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汉字究竟有多少个?为什么中国话叫做汉语,而不是叫唐语、宋语什么的_汉字_汉语_苏里南

本文目录

  • 中国的汉字究竟有多少个
  • 为什么中国话叫做汉语,而不是叫唐语、宋语什么的
  • 中国汉语是母语,为何把英语作为各种考试必备科目
  • 为什么中国的汉字叫中文
  • 中国一共有多少个汉字
  • 中国的汉语属于什么语系
  • 世界上有很多语言逐渐消亡,为什么有人说中国汉语会永远延续
  • 除了中国,有没有其他国家以汉语为官方语言中文有没有可能成为普遍性国际语言
  • 至今为止,中国的汉语文化里字、词数量有哪些变化
  • 中国的古汉语是哪种语

中国的汉字究竟有多少个

汉字是记录我们汉语书面语的工具,是承载着我们的历史的重要载体。汉字有着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有3000多年了。多少年了,汉字的字数逐年增多。文末的表格是十八世纪前我国主要字书收字情况。

而当代的《汉语大字典》收字则达到了六万多,《中华字海》收字更是达到了85,568个。

不过,这么多单字,好多是异体重文字,如《康熙字典》中 “山”字就有九种写法。这是历代字数积累的总和了。

这就给大家造成了一个印象,认为汉字数不胜数,实在是多得不得了。事实上,我们平时经常使用的汉字,并没有这么多。

在古代来说,据统计,《十三经》累计五十八万九千二百八十三(589,283)字,这是总字数。其中不重复的单字,只有六千五百四十四(6,544)个。可见,古代用字的最高约数也就是六千多个汉字。

196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共收字六千一百九十六(6,196)个。而在1981,国家标准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公布,收字共六千七百六十三(6,763)个,分为两级,一级字3755个,二级字3008个。可见,现代用字的最高约数也就是六千多个汉字。

汉字的使用频率,即反复出现和使用的字,据统计,八个字达百分之十,四十个字达百分之二十五,一百六十个字达百分之五十,九百五十个字达百分之九十,两千四百字达百分之九十九,三千八百字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也就是说,只要认识了出现频率最高的950个字,就能看覆盖日常阅读的90%了。

为什么中国话叫做汉语,而不是叫唐语、宋语什么的

首先要说的是汉人祖先是蒙古族部落人与青海一帶的部落人通婚而有的,伏羲天子的祖先亦属于这类人群,由于汉字(在母系社会使用的图画字,最早文字是图画而筒化而成)是由伏羲天子创造(一画为天,二画为地,三画为生生不息,指的是汉原始自然数之天地人系统理论演说)的,所以叫做汉字,`汉`有`汗`之意,`又`(又有之解)暗指大汗人(蒙古族)。所以部分中国人还有`头大面宽,虎背熊腰`的身形或面长而高的人群。按史料暗示,伏羲天子的身高为180至184米之间,面相为`目`字面,昆仑山的龙头山脉一带是帝王出生最多的地方(指人种),有皇气之聚,因为伏羲天子在天水一带出生,年青时(三十多岁)搞革命成功后,年老时回到河南淮阳一带的家故至终老。

中国汉语是母语,为何把英语作为各种考试必备科目

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念ABC,照样干革命。虽偏激浅见,但仅为了不到10%的人使用英语,设置各种考试关卡——特别是高考,阻挡绝大多数人的上升通道,强行绑架全国人民学英语,这是对母语文化的极不自信和对其它学科的严重干扰!是当今教育本末倒置,最大的浪费和不公平!严重阻碍了强国复兴的道路。英语应尽快改为选修,根据爱好和专业需求,实施精准教学。同胞们,我们既不能做井底之蛙,也不能让英语成为捆绑我们的绳索,甚至崇洋媚外的帮凶、文化殖民的枷锁!

为什么中国的汉字叫中文

汉民族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人数最多的民族,我们的统一称谓是中华民族。我们书写和使用的文字叫中文,不叫汉文,更有利于各民族的大团结和认同感。我国在5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任凭朝代和帝王的更迭,我们都从未更改过的名称只有一个,那就就中国 !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骄傲的伟大的中华民族 !

我们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能够包容下整个在这个大地上繁衍生息的所有民族,求同存异的世世代代传?下去。能容乃大,不断壮大,共同成长就是我国56个民族的共同心愿,是我们中华民族能够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动力和可靠的保证 !

中国一共有多少个汉字

汉字的个数量并没有准确的数字,根据不完全统计汉字大约有十万个左右。而根据1988年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字有2500个,次常用的汉字有1000个。

大约将近十万个(北京国安咨讯设备公司汉字字库收入有出处汉字91251个),日常所使用的汉字只有几千字。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000字时已到99%,简体与繁体的统计结果相差不大。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也有6万多的说法),其中多数为异体字和罕用字。绝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自然消亡或被规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此外,继第一批简化字后,还有一批“二简字”,已被废除,但仍有少数字在社会上流行。汉字数量的首次统计是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进行的,共收录9353字。其后,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有22726字。此后收字较多的是宋朝官修的《类篇》,收字31319个;另一部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另外有些字典收字也较多,如清朝的《康熙字典》收字47035个;日本的《大汉和字典》收字48902个,另有附录1062个;台湾的《中文大字典》收字49905个;《汉语大字典》收字54678个。20世纪已出版的字数最多的是《中华字海》,收字85000个。在汉字计算机编码标准中,目前最大的汉字编码是台湾的“国家标准”CNS11643,目前(4.0)共收录可考证之繁简、日、韩语汉字共76,067个,但并不普及,只有在户政系统等少数环境使用。台港民间通用的大五码收录繁体汉字13053个。GB1803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最新的内码字集,GBK收录简体、繁体及日语、韩语汉字20912个,而早期的GB2312收录简体汉字6763个。

汉字的数量在随着历史发展有着不同的变化: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 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 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有22726字; 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 清代《康熙字典》有47000多字; 1915年欧阳博存等编著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 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主编的《大汉和辞典》有49964字; 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 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有54678字。

中国的汉语属于什么语系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世界语系分为九种:

一、汉藏语系。
有汉、壮侗、苗瑶、藏缅等语种,分布于中国、越南、老挝、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等地。

二、印欧语系。
印度-伊朗 印度及中东大部,还有我国的新疆
斯拉夫语 原东欧地区、乌克兰、俄罗斯
波罗的语 立陶宛、拉脱维亚


日尔曼语 欧洲大部及北美洲、南非、大洋洲地区、以色列
拉丁语系 西班牙、葡萄牙及拉丁美洲各国、海地、法国、意大利及比利时等地
凯尔特语 爱尔兰、英国及法国等地
古希腊语 希腊及塞浦路斯

三、乌拉尔语系 芬兰、爱沙尼亚、匈牙利

四、阿尔泰语系 土耳其及中亚国家、阿富汗、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青海等地

五、阿非罗-亚细亚语系 阿拉伯国家、埃塞俄比亚及非洲大部

六、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 格鲁吉亚及独联体国家地区、西班牙法国部分地区

七、达罗毗荼语系 印度部份地区、菲律宾、我国台湾、大洋洲部份地区。

八、南亚语系 柬埔寨、我国云南、缅甸印度局部地区

九、非洲和美洲的语言 非洲及美洲印第安人地区

世界上有很多语言逐渐消亡,为什么有人说中国汉语会永远延续

这个发出提问的老弟,是一个纯粹的炎黄子孙。我【地丁老师讲神话故事】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我发自肺腑的说一声,中国汉字、汉语、汉文化。会「与日同辉」,「与时俱进」。

大家可以看一看,其他民族的语言。先看一看英语,英语的组成原理,只是二十六个字母,在相互编排。其实际和实用意义一点都没有。

在看一看,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的日语。他们的母体就是中国的汉字。

那么,咱们再来看一看吧咱们的汉语吧!

中华民族真的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个民族。从祖先【仓颉】造字的现在为止,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本身的意思。这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象形文字。是任何族类的文字所不能比拟。

比如,【武】字。一心一意止戈为武。用武的最终目的就是止武。【好】字。什么是好,一个家庭,一个民族有男有女才是好。一男一女在一起才是好。【安】字。家中有妻子才能安定|安全。 【宁】字,家中有男人才能安定|安全,男女都有才能安宁。

说实话,我们的汉语,有的时候,一个字或几个字,就可以表达一个意思。比如,啥?嘛?再见!吃了,喝了……。这是其他语系所望尘莫及滴!

我一生中最佩服的东西,就是中国的汉字。汉文化博大精深。 哪个国家的文字象汉字一样? 中国出现文字的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文字。不,其实别的国家的文字,那不叫文字,只是一种符号罢了。

总结以上,世界上所有的语系,只有汉语会永盛不衰滴!!!

除了中国,有没有其他国家以汉语为官方语言中文有没有可能成为普遍性国际语言

新加坡华人比例大约占四分之三,官方语言除了汉语之外,还有英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但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仅是新加坡!

说起苏里南这个国家,几乎没有人知道,但是说起著名球星里杰卡尔德,古力特以及当代欧洲最好的中后卫,效力于英超利物浦的范戴克,相信许多球迷对他们的名字都是耳熟能详,这三位球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苏里南血统的荷兰球员。可以说,苏里南球员支撑起了荷兰足球的半边天。不过你们可曾知道,就是这个,在地图上都要找半天的小国,他们的官方语言之中,竟然包含了汉语中的客家话。

  苏里南作为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全国人口只有56万,不及上海的杨浦区人口的一半,在这56万人口中,华人占据了五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客家同胞,在苏里南这个小国,炎黄子孙可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苏里南,大大小小的社区,华人开设的饭店与商铺络绎不绝。同时苏里南是一个要啥没啥的小国,制造业很不发达,许多东西都依靠进口,中国恰恰是制造业巨头,人称世界工厂,精明的客家人就依靠强大的祖国,依托国内的制造业优势,将物美价廉的中国货带来了苏里南,极大丰富了苏里南人民的物质生活,客家商人也赚的盆满钵满。

  不仅在经济上,苏里南的华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客家同胞们还积极投身政坛,维护华裔同胞在苏里南的利益。当代的苏里南政坛议员,部长,党派大佬都有客家同胞的身影,在经济上客家人实力超群,再加上他们刻意在政坛进行深耕,华裔政治团体的力量已经成为苏里南不可忽视的强大势力。

  1980年,陈亚先成为了苏里南第一任华裔总统,陈总统祖籍惠州,作为一名客家子弟,他特别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为了加强与东方大国的交流与联系,他上台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客家语作为了当地的法定语言之一。从这一点上,也能够看出好中华儿女,尤其是客家同胞在苏里南的重要性。

  

 其实在历史上还有一个用中华语言作为母语的国家,那就是曾经的兰芳共和国。

这个国家的名字,可是各种穿越小说中的常客,这也是当年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唯二的由华人建立的国家。这个国家建立于清乾隆42年,灭亡于清光绪11年,时间长达110年,兰芳共和国国土位于婆罗洲,也就是现在的加里曼丹岛。

在这个国度,首领被称为大唐总长,他们的首领传承并不是家天下的方式,而是通过民主选举和禅让的形式进行,这个国家参照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这个客家人建立起来的国家,他们的母语自然而然的就是汉语中的客家话。

  当然,除了新加坡与苏里南之外,世界上还存在一些地区使用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比如说缅甸的果敢地区,不过,这些地区都不是独立国家,所以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

至于中文有没有可能成为普遍性国际语言,狭义地说,现在已经是了,因为汉语的确已经是联合国六大官方工作语言之一。

但是从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的发展轨迹和近期表现上来看,要想真正成为深入世界民众的普遍性国际语言,任重道远、前路漫漫。

至今为止,中国的汉语文化里字、词数量有哪些变化

汉语的字和词没有严格的区别,它不同于表音文字。汉语的一个字,往往就表达一个概念或几个概念。而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事物不断出現,大量的新概念出现,需要借助语言表达,这时侯,先前的"字"是无法胜任的。这就需要创造新的词汇表达新的概念。而新的词汇又是以"字"为基本素材构建。或表音(如音译词),或兼取几个字的原字义而加以新组合,成为新的词,表达最新概念(如大量出現的网络用语)。

总之,"字"的数量变化不大,而"词"的数量不断增多。

中国的古汉语是哪种语

问题:中国的古汉语是哪种语

这个问题肯定是没有提问完整的!

首先应该肯定,中国的古汉语也是属于汉语!

既然如此,那他的提问应该是改成:中国的古汉语属于哪种语音,或者是哪种地区方言了。如果是这样,这个就属于两个问题了:

①古汉语属于哪种语音。

②古汉语代表哪个地区的方言。

①古汉语属于哪种语音:

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大致上可以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时期。

上古语音,指的是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可以用《诗经》音作为代表。

中古语音,指的是六朝到唐宋时代的语音,一般是以《切韵》音系作为代表。(《切韵》是一部按韵编排的韵书,由隋代的音韵学家陆法言所编撰,但是此书的原本早已失传,它的音系保存在北宋的文学家、音韵学家陈彭年所编撰的《广韵》里。)

近古音指的是元明清时代的语音。元代文学家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反映这一时期的语音系统的代表作,它是归纳元代北曲用韵而成的。

现代音则是以现代普通话语音系统,即北京音系为代表,如今已广为人知并熟悉的。

②古汉语代表哪个地区方言

根据我国汉语方言学家的研究,大致把汉语分为八个主要的地域方言:

官话区:又可分为北方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等,这里的“官“字,是公共的意思。一般的统称为:北方话,现代汉语既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吴语区,(江南话),分布于上海地区、江苏东南部、浙江大部分地区。

湘语区,(湖南话),分布于湖南(除了西北部)。

赣语区,(江西话),分布于江西(东北沿长江地带及南部除外)、湖北的东南部。

客家话区,(客家话),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区)的部分地区。

闽南话区,分布于福建南部、广东的潮汕一带、海南的一部分、台湾的大部分。

闽北话区,分布于福建北部和台湾的部分地区。

粤语话区,(广东话),分布于广东中部和西南部、广西东南部。

其中,吴语、湘语、闽语和粤语萌芽于上古时期,即:周秦两汉。客家话萌芽于中古时期,即:隋唐宋。而黄河流域自古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在上古和中古时期就是我国汉语的中心地带,向北则一直分布到长城以内。到了近代,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条件的改变,例如,自金元开始,以后历代都建都在北京,使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成为汉语的中心。这样,汉语的中心逐渐的从河南转移到河北。明代时又平定了云南和贵州,使北方话深入到了西南。满清入关,统治中国达二百七十年,他采用的也是汉语,于是又把北方话传到了东北的广大地区。加之当时的山东移民下关东,因而把胶东方言带到了辽东半岛。同时,各地的商人往来于南北东西各地,又促进了各地的语言的交流和融汇。比如,元曲及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及《红楼梦》等均是以北方话为基础写成的,这也对传播北方话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所以说,八百多年来,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不断地向南北发展,逐渐的变成了全国性的交际工具(语言)。

放到现在,如果是仔细听一下,浙江话、福建话、江苏话及客家话,里边似乎仍然是保存了较多的隋唐故语甚至是秦汉雅言的遗迹…

部分文字及图片源于网络,如侵秒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