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死后曹植为何悲痛欲绝(曹植被曹丕贬为什么王,为何到了封地之后终日郁郁寡欢)_曹植_曹丕_七步

本文目录

  • 曹植被曹丕贬为什么王,为何到了封地之后终日郁郁寡欢
  • 曹丕死后曹植为何悲痛欲绝
  • 曹丕继位后,曹植结局如何
  • 曹丕为什么因为七步诗而放过曹植
  • 曹植为什么抑郁而死
  • 曹植最大的悲哀是什么你认为呢
  • 才华惊人,命运却一波三折,曹植为何如此凄惨

曹植被曹丕贬为什么王,为何到了封地之后终日郁郁寡欢

曹丕将将曹植贬为安乡候,并迁为城候
此后又屡屡遭贬,不断改换封地。
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过着“同于囹圄”的生活,整日借酒浇愁,闷闷不乐。终因困顿苦闷,抑郁成疾,在41岁时英年早逝
曹植死后,谁也不知道埋葬在哪里了。一直到明宪宗在位时,有一年发了水灾,在通许县七步村一个大冢子旁冲出一块大石碑,上面刻着“曹子建墓”4个字。人们才知道七步村不仅是曹植七步成诗之地,也是他死后葬身之所。
据悉,通许县七步村曹植陵园已列入中国三国古迹旅游线,不久的将来,曹植陵园将成为一个旅游热点。

曹丕死后曹植为何悲痛欲绝

因为自己夺权失败了,而已披麻戴孝能够减少不少骂名,曹植对汉朝有特殊情结,无力恢复汉朝,只能表达自己的悼念。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的孩子,一个是二子,另一个是三子。两人都非常的优秀,曹操称魏王之后,就已经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最终的魏王归属了曹丕,在曹丕刚刚继位之后,就称帝了。

曹丕痛哭的具体原因

哭的不是曹丕,而是自己夺权的失败,感到伤感,因为曹昂和曹冲去世之后,曹操在曹植和曹丕中间选择继承人,但是有些摇摆不定,但是最终曹植失败了,虽然曹丕哪里都不如他,但是他还是失败了,所以这里哭的是夺权失败。

其实为曹植披麻戴孝能够减少不少骂名的,因为曹丕毕竟是一个汉朝大臣,所以这时候如果不表现一下自己的话,就会出现更多的问题,也会出现更多的骂名,还不如披麻戴孝一番,这样能减少不少骂名。

曹植对汉朝有自己的特殊情结,但是已经无法帮助汉朝恢复了,所以只能用悲痛来表达自己的悼念。

曹丕继位后,曹植结局如何

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曹植的日子是非常悲惨的。《世说新语》中曾经有个关于“七步诗”的故事。说曹丕为了杀曹植,于是就把曹植叫来,对他说,不是说你“才思敏捷”吗?好啊,你在七步之内写一首诗。写出来了,就判你无罪。写不出来,就治你死罪。于是曹植真的就在七步之内写出了“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样一首诗《七步诗》。

不过,很显然,这个故事的真伪是值得怀疑的。曹丕肯定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做这样的事,不是表明曹丕故意为难兄弟吗?不是会遭人诟病吗?曹丕能够当世子,能够很顺利地让汉献帝退位,由此可见他是有足够智慧的。他怎么会做这件事呢?再说了,就算这样做,很可能也不能成功。因为曹植诗才相当敏捷,这是出了名的。

曹植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是很容易的事。曹丕就算要整曹植,也只可能寻曹植不会的来整他。比如曹植不会处理公务,就让他干这件事。而且曹丕让他做这件事还有好处,让天下人看到曹植的无能,因此不会拥戴他。曹丕不找这样的事,而是拿曹植最拿手的来说事,这不是自讨没趣吗?还有,这首诗应景的成分太强了,对曹丕的讽刺也太大了。从角度来看,明显是一种外人的口吻和评价。

曹植显然不可能这样来写。除了“七步诗”的事情外,曹丕整治曹植,最让人诟病的,就是曹丕不断地徙封曹植,让他搬家。从历史记载中,曹植在曹丕当皇帝的7年里,搬了3次家。黄初二年(221年),曹植搬到河北晋州,当了安乡侯,食邑800户。当年7月,曹植又搬到山东鄄城,改封为鄄城侯。黄初三年(222年),曹植改封为鄄城王,食邑2500户。黄初四年(223年),曹植又搬到河南,改封为雍丘王。不久,曹丕增加曹植食邑500户。

不过,虽说曹丕让曹植不断搬家,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曹丕其实一直在增加曹丕的食邑,从800户到2500户到3000户。同时也在增加曹植的爵位,从“侯”到“王”。如果说曹丕不断让曹植搬家,是在整治曹植的话,那么,这也是曹丕高明的地方。因为他让外人看到的是,他在不断升迁曹植,是对兄弟很好的表现。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实际上曹丕让曹植写《七步诗》这样的事情,显然是做不出来的。而且,曹丕之所以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还。因为曹植如果一直呆在一个地方,必然会聚集了力量,必然会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也是多次发生过的。无论是卞夫人,还是朝中大臣,其实大家都是能够理解的。说起来,反而是曹丕当了皇帝以后,曹植在许多方面做得有些过分。这里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第一件事,曹丕撺掇汉献帝的皇位以后,曹植和苏则等一些大臣,穿着丧服为汉朝哀哭。不管怎么说,曹植做的这件事,是有些轻浮了。曹丕篡汉,把皇位夺到曹家来,是一种顺应历史的表现,应该也是曹操生前对曹丕的一种嘱托,同时对整个曹家也是天大的好事。如果不是曹丕当皇帝,而是曹植当皇帝,他肯定也会这样做。

但是,曹植却在这时候带头为汉朝的灭亡哀哭,这不是一种白眼狼的表现吗?明显就是因为他没有获得皇位,发泄心中的不满。如果曹丕纵容他这样做,那么,曹丕的皇位必定不稳,必然有人造反,同时也有人撺掇曹植造反。曹丕心里如何能够放心呢?

第二件事,曹植在黄初三年写了《洛神赋》。曹植写的这个赋,塑造了一个形象美好的神仙女子的形象,并且还表达了自己和这个神仙女子之间互相爱慕的感情。我们知道,这个洛神,就是曹植以曹丕的第一个妻子甄宓为原型写的。

之前曹丕把甄宓赐死了,而且甄宓去世以后,曹丕还“以发覆面,以糠塞口”来惩罚她。如果洛神就是甄宓的话,曹植这是公开为自己的这个嫂嫂叫屈,同时还表达了自己和嫂子之间互相爱慕的感情。这一点,曹丕如何能够接受呢?曹植这样反复挑衅曹丕,但是曹丕并没有惩罚他,反而还不断地增加曹植的爵位和食邑。这能说是曹丕在处罚曹植吗?

曹丕为什么因为七步诗而放过曹植

曹丕不杀曹植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首先曹丕继位后,曹植已对曹丕构不成任何威胁。曹植能够保全自己首先要感谢曹操,正所谓知子莫若父,曹操料定死后儿子们必然勾心斗角,互相杀戮。既然已经立曹丕为太子,曹操毅然决然的铲除了曹植的心腹,如杨修、丁仪等。
曹植本来就没有什么实权,曹丕称帝后更是孤家寡人一个,曹植又是个文人,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手无缚鸡之力,在军事上更不可能对曹丕构成威胁。相反曹丕继位后,势力大增,朝堂内外都是曹丕的支持者,曹丕手握大权,恃强凌弱必然为后人耻笑,因此曹丕没有杀曹植。
2.其次曹植能全身而退也是得益于母亲卞皇后的保护。曹丕与曹植都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曹丕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孝子,尤其是对待自己的母亲,甚为敬重。曹操死后,曹植因担心被杀而不敢路面,曹丕以忤逆之罪要杀曹植。
这件事被卞皇后知道后,悲痛欲绝,前来找曹丕问罪。言辞恳切的说,你们两个都是亲兄弟,你先前杀掉冲弟也就算了。你难道也要杀曹植吗,你要是如此大逆不道,先把我杀了吧!曹丕惊慌失措,跪地认罪,发誓不会杀害曹植。因此曹植才得意保全。
3.再次曹植对曹丕一片赤诚,拥戴曹丕,用真情化解了危机。话说曹操死后,曹植不敢抛头露面,更不敢吊孝,整日只知道喝闷酒,饮酒做赋。曹丕大怒,以忤逆不孝之罪,责令曹植上朝认罪。曹植心惊胆战,料定逃不过此劫,便与诗文好友一一话别。
到了朝堂上,曹植主动认罪,曹丕任然没有放过曹植的意思,于是责令曹植走七步,必须作诗一首,如果能打动曹丕就放过曹植。于是曹丕走到五步的时候开始吟诗,七步完成,曹丕听后放声大哭,并对曹植说你我都是兄弟,本来就无意于杀你。就这样,曹植用真情感动了曹丕,化解了危机。

曹植为什么抑郁而死

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植“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因此可以确认曹植因为抑郁而死的,在后世史书中记录曹植死因的时候也就大多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记载曹植的确切死因。

曹植七步成诗

曹植“七步成诗”广为流传:“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于《三国演义》),然而这首诗不见于陈寿的《三国志》,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世说新语》记载着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而且对诗有严格要求:诗的主题必须为兄弟之情,但是全诗又不可包含兄弟二字,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此诗是否为曹植所著作,至现今仍有争议。

曹植最大的悲哀是什么你认为呢

当曹操死后,曹丕成为国王,曹植和曹丕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糟糕。当时,曹丕杀了丁仪兄弟,并杀了他家的所有男性。此外,曹丕还让曹植三次转让他的封地,六次改变他的称号。如果不是卞皇后的干预,曹植就会成为曹丕的殉葬品。可悲的是,人们对曹植最好的印象不是他的政治野心,而是他的文学天赋。有一次他喝醉了,在战场上没有帮助他,还有一次他驾着马车去了皇宫。

奇怪的是,曹植知道这个时刻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他的梦想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但他却在这个时刻做了如此离谱的事情。这让人看起来很慎重。也许,是曹植自己放弃了兄弟之间的恩怨。他知道曹丕的野心,也知道在家族面前争权夺利,只会让自己的心被更多的风霜所覆盖。

因此,曹植因饮酒过量而失去了皇子候选人的地位,从此,曹植不谈世事,只留下《洛神赋》和《赠白马王彪》这些悲情诗。不难想象曹植晚年的苦闷。即使他称赞曹睿的优秀,也只得到几句鼓励的话。他怎么能带领军队四面出击呢?晚年的曹植到处奔波,41岁就去世了,可见他的焦虑。他死后,人们称他为 “陈思王“,他七步成诗的故事代代相传,只可惜没有伯乐相识,才华无法施展。在穷人面前背着手,这也是他的一种虚荣心。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才华惊人,命运却一波三折,曹植为何如此凄惨

 曹植确实才华惊人, 连南朝的诗人谢灵运都曾称赞过他,说他才高八斗。本来他是曹操位置的最佳继承人,曹操也非常喜欢他。但是没想到命运一波三折,让他最后不断被自己的父亲和兄弟给排斥,最后消沉中度过一生。

要说原因,我觉得其实就是酒的原因。古代文人猛将都爱喝酒,为人在作诗作词之前,要饮酒来酝酿一下,武将在作战之前要喝喝酒来壮壮胆之类的。连武松打蒋门神,老虎也是喝醉之后。不过他们没想到喝酒会误事。

曹植从小聪明,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文思敏捷。没有哪个父亲是不喜欢自己儿子聪明的。有些人说曹操其实是怕曹植,但其实是胡扯,如果曹操想要当皇帝的话,他早就当上了,后期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后代。所以曹植在曹操诸子中是最得赏识和喜爱的,甚至有几次都想把曹植立为继位人

但是因为酒的原因,屡次犯下大错,最终被曹操厌恶。第一次,曹植不知道为什么喝醉了,赶着马车来到了司马门之前,把司马门打开从中出行。要知道司马门只能皇帝从中经过,连太子都不能够。而对汉朝还是有着情绪的曹操也下令不要私自打开司马门,而曹植这一次就触犯了一个政治底线。

曹操非常生气,直接下了三道命令批评曹植,要知道这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而且还直接把曹丕利立为了继位人。但是一个从小喜爱的孩子哪能说这么就放弃了。于是在一次大将军曹仁被关羽围困,形势危急时期,曹操就下令让曹植为主将带兵前往解救。

毕竟曹操势大,只要兵马过去,解困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曹操的目的就是让曹植立下军功。但是万万没想到,可能是曹植心理太脆弱的原因。自从被批评后日夜饮酒,即使接到命令,在出发之前还是饮酒。结果出发之时喝的不省人事。

你让曹操怎么忍?忍是一方面,主要是曹看到了他的缺点,认为他心理什么的都不大行。于是就放弃了,他开始全力支持曹丕。而曹操以前支持曹植,还是有很大势力,于是曹操就帮助曹丕削减曹植的羽翼。

而曹植也就这样一厥不整了,每日不断饮酒不再管事儿,最终在消沉中去世。所以他的悲剧来源都起源于酒,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戒。饮酒虽美,不要多喝。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