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去蹭饭,被嫂子厌恶,称帝后他这样对待自己的大嫂_刘邦_大嫂_皇帝

我们都知道刘邦年轻的时候,就是一个街头小混混,虽然挂职做了个亭长,但是每天都是和一群酒肉朋友在一起厮混。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刘邦率领义军抗秦,最终在楚汉相争时期击败了项羽,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从一个混混做到了皇帝,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刘邦出生于沛丰邑,与卢绾同年同月同日生,刘卢两家就此成为世交。根据史书记载,刘邦年轻人为人懒惰,从来不愿意下地干活,所以被父亲教训,要刘邦像哥哥看齐,但刘邦从来都听不进去。后来刘邦做了皇帝,还拿此事取笑过父亲,说曾经父亲看不起自己,说自己不如哥哥,如今一个做了帝王一个还是农民。

由于父亲的嫌弃,甚至不愿意给刘邦做饭吃,还没有成亲的刘邦,只能去自己哥哥那里蹭饭吃。刘伯是刘邦的大哥,对弟弟十分照顾,每次刘邦来蹭饭,刘伯总是十分热情。可刘伯家里并不富裕,家里还有妻儿子女要供养,所以刘伯的妻子,对刘邦经常来蹭饭吃一事意见很大。

那时候刘邦不仅自己常去蹭饭,还偶尔带他的狐朋狗友一起去,刘伯疼爱弟弟,便没有说什么,可刘邦的大嫂对此常常向刘伯抱怨。后来刘伯去世,大嫂对不欢迎刘邦来蹭饭这件直接摆在了脸上。古代女子的名声最重要,即使是叔嫂也需要避嫌,刘伯去世以后,按理说刘邦已经不方便去大嫂家里了。然而刘邦这人,仍然经常去蹭饭,这让大嫂很是恼火。

展开全文

有一次,大嫂远远瞧见刘邦和朋友走过来,于是赶紧走到厨房,使劲用勺子刮着锅底。刘邦走近听到声音,以为大嫂已经吃过了已经在洗碗了,于是就招呼着朋友们回去了。可刚走出院子,刘邦看到桌上还有饭,他一下明白大嫂用意,之后便再也没来蹭过饭了。刘邦就这样被大嫂赶出了家门,那么刘邦当上皇帝后,是如何对待大嫂的呢?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成为了汉朝第一位皇帝,史称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后,将刘家子弟都封了侯,唯独没有封大哥刘伯的儿子,只是将大哥追封为武哀侯。父亲刘太公询问刘邦,为什么不封大哥儿子刘信,刘邦答道::“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

意思是大哥的儿子我没忘,但他的母亲做人厚道人,只是刘邦对于年轻时大嫂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一直记着仇呢。不过刘邦最后还是封了大哥的儿子刘信一个羹颉侯,其中“羹颉”的意思是用勺子刮锅底,我想刘邦当时肯定是故意这样做的,用这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对当时大嫂做法的不满。其实刘邦内心还是对大嫂一家还是不错的,封刘信为羹颉侯只是为了气一气大嫂,在刘邦死后,吕雉掌权又将刘信的羹颉侯降了一级,成了羹颉君,不过总的来说比起当时普通百姓的日子要好的多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