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清朝科举|皇帝殿试出上联测试状元才华,谁料状元郎下联绝了_科举_乾隆_刘墉

古代的科举制度,本意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然而有时候这种科举制度有时候会成为贪官污吏的一种敛财方式。

01

说起贪官污吏利用科举以公谋私,最有名的莫过于清朝乾隆年间了。

刘墉还未做官的时候,当初和自己的同乡去参加科考,在京城的棋馆里偶遇了微服出巡的乾隆皇帝,二人在棋艺上进行了一番厮杀,最终以刘墉获胜收尾。就这样,刘墉和乾隆有了第一次的相识。

刘墉本是考生之一,因为他也接触到了一些科举的内幕,知道京城有人买官卖官,于是直接把此事报告给了皇帝。

皇帝一听这还了得,立马把状元郎传到殿堂亲自测试,这不试不知道,一试差点鼻子都气歪了。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02

状元郎跑进殿堂以后,皇帝为了测试状元郎的真才实学就出对子考考他。乾隆略一思索出题:“一行征雁向南飞”。

状元郎一听这上联,那他也不甘示弱,直接对出下联:“两只烤鸭往北走”。虽然这对联对的工整,乾隆却是听得脑袋嗡嗡的。

展开全文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乾隆心想我这是给你对对子呢,不是给你讨论美食呢,于是又强调了一遍:我说的是一行征雁,出征的征。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状元郎也不甘示弱地答道:学生说的是两只烤鸭,烤熟的烤。乾隆听完鼻子都气歪了,最后直接命人给状元郎送了盒饭。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03

这虽然只是科举的一个小片段,但也正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科举考试的缩影就体现了当时官场的腐败程度。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为什么官场会出现如此恶劣的程度呢?就算是皇帝不现场测试,难道这些状元上任以后就不会被发现吗?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和清朝的科举制度有着直接的联系。

04

据《清史稿》记载:“清制,入官重正途,自捐例开,官吏乃以资进。”这里就是说如果要想当官,就需要通过科举制度才可以。但是这儿也有例外情况,在国家遭逢战乱或者需要赈灾等特殊情况的时候,各地富豪是可以通过补充国库来换取自己的官位。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一些贪官污吏才逐渐地从中嗅到了商机,利用官场制度的特殊性为自己谋福利。

图片来源:网络

05

乾隆时期,官场腐败,买官现象严重。那些通过金钱换取官职的人员入职以后又想着利用自己的职位挣到更多财富。

在这种恶性循环下,真正有才华却没有财富支撑的人已经很难进入官场发挥才华,而那些花钱进入官场的人,他们想着挣钱而忽视了民生问题。

随着科举制度的名存实亡,乾隆年间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从此,中国就逐渐地和世界上其他国家拉开了距离。

图片来源:网络

如果当初清朝科举制度没有变得那么腐败,也许现在中国早就成了世界第一强国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