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曹操是皇帝吗他生前当过皇帝吗
- 魏武帝是谁曹操没当皇帝为什么叫魏武帝
- 魏武帝曹操在中国封建帝王里属于什么档次
- 汉武帝、光武帝、魏武帝、晋武帝、宋武帝按军事才能如何排名
- 魏武帝北征乌桓究竟多艰难,哪位功劳最大
- 曹操没有登基称帝,为何还有“魏武帝”的名号
- 为什么西汉孝文帝可以简称汉文帝,北魏孝武帝不能简称魏武帝
曹操是皇帝吗他生前当过皇帝吗
导语:曹操是皇帝吗?他生前当过皇帝吗?
曹操至死都没能荣登九五之尊!不是他不想,是臣妾办不到。他最大的官职是魏王,挟天子而令诸侯,算个“土皇帝”。
离帝位仅一步之遥,曹操为什么就是迈不出这一步?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后,北方基本统一。这时候的曹操兵强马壮,将士归心,权力高度集中,已基本满足了称帝条件。而在此后的十二年内,直到曹操64岁逝世,他始终“ 挟天子而令诸侯”而不称帝,是出于下面这些原因:
一、心存汉室,愿作周公
这点可能很多人不认同。暂缓吐槽,且听我细细道来!
少年的曹操就是京城的浪荡公子,和袁术、袁绍这些人灯红酒绿,他对汉朝是有感情的。当何进要引董卓进京时,他就反对过。后来也是应该刺董才亡命天涯。他从小就立志匡扶汉室。
后来他一路杀伐,攻城略地,跟诸侯各种混战,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他也深感汉室已是穷途未路,绝难再振。但他还是不想自己去破坏它。
这点我们从他的诗中就能感受得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把自己比作周公,一心治国却没有夺权之心。
在“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坠”中,他又把自己比作西伯侯,始终是汉臣。
二、汉朝虽腐,但仍有不少铁粉
大汉存胙400年,也曾金戈铁马,也曾气势辉煌。到东汉 未年虽已腐朽不堪,但仍有不少死忠。其中的代表人物荀彧和关羽应该给曹操很深感触,让他再不愿去尝试。
荀彧荀文若是曹操的第一谋士,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两人关系也很好,曹操曾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是我的张良呀!但睿智的荀文若竟因曹操称魏王而开始离心离德,最后殉汉。这事给曹操打击很大!
关羽降他时提的条件就是:降汉不降曹!后来无论对谁,亮的旗号也一直是献帝封的“汉寿亭侯”,不管跟刘备有多深情义都不用刘备给封的官讳。
第一的勇将跟第一的谋士都心存汉室,可见这种人并不在少数。
汉心还在,弃汉弃心。
三、袁术称帝,孙坚拥玺的前车之鉴
孙坚因为得了传国玉玺,起了有帝命的非分之想而死于非命。袁术当时家门显赫、兵强马壮,自己手中还有传国玉玺,竟然就称起了帝。结果众叛亲离,四方诸侯群起而攻之。最后落得个如丧家之犬,吐血而亡。
曹操可能也有这方面担心。一旦称帝便丧失了自己现有政权的合理性,最终落个孙坚袁术一般的下场。
四、怕受人利用,让人渔利
在吴、蜀闹掰时,假意屈从于曹操的孙权曾给他一封劝进信,曹操看了这封信说:这小子是要把我放火上烤呢!说罢撕了。
孙权劝进,自有其目的。而曹操睿智不从,自有其原因。
公元219年,曹操逝世,终年64岁。终其一生,有称帝之力而最终放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儿子曹丕继位,于220年由献帝禅位称帝。开国魏!
【温馨提示:长相思,淡忘忆,相见不如怀念。尊崇原创,不忘初心。自古胡说容易,码字太难;既然有缘与您于此相遇,期待文笔相谈。如您认可“淡忘忆”,请关注赞赏分享,指正雅评留言,不胜感激!】
魏武帝是谁曹操没当皇帝为什么叫魏武帝
魏武帝是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北方,称“魏王”。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去世,他儿子曹丕继位。曹丕没有曹操那样的耐心,直接勒令汉献帝禅位给他,曹丕自己登基当了皇帝,建立魏国。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所以曹操被称为‘魏武帝“。
魏武帝曹操在中国封建帝王里属于什么档次
谢邀。
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影响比较大的历史人物,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档次应该属于前列。
首先,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群雄逐鹿,英雄辈出,曹操以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抢占先机,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剿灭诸侯。发展生产,广纳人才,统一北方,使当时社会得到稳定和发展。只是当时遇到了吴、蜀两大集团强大对手,未能一统天下,但放眼历代帝王开创者,其政治主张及远见也不过如此。
二是杰出的军事家。曹操的军事才能甚至高于历史上历代杰出帝王。后世举凡必称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但论军事才能及实战经验曹操应不在其下。三国时期英雄、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曹操创造出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可谓经典,为后世留下了津津乐道的军事题材和佳话。
三是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曹操及(三曹),代表了建安文学风骨,建安七子等集聚在曹操手下,继承和开创了建安文学新风。曹操的诗歌和散文均有名篇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综合来看,虽然曹操未能统一天下,也未能称帝,不是一个一统天下的帝王,论其功业可能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稍逊风骚,但论其在历史上的才能丝毫不逊色于一流帝王。
汉武帝、光武帝、魏武帝、晋武帝、宋武帝按军事才能如何排名
导语:
按军事才能来排名,汉武帝刘彻可以首先排除。刘彻庙号武,他自己可是从未带兵打仗的。汉武帝更多的才能是政治天赋和帝王权谋,治国方略。晋武帝司马炎就是一个纨绔,他不会打仗就算了,治国也无能。所以,按军事才能只有三个人可排名,魏武帝曹操,汉光武帝刘秀,宋武帝刘裕。第一名给光武帝刘秀,凭他统一中国,就可胜过曹操,刘裕。
一,天命之子,白衣起家,马上天子刘秀。
刘秀出身可以说只是一个布衣普通老百姓,虽然挂个皇室后代名份,但也只是一个平民。只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天下大乱时,时势造英雄。刘秀随兄长刘演揭杆而起,反抗王莽暴政。从此戎马天下,逐鹿中原。他一生打仗无数,军事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至。公元25年刘秀自立称帝,十二年血战消灭河北,关东,陇右,西蜀割据势力,一统天下!
其中最让刘秀吹嘘一辈子,号称天命之子的昆阳血战,堪称刘秀军事才能发挥巅峰一战。公元23年,王莽派王邑,王寻领四十万兵马攻击昆阳,更始政权与新朝政权展开决战。绿林军很多将领畏惧不敢救援昆阳城。独刘秀明白此战重要,亲自领一万兵马支援昆阳。在城外以少击多危险时刻,老天开眼狂风暴雨吹散新莽军,刘秀趁机反攻,四十万新朝军溃败,刘秀一战成名。
二,乱世之枭雄,赤壁惨败,勇武冠三军刘裕,不能一统天下。
曹操这个乱世之枭雄,大家很熟悉。他的军事才能在三国时代,是非常厉害的。他不但打仗厉害,治国安邦,政治权谋也不比汉光武帝刘秀差。曹操最得意的一仗,当然是官渡之战,把北方最大对手袁绍消灭了,从而扫平北方一统中原。可惜曹操生不逢时,在三国这个谋士如过江之鲫,猛将多如牛毛的时代,遇见刘备,孙权这两个绝代枭雄。结果是在赤壁惨败元气大伤,最终丧失了一统天下机会。
宋武帝刘裕的个人武力值很恐怖,战场上曾经一人单骑,追着敌人上千人砍,是有名的悍将!刘裕的军事才能当然也没有问题。在维护东晋政权中,先后击灭桓玄,孙恩,卢循叛乱,统一南方建立南宋政权。刘裕称帝后几次北伐,想统一天下,可惜因为南宋内乱而功败垂成。宋武帝刘裕死后,南宋再没有力量北伐统一天下。
最后总结:
在军事才能上,魏武帝曹操,汉光武帝刘秀,宋武帝刘裕各有千秋,都在属于自己的时代璀璨夺目,把自己的军事才能施展的出神入化。但是凭军事才能发展,可以统一中国为尊,第一名是汉光武帝刘秀。第二名魏武帝曹操。因为曹操地盘此至辽东,南到长江。而第三名的宋武帝刘裕地盘最小。汉武帝刘彻,晋武帝司马炎在军事才能上,只能成为陪衬。
魏武帝北征乌桓究竟多艰难,哪位功劳最大
东汉末年,三郡乌桓势力非常强大,时常骚扰北部边境,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北方地区。袁绍的儿子袁熙和袁尚残部逃到乌桓地区,希望借助乌桓势力卷土重来,对曹操北方边境构成严重危害。曹操打算北伐撤底消灭乌桓及袁氏兄弟,但是困难不是一般的大,手下文武,除了郭嘉之外。几乎全部反对。当时道路不畅,劳师千里,物资运输困难,况且乌桓精骑天下劲旅,与之硬扛,胜算不大。曹操势力不太雄厚,千里远征,其他军阀容易乘虚而入,当年吕布袭兖州的故事将会重演。柳城白狼山之战,张辽阵斩踏顿单于,北伐乌桓取得大胜,然而,胜乌桓的功臣应该是郭嘉。
乌桓和鲜卑人出自东胡,原先是骑在匈奴人身上座威作福的,其骑兵作战非常历害,匈奴冒顿单于用偷袭的办法才灭了东胡,其部众离散,有一支逃到乌丸山一带定居,遂以山为名,称作乌丸或乌桓。东汉时,乌桓归附,居住在塞外,辽东,右北平等五郡,称作五郡乌桓。汉征其骑兵讨伐匈奴,乌桓也时常抢劫汉北部边界。后来迁入塞內居住,称三郡乌桓。
曹操打败了袁绍,统一北方。袁绍的儿子袁袁尚和袁熙逃到三郡乌桓地区,打算卷土重来,对曹操北方边境构成严重危胁。曹操是一代枭雄,想北伐乌桓,彻底解决北方问题,这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历史上中原王朝同游牧民族作战处于劣势,汉武帝倾全国之力才消弱匈奴。曹操当时的实力根本没法比。
乌桓在北方,乌桓骑兵英勇善战,千里远征冒非常大的风险,几乎没有多少胜算。况且,其他军阀会趁虚而入。当初,曹操打徐州的陶谦,吕布等人就乘机夺了兖州,把他向老窝给端了,因此,曹操手下的文武都不同意出兵。
最后给曹操定心丸的是谋士郭嘉。他分析说,我们取了青,幽,并,冀四州之地,四州之地的人迫于形势归附,他们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袁氏兄弟借乌桓势力非常容易招扶旧部,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消除这个隐患。
荆州刘表是喜欢清谈的人,没有四海之志,刘备此时正依附刘表,二刘彼此猜忌,防备彼此作大,根本不会在战略上达成共识,因此不足为虑。曹操听了郭嘉的分析建议,才下定决心北伐三郡乌桓,郭嘉功莫大焉!
曹操北伐三郡乌桓也作了几年准备,在北方边境地区修了水渠,运输辎重。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出征,当时几乎是倾巢出动,冒着很大的风险。曹操用河北义士田畴为向导,避开乌桓重点防手地区,兵出险棋,出卢龙塞(喜风口),直奔乌桓老巢柳城(朝阳西南),直到柳城家门口了,乌桓人才发觉。
乌桓人的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仓瘁之间组织起来的几万兵挡住了曹操的大军。曹操兵贵神速,从险路千里奔袭,技高一筹,但辎重都落在后边,孤军深入,曹军心怯,从早晨打到晚上,渐渐不支,形势非常危机。
大将张辽振臀大呼:主公平时厚待我等,此时不战等待何时!张辽推跨下坐骑冲下山坡。此时,乌桓踏顿单于正坐在青牛车上观战,没有提防,被张辽一矛刺于车下,割下首级。乌桓兵溃败,曹军一鼓作气攻下柳城,得胡,汉部众几十万人。
袁氏兄弟逃到辽东投了辽东太守公孙康,公孙康害怕曹军势大,把袁氏兄弟斩首,献上首级。曹操千里突袭灭了三郡乌桓,威名远扬,匈奴等草原部落从此不敢轻举妄动。乌桓人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曹操把俘虏的乌桓精锐编入虎豹骑,成为征战天下的劲旅。
曹军从柳城南下,经竭石撤军,沿途二百里没有人烟,曹操杀了几千珍贵的战马才解决粮食问题,命士卒掘地几十丈才取得饮水。因此,曹操北伐乌桓是冒着巨大风险,奋力一搏才取得大胜,也只有曹操这样的枭雄才有此胆略。
曹操没有登基称帝,为何还有“魏武帝”的名号
曹操曹阿瞒,为太监养子出身卑微却胸怀大志,在东汉末年这个混乱的时代,迎汉献帝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中国北方,封魏王,成宏图霸业。曹操的的权力达到了巅峰,但是曹操自始而终都没有登上皇位,为何还有“魏武帝”的名号?且听我下文慢慢道来。(▲曹操剧照)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曹操在世的时候,终其一生皆为汉臣未曾僭越,其权力的巅峰是“魏王”。
当然曹操没有称帝,并不代表他没有称帝的野心,也不代表他对大汉朝是多么的忠诚。像素认为曹操是因没能统一天下才不称帝,不是曹操野心太小而是曹操野心太大,曹操要的不是偏安北方一隅的皇位,他要的是整个华夏。可惜曹操终其一生也只在北方称雄一条长江水阻隔了曹操的梦想。
(▲曹操)
其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已然位极人臣,汉献帝在曹操之处也只是个傀儡而已,整个天下都可以说是他的,称帝,显然没有必要,曹操虽不是皇帝却甚于皇帝。
既然曹操终其一生都没有称帝,那么魏武帝的名号从何而来?下面像素就为大家来细说。
“魏”是曹操的封国;“武”是曹操死后朝廷给曹操的谥号,这个“武”字说明了曹操这一生的功绩,给他一个谥号,这个“武”字是汉朝对曹操的盖棺定论。
(▲曹丕篡汉)
在曹操去世后的当年十月,曹丕篡汉自立,建立魏王朝进皇帝位。十一月曹丕追尊曹操为武皇帝。从此,“魏武帝”的名号才正式成型。
欢迎【关注】像素说历史,专注回答历史类问答,有观点、敢说话、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我们一起讨论,揭秘历史的真相。为什么西汉孝文帝可以简称汉文帝,北魏孝武帝不能简称魏武帝
这个问题不用问,一定有不能叫魏武帝的理由。
古代都有避讳之说。西汉孝文帝,可以简称汉文帝,应为此前没有皇帝用过这个称呼。
而北魏孝武帝不能用这个称呼,是因为有人捷足先登了。这个人就是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他统一三国后,称为魏文帝,但是他爹也得给个称呼呀,毕竟魏国的江山个基础是曹操建立的,因此,曹丕称帝后追封他爹曹操为魏武帝,所以绝了北魏孝武帝,称为魏武帝的念想。
魏武帝曹操
北魏孝武帝
我是玉之溪!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