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六”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推动寺河煤矿高速发展_班组_班组长_帮教

近日,由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企业管理》杂志社开展的第二届企业安全文化最佳实践案例研究与征集活动上,经过初期的审查评估和最后的专家评审,最终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寺河煤矿的,由郑建义,刘小晋为主创;范恺、王传江、韩栋、原向峰、韩剑共同参与创造的《“三个六”体系构建安全文化基础矩阵》荣获“2021年企业安全文化十大案例”。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寺河煤矿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其始建于1996年,2002年正式投产,井田面积161.0858平方公里。矿井以沁河为界,分为东、西两个井区,东、西井区均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东井区核定生产能力500万吨/年,西井区核定安全生产能力400万吨/年。

投产以来,矿井逐步形成以瓦斯抽采利用、6.2米大采高、连采连掘工艺等一批代表当代煤炭工业先进水平的技术工艺。先后荣获“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全国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特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被誉为中国煤炭工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近年来,寺河矿围绕晋能控股集团“安全第一 生命至上”的企业文化理念,寺河矿着力构建矿井“安全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安全观念,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创新、绿色、卓越、高效”的企业精神中,形成“堵之有道、梳之有策”安全文化建设体系。

“三个六”班组安全文化体系构建与实践

三个六”班组安全文化体系,是以“六型”班组创建为工作核心,培养安全、学习、技能、民主、团队、创新型班组长和职工队伍;以“六星”班组竞赛为工作载体,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发现一批“明星班组长”,以点带面激发班组活力,以“6•3•5”工作法为行动指南,规范班组管理工作流程,切实提高班组长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通过有效举措,现实班组建设制度化、作业过程规范化、岗位操作标准化、工作步骤流程化、绩效考核数据化、安全管理精细化,形成完善的班组安全建设长效机制。

“三个六”班组安全实施依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山西省煤矿班组安全建设规定》《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及晋城煤炭事业部煤矿班组安全建设管理考核办法》等文件精神,寺河矿安全管理部牵头,在进行充分调研总结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该矿现有的《班组安全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修订完善,构建了“6+6+6”的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管理体系。

展开全文

以“六型”班组创建为工作核心,培养安全、学习、技能、民主、团队、创新型班组长和职工队伍。

以“六星”班组竞赛为工作载体,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发现一批“明星班组长”,以点带面激发班组活力。

除此之外,矿井安全管理部还建立了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开展年度模范班组、班组长评选活动,合理安排模范班组长带薪外出参观、学习;每年至少组织召开一次经验交流活动,“明星班组长”登台传教;把优秀班组长作为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渠道,区队副队长的聘用原则上要有班组长经历,优秀班组长优先选拔任用;班组长优先使用公租房和单身宿舍,享受更高的安全奖系数和班组长岗位津贴,让优秀班组长既有“面子”,又有“票子”。

以“6•3•5”工作法为行动指南,规范班组管理工作流程,切实提高班组长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1) 推行班前“六项”。按照班前会一排查不放心人、二学习规程措施,三讲述安全状况、四开展安全提问、五明确职责分工、六集体安全宣誓等六项程序,把班前会变得流程化、规范化,提高班前会的质量,使班前会成为提高员工素质的第一课堂,成为现场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2) 执行班中“三步”。按照接班现场安全确认、班中安全巡查、交班安全评估三个步骤,强化现场管理,把握安全管理关键。使生产现场的隐患得到有效控制,班组职工违章蛮干的行为减少。特殊情况下发挥好班组长应急处置指挥权。

接班现场安全确认,到达工作地点后,对当班职工进行岗前再教育,讲明隐患整改和工程质量的要求。对工作现场的人、机、物、环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安排当班职工进场作业;

班中安全巡查,随时检查工作现场,发现隐患立即组织处理,发现违章行为及时制止。现场发生事故时,积极组织抢险、施救并及时向矿调度汇报,现场发生重大险情时,立即停止作业,组织撤出人员;

交班安全评估,当班完工后,对作业区域的安全和工程质量进行复查和验收,不留隐患和问题。清点职工人数,列队出井。

(3)落实班后“五管”。按照落实班后工作总结、工分公示、安全帮教、技能培训、科技创新五项管理手段。结合本矿和本队的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好本班安全管理及考核奖惩办法、安全劳动纪律规定、安全绩效工分考核分配等制度。

工作总结,对上一班工作情况进行简要总结,针对主要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工分公示,对当班每位职工安全、生产、质量工作进行绩效分配评比考核,并将工分结果给予公示;安全帮教,对发生“三违”的职工进行耐心教育,帮助分析违章原因,讲清利害关系,促使其遵章守纪; 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积极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提高职工业务技能;科技创新,以班组为单位开展课题攻关、技术创新和“五小”竞赛等活动,提高班组整体创新水平。

“三个六”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实践效果

春风化雨,涤荡心灵,安全宣传教育始终是寺河班组文化建设的“主脉络”。特别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履职以来,秉持“崇尚上级文化、自信主体文化、厚爱基层文化”的理念,将安全文化建设重心下移,为当前注册的211个班组,明确了安全、学习、技能、民主、团队、创新的“六型班组”创建目标。把安全宣传教育根植在一线班组的“土壤”。

今年以来,寺河矿在安全文化推进上创新学习方式,以笔筒、台签等为载体,将集团公司安全文化理念、重要会议精神等纳入其中,形成“桌面文化”,定期更新下发至各部室、区队,截至目前已制定下发11期。在安全文化推进中,寺河矿采取实践与理念相结合的方式,在各区队开展自救器盲带与避灾路线演练。井口建立安全文化走廊、每月定期编制安全简报,一项项如同春风化雨般的安全宣教,真正让安全文化成为了矿井生产中的精神动能。

相比较安全宣教润物无声的浸润,亲情恳谈则是对职工安全上岗的真情“告白”。矿党政推行用“真心换取真情、用真情换取真心”,切实发挥好亲情感化在班组安全文化推进中的突出作用,构建了“以情动人”为核心的亲情安全恳谈会机制。从关爱职工健康和职工生命安全出发,采用讨论交流、警醒鞭策、引导激励等各种方式,从人性化角度晓以利害,动之以情。建矿以来共举办亲情恳谈17期,帮助近百名职工完成了由“不放心人”到“安全标兵”的蜕变。这种触及灵魂、转变思想的教育方式,在矿井内部形成了安全教育无形熏染的良好氛围。

矿党政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三基”工作总体思路,以促进安全管理“三力”提升为抓手,对发生严重及以上的“三违”人员进行现场帮教→班组帮教→单位安全副职帮教→单位正职帮教→亲情帮教→分管业务部室帮教的“六级帮教”流程。各单位大力开展“三基”建设,让职工手写“三基”心得体会,队干部写评议,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基本功。在文化感召力的催动下安全的基因已流淌进每个人的血脉。

历经十九年探索与实践,寺河矿将安全基因植入每一个“细胞”,在秉承晋能控股集团“安全第一 生命至上”的企业文化理念中,寺河矿持续把“堵之有道、疏之有策”的矿井安全文化走深走实,进一步以文化之力助推矿井高质量发展。(刘小晋 韩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