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乌斯最新情况(关于二战德国502重装甲营的问题)_坦克_卡里_乌斯

本文目录

  • 关于二战德国502重装甲营的问题
  • 二战德军的王牌车长有哪些详细介绍一下!
  • 奥托·卡里乌斯还活着吗
  • 二战历史
  • 卡里乌斯身上有着什么样的荣誉和争议
  • 关于坦克精英卡里乌斯
  • 奥托·卡里乌斯的介绍

关于二战德国502重装甲营的问题

  1942年5月25日,希特勒命令组建了第二个虎式坦克营---502装甲营,1942年8月19日和20日,第502装甲营第一连装备了四辆刚生产出来了亨舍尔型虎式坦克,同时到达的还有4辆三号N型坦克。第502重装甲营于1942年8月29日投入东线的列宁格勒,到达东线时部队状况不能令人满意,四辆虎式坦克只有两辆能继续使用,剩下的两辆虎式坦克则正在修理.
  1942年9月21日,第502营第一连的虎式坦克和三号N型坦克又一次投入了战斗,在当天的战斗中,502营损失了一辆虎式和两辆三号N型,这是有正式记载的第一辆损失的虎式坦克(之前组建的实验连不计)。由于损失的这辆虎式坦克陷于泥泞之中无法拖带,所以在1942年11月25日,第502营将该坦克进行了爆破,以使其不能落入苏联人的手里。与此同时,第502装甲营的其余部队则在陆续抵达,1942年11月25日,五辆虎式坦克,九辆三号坦克(装备50mm KwK L/60 火炮),和五辆三号N型到达前线。1943年2月,第502装甲营又得到了七辆虎式坦克,同年6月,502营又收到了额外的七辆虎式坦克,这样,第502装甲营第一连首先装备了足额的十四辆虎式坦克。
  令第502装甲营营长恼火的是,1943年2月6日,德军指挥官下令装备有九辆虎式坦克和十辆三号N型的502装甲营第二连划归给新组建的第503重装甲营指挥,随即在1943年2月10日,这个连被正式划归给了第503重装甲营,并被给予了第503重装甲营第三连的番号,同时脱离了第502装甲营的指挥。
  1943年4月1日,新的第502装甲营第二连和第三连被组建了起来,并且装备了31辆虎式坦克。很快的,1943年5月19日至26日,这两个连运抵战场,和先期抵达的第一连并肩作战。
  1944年1月,第502装甲营接收了32辆虎式坦克作为战损的补充。而在1944年2月,又接收了另外的20辆虎式坦克,这样,在1944年2月29日,该营实际装备的虎式坦克达到了令人惊异的71辆,但实际上该营当时可以正常使用的虎式坦克仅有24辆。
  1945年1月5日,第502装甲营被重新命名为国防军第511重装甲营,3月31日,该营装备了13辆亨舍尔型虎王坦克(根据资料显示,该营是直接从工厂的仓库里抢走的)。根据该营的报告,第511营第三连此时已和第510装甲营第3连并肩战斗了很长时间,据该营官兵声称这两个连的虎王坦克装备数量达到了16辆,其中有12辆是全新的亨舍尔型虎王坦克,4辆是比较旧的来自Waffenamt的虎王坦克。1945年4月1日,这两个连在Kassel地区战斗时,仍旧有14辆虎王坦克在坚持战斗,后来该营报告有3辆虎王坦克毁于轰炸,该营在东线一直战斗到了战争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511装甲营(即原来的第502装甲营)第一连在1945年3月时装备的是10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
  虎啸列宁格勒
  第502重装甲营的战斗历程(1)
  卡里乌斯中尉,击毁敌坦克(经确认后最低数字)150辆,获得骑士十字勋章(1944.04.16)加橡叶饰(1944.09.10)
  贝尔特尔上尉,击毁敌坦克(经确认后最低数字)144辆,获得骑士十字勋章(1944.05.04)加橡叶饰(1944.07.27)
  科尔舍上士,击毁敌坦克(经确认后最低数字)100辆,获得骑士十字勋章(1944.10.23)
  克拉默士官,击毁敌坦克(经确认后最低数字)50辆,获得骑士十字勋章(1944.10.06)
  卡尔帕内特上士,击毁敌坦克(经确认后最低数字)50辆,获得骑士十字勋章(1944.03.28)
  穆勒上士,击毁敌坦克(经确认后最低数字)50辆,获得骑士十字勋章(1944.10.23)
  对于一名二战中的坦克手来说,当他在战斗中击毁一辆敌人的坦克时,肯定将受到表彰。而当他击毁五辆坦克时,就将被称为王牌坦克手,他的名字将作为英雄之名广为宣传。但是,你看到上面所列的那些简直是梦幻一般的击毁数字,对于取得这样神话战绩的人又岂能以一个英雄的称呼来概括?而所有这些犹如神灵在生的坦克手们,全部来自于同一个团队,那就是德意志第三帝国陆军第502重装甲营。他们将被历史所永远铭记,因为这是第一支装备虎式坦克的部队,这是一支以创造传奇为本职的部队。然而在辉煌的背后,他们也经历了无数痛苦的折磨与失败,最终与第三帝国一道消亡于历史长河之中。
  1942年初,在经历了苏德战争初期,苏军重型坦克所带来的震撼以后,德军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厚装甲、强火力的重型坦克,这就是虎式坦克。德军从其他坦克部队抽调了有经验的老兵来组建第一个虎式坦克营,到8月19日最初的4辆虎式坦克装备到位。尽管如古德里安等将领的意见都认为作为一种新式武器,虎式坦克应该经过充分的试验,才能保证大规模生产和服役,但是希特勒迫不及待地要在实战中试试这个“新玩具”。于是第502装甲营以其仅有的4辆坦克开往东线战场,在列宁格勒城下的姆加火车站卸载。当时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在曼施坦因的率领下正包围着列宁格勒,然而英勇的列宁格勒军民在每天饿死上千人,日夜遭受重炮轰击和飞机轰炸的条件下,仍然继续着军工生产和交响音乐会。第502装甲营到达时苏军已经开始了反攻,试图打通进入列宁格勒的道路,激烈的战斗由此展开。
  8月29日清晨,理查德马克营长爬进领头的那辆虎式坦克,发动了引擎,向着前线隆隆开去。在达到一个苏军反坦克阵地后,虎式坦克开始猛烈开火,营部的工程师福兰克发现一辆虎式趴了窝,赶忙开着大众汽车跑过去,结果发现是变速箱坏了。没过多久另一辆老虎的引擎又报销了。稍后第三辆坦克又出故障。就这样虎式坦克的首次演出以灰头土脸的失败宣告结束,马克少校只能连夜展开营救、抢修。由于虎式坦克重量太大,要用3台坦克牵引车才能免强拉回一辆老虎。所有发生故障的部件都由飞机立即空运回德国亨舍尔公司总部,同时有更换的部件运来,由此可见德军高层对这支部队的重视。到9月21日,第502装甲营的四辆坦克终于修复完毕,重新投入战斗。9月22日他们再次向一个包围圈内的苏军发起攻击,可是地形条件却是非常不利,而上级只以“命令来自于元首”的理由强令其向前推进。结果马克上校的坦克陷入了沼泽中,其它3辆老虎不同程度受损。好在其它德军部队的进攻取得了进展,使这辆无法动弹的老虎没有落入苏军之手。11月21日马克少校被召回柏林解释失败的原因,帝国元帅戈林声称航空照片表明战斗地区的地形是适合重型坦克的,而马克少校当场反驳。希特勒没有信任他,于是马克少校被解职了。
  由于德军在南部战线遭遇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痛失败,第502装甲营的后续部队被调去了其他装甲营,到1943年4月才有另外两支经验丰富的坦克连队加入了第502装甲营,并开始大规模接收出厂的虎式坦克,直到6月中旬第502装甲营终于齐装满员,再度开赴列宁格勒。7月20日,拥有36辆虎式坦克的第502装甲营接到指示向姆加城外围发起进攻,首先参战的是奥姆上尉率领的3连。然而老虎们仍然是多灾多难,3连启程后没多久就被一条小河挡住去路,唯一的一座小桥承载力有限,到第2辆虎式坦克通过时小桥就轰然倒塌了,于是老虎们只能靠潜渡设备过河,可是这样一来河水又侵蚀损坏了无线电通讯设备。脾气暴躁的奥姆上尉跳出他的指挥坦克,挨个去找每辆坦克的车长,恰巧此时苏军开始进行猛烈炮击,奥姆上尉当场阵亡,3连14辆坦克中有12辆失去了战斗力,第502装甲营的新任营长施密特上尉只能对这一天的霉运表示沮丧。
  7月23日,3连的迪马特尔中士开着他那辆勉强修好的虎式坦克,与汉斯临时指挥的另一辆老虎,开往名为“碉堡村”的苏军堡垒群,实施对德军步兵的火力支援任务。到下午得到2辆突击炮的增援,于是2辆老虎开始攻击“碉堡村”。正在道路上艰难行进之时,突然6辆苏军T-34坦克出现在侧前方的道路上。显然苏军缺乏与虎式坦克交手的经验,如此纵队队形置于虎式坦克的炮口下等于是送上了一顿美餐。88毫米炮弹向苏军坦克呼啸而去,而T-34反击的炮弹却被虎式坦克的装甲弹开了。几分钟内6辆T-34全部变成了冒烟的残骸。“碉堡村”中的苏军没有慌乱,他们用反坦克炮向虎式坦克开火,当迪马特尔的坦克第6次被击中时,驾驶室内已是到处火花四溅,充满了辛臭味,迪马特尔和他的四名手下狼狈不堪地跳出了坦克,飞一般的速度逃离了苏军的视线。好容易等到他们停下喘口气时,发现汉斯的坦克挂在倒档上慢腾腾地回来了,汉斯从驾驶室伸出脑袋兴奋地高喊:“我们前面一口气干掉6辆T-34!”而他得到的回答是:“很遗憾,你右边的履带脱落了!”汉斯顿时泻了气。在场的9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敌人的炮火下将履带修复完毕。不管怎么说这忙碌的一天总算是完结了。几天之后迪马特尔的那辆坦克才被拖了回来修好。
  7月28日,1连的戈林上士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进入一个被沼泽保卫的山丘支援那里的掷弹兵,结果他刚进入那里,唯一的道路就被苏军火炮摧毁了。因为没有勇气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离开坦克,所有车组成员都成天躲在坦克中,不停地抓虱子和轮流睡觉,小遍排泄到空弹壳里,只有晚上躲到坦克外面去解决大便。德军步兵都象土拨鼠一样把自己埋在土里,只有晚上才冒下头,防止苏军侦察兵靠近坦克。经历96个小时非人折磨之后,工兵终于修好了道路,苏军动用了所有重武器来为这辆坦克“送别”。一块弹片打坏了水箱,发动机顿时变得滚烫,勉勉强强支撑回到了己方阵地,所有车组成员都升了一级军衔。不过随后戈林上士又接到命令去摧毁一辆陷入无人区的虎式坦克,以防被苏军缴获。在步兵射出的照明弹下,炮兵借着短暂光芒一炮就击穿了备弹仓引发了爆炸。随着秋季降临,雨水使得列宁格勒战场泥泞不堪,双方的战斗行动都接近停止。重返列列宁格勒之后,第502装甲营已经摧毁了100辆以上的苏军坦克和自行火炮,有力地支援了步兵作战。
  第502重装甲营的战斗历程(二)
  1943年10月,经历了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战役失败的德军,整个东线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0月6日凌晨,苏军加里宁方面军向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与北方集团军群的结合部所在涅韦尔城进攻,结果一举撕开了一个5公里宽的缺口,情况万分危急!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屈希勒元帅立即下令必须全力夺回涅韦尔,参加反击行动的就包括紧急调派而去的第502重装甲营。
  战斗从10月10日开始,断断续续地进行了半个多月,战况呈胶着状态。10月28日,新任营长雅德少校到任。11月4日,2连的卡里乌斯少尉接到命令赶往一处阵地执行支援任务。到达时却发现履带已经损坏,全体车组成员都爬到车外来协助修理,卡里乌斯此时却突然发现一个完整的苏军坦克连搭载着步兵出现了。大概苏军也看到这辆虎式坦克的履带损坏了,于是不拿它当回事,继续大摇大摆开过来。距离差不多60米远时,老虎的88毫米炮开始发言,立即一辆T-34爆炸起火。紧随其后的几辆T-34急忙掉头,结果使整个队伍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而动弹不得。卡里乌斯于是沉着冷静地将10辆T-34一一干掉,只有最后2辆逃跑了。两天之后,在迪马特尔的帮助之下,卡里乌斯又干掉5辆苏军坦克。尽管取得了这些战果,涅韦尔地区泥泞的地形仍然令德军头疼,而苏军新投入的SU-152自行火炮也令他们心惊胆颤,其152毫米口径的火炮显然是针对德军重型坦克而搞出的对策。11月10日,第502装甲营奉命派遣一个战斗群向苏军进行反击,卡里乌斯再次带队,先后又击毁4辆苏军坦克。12月2日他们又转战至戈鲁斯卡地区,苏军的猛烈炮火将德军步兵压得无法动弹,卡里乌斯不得不沿着公路来回奔波,象救火队员一样去拯救那些身处绝境的步兵。12月16日,卡里乌斯的炮手卡拉梅尔下士甚至用88毫米炮击落了一架苏军正在低空飞行的攻击机!
  尽管战斗已经如此令人窒息,装甲兵们还得忍受可恶的长官。11月23日,当第502装甲营经过一座木桥时,几乎所有坦克车长都怀疑此桥的承载能力。然而一名指挥军官却以前线正急迫需要虎式坦克为由,强令他们立即过桥。1连的133号坦克不幸随着木桥坍塌掉进河里,炮手受重伤死在了坦克里。洽在此时工兵在上游发现了一个可供过河的浅滩,所有人都开始在内心诅咒起那个军官了。
  1944年初,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发现苏军正在大量集结,显然对列宁格勒的围困局面从1941年冬天延续至此已到了头,惩罚的拳头即将落下了。1月14日清晨,苏军的大规模炮击开始,短短一个小时内10万多发炮弹和更多的火箭弹将德军阵地翻了个底朝天,前线几个缺乏战斗经验的师很快崩溃了,15日凌晨列宁格勒城周围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炮击,22万发炮弹和不计其数的火箭弹落下后,如洪水般的T-34编队扑向德军,整个前线危在旦夕。德军步兵们的阵地犹如在洪水中被围困的孤岛,他们以惊恐的眼神互相询问:“我们的虎式坦克在哪里呢?”
  1月20日,第502装甲营由涅韦尔匆匆赶来,立即抢占了一个位于交通要害的村庄——斯基沃利特斯。由于这个村庄四周遍布沼泽,唯一能通过的道路就是村庄里的两条道路,因此苏军沃尔霍夫方面军司令部直接下令先头部队立即拿下这个村庄。首先到达斯基沃利特斯的3连连长梅耶少尉率领的2辆坦克,在消灭了几辆苏军先头部队的T-34之后,又得到了2辆老虎的增援。德军随即以这4辆老虎为核心组织防御,沿着公路组成了一道简易防线。等待了半天以后,身后的斯基沃利特斯却传来了枪炮声,几名被打散的步兵跑来说有10辆T-34冲进了村里。4名车长紧急磋商之后决定立即杀回去,等他们到达村口的时候,发现苏军坦克并没有做好战斗准备,有些T-34在加燃料,苏军坦克兵们则在喝伏特加酒庆祝,显然他们没想到德军在村外还有这么一支强大力量。靠近村口的4辆T-34当即被打中起火,其它几辆T-34赶紧四处寻找隐蔽,但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即使隔着房子向T-34开火,照样能给予对方致命打击。随着战斗进行一辆虎式坦克受损,另一辆拖着它撤出了战斗。梅耶少尉和斯特劳普少尉率领剩下的2辆老虎向着村外的石桥冲去,就在他们过桥的那一刻一名苏军战士用炸药包炸毁了石桥。斯特劳普少尉看到前方有一门苏军反坦克炮,老虎立即怒吼着冲了上去,当即将反坦克炮管压至弯曲破碎,吓得炮手们四散奔逃,斯特劳普少尉拼到油料和弹药几乎全部耗尽后才撤回了己方阵地。而梅耶少尉就没那么走运了,他的坦克被困在了反坦克壕中,只能选择徒步撤退,少尉腿部中枪,而苏军就在离他不远的地方,最终他选择了举枪自杀。
  斯特劳普少尉在斯基沃利特斯村的战斗过后还惊魂未定,但战事的紧张使他的虎式坦克必须立即再投入战斗。在一个集体农庄附近,斯特劳普少尉和他的小分队击毁了3辆T-34。1月25日凌晨,斯特劳普少尉领着其它3辆虎式坦克赶到一个火车站附近布防,结果经历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次战斗。当听到枪炮声后,斯特劳普少尉和穆勒下士的坦克前去迎击苏军坦克,他们发现一群苏军T-26坦克正试图穿越铁路路堤。在2000米的距离上,穆勒下士率先开火,这种完全不是老虎对手的轻型坦克瞬间被炸成了好几块。随后德军装甲兵们不停地重复装弹-上锁-打开保险-开火的程序,将一辆接一辆的苏军坦克送上西天。大量苏军T-34和KV-1坦克赶来支援,随后的几个小时中苏军总共出动了80多辆坦克试图突破斯特劳普少尉的防线,但始终没有成功。在白天的战斗中,穆勒下士击毁了苏军坦克25辆,而斯特劳普少尉击毁了13辆。之后德军清扫战场时发现有52辆苏军坦克残骸,其中至少41辆是被虎式坦克88毫米炮击毁。1月31日的德国国防军日报大幅报道了这场奇迹般的战斗,对于穆勒下士的小组更是穷尽溢美之词。这是第502装甲营和虎式坦克的辉煌时刻,然而列宁格勒战役总体战局却已经注定,整个北方集团军群都在重压之下开始退却。第502装甲营也一步步走上了撤离列宁格勒的道路。
  第502重装甲营的战斗历程(三)
  经过1944年1至2月间排山倒海般的反攻,苏联红军已经完全解除了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围困。德军被迫向纳瓦河退却,并在这里组织一条临时防线(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德军不仅应该停止退却,而且必须立即进行反击,当然这项命令是痴人说梦)。已经被打残到只剩下几个虚弱战斗群的北方集团军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第502重装甲营的老虎-王牌坦克手们,四处救险来维持这条防线。对第502重装甲营的使用甚至随时会惊动最高层的德军将领,卡里乌斯就在回忆录中记载了下面这桩事情:
  我驾驶着自己的坦克退回了(纳瓦)河西岸(没有得到允许),正在寻找合适的隐蔽地点,突然一辆大众轻型军车停在了我的眼前,陆军元帅莫德尔(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跳了下来,未等我行军礼,他就开始破口大骂:“你他妈为什么不把坦克开到距离敌人更近的地方?你们的责任就是要保证不让俄国人的坦克从这里突破。当然,任何虎式坦克都不能白白牺牲掉!我们现在需要每辆坦克发挥最大的作用!”元帅的命令当然无法违背,我又把坦克开回了河东岸,并消灭了4门红军自行火炮和若干反坦克炮,暂时稳定了形势,第二天得到了退回西岸的命令,我们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2月12日,12辆新下线的虎式坦克送到第502重装甲营手中,前一阶段的损失总算是得到了补充。一名年轻中尉作为联络官来到了营部,营长雅德客气地请他喝酒,酒还没喝完,突然一颗炸弹从天而降,这名中尉背部被弹片击中,就这么倒地死去了。这天晚上,500名红军突击队员(甚至包括一些女侦察员)渡过河来偷袭第227步兵师指挥部,雅德少校连忙带手下赶去支援,打了整整一个通宵,总算挫败了这次大胆的偷袭。接下来几天又发生了一些小规模接触战斗,2月23日,历史性的一刻来临了,2连的兹威迪上士取得了全营历史上的第500辆击毁敌坦克装甲车的记录。雅德少校骄傲地向全营官兵宣称,502营的下一个目标是:1000辆!
  尽管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整体战局是越来越糟糕了。2月下旬,红军成功强渡纳瓦河,建立两个桥头堡,双方又开始了激烈的反复拉锯作战,老虎们又击毁了许多红军坦克和火炮。此时红军的空中优势也已经非常明显,大量伊-2攻击机在老虎们的头上盘旋。有一次,一辆虎式坦克被打穿了顶盖,除了机电员重伤之外其他组员全部阵亡,而这名机电员为了避免战友们冒生命危险来救他,毅然选择了开枪自杀。红军还展开了心理战,有一次他们通过喇叭用德语高声宣称:如果德军将卡里乌斯少尉绑起来送给红军的话,作为交换红军将释放三十名德军战俘,或者是1000个漂亮女人!
  3月17日上午9:00,已经积蓄了足够强大力量的红军,从纳瓦河的两个桥头堡冲了出来,试图完全撕碎德军的防线。卡里乌斯少尉和科尔舍上士的坦克第一时间出现在了战场上,沿着铁路干线一路前进阻击红军部队的推进,同时还通过无线电指挥己方部队炮击敌人的集结地区,成功打乱了红军的部署。战斗从17日一直持续到22日,连同随后赶来支援的格鲁伯下士,这三辆虎式坦克一共摧毁了红军38辆坦克、4门自行火炮、17门反坦克炮,损失惨重的红军被迫停止了进攻行动。
  但是这两个桥头堡终究是德军指挥部的眼中钉。为了清除它们,北方集团军群拿出了最后的一点预备部队,发起了反攻。3月29日成功清除了其中一个桥头堡。但是在4月6日凌晨发起的清除另一个桥头堡的行动中,却碰到了麻烦。已经有所警觉的红军部署了大量反坦克火炮,老虎们的行动也变得举步维艰。5月20日,卡里乌斯少尉遭遇了他一生中或许是最灰暗的一天,红军的1枚152毫米炮弹打中了他的炮塔,接着又一发炮弹击中了炮塔和车体的连接位置。全体乘员被迫撤出坦克,于是这辆在炮管上画满了击毁标志的王牌虎式坦克,就这样被一辆红军的SU-152自行火炮给轻松击败了。第502营被迫停止了所有的攻击行动,同时配合作战的德军步兵也伤亡惨重,纳瓦河的战局已经注定了。
  随着1944年夏天的到来,红军将在绵长几千公里的战线上发起对纳粹德军的全面反击,钢铁洪流将吞没上百万的侵略者,过去德军加诸于苏联人身上的痛苦折磨,将得到翻倍的偿还,到1944年末的时候,红军就将在波兰华沙的河边清洗战靴,并以天为计数单位来计算第三帝国的灭亡。第502营在撤出纳瓦河防线后,从此也就远离了列宁格勒,这个他们付出了鲜血,并创造了辉煌战绩的地方。等待老虎们的,还有一年的浴血奋战,及最终的覆灭。
  1943年初502重坦克营仅剩下5辆老虎。这5辆中有两辆是在1942年秋季接收的9辆老虎中的幸存者,其中之一就是上面的第3号坦克。从1942年9月21日到1943年2月18日,他们共摧毁107辆苏联坦克。这辆坦克是极早期的虎式坦克(底盘号为250005),从图中可以看出它没有边裙的固定螺栓。另外该车没有安装空气滤清器
  这辆就是上面所说第3号坦克。在1943年初春,该坦克被重新涂装为沙黄色,原来的战术编号3也变成了14。边上已经加上了用来加装边裙的固定螺栓,但由于缺乏备件,所以没有彻底完成改进。以我们的观点,对于模型制作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虎式坦克的例子。
  这辆与上面的坦克还是同一辆。最开始它是113号,后来是3号,接着是14号,现在又回到113号坦克。可惜,关于这辆坦克以后的故事就不知道了。此时它已经被换了新的储藏箱,排汽管上端,后挡泥板和边裙仍然是缺失的。某些地方灰色的底偶尔会从沙黄色中露出。
  1944年末,东线,Kurland,502重坦克营营部。
  东线。这是502重坦克营第1连拥有的第一批老虎之一。这时他们在Totolowo地区与苏联红军作战,此时502重坦克营只有7辆老虎。他们采用的伪装只是简单得在灰色底色上抹上绿色。注意坦克上没有空气滤清器,排汽管上端的盖及排汽管护罩,也没有后挡泥板和边裙。前挡泥板是老式的那种。
  1943年1月,502重坦克营,列宁格勒附近地区。战术编号为100表明是连指挥官的座车,它是在1943年1月被俄国人俘获的第一辆虎式坦克。502重坦克营的标志--一个巨大的猛犸象画在炮塔的正后方。炮塔边上的储物箱是由前线部队自行挂上去的。首批下发给502重坦克营9辆虎式坦克的底盘号是从250002到250010,这些老虎生产于1942年的8月到9月间,其特征是在底盘的侧面和前后都没有挡泥板,左侧没有更换履带用的缆绳,在底盘的左后侧也没有工具箱。不过它们有独一无二的对称式早期型履带。
  502重坦克营早期使用的猛犸象标志。
  502重坦克营,1942年8月,俄国列宁格勒地区。
  502重坦克营,1943年秋,北方集团军群。
  1944年夏,东线,502重坦克营第3连。
  502重坦克营,1944年2月,北方集团军群。
  1943年1月,东线,俄国Proletariatskaya,502重坦克营第2连。
  502重坦克营第3连,俄国,1943年夏。在1943年5月19日到26日之间,由军械库发出31辆虎式(底盘号在250196-250269之间)坦克交付502重坦克营的营部,第2连和第3连使用。坦克出厂时在红色的防氧化底层上喷涂了深黄色(RAL7028),这辆311号坦克(底盘号250253)抵达502重坦克营后,该营的维修连使用空气压缩机在上面又喷了伪装色。
  502重坦克营,1943年9月,俄国北部。
  502重坦克营,1943年8月,北方集团军群。
  502重坦克营,1943年9月,俄国北部地区。
  1943年8月,东线,502重坦克营第2连。
  1944年2月,东线,502重坦克营拥有71辆虎式坦克。与此同时,503重坦克营,507重坦克营和509重坦克营也分别拥有69,56和58辆老虎。
  1944年春季的502重坦克营第3连。此时第3连在Pleakau一带作战。战斗非常非常激烈,在1944这一年来,该营击毁了1400辆坦克和2000门火炮。从1942年11月到1945年4月来,502重坦克营使用的107辆坦克中,有85辆在战斗中损失,大约15辆被遗弃,其余的或是被俘获,或是被运回工厂。
  1944年2月,东线,502重坦克营第3连。
  1943年4月,东线,502重坦克营第2连坦克。

二战德军的王牌车长有哪些详细介绍一下!

二战德军王牌坦克车长-米歇尔.魏特曼库特.肯斯佩尔(Kurt Knispel)是德国装甲兵第一尖子,和他的虎式坦克在一起时是不折不扣的“陆地之王“。
二战期间德军的战车击破王,同时也是史上击破战车最多的奥图、卡洛斯(Otto 豹中王者——恩斯特?巴克曼 德军头号坦克王牌--奥托.卡尔尤斯,击毁坦克178辆,各种火炮100以上2.约翰尼斯.鲍尔特,击毁139辆坦克,火炮不详。
  3.米切尔.威特曼,击毁坦克138辆,132门火炮。因波卡基村的战斗,阻止了英军对德军侧翼的包抄,被授予佩剑橡叶十字勋章,一时名气大燥。
  4.沃尔特.伦道夫:击毁106辆坦克,火炮不详。
  5.阿尔博特.科舍尔,击毁100辆坦克,火炮不详。
  6.赫尔慕特.文德罗夫击毁坦克95辆。
  7.卡尔.布雷曼尼,击毁92辆坦克,火炮不详。
  8.埃里希.雷茨克,击毁76辆坦克,火炮61门。
  9.约翰尼.穆勒是第502大队的第3小队长,在1944年1月25日的北部战线,该中队3辆“虎”I一次战斗共击毁41辆苏军坦克,其中穆勒“包办”25辆。
  10.海因兹.毛斯泊格:击毁57辆坦克,火炮不详。

奥托·卡里乌斯还活着吗

  • 至今还在哈

  • 于2015年1月24日在家中安详逝世了。

  • 还在请放心

  • 仍然健在。

二战历史

  波卡基之战
  1944年6月6日,希特勒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盟军开始在诺曼底登陆,本来己在东线手忙脚乱的德军更陷入了两线作战的窘境。几天后,盟军在滩头建立了稳固的登陆场,开始逐步向内陆纵深发展。盟军首要目标是卡昂一一一个不大但却是诺曼底地区交通枢纽的小城,承但攻击卡昂的盟军主要由以下部队构成:战线左侧为英第3师,中央为加拿大第3师,右侧是英第51师和第50师;另有英第7装甲师担当迂回任务,从右侧经175号公路向卡昂包抄。至6月13日英先遣部队第22装甲旅己进入波卡基村,绕到了德军装甲教导师侧后方 德军为了弥补己方左侧防线的巨大缺口,拯救装甲教导师,命令机动的SS第101重装甲营驰援。该营编制为45辆“虎”式坦克,6辆“豹”式抢救车及124辆其它车辆,满员1037名官兵。他们6月7日即从营地出发,但因铁路系统遭盟军空袭毁坏,故200千米的路程全靠自己行军。然而,盟军的“暴风”式对地攻击机并未因此放弃对这支队伍的“眷顾”,该营一路遭受狂轰滥炸,抵达前线时己有半数车辆被毁。
  13日清晨,一名德国尖兵慌张地跑回来报告:“英国人已经到达了前面的村子,距离这里不到2000米!”
  德军米歇尔·魏特曼中尉(第101营先遣连指挥官)正在坦克旁睡觉。听到这个消息,他有点惊异:“英国动作真快呀!”说着,他已站起来,“霍夫林格,把你的231号坦克借我用一下。博比,给我当炮手。我们去确认一下情况。”
  231号坦克是先遣连中状况最好的“虎”式坦克,而魏特曼自己的座车由于空气滤清器被弹片打坏,还在修理之中。
  “出发!”魏特曼一声号令,“虎”式坦克轰隆隆地驶出了林间小路。前面就是波卡基村,英军近3个连的兵力已经进入村子,平时,没有人注意过这个离卡昂30千米的小小农庄,可从这天起,平凡的波卡基村声名大噪,成为装甲作战经典战例的代名词。
  英军第22装甲旅的A连此时已穿越波村到达东侧的小山包――213高地,B连则停在村子西头的道路上集结,而团部的1辆M5A1轻型坦克和14辆“克伦威尔”正在村中,另外还有4辆侦察车和20辆M21半履带卡车以及1门35毫米反坦克炮(即英军的6磅炮)。
  魏特曼可不了解这些情况,他通过村边的麦田直插入175号公路,正好楔入英军团部的车队中。进入公路后,他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可也被吓了一跳。原来离他最近的英军侦察车就在其右侧15米的地方(刚才由于灌木丛的遮掩,谁都没有发现对方),而左侧200米,几辆坦克的炮口正对着他的坦克。英军同样大吃一惊,他们也没想到这附近竟有德军装甲部队。而且是令人恐惧的“虎”式坦克。
  大家还在发愣的时候,魏特曼首先反应过来:侦察车不足为惧,首先要干掉左边对其构成威胁的几辆坦克。于是,“虎”式迅速左转,炮塔则转得更快,博比没有瞄准,凭感觉就打出了第1发88毫米炮弹。转眼间,英军当头的M5A1被打得粉粹,而“克伦威尔”坦克似乎还没有装弹,只是静静地用炮口瞪着冲过来的“虎”式。88炮“咚――咚――咚”连续几炮,3辆“克伦威尔”的“眼睛”都闭上了。英军团部参谋亚当斯上尉坐在最后1辆“克伦威尔”上,他令坦克急速后退,躲入路旁的废墟中。
  魏特曼发现有一辆英军坦克逃逸,但却不知道它就藏匿在附近,他继续前冲,正好路过亚当斯上尉的坦克面前,亚当斯没有反应过来,眼睁睁看着“虎”式薄弱的侧装甲从自己身旁掠过,失去了最佳的反击机会,当然也就成全了魏特曼继续创下惊人的战绩。
  魏特曼加速向西开,他怕那些英国侦察车上的步兵追过来,因为在巷战中,坦克从步兵身上捞不到便宜。可当他行驶到街道拐弯处时,突然发现一队英军坦克正在前方150米处的路旁停靠,其中还有“长鼻子”的“萤火虫”坦克。“虎”式的前装甲可以不在乎“克伦威尔”的75毫米短身管主炮,但“萤火虫”的76毫米长身管主炮在如此距离上击穿他的战车却是轻而易举。
  “掉头!掉头!”魏特曼声嘶力竭地大喊着,“虎”式拖动着56吨的笨重身躯掉头而去。就在这时,一发“荧火虫”的76毫米炮弹打在其炮塔左侧,幸好射入角太小而被弹飞了。魏特曼一身冷汗,他知道在此多耽误1秒钟,都会有致命的危险,因为对方可以很容易地追上他,自己的“虎”式根本跑不过“荧火虫”。
  冤家路窄,魏特曼的坦克刚刚转过身来,亚当斯驾驶的“克伦威尔”也从藏身处钻了出来,双方一打照面。都是手疾眼快,几乎同时开火。但亚当斯很不幸,他的炮弹只在“虎”式的防盾上打了一个浅坑,可自己的坦克却被打出了一个大洞,亚当斯虽然没有死,却被震得手足发麻,他踉跄地跳出“座骑”,跑向路边。
  魏特曼继续东撤,他考虑身后有英军多辆坦克,而前面可能有大量步兵埋伏,说不定还有反坦克炮。当务之急是赶快返回驻地,把其它坦克招呼过来。于是他让“虎”式从一个缺口开出了公路,准备从北面绕到东面,再折回营地,以避开所有危险。
  其实情况并不如魏特曼想像的可怕,英军B连的坦克并没有追击他,因为他们认为村子里也许还有多辆德军坦克,所以不敢冒然进行巷战;英军团部的37毫米反坦克炮架好了,步兵也下车进入了阵位,但他们的注意力也只集中在公路上,根本没有想到魏特曼会从路边麦田绕到其侧面。
  魏特曼也没想到,他的小迂回却绕出大战果。英军停在路边的车辆就像一排标靶暴露在其右侧,他将炮塔转向3点钟方向,88炮开始了精确的点射。英军的侦察车、反坦克炮、半履带车在路旁倾刻化成了灰烬,175号公路成为令人恐惧的战车墓地。
  魏特曼清除了公路上的英军之后,又发现了位于213高地上的英军A连。A连当然也发现了公路上的情况不妙,可就是不知道敌人的炮火从何而来。他们只是将炮口对向公路,继续犯着与牺牲的战友们相同的错误。
  魏特曼则一不做二不休,他继续经麦田向东开,A连的所有坦克的侧面又清晰地暴露在他的炮口之下,“荧火虫”、“谢尔曼”以及“克伦威尔”的正面装甲本来就不足以抵抗“虎”式的88毫米炮(即使在1500米远的距离),现在的距离却不到250米,而且A连在明处(开阔高地),魏特曼在暗处(灌木丛后的麦田里)。下面的一幕不必描述了,结果是总计23辆上述坦克在此遭到摧毁。
  此时,波卡基村以东已无英军有效抵抗力量。魏特曼决定不回驻地了,他要杀个回马枪――到村中继续攻击英军B连。他沿着175号公路往回走,沿途都是他刚刚制造的钢铁残骸,不过此时,他无暇回味这一切,因为前面的村庄里正潜伏着杀机。
  果然,当魏特曼在213高地逞威之时,亚当斯已经徒步跑回B连,战友们一见到他,还和他开玩笑:“上尉,你刚才是不是教训了‘虎’式坦克?”“白痴!团部已经被打光了,快通知A连,要小心。”
  通讯兵赶紧用无线电呼叫A连,但沓无音讯。英军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马上开始布署。
  为了不与“虎”式发生正面冲突,它们在公路旁的楼房间隙中架起了反坦克炮,同时“萤火虫”和“克伦威尔”也都开进了断墙残壁之中以便隐蔽,这样也有利于攻击德国坦克的侧面。
  魏特曼行驶不到200米,营部呼叫他:“231车,我们已进入村庄支援你,请加入编队。”德军第1连的4辆“虎”式、2辆四号坦克G型沿着与魏特曼原路平行的一条街道驶入了175号公路,另外2辆“虎”式从岔道向村内迂回。此时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逆转,胜负天平开始向德军倾斜。但魏特曼眼前一闪,一发反坦克炮弹打在了车首,虽然这一击并不致命,但“虎”式却偏向路边,紧接着又是“轰”地一声,另一发炮弹打断了它的履带,魏特曼的战车嘎然而止。从此时起,他由主角退居为观众。
  几辆德军坦克仍向前疾驰,而几辆英军坦克却躲在墙角暗喜,因为他们报仇的机会降临了。
  132号“虎”式刚刚开入射界,2辆“荧火虫”和1辆“克伦威尔”的火炮同时冒出了火光,3发炮弹将这辆“虎”式打瘫,131号“虎”式又从伙伴身旁冲了过去,其车组成员认为132号车虽被炸毁,可它的驱壳正好封住了敌人的射界,但他们没有想到,前面还有几门反坦克炮呢。结果,131号的炮塔被打飞了十几米远,紧踞其后的“虎”式和四号坦克也都被击毁在波村中央。 战斗僵持到傍晚,双方残存的坦克逐步退出战场,只剩下步兵和失去战车的坦克兵在街头巷尾你争我夺。此时,英国的12架“暴风”式战斗机赶来,将这个小村庄夷为平地。
  6月13日的波村之战,英军共损失27辆坦克和其它战斗车辆,这些全是魏特曼一人包办的,德军其余坦克却在没有一个战果的情况下被悉数击毁。
  首先从英军的角度分析:
  1、魏特曼单车入村时,英军并非毫不知觉。当时其团部侦察车距“虎”式仅15米,即使慑于该型坦克的成力,也应立即派步兵跟踪其去向。退一步说,还可以迅速用无线电通知B连,以便阻击;
  2、亚当斯上尉驾驶团部第4辆“克伦威尔”脱逃后,虽没有抓住“虎”式第一次通过的机会而攻击其侧装甲,也应在“虎”式刚刚开过后迅速冲出路面攻击其同样薄弱的后部。以“克伦威尔”的灵敏机动性,从这种位置取胜笨重的“虎”式并非难事。可他却再次贻误战机,等到魏特曼转身后才驶出隐蔽处,与“虎”式打对头战,岂不自寻晦气;
  3、英B连发现“虎”式后,即使因不明敌情或避免巷战而不进行追击,也应迅速通知A连掉头,以成夹击之势。当时A、B两连已成分隔之势,互相通告威胁是战场上最基本的常识。
  再从德军的角度看:
  1、魏特曼被击中前的表现很出色,判断也很合理。但他被击中后,已可确定英军在村中设下了埋伏,却未提醒同伴规避或迂回进攻。若把所有“虎”式坦克拉到213高地上,凭借其强大的远程火力和厚重的正面装甲,完全可以无损失地阻滞英军于波村,何必冒险巷战呢?
  2、魏特曼在战斗中打得兴起。但他似乎忘了进村的目的是侦察,应该及时向本部通知敌情。如果德军第1连及早支援,趁当时英军迟顿之机,也许可以全部肃清村中英军。试想,假如魏特曼打得不顺手而被中途击毁,其本部对波村情况岂不还是一无所知。
  波卡基村的战斗故事之所以成为装甲作战的好教材,不仅是因为其战斗过程令军事迷大呼过瘾,更重要的是它使人不得不深刻地反思战术、战法运用的道理。
  魏特曼后来随第101重装甲营残部后撤,在1944年8月7日12时47分,于盟军合围法莱斯的战役中丧生,时年30岁。他从1939年参战以来共击毁对方坦克和其它车辆132部,列德军坦克王牌首位。此人以前很长时间都驾驶Sd.Kfz.231式8轮侦察车和三号突击炮,培养出极强的近战技巧,由波村之战可领略其作战风格。
  “库尔斯克会战”之后,苏联大将崔可夫仔细观察了被缴获的“虎”式坦克后,不无感慨他说:“坦率地讲希特勒的确有理由相忆凭借这种坦克可以打赢这场战役”。
  “克伦威尔”坦克是英军在二战中后期投入使用的巡洋坦克。它所装备的75毫米39倍口径火炮对德军坦克威胁不大不,但由于其发动机功率达到600马力,单位功率为22马力/吨,故机动性非常好,公路时速可达65千米。“克伦威尔”坦克与苏联的T-34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因为它们的设计原型都源自于著名的“克里斯蒂”坦克。
  英国“荧火虫”坦克是在美国“谢尔曼”M4A3坦克基础上更换了英制76毫米58倍口径高初速火炮(即17磅炮)而成的。它克服了“谢尔曼”火力不足的缺点。因其炮管很长故被德军戏称为“长鼻子”。“荧火虫”是当时英军极少的可以与德国“虎”式或“豹”式坦克对抗的武器。
  马尼拉瓦村之战:东线的波卡基
  1944年6月,苏军为了配合西线盟军的诺曼底登陆作战,在东线发动了1944年夏季攻势。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苏军的进攻路线正式当年德国人入侵苏联时所经过的地方,只是方向完全倒了过来。
  在北部战线上,苏联波罗的海方面军也向拉脱维亚方向发动了进攻。苏军将拉脱维亚地区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分割开来,在里加附近形成一个小突出部。而里加附近的杜拉堡也成了双方争夺的一个战略要点,马尼拉瓦村就在该地北面。
  德军 第502重型坦克营是最先装备“虎”I坦克参加实战的部队,之后它便一直在苏德前线的北部战区作战。本来“虎”I坦克在设计上是利用其厚重的装甲突破敌军防线的。无奈战争中后期的德军实在没有发动进攻的实力,而1943年以后的苏军却不断地向德军发动进攻,第502重型坦克营也随之被不断地调来调去,以应付德军防线上随时出现的“火情”,所以502重型坦克营又被称之为“北方的消防队”。
  按照编制,第502重型坦克营应该有45辆“虎”I坦克,但在1944年7月,包括正在维修的“虎”I在内也只有43辆。以这样少的坦克去对付几倍于己的苏联坦克几乎是天方夜谭。但战局更重要,每当上面有命令时,502营总是拼命地挤出一些坦克来执行命令。7月22日,有报告说苏军装甲部队突破了第209步兵师的防线于是,奥托.卡里乌斯中尉的第2坦克连(8辆“虎”I坦克)奉命前往马尼拉瓦村进行阻击。这个小村是苏军的必经之路,如果苏军还没有占领它,那么德军还可以在这里再建立一道防线。
  经过1个多小时的急驶,前方就是马尼拉瓦村了。
  卡里乌斯中尉透过潜望镜仔细地观察着前面的村子,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当然,有些东西在坦克里是什么也看不到的。卡里乌斯命令一名上士跑步去侦察一下。约1个小时后,这名上士气吁吁跑回来了:“村子已经被俄国人占领了!路边上到处都是俄国坦克!大概有1个营那么多!”
  卡里乌斯站在炮塔上,举起望远镜,仔细看了看远方,接着问上士:“俄国人现在在干什么?”
  “有些俄国人在坦克边休息,另外一些俄国人可能还在坦克里面。没有发现俄国步兵。”
  “俄国坦克有那些型号?”
  “不清楚,我只看见‘大脑袋’T-34,村子外是开阔地,我没法再接近他们!”
  “好吧!你先到那边去休息一下。”卡里乌斯跳下坦克,然后开始对车长们下达指示:“好了,兄弟们。我们现在有麻烦了。马尼拉瓦村已经被俄国人抢先一步占领了,而且还是一支拥有30多辆坦克的装甲部队。更要命的是,这些坦克都是可以在远距离上击穿我们的‘大脑袋’T-34。所以我打算只带科舍尔少尉的车去,剩下的人都在这里,假如情况不对,就赶紧出来掩护我们。”
  “不行!卡里乌斯!这样太危险了!谁知到这附近还有没有别的俄国坦克呢?你们就两辆坦克,太危险了!”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车长们也都小声地议论起来。
  “听我说,”卡里乌斯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这只俄国装甲部队只是一支先头部队----你们看,在村子的那一边没有俄国坦克行动时特有的黑烟,这说明它们暂时还没有打算进攻,其中有一些坦克还解除了戒备并关闭了发动机,而且它们没有步兵伴随,正是我们进行突袭的决好目标。假如我们去的坦克太多,反而会引起俄国人的注意。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待在这里,假如我和科舍尔不幸战死,你们还可以抵挡一会儿。好了!就这样定了。”
  突袭!
  两辆“虎”I坦克以150米的间隔,一前一后全速向马尼拉瓦村开去。它们驶上一条乡间小路,这条路是它们创下一个令人震惊的战绩的开始。
  正前方路边的2辆T-34好象发现了它们,圆圆的炮塔正在转向这里。
  “前方300米!T-34坦克两辆!炮塔正在旋转!”炮长大声喊道。
  “穿甲弹!目标:左侧路边T-34......开火!”卡里乌斯接着传来的就是一阵剧烈的震动和“砰”的一声。卡里乌斯顾不上欣赏战果,紧接着就命令:“穿甲弹!目标:右侧T34......”话还没喊完,潜望镜里的那辆T-34就冒起一股黑烟,耳机中也传来科舍尔少尉的声音:“击毁T-34一辆,请指示下一个目标。” “干得好!科舍尔!”卡里乌斯高兴地说。
  苏联坦克兵推开舱盖,从燃烧着的坦克中爬出来,向“虎”I看不见的地方跑去。卡里乌斯顾不上他们,他一直注视着前面路中央的一辆坦克,这辆坦克似乎被吓瞢了竟然没有反应它把自己的薄弱的后部整个亮在了卡里乌斯的面前。
  “开火!”
  又一发穿甲弹钻进了这辆T-34的炮塔,就在这个时候,卡里乌斯突然明白了:苏联坦克还不知道突袭者来自何方!
  它们以为炮弹是村子外的某个地方飞来的。卡里乌斯心里一阵狂喜,他大声地对着无线电话筒:“科舍尔!俄国人还不知道我们在村子里,他们还以为我们在外面!快!抓紧时间!争取多干掉几辆俄国坦克!”
  “明白!”
  两辆“虎”I开始向相反的反向旋转炮塔,卡里乌斯的“虎”I负责击毁停在路上的和左侧路边的坦克,科舍尔负责干掉右侧路边的坦克。一辆接一辆的苏联坦克被击毁,燃烧,黑黑的烟柱接连从村子里升起。有的苏联坦克发现来袭者是沿着公路杀过来的,但还没得及转过炮塔,就被“虎”I在极近的距离上击毁了,有幸活下来的苏联坦克兵也遭到德国坦克的机枪扫射。而卡里乌斯和科舍尔的坦克已经驶过半个村子,在他们的身后,是一堆堆燃烧的坦克......
  卡里乌斯的坦克又驶过了一座房屋。一辆坦克正躲在房屋的那一边,尾部暴露在瞄准镜中,炮长习惯性地将火炮指向它,正要按下发射钮......
  “慢!”身后一只手按住了他。
  炮长扭过头来,疑惑地看着正凑在潜望镜前的卡里乌斯。卡里乌斯仿佛在自言自语地说:“你看看前面的那辆坦克象不象我们的‘虎王’坦克?”炮长把眼睛凑在瞄准镜前面:“是呀,还真的有点象呢。比T-34大得多的炮塔,长身管的火炮,宽大的车体......”
  “还有单排的负重轮!这是俄国坦克!立即开火!”卡里乌斯大声地喊。 88毫米炮立即喷出一团火焰,与之相对应的,那辆苏联坦克的炮塔上也喷出一股巨大的火焰。卡里乌斯迅速抓起无线电话筒,大声通知科舍尔:“俄国人有一种坦克,看上去很象我们的‘虎王’坦克。别理它!只管开炮就行了!”
  “科舍尔明白!”
  两辆“虎”I继续进行它们的死亡游行。黑色烟柱的数量也在继续增加... 在村子外等待的“虎”I坦克车长们焦急地听着无线电中传来的消息,不时看看远处马尼拉瓦村里升起的黑烟。尽管从无线电中还能听到卡里乌斯和科舍尔兴奋,紧张的喊声,但苏联坦克实在太多了,万一他们有个疏忽,那可... 也不知过了多久,无线电里传来了卡里乌斯的声音:“坦克第2连所有人员请注意,我是卡里乌斯,马尼拉瓦村里已经没有俄国坦克......”
  IS-2M主要性能数据列表 :战斗全重 45T, 长9.60m /宽3.12m /高 2.71m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37/19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241/210 km 乘员 4人 火力装备 :122mm D-25 坦克炮1门 2x7.62mm 机枪 1x12.7mm 机枪 装甲 19-160mm。
  虎1型主要性能:重56吨; 长/高/宽:8.45/2.93/3.7米; 乘员:5人; 速度:38公里/时; 装甲:25mm--100mm; 武备:88mm/56倍径坦克炮1门,7.92mm车载机枪2挺。
  战后的调查与启示:
  德军在战斗结束后发现,卡里乌斯中尉从战斗开始到战斗结束只用了20分钟。在这20分钟内,他和科舍尔少尉一共击毁了17辆坦克,其中包括6辆性能远远优于“虎”I的JS-2重型坦克(一说为10辆)。而这场战斗对当时德军战局有多大帮助呢?让我们来看一下。被卡里乌斯袭击的部队是苏联波罗的海方面军第1坦克旅的先头部队,马尼拉瓦村的战斗使突破防线的苏军装甲部队暂时放慢了突击的脚步,得到喘息的德军迅速在马尼拉瓦村一线又建立了一道临时防线,使德军灭亡的日子又向后拖延了几天。马尼拉瓦村之战被称之为“可与波卡基之战相媲美的另一次坦克战”。与魏特曼在波卡基的敌人不同,卡里乌斯遭遇的每一辆坦克都可以致他于死地。尤其是JS-2中型坦克,“虎”I几乎无法与其对抗,而卡里乌斯的小组却在毫无损失的情况下击毁了6辆JS-2,这恐怕就不能用运气来解释了。但是,历史又无情地证明,非正义战争终究是要失败的。在战斗还未开始时,卡里乌斯就派遣了侦察人员。虽然没能完全弄清楚敌人的情况,但也最大程度地让卡里乌斯了解了敌情,这为他采用正确的战术奠定了基础。其次,良好的战术素质确保了战果。由于卡里乌斯与苏联坦克的交战的距离很近,这要求他的车组必须具备较高的战术水平,否则一击不中的后果很有可能的灾难性的。而苏军失利的原因却很多。首先,一支孤军深入的部队没有在敌人可能来袭的方向上布置足够的侦察,警戒人员,这就给了卡里乌斯以可乘之机;另外,这支突破部队没有步兵的保护也是一个失误;在发现遭到攻击时,所有苏联坦克仍呆在村子乱作一团,它们完全可以驶离村子,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伺机反击来袭者,但它们没有这么作。在马尼拉瓦村之战后,卡里乌斯被调到新组建的第512重型反坦克营当第2连的指挥官,指挥“猎虎”重型坦克歼击车,1945年4月15日带领全连向美军投降。卡里乌斯目前仍然健在。另外,现在又有一种说法说魏特曼不是头号坦克王牌,而卡里乌斯才是真正的第一坦克王牌,因为有记录表明,他在东线作战其间,一共击毁了150--200辆苏联坦克。

卡里乌斯身上有着什么样的荣誉和争议

他是德国出品的门将,扑救,反应和出球卡里乌斯样样在行,被海德尔誉为德国最有天赋的名将之一。荣誉和争议常伴他左右。虽然他已经到土超的贝西克塔斯队继续征战,但是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他的传说。93年卡里乌斯出生于德国,还在12岁加入了斯图加特的青训营。当时的斯图加特还并不是现在的德乙小王子,而是赫赫有名的德甲四大天王。卡里乌斯初次登场就达到了许多球员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是对他天赋的肯定也是对他未来的嘉奖。

09年卡里乌斯加盟曼城青年队。11年卡里乌斯被租借到美因茨,在12年才真正迎来自己的首秀。他在美因茨对阵汉诺威的比赛中出场,赛场上他像是守卫在球门前的战神,用双手和身体阻拦敌方一切攻击,当时的卡里乌斯只有19岁,也创下了最年轻的门将出场记录。天坛门将和足坛新秀成为了卡里乌斯的头衔,他踌躇满志,迎着更宽广更光辉的未来努力狂奔。14-15赛季的国家联赛,卡里乌斯才真正的显露峥嵘,他出场33次,11次零封对手。第24轮比赛中美因茨客场遭遇霸主拜仁慕尼黑,拜仁慕尼黑坐拥莱万穆勒等悍将,弱小的美因茨倍感压力而卡里乌斯牢牢守住球门,一服当关万夫莫开。最终美因茨客场战胜拜仁慕尼黑,终结连败。

18年是卡里乌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年。此时他是英超豪门利物浦的当家门将,并且随着利物浦升降欧冠。二十五岁拿到欧冠卡里乌斯的威名达到了顶峰,可是与广受赞誉的队友不同,卡里乌斯的表现饱受球迷和队友的质疑,尤其欧冠半决赛之后,卡里乌斯更被红军队长亨德森当众指责,雪上加霜的是卡里乌斯在欧冠决赛当中继续失误,两次失误导致利物浦连失两球,最终利物浦负皇马,错失欧冠冠军,他成为利物浦失利的罪魁祸首。舆论将他推倒了风口浪尖,他也成为了球迷口诛笔伐的对象。可是谁记得卡里乌斯含泪绕场道歉的情景。

18年8月利物浦将卡里乌斯均借到了土超贝西克塔斯。他黯然离开带着他荣耀的英超来到土超继续奋斗,是非公过随风去,缘聚缘散情亦难。期待27岁的卡里乌斯能在当打之年卷土重来。重现在德甲的风采。

关于坦克精英卡里乌斯

1944年6月,苏军为了配合西线盟军的诺曼底登陆战。在东线发动了1944年夏季攻势。
在北部战线上,苏联波罗的海方面军也向拉脱维亚方向发动了进攻。苏军将拉脱维亚地区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分割开来,在里加附近形成了一个小突出部。而里加附近的杜拉堡也成了双方争夺的一个战略要点。本文所述的战事,就是在杜拉堡以北的马尼拉瓦村开始了......
北方消防队
早在1942年,德军就组建了第一批独立重型坦克营,准备装备当时威力强大的“虎”I重型坦克。其中第502重型坦克营是最先带着“虎”I参加实战的部队,之后它便一直在苏德前线的北部战区作战。本来“虎”I坦克在设计上是用于突破敌军防线的,无奈战争中后期的德军实在没有发动进攻的实力,而1943年以后的苏军却不断地向德军发动进攻,第502重型坦克营也随之被不断地调来调去,以应付德军防线上随时出现的“火情”,所以第502重型坦克营又被称之为“北方的消防队”。
“消防车”自然就是“虎”I重型坦克喽!按照编制,第502重型坦克营应该编有45辆“虎”I坦克,但在1944年7月,包括正在修理的“虎”I在内也只有43辆。以这样少的坦克去对付几倍于己的苏联坦克几乎是天方夜谭。但战局更重要,每当上面有命令时,第502营总是拼命地挤出一些坦克来执行命令。7月 22日,有报告说苏军装甲部队突破了第209步兵师的防线,于是,奥托-卡里乌斯中尉的第2坦克连(8辆“虎”I)奉命前往马尼拉瓦村进行阻击。这个小村是苏军的必经之路,如果苏军还没有占领它,那么德军还可以在这里再建立一道防线。
苏联坦克
经过1个多小时的急驰,前方就是马尼拉瓦村了。卡里乌斯中尉透过潜望镜仔细地观察着前面的村子,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当然,有些东西在坦克里是什么也看不见的。卡里乌斯命令一名上士跑步去侦察一下。约1小时后,这名上士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了:“村子已经被俄国人占领了!路边上到处是俄国坦克!大约有一个营那么多!”
卡里乌斯站在炮塔上,举起望远镜,仔细看了看远方,接着问上士:“俄国人现在在干什么?”“有些俄国人正在坦克边上休息,另外一些俄国人可能还在坦克里面。没有发现俄国步兵。”“俄国坦克有哪些型号?”“不清楚,我只看见了‘大脑袋’T-34,村子外是开阔地,我没法再接近他们!”
“好吧,你先到那边去休息一下。”卡里乌斯跳下坦克,然后开始对车长们下达指示:“好了,兄弟们。我们现在有麻烦了。马尼拉瓦村已经被俄国人抢先一步占领了,而且还是一支拥有30多辆坦克的装甲部队。更要命的是,这些坦克都是可以在远距离上击穿我们的‘大脑袋’T-34。所以我打算只带科舍尔少尉的车去,剩下的人都呆在这里,假如情况不对,就赶紧出来掩护我们。”
“不行!卡里乌斯!这样太危险了!谁知道这附近还有没有别的俄国坦克?你们就两辆车,太危险了!”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车长们也都小声议论起来。
“听我说,”卡里乌斯挥挥手,示意大家安静,“这支俄国装甲部队只是一支先头部队——你们看,在村子的那边没有俄国坦克行动时特有的黑烟,这说明它们暂时还没有打算进攻。其中一些坦克还解除了戒备并关闭了发动机,而且它们没有步兵伴随,正是我们进行突袭的绝好标。假如我们去的坦克太多,反而会引起俄国人的注意。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够待在这里,假如我和科舍尔不幸战死,你们还可以抵挡一会儿。好了!就这样定了。”
突 袭
两辆“虎”I坦克以150米的间隔,一前一后全速向马尼拉瓦村开去。他们驶上了一条乡间小路,这条路是他们创下一个令人震惊的战绩的开始。
正前方路边的2辆T-34好象发现了它们,圆圆的炮塔正在转向这里。“前方300米!T-34坦克两辆!炮塔正在旋转!”炮长大声喊道。
“穿甲弹!目标:左侧路边T-34......开火!”卡里乌斯大声命令,接着传来的就是一阵剧烈的震动和“砰”的一声。卡里乌斯顾不上欣赏战果,紧接着就命令:“穿甲弹!目标:右侧T-34......”话还没喊完,潜望镜中的那辆就冒起了一股巨大的黑烟,耳机中也传来了科舍尔少尉的声音:“击毁T- 34一辆,请指示下一个目标。”“干得好!科舍尔!”卡里乌斯高兴地说。
苏联坦克兵推开舱盖,从燃烧的坦克中爬出来,向“虎”I看不见的地方跑去。卡里乌斯顾不上他们,他一直都在注视着前面路中央的一辆坦克,这辆坦克似乎被吓瞢了,竟然没有反应,它把自己的薄弱的后部整个亮在卡里乌斯的面前。“开火!”又一发穿甲弹钻进了这辆T-34的炮塔,就在这个时候,卡里乌斯突然明白了:苏联坦克还不知道突袭者来自何方!它们以为炮弹杀从村子外的某个地方飞来的。卡里乌斯心里一阵狂喜,他大声地对着无线电狂喊:“科舍尔!俄
国人还不知道我们在村子里,他们以为我们在外面!快!抓紧时间谍争取多干掉几辆俄国坦克!”“明白!”
两辆“虎”I开始向相反方向旋转炮塔,卡里乌斯的“虎”I负责击毁停在路上和路左边的坦克,科舍尔负责干掉右侧路边的坦克。一辆接一辆的苏联坦克被击毁、燃烧,黑黑的烟柱接连从村子里升起。有的苏联坦克发现来袭者是沿着公路杀过来的,但是还没来得及转过炮塔,就被“虎”I在极近的距离上击毁了,有幸活下来的坦克乘员也遭到了德国坦克的机枪扫射。而卡里乌斯和科舍尔的坦克已经驶过了半个村子,在他们身后,是一堆堆燃烧的坦克残骸......
虎 王
卡里乌斯的坦克又驶过了一座房屋。一辆坦克正躲在房屋的那一边,尾部暴露在瞄准镜中,炮长习惯性地将炮火指向它,正要按下发射钮......“慢!”身后的一支手按住了他。炮长扭过头来,疑惑地看着正在凑近潜望镜前的卡里乌斯。卡里乌斯仿佛在自言自语地说:“你看看前面的那辆坦克象不象我们的‘虎王’坦克?”炮长把眼睛凑在瞄准镜前:“是呀,还真的有点象呢。比T-34大得多的炮塔,长身管的火炮,宽大的车体......”“还有单排的负重轮!这是俄国坦克!立即开火!”卡里乌斯大声地喊。
88炮立即喷出团火焰,与之相对应的,那辆苏联坦克的炮塔上也喷出了一股巨大的火焰。卡里乌斯迅速通知科舍尔:“俄国人有一种坦克看上去很象我们的“虎王 ”坦克。别理它!只管开炮就行了!”“科舍尔明白!”两辆“虎”I继续进行它们的死亡之旅。黑色烟柱的数量也在继续增加......
在村外等候的“虎”I车长们焦急地听着无线电中传来的消息,不时看看远处马尼拉瓦村里升起的黑烟。尽管从无线电中还能听到卡里乌斯和科舍尔兴奋、紧张的喊声,但苏联坦克实在太多了,万一他们有个闪失,那可就......
也不知过了多久,无线电里传来了卡里乌斯的声音:“坦克第2连所有人员请注意,我是卡里乌斯,马尼拉瓦村里已经没有俄国坦克......”
战后调查与启示
德军在战斗结束后发现,卡里乌斯中尉从战斗开始到战斗结束只用了20分钟。在这20分钟内,他和科舍尔少尉一共击毁了17辆坦克,其中包括6辆性能远远优于“虎”I的Is-2重型坦克。而这场战斗对当时的德军战局有多大帮助呢?让我们看看。被卡里乌斯袭击的部队是苏联波罗的海方面军第1坦克旅的先头部队, 马尼拉瓦村的战斗使突破防线的苏军装甲部队暂时放慢了突击的脚步,得到喘息的德军迅速在马尼拉瓦村一线又建立了一道临时防线,使德军灭亡的日子又向后
拖延了一段时日。
马尼拉瓦村之战被称为“可与波基卡村之战相媲美的另一次坦克战”。与魏特曼在波基卡的敌人不同,卡里乌斯遭遇到的每一辆坦克都可以致他于死地。尤其是 Is-2重型坦克。“虎”I几乎无法与其对抗,而卡里乌斯的小组却在毫无损失的情况下击毁了6辆Is-2,这恐怕就不能不用运气来解释了。
在战斗还未开始时,卡里乌斯就派遣了侦察人员。虽然没能完全弄清楚敌人的情况,但也最大程度地让卡里乌斯了解了敌情,这为他采用正确的战术奠定了基础。其次,良好的战术素质确保了战果。由于卡里乌斯与苏联坦克的交战距离很近,这要求他的车组必须具有较高的战术水平,否则一击不中的后果很可能是灾难的。
而苏军失利的原因却很多。首先,一支孤军深入的部队没有在敌人可能来袭的方向上布置足够的侦察和警戒力量,这就给卡里乌斯以可乘之机;另外,这支突破部队没有步兵的保护也是一个失误;在发现遭到攻击时,所有苏军坦克仍呆在村里乱作一团,它们完全可以驶离村子,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伺机反击来袭者,但它们没这么做。
后 记
在马尼拉瓦村之战后,卡里乌斯被调到新组建的512重型坦克营当第2连的指挥官,指挥“猎虎”重型坦克歼击车,1945年4月15日带领全连向美军投降。卡里乌斯目前仍健在。
另外,现在又有一种说法,说魏特曼不是头号坦克王牌,卡里乌斯才是真正的第1坦克王牌,因为有记录表明,他在东线作战期间,一共击毁了150-200辆的苏联坦克。

奥托·卡里乌斯的介绍

二战德国虎式王牌坦克手。1960年,卡利乌斯的回忆录《泥泞中的老虎》开始出版,宫崎骏也有一部同名的漫画,也是基于此书制作的,讲述了卡利乌斯在爱沙尼亚前线与战友一同战斗的故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