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窒息的母爱,带母上学女研究生自缢宿舍,10字遗书发人深省_自己的_母亲_孩子

作家村上春树说:"真正的勇气是在知道生命短暂的情况下,依然选择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很多人并不缺乏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勇气,却被家庭、社会、经济等各种压力所束缚,选择永远离开这个世界在,对于杨元元来说,母亲就是自己永远无法摆脱的枷锁和束缚。

2009年,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在入学仅两个月后,在卫生间把两条巾绑在一起,结束了自己年轻而充满希望的生命,而她的遗书上只写着短短10个字。

杨元元的命运之路就注定坎坷。6岁时,她便失去了父亲,只能依靠母亲望瑞玲独自撑起这个家。被嘲笑,被孤立,被否定,这些苦难并没有让杨元元灰心丧气,相反,她从小就知道,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

尽管生活中充满了挫折和困难,望瑞玲仍然没有忘记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为了让女儿和儿子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她花费了所有的心思和时间,全心全意的照顾女儿的衣食起居,每一个细节都安排的妥妥帖帖。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于母亲的付出和辛苦,杨元元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学习上更加刻苦用功,成了“别人家的孩子”。高考时,她也不出意外的金榜题名。然而,在选择专业时,杨元元和母亲出现了分歧,这也成为后来悲剧的源头。杨元元一直梦想做一名律师,想要报考大连海事学院法律专业,然而,母亲却以离家太远为由粗暴地拒绝了她。无奈之下,杨元元只好服从母亲的意见,选择了武汉大学的经济学专业。

展开全文

上大学之后,本就贫困的家庭更加拮据,杨元元在学习之余,一有空就出去打工、摆摊,这段时间虽然辛苦,但充满了美好和充实。在同学和老师眼里,她是个善良懂事,努力向上的姑娘,如果故事就这样进行下去,大概会是个“穷孩子通过努力改变人生”的圆满结局,然而,现实往往不如人愿。

没过多久,望瑞玲所在的工厂搬迁,她一时没了居住的地方,为了省钱,她决定住到女儿宿舍里。

在望瑞玲看来,自己的要求没有任何问题,自己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只是想要和女儿一起住到宿舍而已,而对于杨元元来说,自己住的是集体宿舍,母亲的到来无疑会打扰同学们的生活。

如若说“人生的本质是选择”,那么人生的意义就在于选择的勇气。正如尼采所说,“你的生命只有在不断地否定、拒绝、破坏之后,才能在建立之中获得自我。”面对母亲的要求,杨元元无法选择拒绝。

好在武汉大学在得知此事后,为母女俩提供了一个单人宿舍。即便如此,一时之间,杨元元的事迹屡见报端,这个普通的农村女孩,成了“母凭女贵”“孝顺”的典例,如果故事这样发展下去,杨元元的未来一样充满光明。

然而,大学毕业之后,母女两再次出现了分歧。杨元元想报考北大法学硕士完成自己的梦想,然而,在母亲看来,她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赚钱贴补家用。“你知道这些年我有多难吗?!”望瑞玲大吼,粗暴地为女儿安排了人生轨迹。

无奈之下,杨元元只能开始赚钱,她先后做过培训机构老师、推销员、家教,晚上还要摆摊,不想浪费一分一秒,把大部分钱都用来给弟弟交学费。后来,她又用继续和朋友一起办了家杂志社,不过,最终也以倒闭告终。

在穷困潦倒之时,杨元元再次迎来了命运的转机,在投出众多简历之后,她成功收到了西北大学的面试邀请,然而,母亲再次粗暴地打断了她:“你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吗?人家大学怎么会让你去当老师?”

这样的母亲令人窒息,让人绝望。不过,命运并没有放弃杨元元,弟弟毕业之后,杨元元决定重新报考研究生,完成自己的梦想。通过不断努力,她收到了上海海事大学录取通知书。

杨元元入学之后,母亲为了节省房租,再次搬入了集体宿舍,不过,这一次,舍友们并没有那么包容,纷纷搬出宿舍。

“没钱上什么学……”

“别把农村那一套带到这里……”

不仅如此,学校也没有帮她们“网开一面”,而是让母女两人在规定时间内搬离宿舍。

无奈之下,杨元元只能到处寻找便宜单间,然而,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即使最便宜的地方,每个月也得四五百块钱,这对杨元元来说是极大的负担。最终,母女两用450租了一间坯房,这也成了压杨元元的最后一根稻草。

晚上回到寝室后,杨元元再也无法承受,用两条巾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她的遗书上之留下短短十个字:

我想活出我自己的样子。

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然而,这些梦想并不总是能被实现,或者说,有时候实现它们的代价太高了。

杨元元是一个充满梦想和野心的年轻女孩。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但她从小就知道,她想要的远比那个小小的村庄更多。她勤奋学习,考上了大学,但她发现这并不足以实现她的梦想。于是她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但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她决定去攻读研究生,希望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她的梦想却被母亲的短视和禁锢击垮了,高高在上的母亲成了她永远走不出去的牢笼,成了勒她的“绳子”。更加令人难过的是,生活中,这样的母亲或父亲并不少见。

母爱应该是鼓励,而不是枷锁。母亲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导师之一,她的关爱与鼓励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母爱应该是支持孩子成为他们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束缚他们的选择和行动。如果一个母亲只是试图让自己的孩子遵从她的意愿,而不是尊重孩子的独立和自主,那么,这就是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酿成悲剧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知道,当母亲试图控制孩子的生活时,这实际上是在剥夺孩子的自由和独立,这种方式不仅会限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和情感造成伤害。相反,如果母亲能够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那么孩子就会有更大的自由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正如亚历山大·史密斯所说,"爱是不限条件地支持对方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母爱,她不是为了控制孩子而存在,而是为了支持和鼓励孩子成为自己最好的版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