消费者在掌握信息不充分时,会优先选择相信群众智慧,以先行者的行为作为判断产品质量的标准,跟风下单。
3.消费异化
居伊说:“在真实的世界变成纯粹影像时,纯粹影像就变成真实的存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预言如今成真了——资本主义就是商品的庞大的堆积,发展到后来,形成拜物教。人们购买商品,看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背后的价值和带给人的精神力量。商品的符号价值远胜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买名牌产品、看头部主播的直播也成了一种符号文化,这就使得真实的消费被异化,表现为符号消费。
可以说,景观社会中的劳动者同时兼具消费者的身份,人们看似拥有消费自由,实质上却成为了被消费的商品,他们作为商品的价值就在于——为景观社会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整体循环,而消费他们的“顾客”正是这个消费社会
二、直播的特点
1、沉浸传播:以体验为中心的泛在参与性
莱文森所指媒介演进的人性化趋势,就是将冷冰冰的信息传播转化为带有温度的信息体验过程,使其具备人本化沉浸特质,信息参与者共同进入沉浸体验。网络直播将媒介消费变成一种时时在线的、共享式的生活体验。人和媒介同时成为泛在网络中的节点,他们以各种复杂的连结机制自由连通,从实时的共享中获得慰藉和快感。
2、场景表演:前台后台弥合中产生情感共鸣
戈夫曼认为,人们总倾向于在前台这个表演场景中呈现符合观众标准和要求的形象,在后台场景中呈现最轻松真实的自我。而时空一体化的网络传播时代,开放和圈层共存,使得个体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彻底消失,表演者和围观者获得了共通的沉浸体验,弥合了前后台之间的鸿沟。虚拟人际网络的溢出效应赋予用户极高的代入性和真实感,用户更容易与主播产生情感共鸣,在真实世界和网络直播呈现的虚拟世界之间来回游走,强化虚实相生的亲密感。
3、自我幻化:在"镜像我"中寻求想像性补偿
去现实身份化的主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实生活中情感或尊重的缺失,以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需求。主播为了获取认同和掌声,想尽可能自我装饰,让本属于直播的纪实性语境转化为一个镜像化的、完美的他者形象,对现实生活中不满和压抑的规避,转化为一种臆想的视觉符号景观,使其满足于被众人崇拜的身体和重塑的自我。
4、互动仪式:众人狂欢中创造"共同的象征现实"
盖内普:属于不同时空的人在这一刻被聚集到了一个共同时空的盛大仪式中。网络直播和由此产生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仪式化的特征,在群体内部进行共享、沟通和体验,甚至上升为一套群体认同的话语规范或行为准则。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理论指出聚集人群的具体行为就是追求情感归属的过程, 人们在互动仪式中所进行的资源交换可以强化成员的群体身份认同,将情感能量最大化, 从而创造“共同的象征现实”,获得一种身份的转位和集体的认同。
5、虚拟社群:"重新部落化"满足对集体的心理归属
网络直播将参与主体的个人情感转化为群体的集体情感,形成以某个网络主播为核心的粉丝社群结构。“社群”文化的形成,满足了网络直播参与者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对集体的心理归属,扩大与外界的互动,促进资源交换和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以此扩大自己的社会资本。
6、内容多元:物化符号带来的娱乐化狂欢
网络直播的低门槛引发了内容的草根性和多元化,实时化的影像消费,使得网络直播具有共同在场的视听感染力和游戏娱乐性,网络直播成为年轻人惯性化的生活场域,成为青年群体表达价值诉求、寻求情感和身份认同的主要途径,形成一种与主流文化相异的、别具一格的亚文化现象。
7、“审美商品”:身体在情景化表演中成为消费品
在网络直播中,主播的身体是具有表演性质的符号化文本。在满足观众窥探和猎奇等心理欲望的同时,主播的身体也从“生产资料”转换为一种“审美商品”以供大众消费,“身体”不仅作为审美话语的实施对象,更成为被凝视、被规训的符号表征和消费商品。
三、电商直播出现的问题
1、景观控制,消费主义滋生
带货博主们在资本刻意推动下,利用看客背后隐藏的“社会认同”“自我价值的认同需求”等心理,巧妙地将视觉影像作为人与人之间的媒介,有选择地向人们暗示商品的消费属性,如用“冬季必备”“全网最低价,现在不买就亏了”等消费术语为人们制造需求,刺激着观众下单。
在直播景观性演出的影响下,消费者的审美个性被重塑,人们不再因需购物,而是冲动消费,在直播间下单一件又一件符号化的商品。从“口红自由”到“包包自由”,某些本为了省钱而看直播、蹲好价的消费者逐渐踏入了消费主义的洪流,最终沦为被景观控制的“奴隶”。
2、流量至上,商家“有口难言”
“被看见,才有机会售出”使得流量至上成了整个电商平台的现状。商家们为了更好地售出商品,委托人气主播带货,高“坑位费”低销售量的直播案例比比皆是。据21世纪经济报道,某商家为宣传卖货,与电商主播雪梨合作,交了45万“坑位费”、5万元的保证金,但是成交额最后只有不到15万,还需要扣掉20%的佣金。流量至上的原则也使得刷单行为频频发生,直播观看人数、评论互动、甚至直播销量都可以刷。有些主播为了维持人气,委托刷单公司伪造高数据,但实际消费人数远不及预期。
3、头部垄断,同行难以追赶
价格战是不少主播的常用手段,直播间普遍定价最低似乎已成为行业惯例,这在短期内确实能吸引消费者,为主播及产品带来流量,但就长期来看,只会形成恶性循环。一是商家的定价权被直播间把控,一味压低价格,不仅难以形成自身的品牌价值,还会在行业内部造成恶性竞争。二是自带流量的头部主播敢与商家压价,谈成低于其他直播间的交易价,使得其余小主播们的竞争力进一步削弱,头部垄断的局面更加难以突破。
如果你看到这一点,就要去联想上周的平台垄断相关的专题,同样都是一个创新性、竞争力的问题,所以大量的专题并不在于生硬背诵,而是在你理解的基础上串联记忆、引申联想,不断扩展知识版图。
四、构建直播平台新格局
1、加大监管审查力度,避免“无规范的真空”
2021年7月1日起,由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的《网络直播营销活动行为规范》正式实施,其中重点规范有关直播带货行业刷单、虚假宣传等情况。同年7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规定了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参与网络直播。同年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指导意见,警示了商家要严把质量关,不得虚假营销,或是利用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进行交易。这些逐步完善的条例法规如同校准仪一样,校准了电商直播平台的方向。除了有关部门对电商直播政策法规的完善和监管外,各大直播平台也应明确规范直播细则,与外部监管共同制定行业规则。
2、达成良性合作关系,优化电商直播生态
价格战、头部垄断等行为只会使得电商直播的生态愈发恶化,以良性的合作关系取代恶性竞争,这是电商直播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相较于用低价换短期曝光,好产品和品牌才是真正持久的流量,因此商家们需做好品牌宣传工作,树立品牌形象,以质而非以价取胜,最终打破流量至上的局面。直播方们也应推行差异化、品牌化的内容策略,可以从商品品类、渠道、概念等差异要素入手,找到自己的直播特色,减少同质化竞争,最终打破头部垄断的局面。
3、摆脱景观奴役困局,树立理性消费观念
除了平台、商家和电商主播外,消费者自身也应根据实际需求购买商品,而非在直播所营造的迷幻景观中盲目跟风下单。唯有树立理性消费的观念,才能彻底走出被电商直播景观奴役的困局。
德波认为,视觉传播会造成“真实性危机”,视觉传播中所呈现的虚假因素和社会存在的真实元素互相结合,对于普通受众而言一切真假难辨。网络直播营造的场景,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德波所言的会改变人们原有的看法和想象,通过视觉传递否定性地塑造现代社会。由于网络直播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必然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
因此,我们应该警惕,对技术的服从带来的这种不加思考的接受对我们的思维的钝化,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前台表演的直播景观本质上都是一种表演,片刻的狂欢只是心理上的体验,不应沉溺于直播中的虚拟世界,而应保持理性,减少盲目跟风和冲动消费。
⚪️ 论述语料积累
1、传统媒体总体上是一种庙堂式文化,它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对受众更多的是俯视的、教化的姿态,强调的是统合、引导。而新媒体的文化诞生于“草根”的江湖式文化,它表现出开放、分权、兼容、共享、戏谑、多元等特点。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文化上的水土不服,而这个问题并非简单地通过语态变革可以解决的。
2、面对数字时代新闻生态的挑战,传统媒体需要努力转型,但这种转型并不只是技术性的修补或调适,而是在对全新的新闻生态以及相应的新闻生产与传播新模式有着完整认识的前提下,重新定义自己在这个新生态中的角色与位置,既需要从泛新闻生态系统中吸纳必要的能量,又需要有专业的定力与能力,排除环境的干扰,对抗外部的破坏。在不能完全依靠体制性的壁垒进行自我保护的时代,媒体更需要依靠专业水准与专业声誉再筑“专业之壁”。
3、但如果只关注且呈现宏大主题,则正如甘斯所言,“新闻同样也会变得非个人化,人物故事将会减少,而大量的抽象描述与分析将主导新闻报道;这也正是当下一些数据新闻所表现出来的局限,对人类叙事心理接受而言可能带来一定疏离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