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电视剧《天下粮田》和《大清官》都成功地塑造了刘统勋这一清官形象,但刘统勋在民间舆论口碑里还是敌不过自己的儿子刘墉“刘罗锅”,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刘统勋是刘墉的老爸
怪只怪那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刘墉诙谐幽默,和肥头大耳的和珅你一句我一句地互掐,其角色通俗又接地气还是正义化身,实在让人过目不忘,自然比刘统勋那种正襟危坐的纯正派角色更能留下印象。
而事实是刘统勋作为乾隆朝前中期的重臣,他的政治地位和成就远远超过其儿子乾隆朝后期的刘墉。
《天下粮田》刘统勋
刘统勋任东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入军机处,还当过几年军机处领班,位级人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真宰相”。而刘墉顶多就体仁阁大学士,吏部尚书,从来没有入过军机处,也就是说他没有进入过最高领导班子。
小刘刘墉的“宰相”帽子是老百姓给的,他虽然在官场上也不含糊,虎父无犬子么嘛,但在电视剧播出以前支持他名声的主要来源还是其书法造诣
展开全文
刘统勋当官更不得了,能被《清史稿》啧啧赞誉的高官很少,刘统勋被誉为当政既“缜密”又“通敏”,按现在话讲就是态度严谨守原则而行动通达又敏锐,是乾隆初期能和康熙年间于成龙相提并论的廉吏。
乾隆刚刚接班的时候,鄂而泰,张廷玉,讷亲等元老的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你别看张廷玉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在精明强悍的雍正面前哆哆嗦嗦,一派服帖,这些人在政治手腕还没老练的新主子跟前可绝对不会这样。
这也是新皇帝不大喜欢老皇帝留下的所谓重臣,雍正就不喜欢康熙的人,同样乾隆也不喜欢雍正的宠臣。
这档口,乾隆看中了刚正不阿的刘统勋,让刘统勋出任“督察院左都御史”,老皇帝传下来的人,面子上还得留一点给他们,但绝对需要在他们翘尾巴之前戳一戳,既是提醒也是警告,别再欺生我这个新手。
“通敏缜密”的刘统勋立刻得到响应,不久就上疏直指张廷玉,提醒他“历事三朝,晚节当慎”,讷亲是“同僚争避其锋,请加训示”。
好一个老刘,用词“缜密”,没有指出你们几个实实在在哪里犯了错,只是请你们不要卖老资格,言行“当慎”,就是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同时又给乾隆皇帝留下了操作空间,皇帝眼前的本意也不是要故意找茬把他们撸下来,让他们感到时刻有人有眼睛盯着他们,感到自危才是目的。估计当皇帝打开奏折,看到刘统勋的文章,面不改色却心中暗喜,怎么老刘就这么善解朕意呢,一定会给“通敏”的刘统勋点一个赞。
不出所料,乾隆只是责令他们个个“自勉”,警示了老臣,资格浅的小辈自然更会加紧尾巴。君臣这出配合默契,我唱开头,你收官结尾,既教育人又团结人,好戏的典型。皇帝耍弄权术初露锋芒,也意味着和乾隆心思默契的刘统勋从此仕途一帆风顺。
刘统勋去世后,乾隆亲临并赏银二千两,赐谥号“文正”,入祀贤良祠,这可是文官生后的最高待遇了,想那张廷玉为了这些孜孜以求,差点和乾隆闹翻。
更可贵的是,六年后乾隆皇帝在作诗时还提及刘统勋,“得古大臣风,终生不失正”。封建王朝大臣死后清算是常事,能让喜新厌旧的乾隆皇帝多年后再能想起老刘,他地下有灵也应该为乾隆点赞颂歌了。
所以刘墉的那些事在老刘面前是小巫见大巫,电视剧里刘墉的嘻笑怒骂是戏说而已,他也不曾斗过和珅,他刘墉进士出身,有才学是不假,但他的仕途有部分是乾隆念在老刘的情面上,这一点不得不承认。
PS: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图片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