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26个儿子下场(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有多少个孩子)_朱元璋_去世_儿子
本文目录
-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有多少个孩子
- 朱元璋儿子们最后的下场
- 朱元璋几个儿子的命运是怎么样的
- 朱元璋26个儿子叫什么名字每个人的下场各是什么样
- 朱元璋儿子们的结局
- 朱元璋的几个儿子命运都如何
- 朱元璋杀了多少儿子
- 朱元璋儿子们的结局是什么
- 朱元璋的那些儿子们最后是什么结局
-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为何却没人和朱标争位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有多少个孩子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他们的结局分别是:
长子朱标,深受朱元璋的信任和喜爱,朱元璋也早早的就将他确定为继承人。每当朱元璋外出的时候,朝廷的大小事务就都是由朱标负责的。
但可惜的是,朱标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再加上朱元璋的行事手段过于残暴,给朱标的心理造成了不少影响,这就导致朱标不过37岁就因病去世了。
次子朱樉,他的封地在西安一带,却在封地里作恶多端,在外面杀了不少无辜老百姓,在王宫里也杀了不少奴婢。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在他40岁的时候,劣迹斑斑的朱樉被三个老妇人下毒致死。
三子朱棡,他的封地在太原一带。相貌不错,军事指挥能力也不差,另外他很不喜欢弟弟朱棣,要不是他41岁就去世了,说不定朱棣后来都当不上皇帝。
四子朱棣,就是后来的永乐大帝,在他第五次北征回归的途中,64岁的朱棣去世。
五子朱橚,跟他的几位哥哥不同,朱橚是明朝有名的医学家,在我国的医药事业他是做出巨大贡献的,由他主持编撰的医术,即便是后来的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的时候,都借鉴了不少。
再加上他能主动放弃势力,因此在朱允炆、朱棣时期他都能安然无恙,一直到64岁的时候去世。
六子朱桢,他的封地在武昌一带。在军事上他的能力是十分强劲的,湖南、湖北、贵州、云南一带的叛乱大多是他率兵平定的。也是因为实力强劲,所以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才能保持中立。
朱棣即位后,他还送了不少东西,就连马匹、兵器这样的军事物资都主动交出去了不少,但朱棣也因此对他放心了。在他61岁的时候,寿终就寝。
七子朱榑,在军事上能力也不差,可惜政治手段差了些,竟然被朱允炆派人给抓回京城给软禁了起来,一直到朱棣攻破应天府,朱榑才重获自由。
可朱榑重获自由后,竟然秘密组建军队,想要自己当皇帝。结果事情败露后,朱棣震怒,直接就下令处死了。
八子朱梓,他很倒霉,因为他的小舅子被牵扯进了胡惟庸案,导致他的小舅子和老丈人都被朱元璋给处死了。
也算是为了安抚朱梓,朱元璋便让朱梓回京。这可把朱梓吓得,还以为朱元璋要对他下下死手,于是他就跟自己的妻子一起自焚而死,年仅22岁。
九子朱杞,出生后没多久就夭折了。
十子朱檀,小小年纪就十分喜欢道士炼制的丹药,还认为多吃些丹药可以强身健体,甚至长生不老。结果倒好,丹药吃着吃着,不过20岁就去世了,还把朱元璋给气的,给了他个“荒”的谥号,意思是荒诞不堪。
十一子朱椿,从小喜好读书,行为举止十分儒雅,又因为他的封地在蜀,因此朝中都把他称作蜀秀才。
他在成都还是做了不少贡献的,53岁的时候因病去世。
十二子朱柏,他的能力一般般,因为他竟然被朱允炆逼迫到自焚而亡的地步,时年28岁。
十三子朱桂,他的母亲可是徐达的女儿。朱允炆上台后,他被贬为庶人。等朱棣即位后,便恢复了他的爵位,他也一直活到了73岁。
十四子朱楧,他的母亲就是个宫女,因此朱楧从小就不受重视,就连封地也是偏远荒凉的甘肃。
对他来说,权力倒没什么,他更想要的是荣华富贵。也正是如此,朱允炆和朱棣时期他都安然无恙,尤其是朱棣时期,朱楧的生活更是越来越好,一直到42岁的时候去世。
十五子朱植,他的封地在辽东,任务是监视、防范高丽。朱元璋去世后,因为他和朱棣是邻居,朱允炆就担心他俩会联合起来,于是朱允炆就让朱植进京,随后就被软禁了起来。
朱棣登基后,朱植的爵位、地位也都得到了恢复,48岁的时候去世。
十六子朱栴,他的封地在宁夏一带,靖难的时候她保持中立,因此朱棣即位后他的生活依旧是很不错,61岁的时候去世。
十七子朱权,他的封地在大宁府,跟朱棣是邻居。他的麾下势力十分强劲,但还是被朱棣给套路了,麾下的兵马也都被朱棣给收编走了。
当然了,在收编他部队的同时,朱棣还跟他说,等靖难过后,他们兄弟俩就平分天下。
但不用想,这就句空话。朱棣即位后,朱权也想开了,就一心求道去了,一直到他71岁的时候去世。
十八子朱楩,建文帝削藩的时候,他就被贬为庶人。朱棣即位后,他被分封到云南,72岁的时候去世。
十九子朱橞,靖难的时候他是支持朱允炆的,为此还率领自己的部队前往京城。结果当朱棣兵临城下,朱允炆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朱橞就干脆打开城门,迎接朱棣进城。
朱棣即位后,朱橞被分封到长沙。在长沙,朱橞为非作歹,甚至还密谋造反。最终事情泄露,他也被贬为庶人,49岁去世。
二十子朱松,他没有就藩,而是一直待在南京,28岁的时候因病去世。
二十一子朱模,他一直到朱瞻基时期,52岁时去世。
二十二子朱楹,靖难的时候年纪还小,因此就在南京。朱棣登基后,他被分封到平凉,35岁时去世。
二十三子朱桱,去世时才30岁。
二十四子朱栋,朱棣还挺喜欢他的,在他去世的时候,朱棣甚至都连续15天没有上朝。
二十五子朱㰘,他的谥号是“厉”,这就能看出这人不咋滴,干了不少坏事。他26岁去世,葬礼都是按照平民老百姓的标准进行的。
二十六子朱楠,他是朱元璋67岁的时候出生的,但可能也是因为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已经年纪大了,因此朱楠出生后没多久就夭折了。
朱元璋儿子们最后的下场
第一个儿子就是朱标,也就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他妈是马皇后,朱标就是嫡长子,朱元璋也非常喜欢这个儿子。还给他请了时最厉害的大儒宋濂对他培养。朱标相比于朱元璋来讲,朱元璋是一言不合就杀人,朱标反而很温和。很可惜朱标在洪武25年的时候感染风寒病逝。
第二个叫做朱樉,也是马皇后生的,但是朱樉在39岁的时候就死了,然后被封为秦王。
第三个叫朱棡,也是马皇后生的,在1370年的时候被封为晋王。但是这货不是什么好东西,性格骄纵,被人告上去想要谋反,还是朱标救了他一命,然后朱元璋就把他分到边塞。1398年的时候,朱棡死了,享年40岁。
第四个就是朱棣,大家都知道就是明成祖,后来发动靖难之役,在1402年的时候称帝,迁都改革,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史称永乐盛世。
第五个是朱棣的弟弟朱橚,先是被封为吴王,后来又分为周王,这个也是多才多艺,还写过医书,后来在1425年的时候死了,享年64岁。
注意事项:
太祖出身贫寒,对政治贪污尤其憎恶,其对贪污腐败官员处以极严厉的处罚。太祖在政期间,大批不法贪官被处死,包括开国将领朱亮祖,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其中甚至因为郭桓案、空印案杀死数万名官员。
由于太祖的吏治严厉,在明初相当长一段时间,官员腐败的情况得到有效遏制。然而,随着大明江山逐步稳定,再加上军事和皇室贵族战功大,享有很高的社会特权,不少人迅速腐化变质。朱元璋开展雷厉风行的肃贪运动,历时之久、措施之严、手段之狠、刑罚之酷、杀人之多。
朱元璋几个儿子的命运是怎么样的
纠正下,朱元璋有记载的一共有26个儿子,并非24个儿子。我们最为熟悉的应该是太子朱标与燕王朱棣了,但其他的可能有些陌生,这里我来为大家提及一下。
长子朱标,即后来建文帝的生父。他生性仁慈、敦厚,在兄弟、大臣们之中也很有威信,他很受朱元璋喜爱,朱元璋也很早就立了他为太子,确定了他为皇位接班人。可惜天妒英才,在公元1392,视察陕西之后,因风寒病逝,年仅三十七。
次子朱樉,被封为秦王。曾因在封地有过失,被召回京城,太子朱标巡视秦地回来后,从中调解,后让其返回藩地。公元1395年,他受命征伐洮州叛乱,将其平定。但不幸的是,他在征伐过程中由于露宿山野得了瘴疠,没过多久就因这个病影响去世了,年仅四十。
三子朱棡,被封晋王。他很受朱元璋重用,权力比较大,加上人比较骄纵,导致有人甚至上告他要谋反,幸得朱标保全。公元1398年,朱棡因病去世,年仅四十。
四子朱棣,这个大家应该很清楚,他被封为燕王,后成为皇帝,在他统治时期明朝越来越强盛,开启了永乐盛世,公元1424年,朱棣在北征归途中去世,享年64岁。
五子朱橚,被封周王,是个文化人,对医学有研究,曾编著了有《救荒本草》等医学作品,对当时的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活了四朝,即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四朝。他比较坎坷,曾因离开封地被朱元璋废掉,建文帝时期因为是朱棣同母弟弟而被排斥,成祖时期又被指控谋反。好在他都撑了下来,于公元1425年去世,享年64岁。
六子朱桢,被封楚王,天资聪颖,为朱元璋所喜爱,曾在讨伐西南叛乱时,不亲莅军,被朱元璋所诘责,自此失宠。最终于公元1424年去世,享年61岁。
七子朱榑,被封齐王。性格残暴,有野心。建文帝时期,被建文帝借机削藩,废为庶人。朱棣登基后,恢复其藩王。但因又想图谋不轨,再被废为庶人,从此一直被软禁于南京,一直到死亡。公元1428年去世,享年64岁。
八子朱梓,被封潭王。因胡惟庸案被牵连,害怕被诛杀,一直焦虑不安。之后朱元璋召见他,由于害怕,他选择了与自己妃子一起自焚而死。
九子朱杞,被封赵王。无重大事迹,于公元1370年夭折,年仅一岁。
十子朱檀,被封鲁王。因才华横溢,礼贤下士,民声不错。但后来因作死服食金丹,导致毒发伤目而亡,年仅十九岁,这个属于自己作死的。
十一子朱椿,被封蜀王。喜欢读书,博学多才,在朝中有“蜀秀才”之称。一直在蜀地兢兢业业,于公元1423年去世,享年53岁。
十二子朱柏,受封为湘王。建文帝时期,被人告发谋反,被召京师询问时,选择自焚而死,年仅二十九岁。
十三子朱桂 ,被封豫王,建文帝时期被废为庶人。明成祖登基后,恢复王爵。公元1446去世,享年73岁。
十四子朱楧,先受封汉王,后改肃王。公元1420年去世,享年44岁,无重大事迹。
十五子朱植,被封辽王。在建文帝与朱棣矛盾重重之时,他没选择与朱棣联手,而是选择赴京师讨好建文帝。朱棣当皇帝后,对朱植当时不支持自己很不满,对他的态度很不好。所以他的结局是不咋好的,作为一个王他只留下有校厨役三百人。最终于1424年去世,享年四十八。
十六子朱栴,封庆王。他勤奋好学,十分忠孝,一直有不错的名气,所以朱元璋才会让他作为重要藩王,主持边塞大局。后来因被很多人参奏不法,让明英宗对他猜忌,导致朱栴郁郁成疾,一病不起,最终病逝于王府,享年61岁。
十七子朱权,被封宁王。在靖难之役时,被朱棣绑架,被逼迫反叛建文帝。朱棣即位后,将其改封于南昌,对其进行迫害,朱权没办法,寄托于道教,最后郁郁而终,享年七十岁。
十八子朱楩,封岷王。建文帝时期,因被西平侯沐晟告发不法,被废为庶人。朱棣登基后,虽被恢复爵位,但朱棣对他也不放心,将其他削除护卫、官属,之后还曾将其从云南迁至湖南。公元1450年去世,享年71。
十九子朱橞,被封为谷王。在助朱棣登基中有大功,于是居功自傲,骄横霸道,被朱棣被废为庶人,之后入狱,最终在狱中去世,享年四十九。
二十子朱松,虽受封韩王,但未就藩。无重大事迹。于1407病逝于南京,年仅28岁。
二十一子朱模,封沈王。无重大事迹。公元1431年去世,享年五十一岁。
二十二子朱楹,被封安王。无重大事迹。公元1417年去世,年仅三十五岁。
二十三子朱桱,封唐王。也无重大事迹。公元1415去世,年仅二十九。
二十四子朱栋,被封郢王。公元1414病逝,年仅二十六。
二十五子朱彝,封为伊王。为人残暴,封地百姓深受其害。公元1414年病死,年仅26岁。残忍之人,活的短,也算恶人有恶报。
二十六子朱楠,出生一个月后夭折。
以上就是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总的来说还是长寿的还是比较多的,大多也属于安享晚年的那种。
朱元璋26个儿子叫什么名字每个人的下场各是什么样
朱元章共有26个儿子,分别是:
朱标,长子,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后出)
朱樉,次子,秦愍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棡,三子,晋恭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棣,四子,明成祖(硕妃出,但自称孝慈高皇后出)
朱橚,五子,周定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桢,六子,楚昭王(胡充妃出)
朱榑(1364年-1428年),
七子,齐王(永乐朝废为庶人)(达定妃出) 朱梓(1369年-1390年),
八子,潭王(洪武朝自焚死)(达定妃出) 朱杞,
九子,赵王(幼殇) 朱檀,
十子,鲁荒王(郭宁妃出) 朱椿(1371年-1423年),
十一子,蜀献王(郭惠妃出) 朱柏(1371年-1399年),
十二子,湘献王(胡顺妃出) 朱桂(1374年-1446年),
十三子,代简王(郭惠妃出) 朱柍,
十四子,肃庄王(郜氏出)
朱植,十五子,辽简王(韩妃出)
朱栴,十六子,庆靖王(余妃出)
朱权,十七子,宁献王(杨妃出)
朱楩,十八子,岷庄王(周妃出)
朱橞,十九子,谷王(永乐朝废为庶人)(郭惠妃出) 朱松,
二十子,韩宪王(周妃出) 朱模,
二十一子,沈简王(赵贵妃出)
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 朱桱,
二十三子,唐定王(李贤妃出) 朱栋,
二十四子,郢靖王(刘惠妃出) 朱㰘,
二十五子,伊历王(葛丽妃出) 朱楠,二十六子。
朱元璋儿子们的结局
朱元璋儿子们的结局如下:
长子朱标
生母马皇后,朱元璋称吴王时,立朱标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朱标从小接触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在诸王中威信最高。洪武二十五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谥“懿文太子”。建文元年追尊为孝康皇帝。
次子朱樉
生母为马皇后,朱樉幼年聪慧,严毅英武,1370年获封秦王。朱樉曾奉命征讨洮州并获胜,以此受到的赏赐极多。1395年,朱樉薨逝,享年39岁,谥号为愍,王妃殉葬。其子秦隐王朱尚炳嗣爵。秦王位号共传十一世,十六王。
三子朱棡
生母为马皇后,九大攘夷塞王之一,1370年获封晋王并就藩太原。朱棡骄纵不法,被人上告欲谋反,幸得朱标调护求情才免于被罚。是时,帝念边防甚,且欲诸子习兵事,诸王封并塞居者皆预军务。而晋、燕二王,尤被重寄,数命将兵出塞及筑城屯田。1398年,朱棡薨逝,享年40岁,谥号为恭。
四子朱棣
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初封燕王并就藩北平。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打败建文帝,于1402年在南京称帝,在位二十二年。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并迁都北京,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五子朱橚
生母为碽妃,朱棣的胞弟,1370年获封吴王,1378年改封周王。朱橚好学,能辞赋,曾组织编写过多部医书,可谓多才多艺。1425年,朱橚薨逝,享年64岁,谥号为定。
朱元璋的几个儿子命运都如何
纠正下,朱元璋有记载的一共有26个儿子,并非24个儿子。我们最为熟悉的应该是太子朱标与燕王朱棣了,但其他的可能有些陌生,这里我来为大家提及一下。
长子朱标,即后来建文帝的生父。他生性仁慈、敦厚,在兄弟、大臣们之中也很有威信,他很受朱元璋喜爱,朱元璋也很早就立了他为太子,确定了他为皇位接班人。可惜天妒英才,在公元1392,视察陕西之后,因风寒病逝,年仅三十七。
次子朱樉,被封为秦王。曾因在封地有过失,被召回京城,太子朱标巡视秦地回来后,从中调解,后让其返回藩地。公元1395年,他受命征伐洮州叛乱,将其平定。但不幸的是,他在征伐过程中由于露宿山野得了瘴疠,没过多久就因这个病影响去世了,年仅四十。
三子朱棡,被封晋王。他很受朱元璋重用,权力比较大,加上人比较骄纵,导致有人甚至上告他要谋反,幸得朱标保全。公元1398年,朱棡因病去世,年仅四十。
四子朱棣,这个大家应该很清楚,他被封为燕王,后成为皇帝,在他统治时期明朝越来越强盛,开启了永乐盛世,公元1424年,朱棣在北征归途中去世,享年64岁。
五子朱橚,被封周王,是个文化人,对医学有研究,曾编著了有《救荒本草》等医学作品,对当时的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活了四朝,即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四朝。他比较坎坷,曾因离开封地被朱元璋废掉,建文帝时期因为是朱棣同母弟弟而被排斥,成祖时期又被指控谋反。好在他都撑了下来,于公元1425年去世,享年64岁。
六子朱桢,被封楚王,天资聪颖,为朱元璋所喜爱,曾在讨伐西南叛乱时,不亲莅军,被朱元璋所诘责,自此失宠。最终于公元1424年去世,享年61岁。
七子朱榑,被封齐王。性格残暴,有野心。建文帝时期,被建文帝借机削藩,废为庶人。朱棣登基后,恢复其藩王。但因又想图谋不轨,再被废为庶人,从此一直被软禁于南京,一直到死亡。公元1428年去世,享年64岁。
八子朱梓,被封潭王。因胡惟庸案被牵连,害怕被诛杀,一直焦虑不安。之后朱元璋召见他,由于害怕,他选择了与自己妃子一起自焚而死。
九子朱杞,被封赵王。无重大事迹,于公元1370年夭折,年仅一岁。
十子朱檀,被封鲁王。因才华横溢,礼贤下士,民声不错。但后来因作死服食金丹,导致毒发伤目而亡,年仅十九岁,这个属于自己作死的。
十一子朱椿,被封蜀王。喜欢读书,博学多才,在朝中有“蜀秀才”之称。一直在蜀地兢兢业业,于公元1423年去世,享年53岁。
十二子朱柏,受封为湘王。建文帝时期,被人告发谋反,被召京师询问时,选择自焚而死,年仅二十九岁。
十三子朱桂 ,被封豫王,建文帝时期被废为庶人。明成祖登基后,恢复王爵。公元1446去世,享年73岁。
十四子朱楧,先受封汉王,后改肃王。公元1420年去世,享年44岁,无重大事迹。
十五子朱植,被封辽王。在建文帝与朱棣矛盾重重之时,他没选择与朱棣联手,而是选择赴京师讨好建文帝。朱棣当皇帝后,对朱植当时不支持自己很不满,对他的态度很不好。所以他的结局是不咋好的,作为一个王他只留下有校厨役三百人。最终于1424年去世,享年四十八。
十六子朱栴,封庆王。他勤奋好学,十分忠孝,一直有不错的名气,所以朱元璋才会让他作为重要藩王,主持边塞大局。后来因被很多人参奏不法,让明英宗对他猜忌,导致朱栴郁郁成疾,一病不起,最终病逝于王府,享年61岁。
十七子朱权,被封宁王。在靖难之役时,被朱棣绑架,被逼迫反叛建文帝。朱棣即位后,将其改封于南昌,对其进行迫害,朱权没办法,寄托于道教,最后郁郁而终,享年七十岁。
十八子朱楩,封岷王。建文帝时期,因被西平侯沐晟告发不法,被废为庶人。朱棣登基后,虽被恢复爵位,但朱棣对他也不放心,将其他削除护卫、官属,之后还曾将其从云南迁至湖南。公元1450年去世,享年71。
十九子朱橞,被封为谷王。在助朱棣登基中有大功,于是居功自傲,骄横霸道,被朱棣被废为庶人,之后入狱,最终在狱中去世,享年四十九。
二十子朱松,虽受封韩王,但未就藩。无重大事迹。于1407病逝于南京,年仅28岁。
二十一子朱模,封沈王。无重大事迹。公元1431年去世,享年五十一岁。
二十二子朱楹,被封安王。无重大事迹。公元1417年去世,年仅三十五岁。
二十三子朱桱,封唐王。也无重大事迹。公元1415去世,年仅二十九。
二十四子朱栋,被封郢王。公元1414病逝,年仅二十六。
二十五子朱彝,封为伊王。为人残暴,封地百姓深受其害。公元1414年病死,年仅26岁。残忍之人,活的短,也算恶人有恶报。
二十六子朱楠,出生一个月后夭折。
以上就是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总的来说还是长寿的还是比较多的,大多也属于安享晚年的那种。
朱元璋杀了多少儿子
朱元璋没有杀自己儿子,朱元璋死的比较蹊跷的3个儿子的真正死因如下:
1、朱元璋七子朱搏:朱搏在洪武年间参与过北征,所以他居功自傲,到了建文年间,因为有叛变的意图被建文帝借机削藩,废除为庶人,囚禁在京城四年。靖难之变后,明成祖恢复其王位,但几年后又因为意图不轨,被废为麻人,最后在南京软禁到死。所以和朱元璋没什么关系。
2、先璋九子朱杞:1岁的时候就天折了,这个肯定不是朱元璋杀的。
3、朱元璋八子朱梓:在胡惟庸案件中,朱梓的妃子潭王妃的弟于琥牵涉其中被诛,潭王妃的父亲虽然已经死了,但也被追列于胡党之中,所以朱梓当时害怕极了,担心自己也受到牵连。当时朱元璋想安慰朱梓,就让人找朱梓进宫,结果朱梓异常惊恐,最后选择了和潭王妃一同自焚而死。
朱元璋晚年凄凉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其中嫡出的有5个,分别是长子太子朱标、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晋王朱棡(gāng)、四子燕王朱棣、五子吴王(后改为“周王”)朱橚,他们名义上都是马皇后的儿子,按照古代长幼尊卑的思想,嫡出的儿子身份地位要高,朱元璋最为看重他们。
太子朱标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朱标一死,大明储君位置空悬,朱元璋考虑了九个月之久,最终才确定让皇孙朱允炆继承皇位,在这期间,朱元璋不是没有考虑包括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在内的其他儿子,选定朱允炆注定要付出代价,那就是杀戮功臣。
对各地藩王的势力,朱元璋并没有过多担心,因为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等人,彼此之间可以互相牵制,朱元璋也就没有采取措施限制,没有削减各地藩王的力量,但这个平衡还是被慢慢打破,归其原因就是秦王和晋王的相继离世,这让朱元璋猝不及防。
太子朱标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去世,秦王朱樉是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去世。晋王朱棡之死给了朱元璋致命打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年仅四十岁的晋王也是出征回来后就去世。
朱元璋去世前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藩王之间互相牵制已经不存在,嫡子之中属燕王朱棣最大,所谓的“尾大不掉”之势也已经形成,朱元璋临终说了句“燕王不可不虑”,朱元璋去世的第一年,建文帝就开始了削藩,但最终还是被燕王朱棣取而代之。
朱元璋儿子们的结局是什么
1、太子——朱标。早逝,追封明兴宗。
2、秦王,建藩国于陕西西安府。李自成攻破西安,朱存枢投降被俘。
3、晋王,建藩国于山西太原府。李自成攻陷山西,晋王朱求桂与秦王朱存枢均被俘,入北京,不知所终。
4、燕王,建藩国于北平府,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燕王朱棣以一隅灭天下,四年“靖难”,攻破南京,夺得帝位,迁都北平,改名北京,传14帝,崇祯17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尽,明朝灭亡。
5、周王,建藩国于河南开封府。
崇祯十四年冬,李自成攻开封,朱恭枵出告示,杀贼一人者,赏黄金50两,贼久攻不克解围散去。明年四月,李自成再围开封,决河灌城,死者数十万,城破后,朱恭枵及其家眷被明军救出,不久去世,其孙南走,死于广州。
6、楚王,建藩国于湖广武昌府。张献忠劫掠湖广,兵至武昌,俘虏朱华奎,沉入江中,诸子嗣无幸免者。
7、齐王,建藩国于山东青州府。
朱榑曾率军多次配合燕王朱棣北征蒙古,以武略自喜,性情凶暴,多行不法,与诸将争功,明太祖召其至南京,废为庶人,与周王一同禁锢。此后燕兵攻破南京,建文帝不知去向,明成祖将齐王朱榑释放,回到藩国,愈加骄纵,图谋造反,杀人灭口。永乐四年来朝,廷臣弹劾齐王,明成祖遂将其拘押,废为庶人,封国废除。
朱元璋的那些儿子们最后是什么结局
朱元璋是真正意义上的劳模皇帝,他比任何一个皇帝做的事情都多,每天忙过来忙过去,当年他在位的时候杀了不少官员。虽然这些官员很多都是罪有应得。但是这些官员死了以后谁来干活呢?全部都是朱元璋来的,可见朱元璋的精力旺盛,那么朱元璋正精力旺盛的人,一共生了多少个儿子呢?
朱元璋一共生了有二十六个儿子,还有十六个女儿。朱元璋没想到每天忙的要死居然还有这么多精力。以下重点说一下其中的几个儿子。
第一个儿子就是朱标,也就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他妈是马皇后,朱标就是嫡长子,朱元璋也非常喜欢这个儿子。还给他请了时最厉害的大儒宋濂对他培养。朱标相比于朱元璋来讲,朱元璋是一言不合就杀人,朱标反而很温和。很可惜朱标在洪武25年的时候感染风寒病逝。
第二个叫做朱樉,也是马皇后生的,但是朱樉在39岁的时候就死了,然后被封为秦王。
第三个叫朱棡,也是马皇后生的,在1370年的时候被封为晋王。但是这货不是什么好东西,性格骄纵,被人告上去想要谋反,还是朱标救了他一命,然后朱元璋就把他分到边塞。1398年的时候,朱棡死了,享年40岁。
第四个就是朱棣,大家都知道就是明成祖,后来发动靖难之役,在1402年的时候称帝,迁都改革,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史称永乐盛世。
第五个是朱棣的弟弟朱橚,先是被封为吴王,后来又分为周王,这个也是多才多艺,还写过医书,后来在1425年的时候死了,享年64岁。
第七个儿子朱榑,在1370年的时候,被封为齐王,还参加过北伐,也是一个性格骄狂的人,结果在文帝登基后,直接把他废为庶人。明成祖上来后,把他王爵恢复了,但是几年之后,又把他废了,最后软禁致死,1428年的时候朱榑死了,享年64岁。
给十个儿子朱檀,也算是一个很有文采的人,但是喜欢吃那些金丹,最后毒发身亡,年仅20岁。
重点说一下第十七个儿子,这个人叫朱权,被封为宁王,当时靖难之役的时候,朱棣要造反。但是自己力量很弱就去找朱权借兵。但是朱权怎么肯给啊,他还想坐山观虎斗呢。于是朱棣就用计把他骗出来。成功的把朱权绑在了自己身上。最后成功后,把朱权封到了一个荒凉的地方——江西,那个地方在明朝就是很荒凉。后来朱权的子孙造反,结果四十二天就被王阳明给平了。
其他的要么就死的早,要么就没啥事迹。也就懒得写了。就前面那几个打酱油的我都不想写,实在是生的早,好歹给个露脸的机会。
朱元璋有26个儿子,为何却没人和朱标争位
作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共生下26个儿子。不过,朱元璋却始终独宠大儿子朱标,以及皇太孙朱允炆这一脉。即使后来打赢“靖难之役”当上皇帝的朱棣,起初也并非是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朱元璋其他25个儿子,为何没人敢和朱标争太子之位?就连堂堂的永乐大帝朱棣,也只能等到朱元璋去世后才敢反水。
说这个问题之前,先和大家简单说下朱标。
朱标出生于1355年,他是朱元璋和原配马皇后的儿子,从小熟读儒学经典,性格仁慈宽厚。
无论待人接物,还是行为处事,作风与剽悍果敢的朱元璋都有着天差之别。此外,史书记载朱标体型臃肿,且腿部有残疾,走路行动不便。
每逢上朝时,朱标都需要有俩人搀扶,才能颤颤巍巍走上朝堂。因此,单从朱标的外部条件看,他远不如英明神武的朱棣。
但奇怪的是,朱元璋即便与朱标爆发过直接冲突,也始终未曾想过剥夺朱标的太子之位。
细细深究的话,其实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这才让朱标的太子之位十分稳固。就连后来的永乐大帝朱棣,在当时也不敢妄加造次。
第一点,朱标深受朱元璋喜爱,以及朱元璋的小农意识在作祟。
不论明史,还是其他官方正史均有相关记载,朱标从小便跟随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朱元璋建立大明,他对马皇后的爱始终不减。
朱标作为他的嫡长子,虽说外形体貌不堪,且身有残疾,但朱元璋却十分宠爱他这个儿子。
朱元璋父母兄弟皆早亡,当过乞丐,做过和尚,吃了不少的苦,对血缘亲情的重视超乎常人。
说个事儿,朱文正这个人,相信很多同学应该不陌生。他的父亲是朱元璋的大哥朱兴隆,朱文正打起仗来也是一把好手,战功卓越。但后来对朱元璋的封赏不满,想投靠张士诚。
朱元璋得知后,便将其软禁,最后抑郁而终。按此时来说,朱元璋对朱文正这一家子基本已经死心了。
但在1370年,朱元璋将朱文正八岁的儿子朱守谦,封为靖江王,就藩桂林。虽是郡王,但待遇规模都与亲王相仿。
可是这个朱守谦也是横行不法,在地方横征暴敛,导致云南军民怨恨。朱元璋曾给过多次机会,最终无可奈何,将其安置于凤阳。
但即便如此,朱元璋也没有痛下杀手,相反又以曾侄孙朱赞仪,也就是朱守谦的长子为靖江王世子。做到这个份上,朱元璋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对兄长侄子一门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陪伴在身旁的长子朱标呢?
此外,朱元璋是彻彻底底的赤贫出身,他的小农意识在作祟。
什么叫做小农意识?
简单来说,朱元璋认为他和马皇后、朱标才是亲如一家人。其他妃子、小妾,还有她们生出的儿子,只能算作有血缘关系,但并不被囊括在继承大统的范围内。
说得更简单点,朱元璋即便当上皇帝,但他内心深处,还是遵循我国古代那套“长子继承父业”的思想。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原配,朱标又作为长子,于情于理,朱元璋都想着把家业交给朱标来继承。
即便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但他还是将对朱标的宠爱,全部转嫁到皇太孙朱允炆的身上。
自始至终,这位洪武大帝就从来没有承认过其他儿子的正统地位,更莫论将皇位交给他人继承,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国现在还有不少重男轻女,以及偏爱大儿子的家庭门户。不少具有守旧观念的父母认为,大儿子是一家顶梁柱,在日常生活还有分家产时,大儿子一方总是能分到更多的东西,这在我国古代也是时有发生。
而朱元璋他就是彻彻底底的小农意识,朱标才是他最为宠爱的大儿子。其他25个子嗣只能分点边角料,无法和嫡长子相提并论。
第二点,从礼法上看,朱标嫡长子的地位十分稳固。
朱标虽然有许多外在缺陷,但朱标乃是马皇后和朱元璋的嫡长子。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他的皇位自然是要交给长子朱标来继承。
那么,从第二点再结合第一点来看,朱标既有合法继承的身份,同时他又最受朱元璋的喜爱。他成为大明朝唯一的正统合法继承人,肯定是说得过去的。
再者,自洪武十年后,朱元璋就下令“ 朝中政事先启请太子处分,然后奏闻 。”历代皇帝都很难做到放手让太子参与政务,因为会对自己的皇权产生威胁。可朱标主持朝政达十五年之久,都未曾听到朱元璋有什么不满,可见对朱标有着极大的信任和宠爱。
除此之外,朱标也并无纨绔之习,他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性格仁慈宽厚,对待兄弟手足之情,十分看重。又尽心受教,对宋濂等人言必称师父。这样的儿子,谁不喜欢?
而且古代汉族对第一个儿子都非常看重,也非常喜欢,它代表着古人后继有人,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
朱元璋光儿子就有26位,真要个个爱得一样深,显然不现实,根本顾不过来。况且朱元璋还有女儿、后妃,国家大事等等,哪有那么精力去管其他儿子?只能将精力放在长子身上。
第三点,朱标当时身边已经有了一批铁杆心腹。
朱元璋派遣文臣第一人宋濂,作为太子太傅,悉心指导朱标。同时,徐达、常遇春、胡大海等开国元勋,也支持朱标。
经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东宫太子朱标身边跟随了一大波明朝开国元勋。诸如宋濂是当时明朝最有威望的文臣,有宋濂在,朱标可以控制无数文人思想,也能掌控舆论。徐达、常遇春、胡大海这些武将手握雄兵。
有这样一众文臣武将支持,除了朱元璋,还有谁能通过武力和其他手段对朱标构成直接威胁?
再者,朱标的威望在众皇子中还是很高的,当时的朱棣,怕是不会有造反的胆子或者想法。
即便朱棣后来造反,那也是因为他实在无路可走。建文帝朱允炆刚一继位,就接连废掉五王,将自己叔父逼死囚禁,对朱棣欲置死地,朱棣岂能束手就擒?
总体来说,朱标是嫡长子,在众皇子中又有威望,身边又有朱元璋培养的一批辅佐班子。文有宋濂,武有徐达、常遇春。纵观朱元璋的其他25位皇子,谁有这个实力和胆子,能和朱标一较高下?
天时地利人和,朱标几乎全占了!其他皇子纵然有想法,也没那个实力。
自古帝王最无情,朱标太子之位稳固,稍有不慎,这些人还会丢掉性命,得不偿失。安心当一个王,岂不快哉?
参考资料:《明史》《御制纪非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