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机会采访一位历史人物,问他一个问题,你会问谁什么问题?乌克兰问题中普京怕什么_崇祯_皇帝_明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官心 问他 崇祯 皇帝 明朝

本文目录

  • 如果有机会采访一位历史人物,问他一个问题,你会问谁什么问题
  • 乌克兰问题中普京怕什么
  • 崇祯皇帝铲除阉党,你怎么看待这一历史事件
  • 三国东吴的疆域与富庶都不比曹魏差,为啥是魏灭吴而不是吴灭魏
  • 杨恽才华横溢,为何会被汉宣帝腰斩
  • 刘伯温是怎样一个人
  • 为什么明朝土木堡损失掉了京军主力,中央还没有对地方失去控制
  •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胤禵手握重兵为什么没反,甘心交出了兵权
  • 朱元璋为什么不删改他做过乞丐的历史
  • 势如破竹的李自成大顺军,为何在京城呆了42天就完全丧失战斗力

如果有机会采访一位历史人物,问他一个问题,你会问谁什么问题

.哈哈哈,古代有影响的人物太多太多了,我本人认为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这句话,被后人,特别是当今用到了顶峰,君不见,只要沾到书法的场合上,难得糊涂是必不可少的横幅,而一定的场合中,大家更是把这四字用到了极致,所以我见到郑板桥,感谢他创意的这四个字,在官场上深入官心

乌克兰问题中普京怕什么

乌克兰毕竟是一个国际公认的主权国家,总不能说想占领就占领,如果武装占领乌克兰。会引起当今国际社会的极力反对并招致严厉的制裁,甚至可能会引起第3次世界大战,这是极其危险的。另外如果真的为了乌克兰问题与北约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俄罗斯的经济也无法支撑。弄不好会造成俄罗斯的再次解体,甚至亡国。

崇祯皇帝铲除阉党,你怎么看待这一历史事件

魏忠贤在天启一朝受重用,权势很大,文官集团与之斗争,遭到残酷打击,魏忠贤营建了以他为首的阉党集团,人称“九千岁“。虽然魏忠贤及其阉党集团恶事做绝,搞得天怒人怨,但他不会危及皇帝的权威。为什么崇祯一即位就要铲除阉党集团?

首先,魏忠贤并不把年青的崇祯放在眼里,放松了对崇祯的警惕,使崇祯得以以迅雷之势拿下阉党集团。

其次,崇祯以皇弟身份即位原本正统性不足,他惧怕成为魏忠贤的傀儡,甚至被他废除,使得崇祯一开始就决心拿下阉党集团。

其三,魏忠贤乱政对明朝造成的恶劣影响崇祯深知,他也知道官心民心希望阉党集团倒台,这么做胜算很大。

再则,崇祯希望大权在握,他不允许任何人专权,而明朝的体制,大政的决策权归于皇帝,魏忠贤虽然权势熏天,但依附于皇权,一旦皇帝撤销对他的支持,他的势力就会土崩瓦解。

所以魏忠贤为首阉党集团顷刻倒台,不是崇祯如何能干,而是明朝体制的强大,以及阉党疯狂之后必然灭亡的趋势决定的。

三国东吴的疆域与富庶都不比曹魏差,为啥是魏灭吴而不是吴灭魏

孙吴治下的区域和曹魏同样富庶?题主是在做梦吗?可以说,在北宋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之前,南方的经济状况是无法与北方相提并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开发江南地区便是在孙吴时期。可以说,孙吴当时的统治区域范围的确与曹魏相当,但土地的富饶程度以及人口数量,是远不如曹魏的。

根据《中国人口史》的统计,三国时期,东吴鼎盛时期的人口数量为二百三十万,为曹魏的二分之一;东吴具有军队二十万,不及曹魏的二分之一。古代的割据战争,比拼的便是人口,土地,兵力,人才。孙吴在这些方面,全方位落后于北方的曹魏。更要命的恶是,当时南方的生产技术和可耕种土地面积数量,也是远远落后于曹魏。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战争如此重要的粮草,孙吴远不如曹魏,这仗还怎么打?

孙吴以长江为天险,既在的程度上减缓了其受到的来自北方的威胁,但另一方面也阻止了其向北方扩张。对于政权而言,其最基础的诉求是保障自身安全,在这一点上万无一失之后,才会考虑对外扩张。孙吴因为有长江作为天险,所以其防御系统都是依赖长江构建的,因此这个政权选择大力发展水上力量,造成了步兵战斗力的下降;另一方面因为曹魏实在过于强大,孙吴政权不得不将防御作为主要策略,由此更加注重水军建设。长此以往,则孙吴的步兵几乎不具备逐鹿中原的要求。

可以说,孙吴政权自出生之日起,便不是一个扩张性的政权,这注定了其只能偏安一隅在江南。

此外,君主的素质也是制约东吴向外扩张的原因。当初孙策在弥留之际,选择孙权作为继承人时便(对孙权)说,论治理国家,巩固已有成果,我不如你;论行军打仗,开疆拓土,你不如我。可见,孙策在估量形势后,认为孙吴难以与北方抗衡,只能先巩固内部,伺机行动,所以他选择了不擅长军事的孙权为继承人。

然而,一个悖论在于,争霸战争中,保持过长时间的和平对于一个政权而言,并不是好事。虽然此举可令国内的得到宽松的发展环境,但更会令国内的气氛变得保守,厌倦战争,尤其是士人。赤壁之战时,东吴士族几乎全数主张向曹操投降,可见这种气氛在三国尚未形成时期便已经在东吴国内由相当的影响力。再者,当时北方与南方的差距,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这个差距绝非几十年,一百年能够改善。因此对于孙吴而言,选择坐观其变,便是选择了偏安一隅。这是孙策的无奈。

正如孙策所言,孙权不善于行军打仗。但孙权似乎对兄长的这个评价颇有异议,他多次带兵亲政,结果无一不是完败而归。曹丕去世时,孙权趁机攻打曹魏,结果被黄毛小子曹叡完败,从此落下了“孙十万”的外号。孙权的继承人,更无一个是省油的灯,将孙吴国内搞得乌烟瘴气,也就是因为长江的保护,使其能够苟延残喘。何谈北伐,更遑论一统天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杨恽才华横溢,为何会被汉宣帝腰斩

杨恽是完全被他外公司马迁带偏了,司马迁是史学家,他被处以宫刑以后,敢于直言不讳地说一些汉朝皇帝的坏话,这个我们能理解,换谁被割了以后还那么有才,都会骂骂咧咧地抱怨几句。

可是司马迁的《史记》在汉武帝时期那是禁书,是没办法出版的。汉武帝要是看到了非气得把司马迁抓来再宫刑一次不可。

那么问题来了,司马迁的《史记》是谁弄出版的呢?这个功劳就落在了他的外孙杨恽身上。司马迁的女儿司马英嫁给了杨敞,杨敞是汉朝的宰相,和霍光交好,因此老杨家在当时是显赫一时的。

杨恽入士以后,恰逢汉宣帝执政期间,他感觉这个时期政治清明,所以就把私藏的《史记》献了出来,汉宣帝是一位明君,这才保证了史记得以出版。

杨恽深受司马迁的影响,所以说话大大咧咧,毫无顾忌。

司马迁的女儿司马英给杨敞生了俩儿子,大儿子杨忠,小儿子杨恽。司马迁在临死前,将《史记》交给了自己的女儿,让她好生保管,以防汉武帝毁了《史记》。

杨恽逐渐长大以后,司马英发现这个娃很聪明,所以就把《史记》偷偷拿出来给杨恽读,这下子可坏了事儿了,杨恽完全无法自拔。

杨恽,字子幼,以忠任为郎,补常侍骑。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诸儒,名显朝廷,擢为左曹。霍氏谋反,恽先闻知,因侍中金安上以闻,召见言状。霍氏伏诛,恽等五人皆封,恽为平通侯,迁中郎将。---《汉书》

他发现《史记》写得太好了,彻底征服了自己,每次读完一篇都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因此可以断定,杨恽从小就深受司马迁的影响,成为了一位仗义执言之人。

杨恽在官场上,是以清廉正直著称的。虽然结交了不少朋友,但是同时也得罪了不少人。他被罢官就是因为他得罪了人,被人给举报了。

杨恽似乎忘记考虑了一点,司马迁之所以敢什么都写,那是因为他毫无顾忌。他是一个受过宫刑的人,虽然身残志坚,但是活下去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史记》。

所以司马迁没有必要在《史记》里向任何人做出妥协,他只需要顺从自己的心思就行了。况且他没有子嗣,因此也不会连累到后代。司马英已经嫁人了,所以也连累不到。

可是杨恽不同啊,他刚刚在仕途上有所长进,如果也像司马迁在书里的那种处事风格的话,那么对不起,在那个世道是混不下去的。

比如说他得罪过汉宣帝的亲信大臣戴长乐,戴长乐是汉宣帝在民间时期的好友,汉宣帝掌权后,戴长乐也做了官。可是他总是拿汉宣帝以前的事情说事,被人给告发了,因此坐了牢。

戴长乐心里很不平衡,因为杨恽跟他有过节,所以他认定是杨恽告发了他。于是他也告发杨恽,说他曾经拿汉宣帝开玩笑,因此杨恽也被罢了官。

学习《报任安书》,一篇《报孙会宗书》害了杨恽。

杨恽是很有钱的,他老爸是宰相,家里的财产自然不会少。所以在罢官以后,无聊的杨恽就待在家里花钱玩,这种无聊我们是很难体会的。

这个时候坑朋友的孙会宗,写了一封信给杨恽,意思就是让杨恽闭门思过,不要整天吆五喝六地请人家来吃饭,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不能太高调。

这些话立刻就把杨恽心中的怨气都给勾出来了,他想起了当年读到《史记》里的《报任安书》,便仿造这篇文章,也写了一篇《报孙会宗书》。

这篇文章里有不少对汉宣帝抱怨的话,而且还各种解释自己狂傲不羁的原因。这下子可惹了大祸了。

因为这篇文章出了名,汉宣帝看了以后怒不可遏,认为杨恽是大逆不道,为此就把杨恽给腰斩了。

当此之时,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意得全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伏惟圣主之恩,不可胜量。君子游道,乐以忘忧;小人全躯,说以忘罪。窃自思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报孙会宗书》

孙会宗表示很无奈啊,自己只是规劝杨恽而已,怎么就把好朋友给害死了呢?别着急,汉宣帝还记着你,孙会宗因为这件事也被罢了官。

若无必死之心,就不要学司马迁。

古代很多忠臣有死谏这一招,就是用自己的性命来劝告君王。能做出这件事的人,都有一颗大无畏的精神,至少是不怕死的。

司马迁显然就是个不怕死的人,他之所以敢把刘邦写成流氓,敢把汉武帝写成穷兵黩武之人,那就是抱着一颗必死之心去的。

因此想要学习司马迁之前,必须要掂量一下,这是否值得。如果纯粹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恨,我认为实在是不值得。

司马迁之所以畅所欲言,那是因为他已经无所牵挂,只是想把最真实的历史展现在大家跟前。可是杨恽畅所欲言是为了什么?居然是为了发泄情绪。

这两者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杨恽不知道,汉宣帝之所以接纳《报任安书》,那是因为他敬重司马迁为了《史记》可以连性命都不要。

但是汉宣帝无法接受《报孙会宗书》,那是因为杨恽这家伙除了会发牢骚,似乎丝毫没有悔改的意思,还敢学习司马迁,岂不知天高地厚?

总结:杨恽之死那是咎由自取。

杨恽的格局显然没有司马迁那么高,他被罢官以后,一直都愤愤不平。他觉得自己的功劳很大,曾经主动举报过霍禹造反,是汉宣帝的大功臣。

而且杨恽觉得自己的父亲是宰相,自己虽然不是长子,无法继承继爵位,但也不应该被废为庶人。

所以杨恽开始饮酒作乐,各种吃喝玩乐。这么一来汉宣帝就更加讨厌这个杨恽了,他会觉得杨恽这家伙就是在表现给自己看。

一直等到那封充满抱怨的文章出现以后,汉宣帝终于安耐不住了,他宰了杨恽,其实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有功劳你也别那么狂。

参考资料:《汉书》

刘伯温是怎样一个人

刘伯温,可比肩诸葛亮的神人也。为什么这么说,历史上诸葛亮隆中对刘备,六出祁山,最后却病死五丈原,含恨而终。而刘伯温则不同,他满腹经纶,有经天纬地之才,辅助朱元璋成就大业。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也是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代言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元朝末年近士,敏而好学,博古通今,天文地理、文学、政治、兵法韬略、奇门遁甲无一不精。元末天下大乱,刘基辞官隐居青田县。

后来朱元璋占据应天后,听闻有这一奇才,就派人请刘基出山。刘基向朱元璋建言献策,辅助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剪除了张世诚,又制定了灭元方略。刘基共参与军机八年,屡献奇策,被朱元璋赞为“吾之子房”。

朱元璋能成大业,谋臣里刘基是居首功的,其次才是李善长。可惜刘基后来死于胡惟庸之手(胡惟庸借御医之手下毒害死了刘伯温),刘基曾断言胡惟庸做丞相会把丞相这座马车拉翻,结果果不其然。胡惟庸后因谋反被诛,此事牵连甚广。

而且刘基做御史中丞时,能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执法如山,亦可比肩包拯。

总之,刘基之于大明,实乃开国元勋,之于百姓和社稷,也是殚精竭虑,有始有终,是一代忠臣,一代军师,一代贤者,足以流芳百世。

为什么明朝土木堡损失掉了京军主力,中央还没有对地方失去控制

唐朝安史之乱,二十万唐军精锐在灵宝被叛军全歼。

皇帝不敢应战,丢下文武大臣不管,连夜带着老婆、太子跑路。

事后,群臣愤慨,皇帝人心尽失,被迫靠勒死老婆而转移矛盾。

太子也趁机与其分道扬镳,自立为帝。

一时之间,唐廷乱到了极点。

灵武一个皇帝,成都一个皇帝,大家都不知道该向谁效忠了。

这种情况下,中央对地方失去了掌控吗?

并没有。

河北义军在与中央失去联络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与叛军作战。直至平定叛乱。

睢阳守将张巡在中央失去联络,且被叛军团团包围情况下,仍然坚持与叛军作战。不管叛军如何劝说,言明京城已沦陷,皇帝已逃跑,他都拒不投降。直至最后弹尽粮绝,英勇就义。

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等将领,并没有因为老皇帝人心尽失,新皇帝羽翼未满,就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他们仍效忠于大唐王朝,最后助皇帝剿灭叛军。

宋朝靖康之变,河北、河东尽丧。京城禁军被金军重创。皇帝,太上皇,以及三千多王公大臣,被金军打包带走。

一时之间,宋室近支皇族几乎被团灭,仅九皇子赵构一人逃脱。

这种情况下,中央对地方失去了掌控吗?

并没有。

赵构于商丘登基后,很快又组织起朝廷,与金廷分庭抗礼。

地方官员和将领,其实分得清是非,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向哪个朝廷效忠。

反倒是在中央扈卫赵构的苗傅、刘正彦等将领搞出了兵变事件,要逼赵构下台。

最后,还是各地将领纷纷表示了勤王平乱的立场,出兵镇压,赵构才保住皇位。

第二次鸦片战争,江南有太平天国,河南有捻军起义。天津被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受到军事威胁。

这时候,最忠于皇帝的八旗军不能打。科尔沁蒙古骑兵能打,但打不过英法联军。南方的团练武装也能打,但远水救不了近火。

手上无兵可用。无奈之下,皇帝只好带着老婆儿子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留下几个炮灰与英法联军谈判。

当然,皇帝逃跑,能叫逃跑吗。那叫“北狩”。

但逃跑就是逃跑,再华丽的词藻,也掩盖不了逃跑的本质。所以事后,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皇帝在卖国条约上签字后。皇室的威严降至了谷底。

也正是因此,皇帝一命呜呼。只留下了一个六岁大的儿子和两个寡妇苦苦支撑。

这种情况下,中央对地方失去了掌控吗?

并没有。

清政府不仅没有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反而在其后又延续了50年国祚。

单看土木堡之变,确实很惨。

大量能征善战的武将战死,二十万京军,伤亡过半,阵亡三分之一,余者溃散。就连皇帝也被俘虏。

怎一个惨字了得。

但从历史纵向上来看,也就是把土木堡之变与唐朝、宋朝、清朝遭受的外来打击,进行对比来看。

可以发现,土木堡之变,其实不算什么。

皇帝虽然被俘了,可太后、太子还在。只要明廷愿意,随时都能另立新君。

而看看北宋,那才叫惨呢。

皇帝被俘了,太后和太子也都被俘了。大家想立新君都不可能。因为朝廷也没了。朝廷和文武大臣也被一网打尽了。

赵构在商丘继位时,实际是没有法统的。他甚至就连国玺都没有。

后来是金人扶持的傀儡皇帝张邦昌主动把大宋国玺献给赵构,又把宋哲宗的老婆,也就是元祐皇后孟氏请出来垂帘听政,给赵构撑腰。赵构才树起了自己的执政法统。

土木堡之变,大量能征善战的武将和大量京军战死,确实很惨。但明朝九边军镇体系都还完好,京军也并没有全军覆没,朝内也还有于谦等能撑得住场子的帅才。

事后,京城也仍然能凑出十万兵。

这是什么?这就是镇场子的资本!

地方敢不听招呼?找死。

而看看唐朝和清朝,那才叫惨呢。

唐玄宗和咸丰帝,都是光杆司令。

助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平叛的,都是唐朝地方军队。也就是藩镇军队。

所谓平定安史之乱,其实就是藩镇打藩镇。

整个过程压根就没唐朝中央军什么事。

助同治、两宫太后稳定政权的,也都是清朝地方武装。

在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的过程中,也压根没有清朝正规武装什么事。

但唐朝也好,清朝也罢,中央都没有失去对地方的掌控。

所以说,土木堡之变,惨归惨,但没有惨到朝廷要玩完的地步。

不至于说皇帝被俘虏,京军损失惨重,朝廷就对地方失去掌控。

明军后来能打赢京师保卫战,其实就已经证明了,明朝的政权结构非常稳定。

只要朝廷本身不滑坡,老实人总比滑头多。

只要朝廷摆明了态度,还有主心骨,地方上没人敢乱动。

总的来说。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只要江山是凭本事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政权结构都比较稳固。

唐宋清是如此,明朝也是如此。

明朝开国皇帝从乞丐至天子,这就注定了明朝皇帝具有超强的合法性。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那一步,天下永远有忠臣义士愿意为皇帝和朝廷续命。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胤禵手握重兵为什么没反,甘心交出了兵权

康熙死后皇十四子胤禵手握兵权,但他与雍正同是乌雅氏的儿子,尽管他是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帅才,且战功赫赫。但天时,地利,人和,他不具备。调粮官川陕总督年羹尧是胤禛的包衣奴才。京城部队隆科多九门提督,归顺胤禛控制。京郊机动部队胤禛已牢牢地控制在他的手里。无论是康熙老臣忠勇之士,还是领头侍卫内外大臣把持着宫廷里的人马。从而胤禵根本不敢与雍正争夺皇位,而是让出兵权。

朱元璋为什么不删改他做过乞丐的历史

现在很多人最怕自己身上有缺陷,有不光彩的事情,比如有的人小时候不行,上幼儿园的时候,考试经常不及格。

长大后,有出息了,就说自己天生就聪明!生下来就会背唐诗三百首,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是学霸什么的!

总之,有的成功人士往往喜欢给自己贴金,以便形成其一贯优秀的履历!拼命打造高大上的“人设”。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没有在自己的履历上动手脚,往自己脸上贴金呢?

朱元璋如果删改他做过乞丐的历史,那么他不但会失去民心,而且还会不得“官心”和军心!

所谓“官心”就是大明朝的官员们的感情,朱元璋改自己的履历怎么会伤官员们的感情呢?

事实上,大明王朝开国期间,很多布衣百姓成为了将军和各级官员,他们大多也是穷苦人出身!

如果朱元璋说自己是富豪出身,你叫这些大老粗们“情何以堪”,再说了就是十多年前的事情,想隐瞒也不太可能!

朱元璋40岁称帝,很多一起长大的亲戚朋友都还在,想隐瞒谈何容易。

徐达、汤和等人都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现在莫名其妙的删改当乞丐的历史,如何能够说得过去。

再说了!就是皇帝不能胡说八道!否则会影响自己的信用,不利于大明朝的开国威信

威信是什么!起码不是欺骗和谎言!

  •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如果皇帝说谎,这意味着大明朝将失去公信力!朝廷的信誉就会荡然无存,没有信誉哪里还有威信可言呢!

朱元璋的“人设”不能崩塌,一崩塌大明朝就亡了,所以在这个朱元璋时代,朱元璋必须是真实的存在。

朱元璋的乞丐历史不能改,甚至于朱元璋家族的历史也不能顺便改写

据说大明朝开国后,有的人觉得朱元璋的家族太穷困,太没有文化!

有的大臣打算给朱元璋找一个体面的祖宗:朱熹!

这个朱熹可是圣贤,是宋代的大儒,他也姓朱,而且与朱元璋的家族有些交集,也就是同乡之类的,这可是冒名顶替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可惜!朱元璋没有在意,也没有去找朱熹做祖宗,毕竟皇帝无家事,搞不好会出笑话!到时候丢人现眼,会惊天动地!

总而言之,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他才不是普通人,既然已经不是普通人了,自然也就没有普通人的想法!

一贯优秀!一贯厉害!这样的普通人的想法,朱元璋确实没有,他更加推崇刘邦的布衣本色,相信穷人也可以做江山!

自信!才是朱元璋不删改乞丐履历的最大缘由!


一起品读大明朝,欢迎热心关注和评论!

势如破竹的李自成大顺军,为何在京城呆了42天就完全丧失战斗力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李自成的大顺军,并不是在北京42天失去战斗力的,而是他们战斗力本来就不强。

大顺军之所以能够击败明军孙传庭,主要是兵力占绝对优势,加上粮草供应比较充足(可以抢),最终靠实力碾压了明军。

期间,崇祯越权乱指挥,强迫粮食不足的孙传庭率领10万明军决战。结果孙传庭一度连续击败李自成,最后因粮食断绝,不战自溃,才被李自成击溃。

如果没有崇祯胡乱干涉,孙传庭未必会输。

所以,李自成的部队并不是有多厉害,其实他们和明军作战一直都是赢得少败的多。李自成自己几次被打成裸奔!

至于打下北京,主要是因为大明确实已经到了末年穷途末路阶段。

边疆满清军队几次入关,明军无法阻挡。

内部农民军又闹成燎原之势,明军主力都被拼光。

最关键的是,崇祯解决不了粮食和军饷问题,国家财政实际已经崩溃。

北京防御空虚,一说其实只有几千人正规军,遇到李自成的大军就自行溃散了。

然而,李自成却被攻下北京,必死崇祯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自认为老子天下无敌。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竟然不顾吴三桂很有可能和满清勾结,发动了一片石战役。

此战,李自成参战的是6万大军,这是他的主力精锐力量,另外还有14万左右的预备力量和后勤部队。

而吴三桂有兵力5万,当然不是李自成20万人的对手。

于是,李自成亲自率领6万精兵和吴三桂决战,一度大占上风。

搞笑的是,而满清八旗兵8万精兵就在不远处埋伏。

当李自成和吴三桂拼的两败俱伤的时候,多尔衮突然带着8万精兵杀出。其中铁骑最强,兵马都披着甲胄,非常坚硬,百步之外无法洞穿。

这下,李自成等于是以6万人对抗13万敌人,兵力还不到敌人一半。

而单单满清八旗兵,战斗力就强于李自成,这哪里杀得过,全军溃败。

当时李自成还不知道杀过来的是八旗兵,认为是吴三桂的明军援军。

由于轻视明军,李自成还不准备撤退,试图拼死决战。

但一个当地的僧人跑来跪下大喊:那些不是明军,是辫子兵,大王快跑!

李自成慌忙逃走,这才免于被活捉。

打了如此荒唐的一战,导致李自成野战主力被歼灭大半,实力大减。

但李自成其实兵力雄厚,带到山海关的就有20万。即便除去七八万后勤辎重部队,还有12万可以用,他却只用了6万。

结果一片石战役以后,大顺军兵败如山倒,士气降低到0,根本不敢和满清继续作战,连续溃败。

而大顺军在全国其实包括依附他的力量,总兵力不下百万。

但由于他们没有稳定的根据地,只能赢不能输。李自成被八旗兵一路追着站不住脚,无法集中全国的军队应战,最终逃到九宫山就全军崩溃,李自成也被杀。

这种荒唐短视的军事战略,说通俗点就是土包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