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和中文的缘分开始于2014年。那年秋天,我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东方语言文学系学习中文。经过两年的学习之后,我参加了孔院组织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并获得了到中国游学的机会。
在中国参加“夏令营”的两个星期,我发现自己既听不懂当地人说话,也没办法和他们交流。这让我意识到需要提升中文水平,并在那时做了一个决定——参加“汉语桥”比赛锻炼自己。
我第一次参加“汉语桥”比赛是在读大二时。那时,我认为一个有趣的故事、充满感情的朗诵,再加上才艺展示是比赛获得成功的关键。按照这个思路,在老师周成兰的帮助下,我参加了第十五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罗马尼亚赛区)选拔赛,并获得了二等奖。这个奖既是我的,也是周老师的。正是因为她,我爱上了中国并喜欢上了中文。
赛后不久,我申请到了中国政府奖学金,有机会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留学两年。回国后,我再一次报名参加“汉语桥”比赛。与第一次参赛相比,感觉既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我依然认为有趣的演讲稿、标准的中文发音和亮眼的才艺是获胜关键;陌生的是,这次比赛的主题是“天下之家”,我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切入阐释这个主题。
我与指导老师曹瑞红多次商议,确定了演讲题目——“中国,我的第二故乡”。在演讲中,我讲述了在上海的美好时光,那些温暖的细节,那些普通又伟大的中国人,都让我难以忘怀。最终,我赢得了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罗马尼亚赛区)选拔赛冠军。
2019年,我获得奖学金,成为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的一名留学生。
两次参加“汉语桥”比赛让我受益匪浅。我由此结识了很多亦师亦友的老师,这是我一辈子的财富;也因此获得到中国留学的机会,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借由比赛,我也找到了职业方向。我想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更多的人,以激励那些和我一样热爱中国文化、有着中国梦想的人。
我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罗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刚刚过去的2022年对我来说,是大丰收的一年:我翻译的中国作家张楚的《野象小姐》等在罗马尼亚出版了;我参与翻译的《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也出版了。
现在,我在罗马尼亚科学院一个机构继续从事着我热爱的工作——研究国际关系中的中国。希望通过我的努力,会有更多的罗马尼亚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寄自罗马尼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