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公元1644年4月25日,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朱由检自缢煤山,明亡,史称“甲申之变”。
崇祯的悲剧在于,大明王朝此时已积重难返,他欲宵衣旰食、励精图治,结果却事与愿违、无力回天。生性多疑的性格,在他力图改革大明的过程中愈发显现出来,“崇祯五十相”,他总是在不断更换内阁首辅,因为他心底根本难以相信任何人。
大明朝到他手里已经经不起任何折腾了,到这时候,说实话不改革还可以多混几十年。但长治久安是不可能了,帝制王朝永远也无法摆脱“历史周期律”,三百年大限将至,但若浑浑噩噩混过一生,说不定大明就不是亡在他手里了。
重读明史,不胜唏嘘。
如今一些对明朝感兴趣的历史爱好者时常惋惜于明的衰亡,对明亡的原因也找出许多偶然的突发性因素,似在论证明亡于偶然,一般皆是“如果没有……明朝就不会灭亡……”之类。诚然,明之灭亡的原因是复杂的,可以说是多种角力并发的结果,但究其根源,明亡又是必然的,就像那部多年前的电影《大明劫》里说到的:
大明劫,在劫难逃;大明朝,气数已尽。
展开全文
虽然电影是电影,历史是历史,不过真实的明末,确实是气数将尽。气数这东西很玄乎,明朝如是,清朝亦然。
如果明末的天灾没有那么集中,甚至说北京城里的瘟疫迟点发作。李自成的军队可能就攻破不了京师,朱由检也就不会落得个孤家寡人,自缢煤山的下场。
如果说甲午战争发生在湘淮军刚刚崛起的时候,清国不大可能一败涂地,至少马关条约的代价没有那么大。当年太平天国之乱时内有洪杨,打下南京,占了半壁江山,外有英法,北京都沦陷了,硬是给命续上了,在边境进行的中法之战,战场上也没落多少下风。
如果这些如果发生,假设成立。历史的阶段性走向都可能有所不同,这是彼一时此一时的气数。但最终明亡清灭的结局是注定的,这也是气数。
所谓气数就是,一个王朝在它的上升期或者说未完全衰败前,遭遇的麻烦可能看起来无比棘手,但它自身的运转逻辑会催着解决掉这些问题,我这里暂且把它称为体制化惯性。
而当这个王朝走到它终点时,这个运转机制的逻辑性已经完全丧失,它的体制连逐步自我完善的机械惯性都没了,整个社会的趋势都是低沉压抑的,衰败的气味弥漫不歇。这就是所谓气数已尽了。
直观的感受就是当初的好运气都没了,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怕啥来啥,想什么没什么。一件在治世时期算不上问题的小事,都可能要了末世王朝的命。世道人心,人心已经塌了,再小的问题也无人愿意医了。
此所谓,大明劫,也是历代王朝之宿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