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曹子建是谁
- 成语“才高八斗”的典故指的是曹操的哪个儿子
- 三国演义中,子建是谁
- 天子才一石,曹子健独得八斗说的是谁
- 三国里曹植(曹子建)封的是什么王
- 才高八斗指的是谁
曹子建是谁
曹子建就是曹植,字子建,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
扩展资料:
曹植的创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
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应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植
成语“才高八斗”的典故指的是曹操的哪个儿子
曹植。
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
出自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读音
才高八斗:
解释
借以形容文才高超,知识丰富。
造句
1、燕燕才高八斗,什么问题都难不住她。
2、曹先生才高八斗定可谈空说有。
3、一个人要是时运不济,纵然才高八斗,也难有成就。
4、他才高八斗,龙驭宾天,非同小可。
5、听君一席话,始知才高八斗语非假。
6、他演讲时,博徵古今,真是才高八斗。
7、如今科技这么发达,谁敢像谢灵运那样自称才高八斗。
8、他虽自诩才高八斗,但我读他的着作并无此感觉。
9、不被自己弄晕,胜过才高八斗。
10、他的妻子不仅长得花容月貌,而且才高八斗。
三国演义中,子建是谁
名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本是同根生。就是出子他的七步诗,字子建,相煎何太急曹子建
天子才一石,曹子健独得八斗说的是谁
说的是: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七步成诗:
曹植“七步成诗”的广为流传:“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翻译: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见于《三国演义》)。
然而这首诗不见于陈寿的《三国志》,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世说新语》记载着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
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而且对诗有严格要求:诗的主题必须为兄弟之情,但是全诗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吟出:七步诗,但此诗是否为曹植所著作,至现今仍有争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曹植
三国里曹植(曹子建)封的是什么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洛阳,曹丕继王位,曹植时年29岁。曹丕称帝之后,对曹植严加防范。
221年,30岁的曹植被徙封安乡侯(今河北晋州侯城),邑八百户;当年七月又改封鄄城侯(今山东鄄城县)。
黄初三年(222年)四月,31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也就是在这次被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
黄初四年(223年),32岁的曹植徒封雍丘王。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
太和六年(232年),曹植改封陈王,11月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1岁,遵照遗愿,将其葬于东阿鱼山。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才高八斗指的是谁
““才高八斗”指的是曹植。
曹植,字子建,曾受封为陈王,他从小就很聪明,才思敏捷,文词富丽,曹操很喜欢他。曹植的创作,包括赋颂诗铭和论文,留下的虽然不多,但是旧时作家对他都有很高评价。
南朝时期,宋国有一个人名叫谢灵运,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
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
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