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农夫:您贵姓?农夫答:董茂,朱元璋听后大喜,直接封官_朱元璋_老农_陵墓

在现代科学还未诞生的时代里,人们遇到匪夷所思的事情、难以解释的大自然现象,都更愿意把它们归于神鬼。洪水被认为是河神震怒,暴雨是龙王所降,地震、火灾是上天的警戒。

不仅是古代的人民如此认为,当时的统治者也这么认为。究其原因,除了当时神鬼学说的发展,更多的是皇权本就富有神秘色彩。统治者为了使他的子民信服,用神鬼来包装自己的行为,使之合理化。

这就使得古代衣食住行、大小事宜都被吉凶所决定。考生会在适宜考取功名的日子出发赶考,新人会在宜婚嫁的日子举办婚礼,也很少有人在不宜动土的日子里翻盖房屋。

甚至在很多时候,人的名字也会让他有意外的收获。曾经,朱元璋就曾在避雨时,随口询问农夫的姓名,农夫因为名字而被世代封官。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故事。

了却身前事,方忧死后名

人们对于朱元璋这个人的评价一直都是褒贬不一,作为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的一生是个励志的故事。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中,没有受过教育,十几岁的时候遭逢天灾,被迫流落在外。

这期间,他做过和尚,但只能维持个温饱,还要被老和尚训斥。后来,连年的旱灾让朱元璋连和尚都没得做,他开始四处流落,在这途中,增长了见识,也见识到民间万般疾苦。

三年间,他接触到了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半推半就之下,朱元璋投奔了红巾军首领之一的郭子仪,也正是凭着这支军队,朱元璋逐渐扩大了势力,多年之后,建立了明朝。

展开全文

成为皇帝之后,朱元璋休养生息,减轻赋税,大力治理贪污腐败。但与此同时,布衣出身的朱元璋对自己的潦倒过往十分在意,同时对功臣们也充满怀疑。

在他的主导下,大批文官武将惨遭清算,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胡蓝党案”,同时他还建立了特务组织“锦衣卫”,专门来监督、暗杀官员。为了惩罚犯人,他还发明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酷刑。

也许是无暇顾及,又或许是深知自己犯下罪孽,在明朝建立十几年来,他都没有安排自己死后的陵墓的事宜。直到洪武十四年,国内基本稳定后,而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朱元璋才下令修建陵墓。

平日节俭显圣德,入土奢靡昭龙威

我国古代的墓葬尊崇着厚葬,一直到新时代之后,才有所改观,这也许和人们对宗教中宣传的“事(视)死如生”有着一定关系,同时也是渴望自己能被永久铭记。

我们在一些书籍或是影视作品中,经常会看到:某某朝代,一家人贫穷潦倒,都不知第二天要吃些什么了,还不愿意动用自己的“棺材本”(即为去世后料理安葬准备的费用)。

古代时,人们对死后的“生活”充满了执念,这一点就完好地体现在了陵墓的设计和建造上,如同历代君王的陵墓一样,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同样恢宏壮观。

虽然他生前的生活一直以节俭著称,但这丝毫不妨碍朱元璋为自己建造一座帝王规模的陵墓。其实,早在明朝建立之初,他就开始为自己选址。

朱元璋曾和刘基、徐达等人到南京附近巡查,在钟山脚下,他们看中了独龙阜这一风水宝地。几人将心仪之地写好藏在袖中,然后一同拿出定夺,结果都是独龙阜这个山丘。(明《陶庵梦忆·钟山》)

这里完全符合风水吉象,在风水术士的设计之下,更是形成了“龙宅”。洪武十四年,明孝陵正式开工建造,直到永乐三年,共耗时二十五年。

明孝陵是一个浩大的建筑工程,整个陵园占地几乎是钟山的全部,加筑的城墙有二十多公里。除了要损耗巨大资金外,这次工程还动用了“十万军工”,征调了大批的木匠、民夫和囚犯。

经过一年的加班加点建造,地下玄宫告竣。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故,悲痛万分的朱元璋将妻子先行入葬,因为马皇后谥号“孝慈”,故名“孝陵”。

老农怎料一名姓,换得子孙世代官

话说,在朱元璋基本修筑完陵墓后,闲暇时候就会到附近看看,有说法称皇陵是龙脉所在,更是历朝历代命脉所在,对此朱元璋怎能不重视。

这一天,他带着部下骑马在钟山山脚附近巡查,听着部下一一汇报工程的进展,朱元璋很是满意,于是他开始构思陵墓建成后的守卫、养护事宜。

生性无疑的朱元璋思量了半天也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就带着几个护卫径自去皇陵周边闲逛。走着走着,突然乌云密布,接着天降大雨,远离京城的几人瞬间成了落汤鸡。

匆忙间他们驾马来到一处农舍,老农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因为朱元璋身着便装,老农只当他们是普通军官,便搭话闲聊。朱元璋虽然对大臣们严苛,但对于百姓却是十分爱护,两人便聊起天来。

两人聊起庄稼的收成、赋税的削减,听到老农夸赞朱元璋是个好皇帝,为百姓考虑时,朱元璋面露喜色,不多一会儿,这阵急雨便过去了。

朱元璋起身告别,老农又夸奖起朱元璋的马品相上等,朱元璋思考了一下。问老人家的姓名是什么,日后好来感谢,老农回答,姓董,单名一个茂。朱元璋念叨了几遍,猛地拍腿叫好。

原来,朱元璋一直在考虑在陵墓周边饲养军马,并安排人负责养护和守卫,而老农名字里暗藏“千”、“里”、“茂”,寓意千里茂盛。而且交谈间觉得老农对于养马是有经验的。

就这样,朱元璋封老农为牧马千里所的长官,世代负责养护皇陵附近的军马,并守护皇陵。古代时,飞黄腾达可能就是因为名字取得好,在现在看来,不免有些荒唐。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也离开人世,下葬在他生前建造的陵寝,但陵墓的建造没有停止,建文帝、明成祖时期都继续修建陵墓。

时过境迁,如今的明孝陵已经成为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加入《世界遗产名录》。朱元璋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的陵墓能够闻名于世。

不知道明孝陵保存至今,是不是受“董茂”的影响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