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死因之谜,曹雪芹为何不敢写她上吊,而是改写病逝!_秦可卿_红楼梦_书中

每一次读《红楼梦》,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每一次观察书中的人物,都会有新的看法与感受,大家好,我是幽默的立云,每天为大家推送不一样的原创内容。

秦可卿死因之谜,曹雪芹为何不敢写她上吊,而是改写病逝!秦可卿这个形象,她的原型实际上是弘皙的一个妹妹,是胤礽的一个女儿。或者早年在两家相好的时候,就送到曹家当了童养媳,或者生出来以后,未及在宗人府登记,就以小官员抱养女儿的名义寄养在曹家。那么曹雪芹就是根据这样的,生活的原始资料升华为这样的艺术形象,来营造悲剧情节的一个大的气氛,架构悲剧艺术结构的大格局。

胤礽是玄烨第二子,母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他是清代历史上唯一一位、也是中国官方正史上最后一位明立皇太子。幼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代为祭祀、监国,颇具令名,康熙帝对皇太子最为重视与宠爱,却因教子失当、兼之康熙朝后期权争纷乱,致太子人格分裂,历经两立两废,终以幽死禁宫收场,被追封为亲王。而秦可卿的原型就是他的女儿。

秦可卿在书中的形象可用一句话概括:《红楼梦》中第一美女。她这么美丽温柔,又死得这么早,本来是很让人怜惜的,可是作者曹雪芹对她却没有丝毫怜惜之意,有的只是贬责。首先给她的姓名就明白的说她“情可亲”又“情可轻”。作者对她的态度集中体现在第五回中。《金陵十二钗》及《红楼梦曲》对其他女子的品格、命运都有所赞叹和怜惜,唯独对秦可卿既无赞叹又无怜惜。

展开全文

但是在书中秦可卿形象模糊,苍白无力,自然不能说和作者无关,但也并非都是作者的过错。用现代语言来说,这个形象没有塑造成功,主要是“横加干涉”的结果。按照作者的最初设计,秦可卿是个比较风流的人物,在爱情观念上大大超越了封建礼教的规范,她既是贾蓉的妻子,又和贾珍不清不楚,甚至还在梦中嫁给过宝玉。

有一次,她和贾珍在天香搂约会,让两个丫环碰见了,秦可卿感到自己的脸面实在过不去,才了却了生命。由于对“淫丧天香楼”的情节作了伤筋动骨的删除,已写成的书稿必须再加整理,以求补上由于重大删除形成的“窟窿”,这对于曹雪芹这样的天才,也洵非易事。

为了把秦可卿之死说成不是上吊死而是生病,不得不在那之前好几回书中含混了时间的过渡,又不得不既写到她死讯传出后“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却又似乎一切正常,既删去了关于秦可卿真实身份的揭秘,又不能丝毫不交代她的来历,于是便到第八回末尾加了一段从养生堂抱来之类的看似明确却更含糊的文字,实际是打了一个“补丁”,故作狡狯,成云断山岭之势,弄得后来的读者越加好奇,也越加迷惑。

秦可卿死因,曹雪芹为何不敢写她上吊,而是改写病逝!这主要是这一情节,突破了当时的封建礼教的规范是当时多不容的,所以曹雪芹才进行了删除。然后改写成了病逝。

红楼有一梦,引无数后人尽痴迷!感谢大家能抽空仔细阅读完,本文是幽默的立云一些小小的见解与看法!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本文由幽默的立云原创,欢迎收藏关注,希望能为喜欢《红楼梦》的朋友们提供借鉴,同时也欢迎各位客官评论交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