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豪迈悲壮的八首诗词,首首都发人深省!考试必备!_临终_诗词_辽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我们的祖先以其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犹如历史长河的滔滔洪水裹挟的金砂,沉淀,聚集,今天,我们把它称作文化。它世代相传,绵延不绝,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诗词从最初上古时诗的萌芽到《诗经》《楚辞》的出现,就确定了以天地为经纬的坐标系,形成了质朴、典雅、大气、高贵的精神品格。中华诗词以她特殊的文学样式,潜移默化地塑造、完美着社会良心。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诗词中体现得非常饱满。这种民族精神,这种传统文化,不是通过说教的形式讲述给我们,而是通过感性的方式,通过诗的语言,自然地呈现了出来,我们读之,就能自然而然地受到滋润,受到感化。

在当代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今天,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其更有活力、生命力和影响力?春节以来,央视科教频道以诗词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这档节目的火爆绝非偶然,它创新性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实现了诗词娱乐化,用健康的娱乐化方式实现了“扩群”,体现了国人精神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唤与眷恋。董卿说过:你的气质,来自于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的确,一个人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决定着他气质的形成。而这种气质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只有一点一点积累,显示出来的气质才能有质的变化。就像写作,我们经常会羡慕别人语言华美,用词精秒,这也都是需要靠平时的积累,慢慢培养出来的。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平时非常重视孩子对于古诗词的背诵积累,接下来为大家分享八首史上最豪迈悲壮的临终诗词,每一首都发人深省,回味无穷,家长们可以为孩子保存下来,相信语文考试的时候一定能够派的上用场。

展开全文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是陆游临终时想到对抗金大业未完成的遗憾,也是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唐伯虎《绝笔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这首是明朝才子唐伯虎的临终时,诉说了自己对生死离别的看法,幽幽地府不过是阳间的翻版而已。

谭嗣同《绝命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这是谭嗣同在清戊戌政变被捕,慷慨就义的诗,表达了诗人虽然赴死,但仍用鲜血唤醒国人,变法图强。

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大家耳熟能详,表达了文天祥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慷慨就义的爱国情怀。

杨继盛《就义诗》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仆。

这首诗是明嘉靖朝名臣杨继盛惨遭奸臣严嵩迫害,在狱中慷慨就义,表达自己死后也要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

李鸿章《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这首诗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临终诗,虽然世人对他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颇有微词,但当时的时局逼迫他不得不奉旨行事,许多事也不能归咎他一人,也由不得他做主。

夏明翰《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沙从事工人运动,1927年,参加了秋收起义,之后在1928年被敌人抓捕迫害,死时年仅28岁。这首诗是他临行时所作,他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家,革命烈士。

袁崇焕《临终诗》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这首诗是明崇祯朝,辽东总督袁崇焕的绝笔,虽然自己被杀,但死后还是会去辽东守护国土,表达了诗人悲壮的爱国情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