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语录有与无("有既是无,无既是有"是什么意思)_道德经_老子_万物

本文目录

  • "有既是无,无既是有"是什么意思
  • 老子有与无的观点
  • 《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如何理解
  •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 《道德经》中的“有”与“无”究竟是指什么
  • 道德经第十一章,老子关于有与无的叙述只是说明他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吗
  • 如何理解老子哲学中“有”和“无”的统一
  • 有和无的辩证关系―《道德经》11章 无之为用
  • 《道德经》第十一章 再谈“有”与“无”

"有既是无,无既是有"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对事情不要太过于在意,要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说这话的人是老子。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理解应有以下几点:

(1)它不否认众缘生法,若是否定众缘生法,空就不能建立。

(2)专讲“有”难免有常见,专讲“无”难免有断见,般若恰恰是来消灭这个断见、常见的。远离二边,契合中道,为中观之见。

(3)不管精神还是物质都是一样的,精神物质是一体。讲到法性它是不变,讲到心它就是动的,它就有体,有它的作用。

(4)有心就有物,有物就有心。见法性要知因缘,知因缘就能见法性,见法性就等于见到如来法身。

扩展资料:

老子的主要成就: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分为上下两册,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其思想博大精深,以下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相反相成、帝王之术和养生思想五个方面论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子

老子有与无的观点

“有”和“无”是老子哲学中的重要矛盾概念。他在《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说:“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如何理解老子的这一对“有”“无”概念呢?传统的观点大多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理解,认为“有”是指有形质的东西,“无”则是指无形质的东西,继而认为“道生万物”的过程就是从无形质到有形质的过程。这一观点是值得探讨的。
其实,老子所说的“道”并不是“无”的概念。他明确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显然,老子是把“道”作为“物”来看的,而“物”当然是作为“有”而存在的,只是恍恍惚惚,不大看得清楚就是了。因此,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并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从“有”到“有”的过程,并且他所说的“有”是唯物主义的“有”。
那么,老子所说的“有生于无”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岂不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相悖了吗?非也!
老子的“道生万物”类似本体论概念,讲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而他所说的“有”和“无”则是认识论概念,讲的是认识结果问题,二者的适用域并不一样。在认识论中,判断“有”和“无”的标准是感官,凡可以为感官所感知的东西即为“有”,而无法为感官所感知的则是“无”。
老子所说的“有”正是指为人所感知到的“有”,而并不是指独立存在的“有”,他所谓“无”也是人所没有感知到的“无”,而并非指实际不存在的“无”。
例如,他说“大音希声”和“大(天)象无形”(第四十章)就是指声音太大反而听不见,物体太大了反而看不清,这都是指人的感知结果,而并不是说大音和大象都客观上变没有了。
由此可见,老子的“道生万物”说与“有生于无”说并不矛盾。从认识论上说是“有生于无”,是因为“道”是什么样谁也没见过,是恍恍惚惚的东西,所以就用“无”来代替。但从本体论上讲,则“道”又是“物”,所以“道生万物”的过程是指“有生有”的过程。
此外,古代的“无极生太极”说也大致如此。总之,如果对老子哲学作范畴式的理解,是不能只从本体论上去理解的,而应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结合上来理解,否则容易陷入逻辑矛盾

《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如何理解

反者道之动①,弱者②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③,有生于无④。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1、反者:循环往复。一说意为相反,对立面。

2、弱者:柔弱、渺小。

3、有:这里指道的有形质,与一章中“有名万物之母的”的有“相同。但不是有无相生的“有”字。

4、无:与一章中的“无名天地之始”的“无”相同。但不同于“有无相生”的“无”。此处的“无”指超现实世界的形上之道。

反者道之动,

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则物通矣。故曰反者道之动也。

弱者道之用。

柔弱同通,不可穷极。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於无也。

苏辙《老子解》

反者道之动,

复性则静矣,然其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则动之所自起也。

弱者道之用。

道无形无声,天下之弱者莫如道,然而天下之至强莫加焉,此其所以能用万物也。

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世不知静之为动,弱之为强,故告之以物之所自生者。盖天下之物,闻有以母制子,而未闻有以子制母者也。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大自然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的,季节有春夏秋冬的交替,人会生老病死。

但“弱者道之用”告诉我们,这个变化不是一夜之间疾风暴雨的变化,而是缓慢的运行方式。

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那么,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无用?

一个建筑,我们看到的是门、窗、墙、顶,但这些其实是没有用的,能用的还是围出来的空。没有中间的空,大家住哪儿?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意思是:有与无互相生成,难与易相辅相成。该句出自《道德经》。

老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思想。他认为世上万物都是相对的,也是同一的,这便是他的“齐物论”思想。他倡导圣人治国为政就必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必有意倡导某事某物,于人于物应一视同仁,齐物等量,如同日月天地于物周普无偏一样,不定优劣,不分好坏,使之各有其所,各自融洽。

扩展资料:

《道德经》中体现的就是中国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国道家法律学说的肇始。在中国古代,老子第一个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观点。老子的“道法自然”与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本质上不一样。

西方自然法思想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传统,正义、善、民主等理念是其基础,并且作为评价实在法或人定法的应然性依据。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立足于万物的本原;

即“道”,试图通过认知“道”来达到对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的终极把握,从而依“道”而生。这种“道”不是自由、理性、民主或正义等理念和评价标准,而是一种“不可名”之特殊物,一种“天长地久”的规律性东西,兼具物质和精神层面,存于天地之间自我循环。

《道德经》中的“有”与“无”究竟是指什么

《道德经》中的“有”与“无”究竟是指什么
“有”与“无”二字,《道德经》乃至其他诸经中时常提到它们,然而今人对此二字的理解却大有偏差:有的认为是指具体形物的“存在”与“不存在”而言,这个“存在”与“不存在”是由眼、耳等觉知器官所决定的;有的干脆认为是指“某物看得见”与“某物看不见”而言,譬如将人活着称为“有”,人死火化了而称为“无”。对“不灭论”学得好一点的人则认为,无论形物存在与否或人活着与否,其中有一个本质的东西是永远不会生灭的,所以“有”与“无”是指“形”、“象”而言也。
上述诸说法不能说不对,只是不符合《道德经》乃至其他诸经中的本意而已,那么其本意是指什么呢?除了“不灭论”的一层意思之外,本质应是指我人乃至万物的识心而言也。
看过佛家《楞严经》的人都知道,我人的识心并不是那个真正的“心”,那个真正的心是“不知不觉”的,也就是《庄子》中所说的“庸矩知”,也就是“知而不用”;唯有识心才形成了万物的自身,唯有识心才能识别万物。譬如一个植物人,既不能说他死了,又不能说他不活着,若说其还活着,何以连人都认不得呢?若说其死了,又何以知道喂他而懂得张嘴呢?可以说,他的识心并未全死,只是识心中的意识心死了而已;如此说来,“有”与“无”则应是指识心中的意识心而言,《道德经》中所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即是指识心与识心中的意识心两方面而言也。
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当初只是一派浑沌,忽起一动,于是识心也就随之而渐成了,此时虽有了点识心但却未发生作用,此即谓之“无”也。由于这个“无”的作用是后来所产生万物的第一步,故曰“无,名天地之始也”。那么此处的“天”、“地”,是否就是指头上的天与脚下的地呢?非也,此二者也是万物中的一种而已。如果将那个浑沌之心叫做真心或道心的话,那么它的一动即谓之“天”,它的一静即谓之“地”,一动与一静的作用就渐长了识心,故曰“天地之始”而不曰“万物之始”也。
因为“有”了识心的作用,所以才产生了万物,故曰“有,名万物之母”也。说到这里不免要问,植物人为什么不认得万物的呢?你会说“那是因为他没有了意识”,由此而知,意识心才是我人认识万物的根元。人类当初并没有意识心,就连婴儿也没有意识心,人类长大了才有了意识心,所以也就能识知万物了;由此而知,万物早就存在了,只是我人不识得它们而已,不识得则等同于“无”,识得则等同于“有”,故曰“有,名万物之母”也。
《道德经》不是在讲什么世界的形成,当然也含有世界形成的原理在;《道德经》也不是在讲“如何认知世界”,当然也含有认知世界的道理在;《道德经》主要是讲如何使我人恢复道心的,而恢复道心的第一步即是除意识心,继而除识心,最终达到“五蕴皆空”的精神境界。“五蕴皆空”只算是归入道体了,但还不能发生道的“妙用”,只有体、用皆具才是完整的道,所以必须“即空即有”也;这个“即空即有”,即是“常无”与“常有”,故曰“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也。

道德经第十一章,老子关于有与无的叙述只是说明他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吗

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罢了。本章说的“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正说明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一个碗和茶盅的中间是空的,但正因为这部分是空的,才起了碗和茶盅的作用。老子哦一碗和茶盅的中空为例,说明“有”“无”的辩证统一,是对的。但他认为“有”是“无”的主要对立面,那就错了,因为如果没有碗和茶盅,那就自然无所谓其中空却还能起到碗和茶盅的作用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看到有形的表面的东西,看不到无形本质的东西,他们只看到实有的东西在起作用,而看不到虚空同样在起作用。从老子所讲的三个例子来看,老子看到了“无”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有无之间相互依存,对立统一之中。因而,所谓“无”的作用,最为合理的解释应是有无之间的相互为用,“无”之为“无”并能起作用,是因为“有”的存在;“有”之为“有”并起作用,是相对于“无”的存在而言的。

如何理解老子哲学中“有”和“无”的统一

基本的原则是有无相生,有和无都统一于道,只是名不同——“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有其他版本和断句方法)“是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无与有还体现在体用关系上,“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就是说体现为“有”的“用”通过“无”实现.这有一个更好的例子,就是所谓艺术的留白,无言而有意.
总的来说,老子认为有一个不可言说之事物主宰万物,它非常的微妙,几乎超越了人的认识和表达能力范围,只能勉强将它叫做“道”,但这还是很模糊,那么再勉强地解释“道”,就是“有”和“无”.因此有无是道的两面,统一于道.

有和无的辩证关系―《道德经》11章 无之为用

原文 :
译文 :

延伸思考与感悟:

老子在这一章中阐述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举了三个例子,车轮、陶器、房屋。

车,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是什么?是轮子。车可以没有其他的部件,不能没有轮子,有了轮子才叫做车,古代的车轮是由辐条构成的,每个车轮30根辐条,全都集中在轮子的中央,这个部位叫做毂。

轮子是怎样发挥它的作用呢?是通过转动来发挥作用的,需要轴心将轮子固定起来,轴心之处,必须是空的,才能转动。

现在的车轮多种多样,不论是哪一种车轮,轴心部位也都是空的,只有空的轴心才能让轮子发挥作用。

器,是指器皿,指用来装东西的用具。这里说的是陶器,在上古时代,材料还不够丰富,陶器就是当时应用最多的器皿,用泥土做成的陶器,中间一定是空的,才能发挥器皿的作用,否则也就没有办法装东西了。

对于建造房屋,里面是空的才能住人,它才有房屋的用处。这个自不必多言。

这些东西给人们提供便利,是因为“无”才发挥了它的用处。如果车毂不是空的,车轮也就不能转动;如果陶器和房屋不是空的,里面也不能装东西和住人。

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各种“有”在发挥作用,实际上,真正发挥作用的却是各种“无”,这就是有和无的辩证关系。

中国古代哲学中,有一对极其重要的概念叫做 阴阳 。

从太极图中可以看到,阴和阳相互分割,又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统一在一起。

“有”和“无”可以看做阴阳关系的一种代表。

如果真正领会了有和无的这种关系,真正做到“当有则有,当无则无”,那将是怎样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呢?

此刻,我想起了难得糊涂的郑板桥。

历史上还有很多大智若愚的智者,您还想起了谁?

《道德经》第十一章 再谈“有”与“无”

原文
————————— 十 一章 —————————

三十辐【1】,共一毂【2】,当其无【3】,有车之用。

埏埴【4】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5】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

1.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构成,这个数目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2.毂: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3.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正因为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车轴能在里面转动,才使车有了运载作用。

4.埏埴((shān zhí):埏,和,揉。埴,粘土。

5.户牖(yǒu):门窗。

今译: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道德经》与生活智慧

本章老子没有一上来就给出高论,而是首先耐心地为求取智慧的同学们举了三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我们脑补一下轻松版的“老子讲道”情景剧:

“童鞋们你们看,30根木条共连在毂上,有了空间,轮子转起来,车子跑得多欢快呀?你们想一想,要是30根木条绑在一起,不给它留空间,轮子还能转吗,还能叫车吗?”

“不能!”

“对了,当然不是车了!”

看到学生理解力这么强,老子微微一笑,接着启发——

“童鞋们你们再看,揉和粘土做器皿的时候,里面要做成空的才能装东西对吧?要是都做成实心的,还能装吗?”

“装不了!”

“ 对了,同学们真聪明!”

“你们再看看我们这间教室,在修建它的时候,门窗之间留了空间,我们才能坐在这里面对吗?”

看到在座同学频频点头,若有所悟,老子很满意的给出了结论:“所以说啊同学们,‘有’是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有’与‘无’这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 。无中生有你们都知道,有中也可以留存无,就像山水画中的留白,这就是我在第二章提过的‘有无相生’,大家明白了吗?”

老子用三个接地气的比方,轻松讲清楚了宇宙平衡的真理:有无相生,和谐统一。在老子的哲学中,没有一样东西是绝对的,既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事物在对立中相互转化和融合,形成和谐丰富的整体,变化不绝,生生不息。

读这一章,理想主义者容易只注意到“无”是多么重要。老子说了,“无之以为用”,既然“无”是“用”,那“有”是不是就没什么价值和用处?现在物质的丰富也确实让很多人在“有”中进行无止境的索取,完全忘记了留一点余地和空间,越有越觉得匮乏,所以大家对“有”心存芥蒂。听老子的,无才是“用”,才有价值,于是纷纷舍“有”去追求“无”。

有一个笑话:老师让同学们画画,小明交上去的作业是一张白纸。老师问:小明,你的画呢? 小明指着白纸说:我画了啊,这不,羊吃草。 老师:羊呢?我怎么没看见? 小明:羊吃饱了,就走了。老师:那草呢? 小明:草被羊吃完了。 老师:.........

我在《《道德经》第一章 有与无的智慧》中分享过,“有”可以理解为是界限或规则,是现实世界的通行证。小明抛弃了“有”,失去了边线,所以小明的羊并不在纸上,而在他的脑中。也许不是小明错了,而是在目前这个三维空间中,小明的做法和想法不适应这个维度空间,他的这种舍“有”取“无”,相当于是抛弃了通行证。所以我们作为地球人,只好将小明当笑话看了。

完全抛开了“有”去追求“无”,就如同上面笑话中的小明一样,呈现的只会是一片虚无,而人们毕竟是在红尘俗世,做不到不食人间烟火,所以这样的做法,会让人失去准绳,在人际交往中难以保持和谐的关系,自己也会迷失于茫茫无边的“无”中。

不少号称名人雅士者把“无”捧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高度,无私、无偿成了绝对的美德,“无”占据了人类道德的至高点,“有”则被贴上“占有”、“贪婪”的标签,备受嫌弃和冷落。

常常有抑郁成疾的无私助人者,他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享受着人们的道德褒奖,然而光环中的他们幸福感却越来越低,甚至有人无助自杀。忽略了自我的完全奉献,是对自己赤裸裸的盘剥,你只向外付出,没有向内补充,怎么会不枯竭?失去了“有”与“无”的平衡,人生怎么会不出问题?

大家也许忽略了,老子先说的是“有之以为利”,缺了这个“有”,“无”到哪去立足呢?

有个词叫 利用 ,我们不去纠结它的词性是贬义或褒义,它背后的意思是:借 ....达成...... 。造个句:利用水的浮力,人们造出了能在水上行走的船。所以利就是“有”,是一个凭借,有了这个凭借,才能达到用的目的。开个玩笑:如果有人对你说,你被利用了,你别只是愤怒,至少要为自己对别人还有价值而感到欣慰。肯定了“利”,才能更好的“用”。

“有”与“无”,是构成事物的两个要素,两者的平衡才是自然之道,执着于任何一方,都不是“道”。所以老子在第一章开宗明义,教我们既要“常有”,又要“常无”,才能不离“道”,才能在“道的庇护下保持和谐,拥有幸福的人生。

注:《道德经》原文部分引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版》,特此说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