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崇祯刚即位的时候,为什么要以抽签的方式选内阁大臣
- 崇祯皇帝平均每年换三个内阁首辅大臣,是不是拿着大明王朝开玩笑
- 明朝内阁由哪些大臣组成
崇祯刚即位的时候,为什么要以抽签的方式选内阁大臣
木匠皇帝明熹宗驾崩后,大太监魏忠贤希望从皇室的宗亲中挑选一名年幼者继承皇位,以便于自己继续把控朝政。依照《皇明祖训》,“父死子承”在无法推行时只能“兄终弟及”,信王朱由检作为明熹宗的亲弟弟理应继承帝位。但是,他已经是成年的皇子,魏忠贤并不愿意由他来继位。
当时的内阁早就投靠了魏忠贤,甚至被称为是“魏氏内阁”。其中,除了首辅黄立极以外,还有施鳯来、张瑞图和李国普这三位阁臣,清一色都是魏忠贤追随者。
面对皇位的传承问题,作为首辅的黄立极第一次违逆了魏忠贤的意思,旗帜鲜明地支持东林党的主张,公开拥立信王朱由检继位并且还得到了满朝文武的支持。眼见情势不可逆转,魏忠贤也只得表态支持信王朱由检登基。据《明史·阉党传·魏忠贤》记载:
七年秋八月,熹宗崩,信王立。
在朱由检登基称帝后,首辅黄立极立即进行攀附,立即撇清和阉党的关系。甚至于,就连新皇帝的年号“崇祯”也都是由他亲自拟定的。
凭借拥立之功再次得势后,东林党人立即向阉党集团宣战,准备一雪前耻。在崇祯帝的支持下,曾经不可一世的“九千岁”魏忠贤被发配到凤阳守陵,死后还被碎尸万段。据《明史·阉党传·魏忠贤》记载:
十一月,遂安置忠贤于凤阳,寻命逮治。忠贤行至阜城,闻之,与李朝钦偕缢死。诏磔其尸,悬首河间。
魏忠贤虽然处理了,但“魏氏内阁”依然存在。崇祯帝为了稳定朝局,并没有打算彻底更换阁臣,对内阁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容忍,准备日后再行更换。但是,睚眦必报的东林党人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天天上疏弹劾内阁,搞得崇祯帝颇为头大,只得追究内阁首辅黄立极的责任,以“私交近侍”的罪名将其罢官归乡。
黄立极离开内阁后,施鳯来顺位接掌了内阁,成为了大明帝国的新一任内阁首辅。但是,这届内阁显然不是崇祯皇帝的心中所想,只能算是过渡。据《明史·庄烈帝本纪》记载:
庄烈帝即位,以阁臣施鳯来、张瑞图、李国普皆忠贤所用,不足倚。
崇祯二年时,随着政局初步稳定,崇祯皇帝下旨扩充内阁,要求朝臣们通过廷议推选入阁人员。
经过了激烈的唇枪舌战,当十个候选者的名单都摆在御案前时,崇祯傻眼了。因为,其中既有阉党余孽,又有东林党人。据《明史》记载:
诏廷臣推举列上十人。
深感党争的破坏力,崇祯对阉党和东林党都极为提防,竟然又“创造性”地提出了“枚卜大典”。据《明史》记载:
帝仿古枚卜典,贮名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首得龙锡,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辅臣以天下多故,请益一二人,复得周道登、刘鸿训,并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那么,何谓枚卜大典呢?说白了,就是一场抓阄大会,和福利彩票开奖没有太大区别。通过这次抓阄,钱龙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周道登和刘鸿训这六人成功中奖,入阁成为了大学士参预机务。
内阁原来有三个人,分别是首辅施鳯来,阁臣张瑞图和李国普。如今,一下子扩招进来六个,大明的内阁中突然间就有了九个内阁大臣,真的是空前绝后的热闹。
自从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起,阁臣通常也就是三到五人的编制,最少的时候甚至只有一两人。这下,创纪录地拥有了九人的规模,成为最拥挤的内阁。
在这届“熙熙攘攘”的内阁中,可谓是鱼龙混杂,派系林立,有的支持阉党,有的支持东林党,有的都支持,有的都不支持。于是,无休无止的内斗开始了,搅得明朝更加动荡不安。
从此开始,自以为是和刚愎自用的崇祯帝开始频繁更换内阁首辅,搞得跟小孩过家家似的,很多阁臣都是昙花一现。
施鳯来接任首辅后,日子过得十分憋屈,既要面对崇祯的猜忌,又要提防朝臣的弹劾。不久,他只得递交辞呈归乡养老了,顺道的还有张瑞图。据《明史》记载:
立极乞休去,来为首辅。御史罗元宾复疏纠,鳯来、瑞图俱告归。
施鳯来和张瑞图被骂跑后,内阁中只剩下了李国普这个游走于阉党和东林党的双面人物,另外还有六个刚刚入阁的“生瓜蛋子”。崇祯大笔一挥,李国普成为了新一任的内阁首辅。
李国普上任时,崇祯和东林党对魏忠贤阉党的清算工作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可依然没有要收尾的迹象,搞得朝中人人自危。作为首辅,他委婉地向崇祯进言,竟然被对方质疑是在包庇阉党。据《明史·李国普传》记载:
请归里,荐韩爌、孙承宗自代。
从明朝的第一任内阁首辅黄淮算起到李国普,前后一共经历了五十二位首辅,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时间,平均任期在四年以上。可是,从李国普开始到最后一位首辅魏藻德,一共经历了十五位,经历了十五年时间,平均任期一年。不难看出,崇祯选用首辅太过于随意,太过于任性,是一位比永乐、嘉靖和万历都更难伺候的朱皇帝。
在崇祯皇帝的“励精图治”下,明朝加速冲向了灭亡,成为了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文史不假
崇祯皇帝平均每年换三个内阁首辅大臣,是不是拿着大明王朝开玩笑
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
当时的明朝外有满清鞑子,内有闯王造反,中间还要与士绅阶级做斗争。所以当时的崇祯皇帝真的是为国操碎了心,但是得不到统治阶级利益享受者的支持。
细细的看一下三个内阁大臣都是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且出发点也是为了解决大明的问题。但是他们所施行的主张是站在自己利益集团的基础上,换句话说,集团的利益高于国家的利益,所以每个阁老的晋升都伴随着一次朝堂上的变动。但是仅仅有自己集团的支持是玩不转大明王朝的,毫无意外的他们都玩脱了。犯错了就要挨打,随着政治主张得不到体现,他们就成了替罪羊,都或者被贬,或者调任了。
但是大明王朝不可能不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吧!所以理想化又病急乱投医的崇祯就一次次的更换政治施行者,想要改变国内的颓势,这也造成了政令的更改,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国势的颓败,最终使大明朝退出历史舞台。
在崇祯的施政方阵中,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着耗子就是好猫,在大臣们一次次描绘的蓝图中,选择他们上位。在阁老门们一次次失败中信心尽失,最后煤山自尽。崇祯从来没有想过拿大明王朝开玩笑,只是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而已。
明朝内阁由哪些大臣组成
元至正二十四年(红巾军宋龙凤十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即吴王位,仿元制,置中书省、行中书省,设左右相国。洪武元年(1368)改为左右丞相。洪武九年,改行中书省为三司,改变行省政治直属中书省局面。同年,裁汰中书省官员,唯余丞相。洪武十一年,诏令六部,政事“勿白”中书省,夺六部政务于中书省。洪武十二年,谪斩右丞相汪广洋。洪武十三年,左丞相胡维庸案发,株连万余人,废丞相、中书省,设春夏秋冬四辅官,两年后撤之,仿宋制,改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四大学士,并增置文华殿大学士。诸大学士仅以“辅太子、备顾问”。建文帝改革翰林官制,废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大学士但设学士,将翰林、殿阁学士合而为一。永乐帝继位后,复旧制,并充实翰林官。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1402),永乐帝命解缙、胡广、杨荣等翰林官七人入值文渊阁,协理庶政,是为内阁肇始。
永乐时,内阁初置为七人,以侍读、修撰、编修等职入阁,不足五品。其职初为皇帝的秘书机构,以顾问、拟票(拟定文草)等。初以解缙为首,后胡光,后杨荣,今以资历或入阁先后为序,并无职务高下。
鸿熙帝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重置各殿阁大学士,增设谨身殿大学士。设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并以封阁臣。鸿熙元年,仁宗设宏文阁,以杨浦掌理,“广知民事,为理道之助”(明仁宗宝训),即负责听取意见,作为对内阁决策的反馈。当年,仁宗崩。宣德宣宗立,将宏文阁并入文渊阁,杨浦入内阁共事。宣德年间,宣宗特赐文渊阁印。内阁凡机密事,加封文渊阁印入内,其它公文加翰林院引移各衙门。
英宗正统三年(1438),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入内阁,并为三孤,兼六部之职。已为至尊。其实,英宗尚幼,事皆决于太后。太后不欲专权,每事皆付内阁议决。内阁权始重。英宗正统七年(1442)翰林院落成。翰林院迁出文渊阁。内阁与翰林院正式分立。英宗天顺六年(1462年),李贤“掌文渊阁”,始为首辅次辅之分。
弘治七年,内阁专设阁员典诰敕,嘉靖中止。嘉靖十六年,世宗修缮内阁馆舍,完备制度,内阁制度至此已备。
嘉靖世宗时,首辅权位渐重,“李时为首辅,夏言次之,顾鼎臣又次之”(明史·顾鼎臣传),至万历张居正至极。其时,一切政务由首辅票拟专定,次辅坐待之。中极殿大学士(旧名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旧名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并正五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曰制,曰册文,曰谕,曰书,曰符,曰令,曰檄,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曰表,曰讲章,曰书状,曰文册,曰揭帖,曰制对,曰露布,曰译,皆审署申覆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凡车驾郊祀、巡幸则扈从。御经筵,则知经筵或同知经筵事。东宫出阁讲读,则领其事,叙其官,而授之职业。冠婚,则充宾赞及纳征等使。修实录、史志诸书,则充总裁官。春秋上丁释奠先师,则摄行祭事。会试充考试官,殿试充读卷官。进士题名,则大学士一人撰文,立石于太学。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颁诏则捧授礼部。会敕则稽其由状以请。宗室请名、请封,诸臣请谥,并拟上。以其授餐大内,常侍天子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又名内阁。
先是,太祖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正一品。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国,以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命百官礼仪俱尚左,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参知政事,从二品以统领众职。置属官,左、右司,郎中,正五品员外郎正六品都事、检校,正七品照磨、管勾,从七品参议府参议,正三品参军、断事官,从三品断事、经历,正七品知事,正八品都镇抚司都镇抚,正五品考功所,考功郎,正七品。甲辰十月以都镇抚司隶大都督府。吴元年革参议府。洪武元年革考功所。二年革照磨、检校所、断事官。七年设直省舍人十人,寻改中书舍人。
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九月,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置四辅官,告太庙,以王本、杜佑、袭斅为春官,杜斅、赵民望、吴源为夏官,兼太子宾客。秋、冬官缺,以本等摄之。一月内分司上中下三旬。位列公、侯、都督之次。寻亦罢。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礼部尚书邵质为华盖,检讨吴伯宗为武英,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典籍吴沉为东阁。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为之,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二十八年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当是时,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驳。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建文中,改大学士为学士。悉罢诸大学士,各设学士一人。又改谨身殿为正心殿,设正心殿学士。成祖即位,特简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仁宗仁宗以杨士奇、杨荣东宫旧臣,升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仁宗始置,阁职渐崇。其后士奇、荣等皆迁尚书职,虽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景泰中,王文始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入内阁。自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而阁权益重。世宗时,三殿成,改华盖为中极,谨身为建极,阁衔因之。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