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完《狂飙》,最馋的就是这一口。_肠粉_潮汕_酱油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一口 狂飙 就是 肠粉 潮汕 酱油

作为在沪广东人,最近看《狂飙》看得想买机票回家吃肠粉。

问题来了: 人在上海,去哪吃肠粉?

上海肠粉店其实不少啦,但很多是类似沙县千里香的加盟连锁,酱油咸淡不平衡,很多也不是纯米浆,没啥米香还易粘易断,毫无吃肠粉的快落。

于是逼着编辑部的广东人潮汕人掏出了各自私藏的食堂,包括广式风格、潮汕风格......还有砂锅啫肠粉。(文末还有一家很特别的油泼辣子肠粉,作为彩蛋一并奉上)

一共6家风格各异的宝藏小店,记得看完~

展开全文

01

上海屈指可数的云浮石磨肠粉

推荐理由:粉皮爽滑不粘,酱油平衡,还有浓郁花生油香

相比荔银、池仔记这些人尽皆知且无功无过的选择,安利一家复兴中路去年新开的小店,不用磨米机不掺其他粉(且不用排队),传统石磨,每天现磨,能吃到更多米香~

不是一入口就能感受到的米饭香,而是在舌头抿化后才散出的米香,温柔治愈让人紧接着想吃下一口。(虽然比不上广东很多店,但在上海还算可以的)

他家做的是云浮风格(肠粉流派里历史最悠久的),两大特点:一是要用陈米,粘性比新米低,所以米皮之间不粘连,口感爽滑;二是要用花生油,每口都有花生香气萦绕,在广州潮汕肠粉则不多见。

最经典的馅料,除了鸡蛋瘦肉就是叉烧啦!店家自己做的,切成小条,因为肠粉还有酱油提供咸度,所以叉烧调味就比普通烧腊店更为克制,这样整体咸度才是刚刚好的。

虽是小店出品,但香菇、肉糜、叉烧、葱这些 小料很均匀地镶嵌在米皮里(不像一些肠粉,夹起来就料皮分离),保证每一口都有皮有料。

粤西特色,每盘肠粉还都盘佐了腌辣椒圈,建议姿势:每块肠粉都夹起来放在勺子上,然后放两颗辣椒圈在顶上,然后一口下去,超有味、超满足!

除了经典搭配,由于他家主要客群是周围上班族,所以有一些工作餐方向的改良:盖浇肠粉——在鸡蛋肠基础上,加一些大众菜系浇头:红烧牛腩/排骨/仔姜烧鸭。

单点过几种浇头, 牛腩浓郁酥烂, 排骨选的还是偏嫩的仔排,豆豉香很到位,搭配肠粉也毫无违和感,分量也可,在这个地段是性价比挺高的工作餐选择。

他们家还有小炒,一些粤西籍朋友快把这里吃成私房小灶,但都是家常水平,除了这份 姜汁炒芥兰:28元一份比很多茶餐厅都清脆!

看到后厨把根茎部分削掉不少,只留最脆最嫩的一段,大火爆炒下姜末的灵魂被激发:不会吃到辛辣,反而提供一种鲜甜,真的跟蔬菜好搭!(学到了,回家也这么炒)

复兴中路上很小一个门面,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了嗷。它叫闻锅!

02

上海最好吃的潮汕肠粉

还是潮汕特产小卖部(牛肉丸很值得

特点:皮薄馅多,菜脯香气鲜甜

这家大悦城背后的潮食记,原来叫老广潮汕味道,我们2019年就写过,现在是它搬到马路对面的新店。

是不是卖相跟你印象里肠粉不太一样?

潮汕肠粉特点就是粗犷:一整坨端上来,不会分段,所以往往馅料也能塞得更多(如果是广式那种,塞太多馅,切段后容易散漏出来)。

即使闭眼吃,相比广州和粤西肠粉,它也是最好辨认的:因为酱油里有 标志性的菜脯香气——潮汕菜的灵魂之一,其实就是萝卜干,但腌制晾晒时间要长达半年以上,萝卜自带的糖分相当浓缩,再经过肠粉店的预炒,浓缩风味进一步被激发 。

所以,即使只是肠粉蒸好后做最后的topping, 鲜甜香气也能在短短几秒里融入酱油、渗入肠粉。

于是:米香、酱油咸香、菜脯鲜甜、蛋肉香、豆芽清香——构成了汕头肠粉香气宇宙的金木水火土。

潮汕不太吃辣,但肠粉店桌上都有自助的蒜蓉辣椒酱(咸香酸辣),大概是一方水土饮食探索出的味型搭配,相辅相成好和谐,开胃得我想再续一盘了。

猪肉馅软嫩;牛肉则偏有嚼劲,鲜切的很有牛味。

尤其要夸夸这家的肠粉皮:即使放到汕头当地都是能打的——薄,但不易破(比如某家很火的翠xx就易破易断

) , 很有柔韧性,能在舌齿间揉捻,感受其延展性~

这跟用的米、米浆比例都有关系。

哦对,他们家另一个打开方式:潮汕特产小卖部。

他们家因为还做粿条汤、肉丸汤,所以有一冰柜的冷冻丸子(牛肉丸、猪丸、鱼丸、虾丸),都是老板汕头老家的邻居供货,肉多淀粉少,性价比相当实诚。

拿牛肉丸来说:68元一斤,tb上这个价位很多会掺猪肉+淀粉下得多不够Q弹,但这枚牛味足还特别 脆弹多汁,有咯吱一声的脆弹!

肉饼:新鲜猪肉搅打到上劲,整成圆柱形上锅蒸熟,切片就是猪肉饼,薄且韧,自带鲜咸。

还有零零总总的潮汕调料:普宁豆酱(蒸鱼/炒油麦菜/空心菜)、地都冬菜(煮砂锅粥),葱油/蒜头油(煮汤时放一勺特别提鲜)、酸梅酱(蘸炸物)。

上海南边的朋友如果嫌大悦城远,可以去 上海南站附近一家菜市场里的扫地僧小店:潮汕特产。

主业卖潮汕食材冻品干货(上海很多潮汕菜背后的供应商),副业做肠粉(炒粿条也是本人在上海吃到最香之一),酱油和粉皮都接近完美。

03

潮汕肠粉之揭阳风格

没有菜单,只有三道菜

特点:酱油轻微勾芡,稠而挂味

潮汕包括三个市:汕头、揭阳、潮州,每市肠粉都不一样。

这家潮兴肠粉店就是揭阳人开的,别看门头仿佛城乡结合部,在闸北虹口一带还颇有名气。(搬迁过又回归了)

相比上面那家汕头人开的潮食记,区别在于酱油会轻微勾芡,从而让粉皮跟酱汁更融合。

粉皮也是几家里偏厚一点的,有几个不爱薄皮肠粉的朋友就爱这口厚实但又不黏、弹fufu的满足感~

记住他们家点单老三样:肠粉、卤味拼盘、西洋菜莲藕猪杂汤。(西洋菜简直是广东人的暗号,对上暗号就是老乡or精神老乡了!)

挺正的揭阳卤味:酱油豉香很浓,重香料药材,有股子深沉感,咸香吃不腻。

卤味拼盘标配:卤肉(卤过的肥五花蘸上一点面粉炸到香脆)、肉饼、普宁豆干、白菜。

西洋菜猪杂汤能把老乡喝到流泪:就是当地那种 几乎没有味精鸡精调味,全靠猪肉猪杂吊出的自然鲜甜,不咸,是清透的鲜。

猪杂里还能吃到很小众的粉肠哦(不苦不臭,处理得很好)

04

广式啫啫猪肠粉

特点:砂锅啫出来的,可干可湿,特别入味

惠食佳旗下的啫八啫粉,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啫粉专门店,能吃到广州特有的砂锅啫肠粉:用的是猪肠粉,一种做成猪小肠形状的米皮,广州很重要的米粉派别。

由于它是卷着的,缝隙多,干啫能吸味有镬气干香,湿啫能挂汁。

而且厚实,咬下去能feel到米皮的软糯与扎实的米香。

想吃干啫就点【三酱啫肠粉】,焗得很有干香;想吃湿啫就点招牌的【惹味牛杂啫肠粉】,酱汁浓稠,每一口都超入味!

而且经广州同事认证,牛杂确实是难得地道的老广味!(上海好吃的牛杂太少了55555)咸里带点微甜,细腻又复杂的酱香,极具辨识度。

36元,牛杂量也挺慷慨。牛肺片得薄,嫩中带点弹~

05

陕西汉中热米皮

广东肠粉失散多年的兄弟

特点:没有馅只有皮的“斋肠粉”,米香浓郁,红油料汁好香!

我知道广东人和陕西人可能都想杠我

但我真的很想推荐这一盘!!

虽然来自面食大省,但汉中在陕南,当地吃米为主,大米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所以这家汉中老板,即使来上海开店,依旧坚持用老家的籼米——黏性比东北米低,蒸出来的米皮口感更嫩而不拖黏。

其实汉中米皮跟肠粉一样:都是纯米磨浆、上锅蒸出来的米皮。

本质相当于斋肠粉(没有馅的肠粉)加了油泼辣子,可以理解为中国米皮这一特色碳水形态的另一种诠释。

广东肠粉的米皮更弹韧,汉中米皮则更厚、更柔糯。

看这刚蒸好的米皮,仿佛会呼吸,是活的。

广东肠粉都有自己特色的卤汁,这家也有: 用大料熬过的酱油带了一丝烟熏感,撒上陕西辣椒面,浇上滚油,热烈辛香下更反衬出米皮的温柔。

仿佛在吃肠粉,但又是全新的体验!

应该有很多朋友猜到是哪家店了:3/4号线宝山路地铁口的汉思肴,安利过很多次了,但从米皮到各种面食,仍旧值得一去再去。

惯例,地图收好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